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中国将历史性地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这也提前了十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无贫困”目标。

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让人人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平等、有尊严的生活,这是全人类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

2000年9月,中国政府与其他188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千年宣言》,正式启动千年发展计划,“消除贫困”第一次在全球范围获得共识。

此后,全球一直在为此项目标奋斗。截至2015年,千年发展计划帮助全球10亿多人摆脱了极端贫困。中国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该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联合国2015年发布的《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指出,中国对全球减贫工作的贡献率超过70%。

中国的扶贫之路,既是全球减贫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

自中国政府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策略、2015年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减贫、消贫快速上升为国家议题。2014年开始,中国将每年10月17日设为“扶贫日”,希望最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扶贫工作。

可以说,中国波澜壮阔的消贫实践,是由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奋斗汇成的缤纷画卷。其中,企业的扶贫实践是画卷中最为靓丽的风景线之一。大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创新、高效参与扶贫开发,将参与扶贫开发与企业核心资源要素、贫困地区发展需求三者相结合,涌现出大量的扶贫创新模式。

首先,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是中国政府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有益的补充。脱贫攻坚是一项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种力量的共同参与。在大扶贫格局中,中国政府在制定扶贫政策规划的同时,也投入了巨大的财政资源。但在具体实践中依然具有局限性,如解决扶贫“最后一公里”、填补政府资源覆盖不到的领域、更好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也为企业发挥自身创新性、灵活性和资源优势提供了舞台。

在中国脱贫攻坚战场上,国有企业成为扶贫“主力军”,参与扶贫领域点多面广。以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中央企业为例,中央企业承担了246个国家贫困县的定点帮扶任务,约占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总数的42%,各类帮扶点超过1万个。

2015年,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起“万企帮万村”行动,成为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大平台。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底,进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的民营企业有10.95万家,精准帮扶12.71万个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6.89万个);产业投入915.92亿元,公益投入152.16亿元,安置就业79.9万人,技能培训116.33万人,共带动和惠及1564.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

其次,企业参与扶贫模式创新、益贫性特征显著。作为人类社会中效率最高的资源组织和利用模式之一,企业最具有创新性,可有效解决贫困地区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连接问题,将贫困地区发展快速拉入现代经济体系,增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益贫性特征显著。

企业参与扶贫,可为贫困地区注入基础设施、生产资本、现代化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培育当地产业集群,开发潜在市场需求,有效解决贫困地区进入市场经济的问题。如2016年10月成立的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募集资金总额超过300亿元,主要投资于贫困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园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等。截至2020年二季度,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累计投资项目145个、投资金额超过280亿元,项目遍布27个省区市,覆盖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最后,参与扶贫是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大创新。一是,企业通过产业扶贫模式介入,将企业的优势资源与贫困地区需求对接,在激活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的同时,也为企业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了企业、贫困地区和政府多赢,创造了“共享价值”的履责模式。二是,中国扶贫的过程,也是各类企业联手扶贫的“集体行动”,如民营企业的“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央企业成立的央企扶贫基金等,探索了一种不同企业间合作履责的新模式。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无数企业人在中国乡村撒下了汗水,也在中国乡村种下了梦想的种子。中国企业的扶贫实践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为下一阶段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企业的扶贫模式,不是企业参与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终点,而是中国企业勇担社会责任、创造更大社会价值的新的起点。


[1] 全国工商联:《累计有10.95万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http://www.gov.cn/xinwen/2020-09/12/content_5543019.htm,2020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