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三七药用历史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其花、叶均可入药,在我国已应用400余年,是重要的传统中药之一。在《中国药典》中,其正名为“三七”;又有山漆、血参、人参三七、参三七、田七、铜皮铁骨、金不换等诸多异名。中医认为,本品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心等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主治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产后血晕、恶露不下等症。

一、三七药名来源

三七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明代。《跌损妙方》(明代异远真人著)记载有“参三七”的组方40条,多配伍活血祛瘀、止血、理气、止痛之品,如当归、乳香、没药、血竭、木香等,用于活血祛瘀,止血理气。

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首次详细记载了药用植物三七的形态以及中药三七的气味:“采根曝干,黄黑色。团结者,状略似白及;长者如老干地黄,有节。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或云:试法,以末掺猪血中,血化为水者乃真。近传一种草,春生苗,夏高三四尺。叶似菊艾而劲厚,有岐尖,茎有赤棱。夏秋开黄花,蕊如金丝,盘纽可爱”。书中所绘三七植物形态图(图1)十分符合古人对三七“茎三叶七”的植株形态描绘,其中对于三七“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的记载,亦准确地描述了中药三七的气味特征。

图1 《本草纲目》所绘三七植物图

三七的异名如金不换、人参三七、血参等称谓,多与其功效、名贵价值、产地、颜色、形态、药用部位、采收季节等相关。《本草纲目》曰:“彼人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盖恐不然。或云本名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此说近之,金不换,贵重之称也。”又曰:“大抵此药气温,味甘、微苦,乃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疗一切血病。”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人并称曰‘人参三七’,为药品中之最珍贵者。”崔树德在《中药大全》中记载:“三七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别名‘人参三七’(与人参同科)。”清代汪绂《医林纂要探源》记载:“(三七)治一切血瘀、血热,疗金疮、杖伤,又谓之血参。”《本草纲目拾遗》又曰:“大如拳者治打伤,有起死回生之功,价与黄金等。”对三七奇效和名贵价值的描述,有诗云:“本名山漆不须疑,屈指何曾有数推。锋簇涂来疮即合,杖笞敷上痛无知。损伤跌扑堪排难,肿毒痈疽可救危。猪血一投俱化水,真金不换效尤奇。”(清代赵瑾叔《本草诗》)。

三七最早栽培于广西,《本草纲目》谓其“生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据清代覃恩祚所著的《归顺州志》记载,“三七……以田州产者为最良”,清代《百色厅志》也提到,因三七实出自田州,故广西产的三七又有“田七”或“田三七”之称。而至20世纪70年代,三七主产地从广西一带扩大至云南地区。我国著名本草学家黄胜白等编著的《本草学》一书中记载:“(三七)主产区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右江流域(靖西、德保、睦边等县)和云南省的文山、广南、西畴、砚山、马关等地,几地连成一片三七的栽培区。”因此,如今亦习惯将云南产的三七称为“滇七”“滇三七”或“文三七”等。

古人以品相判别三七的优劣。质量上乘的三七外皮呈光亮的黑棕色或灰黄色,质坚而重,不空心,被誉为“铜皮铁骨”。中药学专家崔树德教授在《中药大全》中指出:三七“以个体肥大,体重皮细,灰绿色有光泽,断面灰黑色带绿,无裂隙,习称‘铜皮铁骨’者为佳”。刘道清教授在《中药别名大辞典》中指出:“狗头三七:个体肥大,质坚皮细,有皱纹横向隆起者,形似狗头,故名狗头三七;筋条三七:又名筋条七,为加工时剪下的粗支根;剪口三七:又名剪口七,为加工时剪下的粗短根;绒根三七:又名绒根七,为加工时剪下的细小支根及须根。”而采收时节也决定了三七的品质。何迎春教授在《三七:药材中的“金不换”》一文中论述:“立秋前后三七结籽前采挖的叫‘春三七’,根饱满,质量好;而11月三七种子成熟后采挖的叫‘冬三七’,质量较差。”余传隆教授在《中药辞海》一书中指出:“秋季开花前采挖的称为‘春七’,根饱满,质较好;冬季种子成熟后采挖的称为‘冬七’,根较松泡,质较次。”《广西中药志》记载:“本品分两个采收期,第一期在农历大暑前后采收,品质优,质地坚实,个身丰满,称为‘暑七’;第二期在冬至前后采收,表面多皱,品质略逊,称为‘冬七’。”

