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腧穴临床发挥(第2版)
- 李世珍 李传岐
- 7390字
- 2022-04-24 10:33:39
第三节 曲池
曲池,因位于肘部屈曲凹陷处,其形状如池,又因位处肘部屈曲处,是手阳明脉气入合处,比喻池,故而得名。又名阳泽、鬼洼。
“合治内腑”(《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邪在腑取之合”(《灵枢·四时气》)。本穴是大肠经合穴,应治大肠腑病,然而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对于大肠腑病,取其下合穴巨虚上廉奏效较佳。因此,《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指出:“大肠合于巨虚上廉。”
大肠合于上巨虚的原因,参见上巨虚一节【讨论】。
曲池主治皮肤病、外感表证、头面咽喉病和手阳明经循行通路上的肘、臂、肩、颈项疾患以及西医学的某些过敏性疾病,是祛除周身之风的常用穴。
【治疗范围】
1.风病、外感表证
“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灵枢·寿夭刚柔》)。肺属卫主表,外合皮毛,风邪外袭首犯皮毛,肺卫首当其冲,阳明主肌肉,联系肌表皮肤。皮肤病变多由风邪夹寒、夹湿、夹热等客于肌表,闭遏经气,塞滞气血所致。本穴有祛邪透表和驱逐周身风邪的特殊作用,主治皮肤病、外感表热证。风邪夹寒、夹热、夹湿引起的皮肤病和风寒、风热、阳明热盛引起的病变或伴有风寒、风热、高热症状,以及病在卫、气的病证都属本穴的治疗范围。
2.经脉通路上的病证
依其经脉循行、针感走向、穴位所在,用于患野和循经取穴,曲池治疗手阳明经脉循行所过处的指、腕、肘、臂、肩、颈项、面颊、鼻、齿疾患和穴位所在处的经筋病。对于上肢疾患,不仅有通经活络、宣通气血的作用,还有祛风散邪的功效;对于面颊、鼻、齿疾患,能收宣通经气和祛风散邪的双重功效。
【功能】
1.辨证取穴
用泻法,祛风散邪、清热透表,类似荆芥、防风、地肤子、白芷、桑叶、葛根、菊花、苍耳子、黄芩、牛蒡子、白鲜皮、羌活、蝉蜕等药的功效。用泻法配艾灸或配烧山火,驱风散邪、温经散寒,类似羌活、独活、桂枝、秦艽、桑枝、忍冬藤、威灵仙、络石藤、千年健、海风藤等药的功效。
2.局部取穴
用泻法,舒筋活络,宣通气血;配艾灸,散寒祛邪。用补法,壮筋补虚。
【主治】
痹证、麻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牛皮癣、疥疮、丹毒、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紫癜、皮肤瘙痒症、疖肿、中风、感冒、头痛、耳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齿痛、慢性鼻炎、鼻渊、青光眼、急性结膜炎、痄腮、咳嗽、肺炎、痢疾、中暑、痉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胰腺炎、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水肿、破伤风、舞蹈病、高血压。
亦治湿疹、酒渣鼻、面瘫、肱骨外上髁炎、发际疮、流行性出血热等。
【临床应用】
1.痹证
取本穴,用于患野取穴治疗肘关节痹证,用于辨证取穴治疗全身关节、肌肉痹证。
(1)风寒湿痹:
患野取穴,取泻本穴针上灸或配通电或烧山火,祛风散寒,除湿通络。多处关节风湿偏盛者,泻曲池、阴陵泉,阿是穴针上灸,共奏祛风除湿、散寒通络之效。多处关节风寒湿俱盛者,泻灸曲池、阴陵泉祛风散寒除湿,不配患野腧穴收效甚好。属于历节风偏于热盛型者,针泻曲池、内庭,祛风清热,通络散邪。
(2)热痹:
