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温中行气法治疗肺癌化疗腹胀医案

患者,李某,男性,52岁,木工,2016年11月15日初诊。

主诉:

腹胀2月余。

现病史:

2016年4月初体检胸部CT:右肺上叶磨玻璃结节,恶性可能。2016年4月12日在宁波市某医院全麻下行“右肺上叶结节根治术”,术后病理示:浸润性腺癌。术后行TP方案化疗4个疗程,第2个疗程化疗时出现腹胀且进行性加重,伴纳差,夜寐不安,无腹痛腹泻,大便日1次,小便正常,查腹部B超、腹部CT、胃镜、肠镜,检查结果均显示无异常,肿瘤标志物、肝肾功能化验单结果均显示未见异常。予助消化促胃肠动力、消除胃肠胀气的药物治疗,其间也在当地医院行中草药调理,均未见缓解。遂来我科山广志教授门诊处求治。

刻下症:

腹胀伴纳差,夜寐不安,舌淡苔白腻,脉沉。

病机分析:

中医学认为化疗药物引起的消化道副反应是由化疗药物损伤脾胃,引起脾胃运化失司而成。化疗药物为“药毒”“药邪”,属外邪,外邪伤于脾胃,脾阳受伤,脾阳不振,不能腐熟水谷,故纳差,不思饮食,脾阳不足,脾失健运,故寒湿内生,寒性凝滞,湿性黏腻,故寒湿易壅阻气机,寒湿着而不行,困于脾胃,导致脾胃气机阻滞,升降失常,故腹胀。胃不和则卧不安,故夜寐欠安。脉沉,舌淡苔白腻,此为脾胃寒湿气滞证。

诊断:

中医诊断:腹胀,证属脾胃寒湿气滞。

西医诊断:肺癌术后。

治则:

温中行气,燥湿除满。

治疗与效果:

一诊:

拟用宽中利膈,温中健脾之剂。

处方:厚朴15g,槟榔15g,干姜15g,茯苓25g,陈皮10g,白芷15g,炒神曲15g,草豆蔻10g。7剂。

煎服法:每剂煎2次,文火慢炖1小时,取药汁300ml,饭前早晚服用。

二诊:

2016年11月22日,腹胀未好转,食欲较前好转,矢气增多,气味很难闻。原方加党参15g、炒白术25g。再进7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

2016年11月29日,腹胀较前缓解,胃纳渐佳,睡眠好转,矢气仍有,气味难闻。原方去豆蔻,加炮附子15g。再进7剂,煎服法同前。

四诊:

2016年12月6日,睡眠好转,胃纳明显好转,晨起不觉腹胀,腹部平坦,晚上睡前腹胀最严重,自觉腹部比清晨略膨隆,脉沉,舌淡苔白。查腹部CT:未见异常。再进20剂,煎服法同前。

药后患者气色红润,话语较初诊明显增多,声音洪亮,病症全除。复查胸部CT、肿瘤标志物、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均正常。患者的主诉腹胀虽不隶属于肿瘤症状范畴,但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如果不能够解决腹胀,长期下去,患者会出现焦虑状态,导致食欲减退,睡眠质量下降,最后形成恶性循环。仔细回顾整个治疗过程,腹胀只是化学治疗的副反应之一,但不容小觑。患者目前已正常工作,边工作边坚持服用中草药康复。

本病案患者抓住主症,排除器质性病变后,四诊合参辨证为脾胃寒湿气滞证。寒不温不去,湿不燥不除,气不畅不行,故当行其气,温其中,燥其湿,祛其寒。方中选厚朴、槟榔为君药燥湿除满,行气除胀,也取《伤寒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之意,干姜、草豆蔻温中散寒燥湿,党参、茯苓、白术健脾除湿,陈皮宽中行气,白芷入阳明经,为引经药,兼除湿,神曲消食助消化,综合辨证,患者化疗后属阳虚,故加附子温补全身阳气,使寒湿得除,气机调畅,脾胃复健。

山广志教授的经验,对于气滞中焦,脾胃升降失常,造成中满症者,厚朴、槟榔与草豆蔻合用效果十分显著。

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的毒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恰好中医药在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治疗效果是公认的,治疗法则是一致的,总结众多中草药治疗毒副反应的成功病案,按照由证推方测药的逆向思维,化疗药物理解为致病因素中的外邪,化疗药物可有寒热之分。本病案佐证了“紫杉醇”按中医药性分析为寒凉之品,此也提供了成功的典型案例,对相关人员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实例。

(整理:崔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