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奇档案

海底来客——如何合理地设计水栖文明?

文/索何夫

“水栖文明”概念出现的时间,甚至比最早的科幻小说的诞生还要早得多:数千年前,人们就开始幻想在浩渺汪洋的碧蓝之下,也许存在着更加高级的智慧生命。从最为常见的人鱼(当然,不一定是“美”人鱼,东方传说中的人鱼和“海和尚”的长相大多对不起观众),到“高端大气”的龙族和海神,无数这样的故事从水手们口中传出,又在诗人和作家的笔下改造、重写,最终成为人类传说与文化的一部分。

不过,比起那些“不拘一格”的民间故事,科幻作品在逻辑性和科学性上通常有着更高的要求,要让一个文明在水底蓬勃发展起来,需要应对许多陆地文明完全不会遇到的问题。在合理化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一些创作者选择了“偷懒”的方式,另一些则倾向于更加“别具一格”的设计,出现在他们笔下的海底文明,自然也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火焰:难以入手的文明基石

在古人类学领域,判断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关键标志,就是能否用火。对于智慧生命而言,火是极为重要的:熟食对降低消化道负担、减少微生物感染非常重要;在第四纪大冰期中,如果不是因为用火,本就已经濒危的智人幸存下来的可能会更加微乎其微;火对于早期手工业的发展更是至关重要:如果不能用火,将无法想象人类如何制造陶器、加工金属,更别说进一步进入工业时代了。

作为一种氧化放热现象,火焰对于海洋生物而言是难以想象的,更别说使用了。在海水中生火自然毫无可能,就算到了能够接触气态氧的海面,点火也不容易。陆地文明之所以可以方便地用火,与数量庞大的陆生维管植物脱不了干系:这些植被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将空气中游离的二氧化碳吸收、固化,变成纤维素和木质素,脱水后成为绝佳的燃料。但在海里,类似的东西就很少见了——海洋植物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漂浮于海水表面的浮游植物,体积一般只有毫米乃至微米级,要把这些玩意儿晒干了拿来烧,显然难度有点儿……大得过头了。

当然,海洋中并不是没有维管植物,某些巨型藻类(比如褐藻、海带等)在干制后也不是不堪一烧。另外,大型海洋动物的油脂也是合适的燃料,在历史上,抹香鲸就曾因被视为“能潜水的油井”遭到捕杀,鲸油被用作蜡烛与燃油的原材料,直到北美大陆上建成了真正的油井才转危为安。在科幻片《未来水世界》官方小说中也提到,那些因为海平面上涨失控而沦为海上难民的人们(其中少数人已经变异出了类似脚蹼和鳃的结构,事实上成了海洋生物)就靠着搜集海草和海兽油作为海上“环礁城市”的燃料来源。不过,除了部分地区(比如太平洋东海岸的“褐藻森林”,或者大名鼎鼎的马尾藻海)之外,要在海里搞到足够多的可燃植物/藻类实在不太容易,油脂丰富的大型海兽又往往有着惊人的速度和力量,难以捕获。相较之下,最有可能为水栖智慧生命直接使用的燃料,应该是那些被埋藏在海床上的煤矿和其他化石燃料——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人就利用从海底挖出的煤作为能源精炼钠元素。但问题是,考虑到海洋生物绝不会有机会偶然看到一块煤被点燃,要让它们知道“这东西能烧”本身就是个大问题;就算成功筹集了这些东西,还得让从未见过火的海洋生物设法搞出火种,再到稳定性相当堪忧的海面上点燃……总之,除非这个水栖文明是由被迫“下海”的原陆地生物建立的,或者得到了外来的某些“点拨”,要“无师自通”地学会用火,实在是难上加难。