证见关节肿痛,或红肿热痛,或灼热肿痛,得凉则舒,痛不可近,伸屈不利,活动受限,伴有脘闷纳呆、溲黄、便秘或溏、口渴或渴不欲饮,舌苔白腻或黄腻或黄燥,脉象濡数或滑数,或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症状。湿热留滞关节,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关节红肿热痛,伸屈不利;湿热蕴郁中焦,则脘闷纳呆,便溏或秘;湿热下注下焦,则溲黄;舌苔、脉象,均属湿热征象;伴有恶寒或微恶寒,发热口渴等症状,是病情严重的反映,或属夹有表证。整体治疗辨证取穴,取泻曲池(或配透天凉)、阴陵泉,清利湿热。胃肠症状明显者,加泻足三里,和胃畅中;热胜于湿者,曲池配透天凉,加泻内庭清热;伴有血分症状者,加泻三阴交活血通络;胃热症状明显者,加泻内庭清降胃火;小便黄赤涩少明显者,加泻中极(或配透天凉)清利小便。
上述辨证治本之法,较患野取穴效良。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篇中说:“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一身尽疼,是风湿在表之候;发热,日晡所剧,属于阳明,是风湿势将化热之象。此病因汗出当风,感受风邪,着而为痹,或久伤取冷,贪凉受寒所致。针灸治疗,宜泻曲池、阴陵泉,祛风除湿,散邪通络。若久伤取冷,贪凉受寒所致者,上穴加艾灸。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中说:“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饮邪渐侵肢体肌表,感受外邪,毛窍闭塞,不能从汗液排出,因而身体疼重,可取泻曲池、阴陵泉、列缺,解表宣肺化饮,或泻灸曲池、阴陵泉、大椎,温阳解表,行湿化饮。
2.麻疹
麻疹发病,由内而外,由里达表,因而在治疗上以宣透为主。取泻本穴托邪透疹,用于发热期,疏风清热,解表透疹;用于出疹期,疹出不利,配服升麻葛根汤有助于宣透;用于风寒外束,疹出不畅,身热无汗,头痛,呕恶,疹色淡红而暗者,配泻列缺,发散风寒,宣达透疹。
3.荨麻疹
本病属于中医学“瘾疹”的范畴,俗称“风疹块”。曲池是治疗与风邪有关的皮肤病的常用穴,取泻本穴,具有祛风和抗过敏的作用。
属于虾蟹、药物、肠寄生虫或其他原因引发本病者,取泻曲池、血海,或二穴加通电二十分钟。因血虚受风所致者,多见白色荨麻疹,取泻本穴,配补三阴交,养血祛风。因风寒束于肌表所致者,取泻曲池(加灸)、大椎(或加灸)、血海,疏风解表,调和营卫。因阳明热盛,风邪疏表,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邪正相争而发病者,针泻曲池、足三里,病情严重者加泻天枢,共奏表里双解之效。
因外感风邪郁于肌表,致使毛窍阻闭,不得宣泄,久则郁结不解,化热化火,伤及阴血,血中火盛而发疹者,证见疹块发红,皮肤灼热,瘙痒不绝,受风尤甚,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象弦滑或弦滑而数。针泻曲池、三阴交或血海,疏散风热,清热凉血。若血分热盛,下肢尤甚者,加刺委中血络出血,若伴有肠胃实热症状者,加泻足三里或下脘,清热畅中。
4.神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
(1)神经性皮炎:
取泻本穴,治疗因风湿之邪蕴阻肌肤所致者。证见局部皮肤肥厚粗糙,阵发性痛痒,病程日久,缠绵不愈,皮损多为局限性、对称性。配泻阴陵泉,补三阴交,祛风利湿,养血润燥,或配加刺阿是穴,即沿病灶基底部皮下从四方向中心横刺数针。
(2)日光性皮炎:
证见暴露部位潮红发痒、稍肿胀,日晒后加重,有散在红色疹块和小疱,以后逐渐糜烂、坏死、结痂,痂皮脱落露出淡红色的新皮。伴有溲黄、便干、心烦易怒、躁动不安、失眠等症状,舌质红,舌苔黄厚,脉数。针泻曲池、神门、三阴交,均配透天凉,可收祛风清热、凉血解毒之效。
5.疥疮
因皮肤形如芥粒,溃烂成疮,故名疥疮。是由疥虫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多由风、湿、热郁于肌肤,或接触疥虫传染而得。针泻曲池、阴陵泉、足三里,祛风除湿,理脾止痒;夹血热者,减足三里加泻血海或三阴交,祛风除湿,凉血止痒;夹血虚者,减足三里加补三阴交,除风祛湿,养血止痒。偏热者,针泻曲池、合谷、三阴交、阴陵泉,清热祛风,除湿止痒;偏寒者,泻灸曲池、阴陵泉、血海,祛风散寒,除湿止痒。以上诸方,针后可立即止痒,多次治疗能使疾病好转或痊愈。