二、三七药用历史记载

三七味甘、微苦,性温,主要入肝、胃、心经,“乃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本草纲目》),其中阳明即胃经,厥阴即肝经。此外,三七“兼入心、大肠”(清代黄宫绣《本草求真》),“入肺肾二经”(清代叶小峰《本草再新》)。

《跌损妙方》中记载“参三七”广泛用于治疗外伤出血等疾病,书中全身门、头面门、身中门、背脊门、腿足门、金创门等六门都用参三七,使用方法包括吹鼻、外敷、内服等。例如,治疗急救跌打损伤重症昏厥的“当门吹鼻丹”,其组成包括麝香、冰片、金粉、银粉、朱砂、明矾、牙皂、细辛、枪硝、金箔、银箔、不换叶(不换叶即金不换叶,也即参三七叶),其用法即为“此药入鼻,如不转气,将红药与服。用手在眼角上一揉,片时自转”;治伤重出血不止的“金创迎刃散”,其组成包括白芷、甘草、水龙骨、参三七、血竭、南星、牛胆、片脑、野苎等,其用法为“伤处擦上即愈”;含有参三七的内服方剂使用时则多用“酒煎服”“童便引”“灯芯引”,以增强祛瘀下血、活血通络之功效。

《本草纲目》指出,三七能“止血、散血、定痛”,其“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又云:凡杖扑伤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若受杖时,先服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尤宜服之”。又说它“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清代黄元御在《玉楸药解》中谓三七能“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这都与其性味温苦,温能行血散血化瘀,苦能清泄化瘀有关,在治疗外科疮疡、跌打损伤方面均具有重要地位。《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了三七的补益作用:“三七补血第一”。广西民间亦一直存在将三七炮制后作为补药的使用方法,其炮制方法为:三七切片,以文火将鸡肥油炼成熟油,然后将三七置入鸡油中煎炸至微黄为度,取出晾冷即为熟三七,多与童子鸡或鸡蛋炖服补血用。

三七亦广泛应用于治疗身体内部出血、瘀血诸症,如吐血、咯血、血痢、瘀血腰痛等。《本草纲目》记载:“吐血衄血,山漆一钱,自嚼,米汤送下”。清代张仁锡在《药性蒙求》中记载:“山漆得生地阿胶,治吐血捷效”。明代王象晋在《三补简便验方》中用“三七一钱,嚼烂,米汤下”治疗咯血之症。清代唐宗海在《血证论》中指出,血瘀上焦者“宜用血府逐瘀汤,或人参泻肺汤,加三七、郁金、荆芥,使上焦之瘀,一并廓清”。近代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三七“味苦微甘,性平(诸家多言性温,然单服其末数钱,未有觉温者)。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为吐衄要药。病愈后不至瘀血留于经络证变虚劳(凡用药强止其血者,恒至血瘀经络成血痹虚劳)。兼治二便下血,女子血崩,痢疾下血鲜红(宜与鸦胆子并用)久不愈,肠中腐烂,浸成溃疡,所下之痢色紫腥臭,杂以脂膜,此乃肠烂欲穿(三七能化腐生新,是以治之)。为其善化瘀血,故又善治女子癥瘕,月事不通,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允为理血妙品。外用善治金疮,以其末敷伤口,立能血止疼愈。若跌打损伤,内连脏腑经络作疼痛者,外敷、内服奏效尤捷,疮疡初起肿疼者,敷之可消(当与大黄末等分,醋调敷)”。张锡纯又指出“三七化瘀解毒之力最优,且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其解毒之力,更能佐生肌药以速于生肌,故于病之剧者加之”,能广泛治疗血证,包括瘀血在里之血咳、肺痈咳吐脓血、咯血、吐衄、血痢之肠中腐烂等。

三七也多用于治疗女子月经紊乱、产后病等妇科疾病。《本草纲目》谓其治疗血崩、产后血多,《傅青主女科》指出“三七根乃止血之圣药”。三七治疗郁结血崩可配伍柴胡、白芍等疏肝理气之品,配伍当归则可行血补血。三七还可治疗产后病胞衣不下,如清代彭友文在《三百单方》中指出:“催衣多方不见功,仙传此法理更明,快用水磨田三七,服之衣下验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