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医学对睡眠医学的认识

中医学对睡眠障碍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灵枢·营卫生会》篇中即有睡眠生理规律的论述,历代医家又各有发挥。中国历代中医学文献是阐述睡眠障碍的主体,但是,这些关于睡眠和睡眠障碍的认识,并不是作为一门专科疾病来认识的,它符合中医学发展的历史特点,和其他医学专门学科一样,关于睡眠与睡眠障碍论述,是逐渐积累起来的,并不断深化、完善。当然,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古人的论述含有一些猜测和设想,尽管有些病例没有像今天这样有统计学处理和对照观察,但这些简单的文字记录是古人最真实的记载,更符合时代的特点。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于疾病的论述都是从最简单的描述开始的,其治疗措施也是逐渐探索出来的。

一、中医睡眠医学的发展简史

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古代哲学思想及其他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中医对睡眠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和完善。

早期比较注重睡眠中的梦,充斥着神秘主义,也是对睡眠认知的初步阶段,在《黄帝内经》中记载了一些对睡眠障碍的论述,如失眠(“不得眠”“卧不能眠”“不得卧”等)、嗜卧,以及各种梦疾,如梦飞、梦坠等,对于睡眠产生的理论有营卫学说、阴阳学说等,对中医认识睡眠障碍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的睡眠障碍有:各种原因的“不得眠”“梦惊”“多魇”“梦寤惊魇”“梦寤恐畏”“梦寤惊悸”“魇梦”“梦歌乐”等,以及治疗这些疾病的相应方药。唐宋时主要提出了关于睡眠的诸多学说,并以失眠和多寐为主,有其系统的理法方药的论述,但此时也有另一种关于梦的理念,由神秘化而演变为系统的说词。

在宋代和金元时期,对睡眠认识更加细致,开阔了对睡眠障碍的治疗思路。《太平圣惠方》记载的睡眠障碍有:“胆虚不得睡”“胆热不得睡”“伤寒后不得睡”“虚劳心热不得睡”。《博济方》中记载有血证引起的“夜多盗汗”“多困睡”“伤寒烦躁不得睡”,并提出用和气温中,安神魂的方法进行治疗。《苏沈良方》中用朱砂膏、蕊珠丹、至宝丹、白雪丸治疗失眠和“眠中惊魇”。《圣济总录》中记载的睡眠障碍有:因伤寒引起的“不得眠”;因霍乱引起的“不得眠”;因胆热引起的“多睡”;因胆寒引起的“夜间少睡”“睡即惊觉”“睡卧不安”和因虚劳引起的“不得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了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障碍,如“夜多异梦,昼少精神”“夜梦惊恐”“嗜卧少起”“梦寐惊魇”“寐即惊魇”“睡卧不稳,梦寐遗精”“梦寐惊悸”“睡卧不宁,梦涉危险”等,其治疗方药各不相同。《济生方》中记述了“梦寐惊恐”“夜多异梦”“梦寐惊悸”“夜多不寐”“梦寐不安”“睡卧不安”等,并提出了成因与相关疾病。《素问玄机原病式》首次提出了梦呓,认为梦呓的产生与“火”有关。《脾胃论》中提出了“嗜眠”“食后则昏冒欲睡”等与脾胃有关的嗜睡病。张从正继承刘完素的学术思想,力矫世医好用温补之时弊,宗《内经》《难经》之旨及张仲景汗、吐、下三法,创立了以“攻邪论”为中心的理论学说,并将“不寐”作为单独疾病来看待。他运用心理疗法治疗各种情志性疾病,失眠(不寐)就是其中的一例。

明清时期对于睡眠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进步,对于睡眠障碍的治疗更有规律。《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不寐”“多眠”“离魂”“夜啼”“梦呓”之病。并有方药相佐。并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重要论述。《景岳全书》对失眠病的论述尤为精详。《医宗必读》提出了失眠病的五大类治法。《症因脉治》中的“不得卧”分外感和内伤。《医碥》认为“阴虚有火则动扰,故心烦而不得卧也”,而“大抵精明之人卧少,浑浊之人卧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静而不扰则多卧。”而“湿盛”“火盛”也常引起多卧。《医学原始》是对睡眠论述较多的著作,专用辟有《寤寐论》和《梦论》,从中医学阐述觉醒和睡眠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生之梦、“正梦”“极醉者无梦”“梦中魇”“魂出为梦”等,这在此之前是没有的。中华民国时期清癯在《神州国医学报》上对睡病进行了考证,发表了《睡眠考》。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诊治的睡眠疾病主要归属于中医临床各科中,尤以中医内科最为详尽,各种睡眠疾病散见于临床报道中。用中医药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现代睡眠疾病,正是时代赋予中医药学者的责任,用现代的认识方法来思考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机制,用现代的认识工具来剖析中医药的作用途径,对整个睡眠学研究来说,都是有意义的。现今,中医睡眠研究和现代科学认识结合,分化为独立的学科。

二、中医学中的睡眠学说

中医对睡眠的认知有着悠久的历史,睡眠理论记载比较完整,主要包括阴阳睡眠学说、神主睡眠学说、营卫睡眠学说、脑睡眠学说、魂魄睡眠学说、水火睡眠学说等。

(一)阴阳睡眠学说

传统医学认为,觉醒与睡眠是人体阴阳动静之间对立统一、相互交替的两种不同的功能状态,是人类长期为适应自然变化规律而形成的心身活动规律。从广义的角度来说,阴阳失调是睡眠障碍发病的总病机;从狭义的角度来说,阴阳失调是睡眠障碍发病的重要病机。阴阳失调,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可见失眠、多梦、梦游等多种睡眠障碍。