6.过敏性紫癜
取泻本穴治疗血热壅盛,兼感风邪所致者。证见突然发病,两下肢出现红色斑点,渐转紫暗,局部发痒,甚则延及臀部及上肢。有时兼有关节和腹部疼痛,重则有便血、呕血和尿血,舌苔薄白或淡黄,舌质淡红或略红,脉滑有力。配泻三阴交,点刺委中出血,共奏散风清热凉血之效。
7.皮肤瘙痒症
取泻本穴治疗因血虚受风,风邪郁于肌肤,不得外泄所致的皮肤瘙痒。证见全身阵发性瘙痒,时间长短不定,搔痒过敏,皮肤可见抓痕、血痂、色素沉着。配补三阴交养血祛风。夏季多在燥热时发作,可加泻内庭或解溪以清热;冬季多在入睡前发作,可曲池加灸,祛风散寒;年老血虚,可三阴交、血海同补以养血,或加补太溪,补益精血。
8.中风
局部取穴,取本穴治疗上肢不遂,用以舒筋、祛邪和壮筋补虚;辨证取穴,用以驱逐风邪。
(1)风邪引动痰湿,流窜经络,闭阻脉络所致的口眼斜、舌强言謇、半身不遂,取泻曲池、丰隆、阴陵泉,祛风邪除痰湿,与患野取穴同时或交替施治。如口眼斜,选泻患侧的太阳、颊车、下关、地仓等穴,通经活络;舌强言謇,配泻廉泉,宣通舌络;半身不遂,配取患侧腧穴,交替施治,标本兼顾。
(2)取本穴治疗上肢不遂,属于强直性瘫痪用泻法,弛缓性瘫痪用补法。多与患肢的肩髃、手三里、合谷等穴配治。
9.感冒、头痛、耳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齿痛、慢性鼻炎、鼻渊、青光眼、急性结膜炎、痄腮、咳嗽、肺炎、痢疾、中暑、痉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胰腺炎、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
凡因风热引起或病在卫分、气分,或伴有高热症状,或属阳明热盛者,均可配泻本穴,分别可收疏风清热、退热解表、清泄阳明之效。常配取在以下处方中。
(1)风热犯表,肺卫失和之感冒,配泻尺泽,疏风清热,宣肺解表。
(2)风热夹胃火之齿痛,配泻内庭,祛风热降胃火。
(3)外感风热引发之慢性鼻窦炎,配泻尺泽或列缺,疏风清热,宣通鼻窍。
(4)热盛型急性结膜炎,配泻睛明、太阳(或点刺出血),清热散火。
(5)风热头痛,配泻风池、阿是穴,疏风清热,利窍止痛。
(6)外感风热引起的耳鸣,配泻翳风、听会,疏风散热,聪耳利窍;风热感冒失治引起的耳鸣,仍应以感冒治疗,配泻合谷疏风清热解表。
(7)风热咳嗽,配泻尺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8)暑入阳明的中暑,配泻内庭,清泄阳明。
(9)湿热痢,配泻阴陵泉、天枢,清利湿热,通肠止痢。
(10)热盛生风的痉病,配泻太冲、神门,或配泻行间、大陵,清心平肝,退热息风;热盛伤津发痉的痉病,配泻内庭,补复溜,清热养阴救津。
(11)邪传阳明,胃热壅盛的流行性腮腺炎,配泻内庭、足三里,清泻阳明。
(12)病在气分的流行性乙型脑炎,配泻内庭,点刺曲泽出血,清热解毒。
(13)卫气同病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配泻内庭、尺泽,点刺曲泽出血,清热疏表解毒;病在气营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配泻内庭、神门,清气凉营解毒;热盛风动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配泻太冲、神门,点刺曲泽出血,清热解毒,凉营息风。
10.水肿
取泻本穴祛风。
(1)风邪外袭,肺气不宣,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致风遏水阻,流溢肌肤而成的风水。配泻列缺、中极,祛风宣肺行水。
(2)《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中说:“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宜配泻阴陵泉、内庭,发越水气,兼清内热,类似越婢汤之效。
【病案举例】
例一:
