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腧穴临床发挥(第2版)
- 李世珍 李传岐
- 4643字
- 2022-04-24 10:33:42
第十一节 解溪
解溪,因位于内外踝前横纹中点,系解绑鞋带之处,又因其处凹陷如溪而得名。本穴是足阳明之脉所行为经的经火穴,火能生土,故又是足阳明胃经的母穴。
根据“虚者补其母”之配穴法,本穴应有补益胃虚的作用。但由于胃病多实多热,多失和降,胃之虚多与脾虚有关,爰施补的机会较少。临床多用以清降胃火,宣畅阳明经气,治疗足阳明经脉、经别循行处的病变。
【治疗范围】
1.经脉通路上的病证
足阳明经脉、经别循行处的胃、咽喉、额颅、面颊、口齿和鼻疾患,都属本穴的治疗范围。特别是胃火炽盛、阳明热盛、邪热上攻循经上扰的病变,取泻本穴,可收辨证取穴和循经取穴双重效果。
2.同胃热有关的病证
胃与肠、肺(肺胃脉气相通)、心(心胃脉气相通)关系密切,同胃热有关的肺胃、胃肠、心胃同病的病证,均可配泻本穴施治。
解溪还治疗穴位所在处的经脉和经筋病。
【功能】
1.辨证取穴
用泻法(或配透天凉),清降胃火,清宣阳明经气,类似石膏、知母、竹叶、白芷、寒水石、大青叶、大黄(酒制)、芦根、葛根等药的功效;用补法,有扶脾、养胃之功。
2.局部取穴
用泻法,舒筋活络,配艾灸,祛邪散滞;用补法,壮筋补虚;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宣通气血。
【主治】
头痛、齿痛、鼻衄、齿衄、咽炎、痄腮、急性扁桃体炎、鹅口疮、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酒渣鼻、胃痛、吐血、消渴、痉病、积滞、甲状腺功能亢进、狂证、急性乳腺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腱鞘囊肿、足下垂、足下垂合并足内翻。
亦治热痹、疔疮、呕吐、呃逆、暑病、脚气、泄泻、痢疾、便秘、臁疮、痿证等。
【临床应用】
1.头痛
本穴所治之头痛,除与内庭所治头痛类型相同外,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头部热痛或伴有热感者,均可取本穴,清降火邪。
2.咽炎
取泻本穴,治疗与胃热有关的咽炎。
(1)急性咽炎:
肺胃积热,热邪蒸灼所致。证见咽部红肿,灼热疼痛,如物堵塞,吞咽不利,声音嘶哑,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数或滑数等。配泻尺泽、廉泉或点刺少商出血,泻热利咽。若复感风热所致,初起可兼见微恶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黏稠、舌质红、舌苔薄白、脉象浮数等。配泻曲池、廉泉或配泻合谷,点刺少商出血,疏风解表,清热利咽。若因肠胃积热,上攻咽喉所致,并伴有大便秘结、口渴引饮等症状者,配泻足三里、合谷,清热泻火,清利咽喉。
(2)慢性咽炎:
热邪伤阴,肺胃阴虚所致。证见咽部干燥,疼痛不适,有异物感,恶心食少,声音嘶哑,咽部充血暗红,咽后壁可见淋巴滤泡,颧赤唇红,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等。配泻尺泽,补复溜,滋阴降火。
3.痄腮
取泻本穴(或配透天凉),治疗痄腮夹有胃火者。
(1)外感时行温毒,壅遏少阳、阳明二经郁结而成者。配泻足少阳经的原穴丘墟清降少阳经热邪,和配泻患侧的翳风清热散结,共奏清热降火、消肿散结之效。
(2)因邪热郁结少阳,夹阳明胃火上攻,郁结而成者。配泻丘墟和手少阳经的中渚或外关,以收清热泻火、降火散结之效。
(3)邪传阳明,胃热壅盛,兼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便秘、舌苔黄厚、脉象滑数有力等,配泻合谷、翳风(患侧),清泄阳明,消壅散结。
4.急性扁桃体炎
取泻本穴治疗肺胃热盛型。因肺胃积热,外感风热,风火相搏,夹痰凝滞而成。配泻合谷(或曲池)、尺泽(或鱼际),点刺少商、商阳出血,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5.鹅口疮