不过,至少在文明开始阶段,水栖生物可能并没有非常强烈的用火需求:比起陆地,海洋环境中的病毒/寄生虫等寄生生物虽说也不少,但通常不那么严重,在远洋尤其如此。由于海洋中大型生物的食物链能量级普遍较高(蓝鲸这种专吃磷虾的滤食动物除外),能在海洋中进化出智慧的生物多半是比较“纯粹”的捕食者,而非人类那样需要进行大量采集活动的杂食动物。另外,海水中不会有极度低温,即便是在高纬度海域活动的海洋动物,依靠自身储备的脂肪也足以保暖,并没有太过强烈的御寒需求。

可是,文明一旦进入工业阶段,无法用火的劣势就非常显著了:没有火焰的话,要加热金属到哪怕可以锻造的温度,也是难以做到的,大部分化学工业更是无法开展。同理,在这种情况下,推动工业化的蒸汽机和内燃机不会有发明出来的机会,按照“传统模式”爬科技树,这几乎是一条毫无希望的死胡同。

规避这些麻烦的办法并非没有,“上岸”大概是最简单直接的一招。在以设定数量众多的异星种族为特色的《星球大战》中,就有不少水栖类种族出境,其中包括《克隆人的进攻》里的卡米诺人,大量在起义军舰队中服役、有着类似鱼类外形的蒙·克莱梅利人,以及传说宇宙(旧正史)里的银河恶霸拉卡塔人。虽然这些种族整体上算是“水里游的”,但也能够在陆地上活动,水里搞不了的事情到地面上解决就行了。

“上岸”这招虽然方便,但毕竟只是那些水栖程度不那么高的“半吊子”所为。对于上不了岸或者不太方便上岸的伙计而言,就得另辟蹊径了。同样出现在《星球大战》中、习惯于生活在海洋深处的刚耿人就是典型。虽然这些长着灵活长舌头的家伙也能上岸活动,甚至还能在干燥炎热的塔图因星球上招摇过市,他们的城市却位于黑暗的深水之中。对于他们来说,老老实实发展工业是没啥希望的,于是选择了替代方案:生物技术。按照背景设定,刚耿人的大多数动力都来自于被驯服、改造过的当地巨兽,从建筑到各种设备,大多也是“种”出来的生命体。这么一来,无论是冶炼金属还是发动机的问题,都自然而然地被规避了过去,不会再构成拦在技术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了。

手:这东西可不常见

《星球大战》虽然设计了大量风格各异的外星智慧种族,但仍然遭受了许多非难和批评,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批评是,出现在星战宇宙中的多数外星人,看来多多少少都有些像是“穿着皮套的人类”,不够“异类”。这固然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电脑动画发展不足、拍摄方式有限有关,但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为了“合理性”:毕竟在《星球大战》中,大量设备几乎是全银河通用的,除非你是个原力敏感者,有本事隔空取物,否则无论是爆能枪还是科雷利亚货船,都需要有与人类相似的身体结构才能方便操作,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自然是双手。

比起没有火可用,没有双手其实才是更大的麻烦:一旦进入文明社会,操纵各种复杂装置将会变成刚需,此时,“抓握”这个动作将是至关重要的。诚然,除了手之外,也不是没有别的方式可以进行类似的操作——在地球上,脑形成商数足够高的海豚们就选择用同样灵活的吻部来操控各种各样的物品,甚至会将采集来的海绵块当成“手套”(事实上应该说是嘴套)戴在吻部顶端,以免这些脆弱的部位受伤。但毕竟,吻部的效率比起双手而言,实在是差了一大截,要操作更加复杂的设备,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因此,大多数科幻作品中的水栖智慧生物被“慷慨”地保留了双手,从《大西洋底来的人》到《星球大战》莫不如是。

不过,也不是所有作者都会这样“偷懒”。一些人就将注意力投向了另一类动物:头足类。与脊椎动物不同,头足类们虽然没有演化出手臂,却出现了更加复杂的腕足结构。这些完全由肌肉组织组成、没有骨骼、遍布吸盘的身体组织除了能让人感到恐怖之外,也确实能实现大多数可以由手实现的功能,甚至还可以表现得更加灵敏高效(毕竟这些家伙的腕足数量管够……),再加上在无脊椎动物中首屈一指的智力,它们顺理成章地成为大量科幻作品里外星人的经典原形。从赫伯特·威尔斯的时代开始,“章鱼状外星人”就在各种故事中屡见不鲜,许多人甚至预测,未来章鱼们也许可以登上陆地,成为接替人类文明的下一任地球主人。