吕某,男,46岁,住南阳市七一公社岗王庄大队。1969年3月10日初诊。
主诉:
腕踝及手指关节肿痛十一个月。
现病史:
十一个月来,两侧手指、手腕、足踝关节肿痛,伸屈不利,触之发热,痛不可近。伴有脘闷食少、大便溏薄、口鼻气热、耳痛流血等症状。舌尖红,舌苔黄腻,脉数。
郑州某医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久治无效。曾服羊、狗、牛肉汤多次,饮虎骨酒三瓶,吃活络丸三盒,服可的松百余粒,饮土骨蛇酒三斤,不仅无效,反而病情加重。
辨证:
依其脉证系湿热之邪蕴结中宫,留滞关节,痹阻经络,郁遏气血,热胜于湿的热痹证。湿热留滞中宫则脘闷食少,大便溏薄。湿热痹阻经络,则关节肿痛发热。口鼻气热,耳痛流血,舌苔黄腻,脉数等,均属内热炽盛之象。久服热药热物,更助热邪,故而加重。
诊断:
痹证(热痹)。
治则:
清热利湿,通经活血。
取穴:
针泻曲池、阴陵泉、三阴交,隔日针治一次。
效果:
二诊后下肢关节肿痛明显减轻,能行走,仍耳痛流血,口鼻气热;四诊后下肢关节肿痛治愈,因昨天劳累而下肢微痛;五诊后耳痛流血及口鼻气热消失;九诊后热痹治愈,其兼证完全消失。
随访:
1971年4月因肩背痛来诊,告知1969年春在此治愈热痹,至今未发。
例二:
吴某,女,40岁,在方城县工作。1969年11月25日初诊。
主诉:
患荨麻疹已十一年。
现病史:
1958年冬天因涉水过河而得,此后每年冬至第一天复发,第二年春季自愈。荨麻疹多出现在手背、前臂、面部、足背等阳经循行部位及皮肤暴露之处,若复感风寒则臀部、背部等处亦出现疹子。患部皮肤瘙痒,呈扁平隆起状,皮色紫红,似甲错、癣状,不易消退。伴有口渴不欲饮、腹胀脘闷、食欲不振、溲黄、大便时稀时干、手足麻木、多梦少寐、口唇易于溃烂、心烦等症状。自1958年冬涉水后至今十一年来,月经色黑量多,十五至二十天来潮一次,痛经,白带多,阴部瘙痒。手指关节色淡,面色红,舌体胖,舌边齿印,舌苔薄黄,脉数。
辨证:
素体内热,外感寒湿,湿与热结,侵袭肌肤,干扰营卫,流窜经络,蕴郁胃肠,每因感受风寒,致使湿热之邪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故出现皮肤紫红、扁平隆起、瘙痒难忍以及溲黄、便干时溏、腹胀纳呆、渴不欲饮等症状。湿热流注下焦,故白带多、阴痒、月经不调。舌体、舌苔的改变,均属湿热征象。湿热上蒸,故口唇易溃烂。
诊断:
瘾疹。
治则:
疏风解表,清利湿热。
取穴:
针泻曲池、合谷、阴陵泉、三阴交,隔一至二日针治一次。
效果:
针治九次,荨麻疹治愈,其他症状消失,月经周期恢复正常。
随访:
1970年元月12日患者针治两目流泪,告知荨麻疹、月经病、阴痒等病在此针愈一直未发。
例三:
张某,男,6岁,住镇平县高丘公社乔沟大队十五生产队。1969年6月20日初诊。
主诉(代述):
患“耳源性脑炎”住五官科手术,后遗偏瘫、失语、神志痴呆已月余。
现病史:
一个多月来,左侧上下肢不会活动,呈弛缓性瘫痪,不会说话,哭啼无泪,神志痴呆,面无笑容,身瘦如柴,脉象细数。
辨证:
脑海创伤、经脉失调,故出现偏瘫、失语、神志痴呆。
治则:
通调经脉。
取穴:
一诊至三诊针泻曲池、合谷、足三里,四诊至十一诊针泻左曲池、手三里、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十二诊至十四诊针泻委中、昆仑。
效果:
三诊后说话恢复正常,但声音低微,左侧上下肢活动较灵活;八诊后神志清楚;十一诊后下肢能站立,但足跟不能触地;十四诊后下肢可行走数步,其他症状均恢复正常。
随访:
1971年7月其父告知,除左下肢行走略有跛行外,其余均愈。
例四:
许某,女,46岁,地质队职工。1982年7月26日初诊。
主诉:
患全身关节风湿已四年之久。
现病史:
四年前,因患疟疾高烧,睡卧凉地后即出现全身关节凉痛沉困,阴雨感寒加重,左侧手腕、手指凉痛,戴手表更甚,手指麻木。症状1980年减轻,1981年加重,1982年更为严重。每在发病时手足心发热,全身关节凉痛沉困增剧时,体温在37.5~38.5℃。抗“O”:833U。
辨证:
此系风寒湿邪,流注经络,络道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之寒痹证。寒为阴邪,阴寒郁阻,营卫失调,故而凉痛愈甚,体温愈高。
