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报告(2019)
- 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基地
- 1549字
- 2022-04-11 18:01:18
1 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对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对公共服务的安全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各级城市的地理规模、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不断扩展,对公共服务在人口维度的公平性诉求和经济维度的均衡性诉求也不断提高,因此,我国城市的公共服务安全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的长期安全发展方面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战略规划,在公共服务发展所涉及的重点问题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指导意见,体现了国家对公共服务安全发展的重视。在战略规划方面,2012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该规划阐明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明确了基本范围、标准和工作重点,引导公共资源配置,是“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构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和指导性文件。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该规划指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增强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公共服务发展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方面,2017年3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制,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确定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以及各领域具体服务项目和国家基本标准,向社会公布,是政府履行职责和公民享有相应权利的依据。2018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要从国家、行业、地方、基层4个层面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并明确了“十四五”末和到2035年两个时间节点的具体目标,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提供了有效指导。
北京市作为我国发展速度较快的大型都市,公共服务的安全发展也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2011年10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公共服务发展规划》,该规划指出,社会公共服务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福祉,其供给规模和服务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不断扩展和改善社会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推动发展改革成果共享的重要体现,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提升国家和城市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10月,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该规划指出,要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紧紧围绕增强首都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居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更直接的获得感。
由此可见,从国家发展和政策导向来看,公共服务的安全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要问题。对于北京市的城市发展而言,首都除了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满足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还要在布局大都市、经济圈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既要培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也要保障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性。
本章运用泰尔指数的计算方法,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差异测算模型和分组差异测算模型。从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两个维度,对北京市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进行实证测算,得出北京市各行政区及各主体功能区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方面的公平性和供给能力差异。通过实证测算,从量化分析的角度说明北京市在公共服务安全发展方面的均等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