乔治·马丁的小说集《图夫航行记》中,更是索性构思了一种“除了动脑子一无所能”的集群式智慧生物“泥壶蚌”,这些“安静的梦想家”们是居住在深海之中的滤食性动物,平时固着在淤泥之中一动不动。当不明就里的人类殖民者开始将它们从泥浆中挖出、接二连三地抹上黄油扔进炸锅之后,泥壶蚌们终于不得不行动,开始利用当地的一种类水母海洋生物作为“盟友”,将后者改造成武器横扫人类殖民地,最终改变了自己“到碗里去”的悲惨命运。所以,虽说没有手确实难办,但只要肯动脑筋,办法通常总是会有的。

其实,对水下居民而言,最大的问题并非火焰和双手,而是一件事——

要动的“脑筋”这东西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认知革命:重要,不一定“必要”

现代智人的祖先并非生来就是什么“万物灵长”、吊打一切飞禽走兽所向无敌的存在。相反,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早期人类是个看上去非常“失败”的物种:在整个更新世中,人类的技术水平进步极为缓慢,甚至可以说微不足道。被称为阿舍利石器的原始工具被人类使用了上百万年,其基本形制却几乎一模一样,少有变化。真正推进人类关键性进步的,是在更新世末期(8—10万年前)发生的一轮认知革命。在这一时期,人类的抽象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突然出现了重大进步,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拥有成熟而严密的逻辑结构的复杂语言很可能也是在这一时期成形的。在这一阶段中,人类制造出了网、标枪、陷阱、弓箭、独木舟等更加复杂的工具,从而真正地站上了食物链的顶端,拥有了其他物种无从匹敌的强大竞争能力。

认知革命发生的原因众说纷纭,但许多人认为,除了偶然突变、外部压力之外,人类在上百万年中制造和使用工具(包括火)的持续性实践之中所取得的积累,很可能也起着极为关键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人类作为一种杂食动物,经常在四处逃避更危险的猛兽的同时,竭尽一切努力寻找各种可吃之物,这显然对认知能力的演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水栖种族要建立文明,它所需要考虑的头等问题很可能压根不是“怎么在获得足够的智慧之后用火/操作复杂工具”,而是“怎么获得足够的智慧”。诚然,在目前的地球海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智慧生物候补”,典型例子是以海豚为代表的多种齿鲸,以及聪明到知道如何从水族箱安全“越狱”的章鱼,但它们并不是原始人类那样的机会主义杂食动物,而是有着相对固定的生存方式(而且在这方面非常成功)的掠食者,许多鲸豚类是如此成功,以至于演化出了只吃特定食物、极度“挑食”的生态群体。喜欢吃海豹的就绝对不吃鱼,而吃定了鲑鱼的,哪怕其他海兽就在嘴边也不动口。在这种相对低压力的生存环境下,较高的大脑形成商数虽然可以演化出来,但更进一步的、足够发达的抽象思维却未必是“必不可少”的。毕竟,生物进化从来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过程,而非相反。

因此,如果一种水栖生物不选择“登陆”、不面对相对更复杂的陆地环境的话(单位面积的陆地生物量通常高于海洋,尤其是远海和深海区域),它们很可能不会发生认知革命,只能在文明的门槛之外长期徘徊。而最有可能“合理”推动它们走出这一步的,也只有来自另一个文明物种的刻意“提升”了。不过,上述分析仅限于一般概念下的“文明”,对于更加特殊的智慧形态,比如《索拉利斯星》所描述的那片“海洋”而言,一切自然就另当别论了。

但话说回来,在那种级别的智慧看来,我们又能算什么呢?

【责任编辑 :阿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