诊断:
痹证(风寒湿痹)。
治则:
祛风散寒除湿。
取穴:
一诊至四诊泻灸患野腧穴,虽然所针局部凉痛减轻,但全身关节凉痛及发烧不能控制。故五诊至十三诊改用针泻曲池、阴陵泉,均配针上艾条灸。
效果:
七诊后发烧及全身关节凉痛消失,阴雨天未见复发;八诊至十三诊巩固疗效。
随访:
1982年3月24日患者前来告知诸病经针灸后,均已痊愈。
【腧穴功能鉴别】
1.曲池、合谷、风门、风府、大椎功能比较
它们都有祛风的作用,但各有其特点,详见风门一节【腧穴功能鉴别】。
2.曲池、列缺、合谷、风池功能比较
它们都有解表作用,但各有其特点,详见风池一节【腧穴功能鉴别】。
【腧穴配伍】
1.取泻曲池
配泻尺泽,疏风清热宣肺;配泻内庭,祛风清热解肌;配泻阴陵泉,祛风除湿;配泻大椎,疏风清热解表,退热除蒸;配泻大椎、合谷,疏风发汗,退热解表;配泻阴陵泉、内庭,类似越婢汤(张仲景方)之效;配泻合谷、阴陵泉,疏风清热利湿。
2.泻灸曲池
配泻大椎、三阴交或血海,疏风解表,调和营卫;配泻灸大椎、阴陵泉,温阳解表,行湿化饮;配泻灸阴陵泉,祛风散寒除湿;配泻灸足三里、阴陵泉,祛风燥湿调中。
3.曲池与三阴交配伍
二穴配伍是治疗皮肤病的常用有效方,因曲池是祛风退热要穴,三阴交是血证要穴,并有行湿的作用。皮肤病多与风、湿、热、血有关,因此,此二穴常配伍治疗。二穴俱泻,祛风行血,除湿止痒;泻曲池,补三阴交,祛风养血。
【讨论】
1.本穴针感
屈肘针直刺,针感多在局部;略向肘关节曲面斜刺,针感多达于指端;略向上斜刺,针感多达于肱、肩部;略向下斜刺,针感多达前臂或食指部。
2.经旨浅识
(1)《灵枢·五禁》篇指出:“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热病之脉,本应洪大,反见沉静,是因邪盛正虚之故,热病汗出,邪从汗解,脉当平静,反见脉盛而躁烦,是因汗出伤津,邪气反盛之故。针治宜补复溜养阴,泻曲池、内庭清热。
(2)《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中说:“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脉微是阳气微,脉涩为血滞,关上小紧,是外感风邪,邪中较浅,故用针刺治疗,导引阳气,通调营卫,使阳气畅行,则邪气自去,邪去则脉紧自和。血痹之证,多为局部性肌肤麻木不仁,多用患野腧穴局部疗法。从其脉象,辨证取穴,整体治疗,宜泻曲池、三阴交,或配灸,或配泻灸患野腧穴,引导阳气,祛风行血,通调营卫,使阳气通畅,营卫调和,则脉紧自和,血痹自愈。
(3)《灵枢·五禁》篇指出:“著痹不移,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是指湿邪偏盛,留着经脉而不移的着痹,证见肌肉萎缩,而又身热,是湿邪化热,伤形成痿,其脉本应洪盛滑实或滑数,反见细弱或脉微欲绝,是形气败伤之故。若取泻曲池、阴陵泉清化湿热,待湿热稍祛,即补合谷、太白,健脾益气,交替施治,尚可向愈。
3.注意事项
针治血压不稳定的脑血栓形成病人,或针曲池、足三里用于降血压时要特别注意,应每次针前测量血压,防止针刺巧合发生脑出血。例如一位患脑血栓形成的患者,董某,男,52岁,干部,于1982年6月以“脑血栓”形成收住我院内二科治疗。后因左半身麻木,活动不便而求治针灸。针补左侧曲池、合谷、足三里等穴,针四次后患肢无明显好转,亦无任何不良反应。9月22日下午5时许,第五次针治,取穴手法同前,拔针后一两分钟,患者表情异常,即刻询问,已不能讲话,只用手指指头。顷刻目光呆滞,气促痰鸣,头汗出,呕吐,即测血压,收缩压高达300mmHg以上,当即回病房抢救无效,约一小时后死亡。经会诊确定死于脑出血。脑出血之前因是:平时血压不稳定,当天早晨和早饭后活动量较大,血压尚高。下午五时,又是在血压过高及极度疲劳的情况下针治,加之补左曲池、足三里,巧合促使血压增高而发生脑出血。
【歌括】
曲池屈肘横纹头,周身风邪俱能瘳,
清宣经气解肌表,泻刺寸余肤病休,
功如荆防羌独芷,效似芩菊葛蝉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