取泻本穴,治疗脾胃湿热,熏蒸于上之鹅口疮。证见口起白膜,甚则遍及咽部,剥之不易脱落,胃纳减退,烦躁不宁,舌苔黄腻,脉滑等。配泻阴陵泉,清胃理脾行湿。
6.三叉神经痛
本病的疼痛部位多在足阳明经脉循行之处。取泻足阳明经的解溪穴,治疗三叉神经各支的疼痛,循经取穴,可收通畅足阳明经气,清泻足阳明经郁热之效;辨证取穴,可收清泻胃火之效;属于阳明热盛者,配泻手阳明经的合谷,清泻阳明经郁热;属于肝胃之火上攻者,配泻行间,清泻肝胃之火;属于胃火炽盛,伴有风动者,配泻太冲或风池,清胃息风。上方与患野腧穴配治。第一支痛,配泻头维、攒竹,或阳白、阿是穴;第二支痛,配泻下关、四白等;第三支痛,配泻颊车、下关、阿是穴,共奏清热祛邪、通络止痛之效。
7.面神经麻痹
足阳明经脉循行于面。循经取泻本穴,治疗伴有阳明热盛,上扰面颊,面红唇赤,面颊发热、发紧等症状者,配泻手阳明经的原穴合谷和患野腧穴的太阳、颊车、地仓等穴,以收清宣阳明热邪,通调面络之效。
8.酒渣鼻
多由肺胃积热,上熏于鼻,血瘀凝滞引起。取泻本穴清泻胃热,配泻或点刺尺泽、素髎出血,清热凉血祛瘀。
9.痉病
由于阳明实热,消烁阴液,筋脉失于滋养而发痉。证见发热自汗,口噤齿,项背强急,卧不着席,脚挛,腹满便秘,舌苔黄腻或黄燥,脉象弦实等。取泻本穴,配泻足三里、合谷或曲池,泻热救阴;或配泻合谷、大椎,退热泻火以救阴;或配泻合谷清泄阳明热邪,加补复溜,共奏泄热生津之效。
10.积滞
取泻本穴治疗积滞不解,滞热内生者。证见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尿黄便干,口渴喜饮,两颧发红,午后热甚,手足心热,夜眠不实,盗汗,舌苔厚腻,脉象细滑而数。配泻足三里,点刺四缝穴,清热化滞,有保和丸加减之效。
11.甲状腺功能亢进
属于中医学“中消”“肉瘿”“瘿气”等范畴。取泻本穴治疗因胃热化燥,肝胆郁结所致者。证见多食易饥,颜面消瘦,体重减轻,头晕眼花,心悸烦躁,口苦唇干,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细数等。配泻丘墟,清胃益阴,疏肝利胆。
12.狂证
证见素性急躁,突然狂乱无知,语言颠倒,叫骂不休,甚至毁坏物器,不食不眠,两目怒视,大便秘结,面红目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弦滑或滑数或数大等,属于精神分裂症狂躁型。取泻解溪、丰隆、行间、神门或大陵,清肝泻火,镇心涤痰。
13.急性乳腺炎
乳房是肝胃经脉所过之处,一般多从肝胃二经论治。取泻胃经的解溪穴,主治胃热壅盛型。证见发热恶寒,或寒热往来,乳部红肿,呈弥漫型,疼痛加剧,呕恶食少,骨节酸楚,舌苔黄厚,脉象弦数。配泻三阴交或膈俞,点刺少泽出血,清热解毒,通乳和营;或配泻合谷或曲池,点刺少泽出血,清胃泄热,通乳散结。若属肝郁胃热,复感外邪,乳络不通,乳汁被腐,热毒蕴结而成者,配泻曲池、太冲(或间使),疏肝理气,清胃散结,若配合药物治疗则相得益彰。
以上处方均配刺后背正对乳房处压痛点或红疹出血点。
1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本病是大小动静脉的慢性闭塞性疾患。早期属于“脉痹”,晚期称为“脱疽”“十指零落”。针灸治疗适用于早期。取本穴治疗病在足大、次、中趾者。
(1)寒阻经络型:
艾灸解溪、三阴交、绝骨、阿是穴(患趾或患趾上部),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2)气滞血瘀型:
针泻解溪、三阴交、阿是穴(患趾上部),活血祛瘀,理气通络。
(3)气血双亏型:
在针补合谷、三阴交补益气血的同时,配泻解溪、阿是穴(患趾上部),佐以活血通络。
(4)气虚血瘀型:
在针补合谷,泻三阴交益气行血的同时,配泻解溪、阿是穴(患趾上部),佐以活血通络。
(5)热盛毒聚型:
针泻解溪、三阴交、阿是穴(患趾上部),均配透天凉,加冲阳放血,清热解毒,凉血通络。
15.血栓性静脉炎
取泻本穴,治疗跗上浅层静脉炎,配泻冲阳或陷谷,活血通络散滞,外用清热解毒药热敷。若因静脉注射所致之炎症则收效良好。
16.腱鞘囊肿
其特点是局部隆起、酸痛、乏力,触之呈饱胀感,可有波动。取刺本穴治疗囊肿位于穴位处。用三棱针从囊肿最高点刺入,刺破肿块,挤压出黄白色胶状黏液,即刻囊肿消失,复发时再针一次。或用26号毫针向囊肿中心刺入两、三针,用泻法,隔日一次。因囊肿易于复发,可多针数次。