(二)营卫睡眠学说

营卫睡眠学说与阴阳睡眠学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营气行于脉中,属阴,卫气行于脉外,属阳。人体正常的睡眠和觉醒,是营卫正常循行所决定的。营卫循行睡眠学说认识到,睡眠、觉醒规律与大自然的昼夜交替规律相统一。《素问·五十营》说,人体的营卫一昼夜循行五十周,至夜营卫都会于阴,营卫时会时人入睡,叫做“合阴”。五十营为日周期,是人体生命节律之一。营卫睡眠学说还指出,失眠发生的机制是多元性的,在卫气行于五脏六腑之时,无论哪一个环节,只要卫气运行失常,都会出现睡眠障碍。《灵枢·大惑论》说:“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营卫睡眠学说,还把睡眠与人的体质、免疫功能联系在一起。该学说主张营卫循行规律的周期变化引起睡眠和觉醒的生理现象,且与现代睡眠学说相通融,这种认识是相当先进的。

(三)神主睡眠学说

神主睡眠学说认为睡眠和觉醒由神的活动来主宰,神安则人能进入睡眠,神不安则人不能入睡,正如明·张景岳所说:“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类经·疾病类》说:“盖心为君主之官,神之所舍也。神动于心,则五藏之神皆应之,故心之所至即神也,神之所至即心也。”《素问·灵兰秘典论》也说:“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神源于脑髓,统摄于心,关乎五脏,也就是说睡眠与人体全身的活动功能状态有关。中医神主睡眠学说体现了一种整体睡眠观,这种观念可以利用中医在整体上对于睡眠进行调整。

(四)脑睡眠学说

脑为精之类,是为髓之海,故而属阴;头为诸阳之会,脑又为精明之府,是全身真气集聚之所。心脑相通,总摄元神。因此,人身之元神,也藏于脑髓。脑髓内藏元神,与心气相通,故主睡眠,协调全身脏腑功能和人的精神活动。中医脑睡眠学说与神主睡眠学说相通,实际上仍然认为睡眠是人体整体生命活动。

(五)魂魄睡眠学说

魂魄睡眠学说是中医神主理论与脑髓理论的组成部分,魂魄生于脑,藏于脏,表现于外。魂魄不能相离,运行协调,相互为用,则睡眠安宁。魂魄作为中医神的概念之一,与睡眠密切相关,其内容涉及脏腑、精神、情志、魂魄,相互协调,运作正常,则人体睡眠安宁,魂魄睡眠理论,内容广泛,集中体现在中医对睡眠梦觉和睡眠幻觉的临床实践中,特别是对指导临床用药很有参考价值。

(六)水火睡眠学说

中医藏象学认为,人的睡眠是心(脑)与肾相互交济的结果。正常的生理状态,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以助肾阳的升发;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以滋心阴;心肾相交,则水火相济。在病理状态下,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就会失去协调,而出现一系列病理表现,称为心肾不交。这种心肾不交就表现出以失眠为主症,同时伴有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水火交济睡眠学说,体现了心(脑)、肾对睡眠的调节作用。

三、中医对睡眠障碍的认识

(一)先天禀赋

人的体质强弱,与先天禀赋有密切联系。不同的体质类型,就有不同的性格特征,这些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成年以后的睡眠质量。先天禀赋,受之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对人的生后体质强壮有很大的影响。父母的睡眠类型对子女的睡眠类型有一定的影响。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元气虚弱,是导致一些人在一定年龄阶段出现睡眠障碍的基础。

(二)生理失调

中医学强调阴阳平衡的重要性,人体阴阳失衡,进而导致周身气血的失调,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失调表现,这些生理失调现象很多与睡眠密切相关。生理学反映的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诸多的基本变化,导致人体出现睡眠障碍的生理因素主要有脏腑功能的失调,元气虚损,以及因七情剧烈变化而导致的睡眠障碍。脏腑虚损,元气不足,是人体生理功能失调的基本反映。脏腑虚损,阴精不足,营血亏虚,是产生虚证失眠的直接原因,同时也是实证失眠之病邪产生的基本条件。无论内伤致病,还是外邪侵袭,均可导致人体的气血精液的亏损,进而扰乱神明,产生各种睡眠障碍。导致脏腑虚损的另一个原因,是人的七情变化,而七情的变化,又是产生睡眠障碍的重要原因。《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的变化过甚,必会影响脏腑的功能活动,脏腑功能活动异常,常会扰动心神,波及脑神而发生睡眠障碍。

(三)外邪内扰

引起睡眠障碍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根据睡眠疾病的特点,以下内外因素与睡眠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密切。①气候异常:当天气突然变化时,人体自身的调节尚未适应,就会发生疾病。腹泻、中暑、疟疾等病中均有睡眠障碍的存在。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可以出现类似的疾病,如夏月空调过冷,可能受寒,而影响睡眠。②地土方域: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们的睡眠质量有不同的影响。如时差病、轮班不适综合征等。③外感病邪:外感病邪,风、寒、暑、湿、燥、火都可作用于人体,而产生疾病并影响睡眠,这些睡眠问题或睡眠障碍可以随着疾病的好转而恢复,也可以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加重。④毒药所致:药物既可以治病,又可以致病。兴奋性药物可导致人睡眠减少,或彻夜难眠。过量服用镇静催眠药可产生药物性失眠。⑤环境影响:环境的破坏也可成为睡眠障碍的诱因。战乱时期,人们往往寝食难安;和平时期,人们体健身肥又会产生鼾眠症。

(四)节律紊乱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节律变化的世界中,若因出现时间的改变、速度的变化、时区的改变、而不能适应,可出现一过性或短暂的睡眠和觉醒问题。不良的睡眠习惯,同样会使睡眠的节律发生改变。机体生物节律改变,将影响人们对工作的热情。节律紊乱是现代中医认识睡眠障碍不可忽视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