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主观评价体系

客观评价是用量化的数值表达物理量,优点是直观、具体、准确且容易判定,但较为局限。这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需求和感觉都可以被客观测量,而且消费者的感觉和汽车的性能表现也并非线性关系,更重要的是,由于汽车各个性能属性之间的交互关系,这并非能靠测试目标来衡量。主观评价一般是对多维度影响、多量化指标关系下的事项进行定性评估,一般用定性的定义进行表达,优点是接近人的真实感受。

汽车开发中的主观评价是指由专业人员按照一定的主观评价规范(通常是整车的目标客户群体和设计目标值确定的评价标准),在典型行驶道路或评价环境中对所关注的汽车品质属性(如整车舒适性、转向性、操控性、换档平顺性、NVH性能等)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被评价车辆进行观察、操作、评价结果记录、数据分析等的活动。

不同公司对汽车整车主观评价内容有不同的属性划分标准,国内外都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但总体来看大同小异。根据用户感知和关注的角度,把可以开展主观评价的性能划分为以下21个类别。

(1)乘坐性能 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处的振动环境下,保持乘员具有一定的舒适程度和货物完好的能力。对乘坐性的评价相对比较困难,其评价指标一般为初级乘坐性能、次级乘坐性能和单项冲击表现。

(2)转向性能 是指驾驶人在进行汽车转向操作时,汽车转向系统能够遵循驾驶人的意图、适合驾驶人操作的能力。其评价指标通常有转向响应、转向力的大小、转向力矩线性、回正性、转向系统抗干扰能力等。

(3)操纵性能 是指驾驶人在不感到紧张、疲劳的情况下,汽车能遵循驾驶人的意图行驶,且当遇到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其评价指标通常有直线行驶能力、弯道行驶稳定性、换道稳定性等。

(4)制动性能 是指汽车在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以及汽车在长下坡时能够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其评价指标主要有制动效能(包括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制动效能的可调制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5)制动及底盘噪声 是指汽车在行驶及制动过程中,底盘部件的错误状态声音及制动时操作部件、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 ABS)等的工作声音大小及品质。其评价指标有前后悬的错误状态、ABS的工作声音、制动踏板操作声音等。

(6)道路行驶NVH 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汽车自身运动引起的车内噪声和振动。其评价范围有路噪、风噪、通行噪声等。

(7)异响 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装配、设计等原因造成的异常噪声。

(8)动力传动NVH 是指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其评价指标有声音的大小、振动的大小、声音的品质等。

(9)驾驶平顺性 是指在驾驶人操作过程中,汽车自身能够遵循驾驶人的意图平稳响应的能力。其评价指标有发动机起动能力、怠速稳定性、低速行驶稳定性、加减速响应、稳速行驶能力等。

(10)动力性能 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直线行驶时,由车辆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行驶速度。其评价指标有最高车速、加速能力、爬坡能力等。

(11)传动系统性能(MT/AT) 是指驾驶人在汽车换档过程中对换档系统工作状态的动作感受。MT(手动档)车型评价指标有换档力和换档行程的大小、离合器踏板操作力和行程的大小、加减档平顺性、换档品质等;AT(自动档)车型的评价指标通常有升降档平顺性、升降档时机、手动模式平顺性、换档操作品质等。

(12)驾乘空间 是指车辆满足人员驾驶、乘坐、储物的空间表现。其评价指标有前排驾乘空间、后排乘坐空间、乘客舱储物空间、行李舱储物空间以及空间的灵活性。

(13)人机布置及视野 是指在驾驶车辆或操作车辆功能的过程中,是否给驾乘人员带来舒适、方便。主要评价指标有前后排进出便利性能、前后视野表现、发动机舱布置合理性等。

(14)车内气味 是指驾乘人员在车内感受到的气味表现,是否存在刺激性味道。主要评价指标有乘客区域舒适性、行李舱区域舒适性、空调系统舒适性等。

(15)座椅及约束性能 是指座椅及安全带在乘坐及使用过程中带给人员的感受,以及视觉和功能上的性能表现。主要评价指标有坐垫及靠背支撑性、皮料触感、座椅功能及操作便利性、安全带使用性以及儿童座椅的安装便利性等。

(16)操作品质 是指在驾乘人员用手操作包括按钮、拨杆或旋钮等开关部件,实现特定功能时,对于操作开关件的舒适性、操作便利性、功能及控制准确性等各种要素进行的综合性评价。其评价维度主要有钥匙性能、四门两盖、车窗玻璃、电控开关等。

(17)内饰品质 是指通过视、触、听、闻的总体感知,造型风格及细节的喜好程度,操控及配置的便利性,材质及工艺的精细处理这四个方面,对汽车内饰的造型、色彩、纹理、光泽、触感、操作、材质等进行评价后得到的感知质量。主要评价项有内饰CTF(C即Color颜色,T即Texture纹理,F即Fabric面料)搭配、仪表板质感、车门质感、行李舱品质等。

(18)外观品质 是通过视觉感观,并辅助以部分触觉与听觉,对车身外观如颜色、光泽、分缝大小和制造缺陷等进行的主观感觉评价。

(19)车内气候控制 是指车内气候的调解能力,如制冷、制暖的效果。主要评价项有最大制冷能力、暖风输出快慢以及空调系统的运行噪声等。

(20)灯光性能 是指汽车在夜间环境下为车辆使用者提供的可视性功能,主要涉及照明类和信号类灯具。其中,照明类灯具主要是保证驾乘人员在黑暗环境下看清路面、汽车周边和室内环境的;信号类灯具主要是向其他道路使用者提供车辆行驶状态、存在信号或某种信息的装置。

(21)影音娱乐性能 是指驾驶人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对娱乐功能操作并得到相应娱乐反馈的主观感受,包括反应速度、操作逻辑、精准度、视觉效果、按键品质、稳定性和音响效果等。

同时把主观评价项目逐级分解,也可以分解到四级属性,如图2-8所示。

整车主观评价评分一般以国际通用的10分制开展,评分标准如图2-9所示。

图2-8 主观评价四级属性

图2-9 整车属性等级评分标准

为了使主观评价的分数能够体现车辆在性能上的细微差别,可将评价分数进行细化,一般可把最小量化分值为0.25分。由于受主观评价特性的影响,主观评价分值的绝对值意义相对较弱,同级别不同车辆间的分值差意义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