17.足下垂
(1)足阳明经筋、足少阳经筋、足厥阴经筋三经经筋弛缓而出现的足下垂,针补解溪、足下廉、丘墟、中封,健壮经筋,补益虚损。
(2)足太阳经筋、足少阴经筋二经经筋拘急而出现的足下垂,针泻承山、太溪、昆仑,舒畅经筋,通经活络。经筋的功能活动,有赖经络气血的濡润滋养,如属气血亏虚,患野取穴与针补合谷、三阴交补益气血以益经筋之法,交替施治。
【病案举例】
例一:
吴某,女,34岁,南阳地区百货公司职工。1965年4月2日初诊。
主诉:
头痛懵晕已十年之久。
现病史:
初因产期生气和满月后劳累、用脑过度而得。此后每因用脑、生气、经前、少寐或见光感热等则易发头痛。前额及两颞部跳痛、刺痛,白天和感热痛重,恶见光和热,痛甚时头懵头晕。平时多梦少寐,心烦易怒,健忘,咽干不渴或渴不欲饮,饥不欲食,口味不佳。经期提前六七天,经血黑紫。面色黄白,舌质、舌苔无病态改变,脉象细数略弦。曾以“阴亏头痛、血虚肝热头痛”施治,内服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效果不佳,转本科针治。
辨证:
依其脉证和治疗经过,系阳明头痛,故而白天、见光、感热痛重,并见口味不佳、饥不欲食等症状。月经提前,经前头痛,痛位不移,跳痛,刺痛等属于血分有热夹瘀血痹阻。
治则:
清宣阳明郁热,活血。
取穴:
针泻解溪(配透天凉)、三阴交。使解溪穴凉感循本经上行走达前额及两颞部。隔一至二日针治一次。
效果:
三诊后头痛、多梦少寐已愈,两天来每天微觉小腹坠痛两三次,似月经来潮,每次约三五分钟则自行消失;六诊后头未痛,精神好,近两天又每天微觉小腹坠痛数次;八诊后月经已来,无小腹下坠及腰胀感,头不痛微觉懵晕;十诊后劳累熬夜十天头未痛,微觉头懵;十四诊痊愈。
例二:
张某,男,17岁,住南阳市南关大街。1971年8月21日初诊。
主诉:
患头痛三年之久。
现病史:
三年来经常前额及两颞部困痛,夏天中午或感热时头痛更剧,午休后头晕,前额懵痛发昏,两眼昏花。口苦口臭,咽干口渴,鼻干鼻塞,溲黄,脉象沉数。
辨证:
依其脉证,系阳明头痛。
治则:
清宣阳明郁热,通络止痛。
取穴:
针泻解溪、太阳。
效果:
一诊后头痛明显减轻,仍头晕;三诊后头痛、头晕治愈。
随访:
1973年9月24日因患精神病前来针治,其父告知头痛在此针愈,至今未发。
【腧穴配伍】
针泻解溪
配泻足三里,清泄胃火;配泻足三里,点刺四缝穴,清胃火化积滞;配泻丰隆、行间、神门或大陵,清泄肝火,镇心涤痰;配泻三阴交,清胃凉血;配泻大椎、合谷,清解阳明,祛热截疟;配泻外关、丘墟,和解少阳,清热止疟;配补复溜,清胃养阴;配泻合谷,补复溜,清热救阴。
【讨论】
1.本穴针刺方向与针感
直刺可向关节腔刺入五分至七分;可向两侧透刺一寸至一寸五分;针直刺,在不断地捻转运针的同时,其针感逐渐沿足阳明经上行,走至胫、股、腹部,少数病例走至胃部,个别病例走至咽、前额及面部。配透天凉,其凉感的循行走向线路同上,走至前额时,前额热痛减轻或消失;走至咽部时,咽干、口渴很快消失;走至面齿时,面红发热、齿痛很快消失;极少数病例凉感走至胃腑。
2.本穴位置
《针灸经穴图考》载:“《甲乙》在冲阳后一寸五分,腕上陷者中;《素问·气穴论》王冰注作二寸半;《素问·刺疟》注作三寸半;《新校正》云素问二注不同,当从甲乙经之说;《折衷》于足腕约纹中央两筋间取之;《入门》足腕上系鞋带处之陷中,去内庭上六寸半;《图翼》一曰在足大趾次趾直上,跗上陷者宛宛中;《图考》在“冲阳直上一寸五分,足背腕中,当胫骨与距骨相接之凹陷中,以手按之内外有韧带,其中即解溪穴也”;《针灸学讲义》(上海中医学院针灸教研组编):在“冲阳后一寸五分,腕上陷者中。从第二趾直上至足关节前面横纹,当两筋间隙凹中取之”;《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在“踝关节前横纹中点,两筋之间,与外踝尖平齐”;等等。其在冲阳后二寸半、三寸之说,是不能从的,而在“足腕约纹中央两筋取之”,在“足大趾次趾直上,跗上陷者宛宛中”等,都比较笼统。《针灸学讲义》和杨华亭《针灸图考》所述的取穴位置较为详细而准确。
【歌括】
解溪系带横纹中,经火母穴足阳明,
补益胃气选用少,清降阳明胃火平,
壮筋舒筋祛邪滞,知竹石根芷军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