我不知道我爸妈是否知道我这种想法,大多数时候我不是害怕我怎么样,而是担心他们。
比如有件事直到现在还是我妈那边亲戚们津津乐道的谈资。
小时候我妈有时候回我姥姥家,因为她是个墨迹的人,所以到了该回来的点还没有到家,我就会特别担心她是不是在路上出了意外,是不是被车给撞了。
因为那时候没有手机,但是家里装了固定电话,所以我就会给我妈那边的亲戚打电话,问我妈是不是顺道拐到她们家了。一般是大姨、二姨和二舅。
挨个儿打完以后过会儿我妈还没到家我就会忍不住再打过去问,心里害怕极了,感觉恐惧难以抗拒,就好像要把我淹没。
当然了,最后的结局每次都一样,我妈姗姗归来,原来是和大姨二姨还有二舅分别后就顺道去逛街了或者顺道去修鞋了之类的。
我一颗忐忑的心终于落地了,然后过不了一会儿亲戚们的电话就会陆续打过来,询问我妈到家了没有。这时候我早就去玩别的了,留给我妈无奈的和他们一一解释。
后来以至于我大姨经常说我妈:“你真是不用担心儿子以后会不孝顺啊,从小你这儿子担心你担心的都不能行了。”
我大姨对我们家很好,因为我妈是姥姥最小的女儿,她出生以后,我姥姥岁数都大了,所以从小很多时候都是我大姨照顾她,在我妈心里我大姨有点像半个妈妈。
一直以来我家遇到任何难处,开口或者不开口,我大姨都会第一个站出来给予帮助。每次遇到需要用钱的时候,我大姨都会慷慨相借。一直到现在,她地里的菜摘了一波以后,都会喊我开车过去带菜或者是亲自给我妈送过来。
我大姨他们捣腾房子捣腾了一辈子,拆了盖盖了拆,加之赶上村子里征地之类的一些时代红利,最后成了小富婆,家里七八套房子。大概也是因为自己混的好,所以更愿意多少帮衬我们一二。
虽然很有钱了,我大姨和我大姨夫还是特别勤劳,什么活都干,我大姨夫给人家掏粪、拉垃圾,我大姨去医院打扫卫生,给人家洗床单,当环卫工人扫大街等等。他们还把别人扔了已经不要的家具拉回家,安置在过去的旧平房里,后来那个平房分好几个屋租出去了,里面的家具全都是他们捡回来的。
我记得最夸张的一次,我姨夫从粪坑里面捡了个椅子回来,洗干净了继续用了。
他们的女儿,也就是我表姐,上学那会儿也特别省检。她那会儿从家里带咸菜到学校去吃,吃到后来都生蛆了也舍不得扔,还继续吃。
我大姨的儿子,也就是我表哥,从小就想开个店铺。我姨和我姨夫却从来没有赞同过他的这个理想,他们说:“你就不是那块料,你做生意赚不到钱。”
我姨和我姨夫就想让我表哥安安稳稳上个班。他们说:“基础都给你打好了,对你没别的期望,就安安稳稳上个班就行,别的啥也别想。”
我这个表哥是本三毕业,毕业以后去了青岛,在那里一个什么厂来着,我忘了。他以为到那里坐办公室的,没想到是去流水线。他跟我说那流水线特别危险,他去了半个月就见到死了两个人了。有一个人干着干着活,一根火红的钢条蹦出来从他太阳穴穿了过去。还有一个人掉到了钢水里烧死了。
后来他干活的时候偷拍了一段视频发给我大姨,我大姨一看那段视频才相信他说的是真的,赶紧把他给叫回来了。
回来以后我表哥就开始实践他的梦想,开店。他开了好几次店,卖过好几次不同的东西,我就记得他卖过化妆品,别的没印象了,除了实体店还开过淘宝店,卖衣服,而且卖的姨夫都是他丈母娘那边生产的,成本极低,卖的很便宜。
可是每创业一次,就会赔一次。前前后后赔了几十万。我姨和我姨夫终于打死都不给他钱让他开店了,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
最后他被逼无奈去了家旁边一个汽车4s店工作,这么一干就是好多年,后来干到售后服务经理。挣了不少钱。然后前两年辞职不干了,攒了这些年的钱,他终于不需要伸手向我姨我姨夫要钱了,他用自己攒的钱开了个牛肉板面店。
这次终于没有再赔钱。我表哥用实践证明了,干啥赔啥,直到你干吃的,才可能不赔。不过这两年遇到疫情,生意多多少少受点影响,但无伤大雅。
我这个表哥当初相亲相了一百多次,最后遇到我嫂子,说啥也不再相了。
这件事把我姨给气坏了,用她的话说:“相了一百次,没有一个比这个更差的啦,结果选了这个!”
我姨对我这个嫂子是横看不顺眼竖看不顺眼,看不顺眼了却还非要和他们小两口住一起,七八套房子其他的都租了出去。我妈经常劝我姨说远了亲远了亲,分开住吧。但是我姨一直没有采纳。
我姨跟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总会反复说这个儿媳妇怎么不好,还说现在不但儿媳妇看她不顺眼,连我表哥也有事没事拿白眼瞧她,两个孙女被教的也老怼她。
不过我觉得我嫂子人挺好的,人长得也好看,也热情,我结婚的时候她和我哥还专门偷偷给我塞了点钱呢。
我姨呢,虽然经常有事没事说点嫂子的坏话,不过我觉得她心里其实也并不是百分百特别不满。有可能就是从一开始的时候说坏话说习惯了吧,大姨说起话来有时候挺搞笑,我有时候觉得她也是当着搞笑说的。
比如生孩子这个事,我大姨是希望要孙子的,结果我哥我嫂子生了两个都是孙女,我姨跟我们说:“他娘的,老军(我表哥)那个魂淡,越是知道我想要孙子,那时候怀的时候就不停的说:只要生的不是个小子,我就烧高香了!结果生了俩果然都是臭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