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语与赋权:中国乡村影像研究
- 刘娜
- 2字
- 2022-04-11 18:03:59
绪论
一 中国乡村影像生产: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力量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的开篇中说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1]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大国,因此乡村文化是构建和塑造中国文化的重要“本源”和动力。尽管在新时代的中国土地上,乡村社会已经不再是费孝通先生笔下的那个时空中的“乡土中国”,而是逐渐摆脱了土地和农耕需求的束缚,走向“市场”的中国,但不可否认的是,费孝通先生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研究是极具奠基性意义的。
在20世纪前的千余年间,农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农村地区是国家的主要关注点。在20世纪前半叶,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到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城市和中国农村的地位关系在工业化的影响下产生了逆转——在工业化之前,城市依赖农业经济的供养,而工业化之后,城市高速发展,成为国家经济的重心,农村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逐渐降低。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开始经历由自然经济向工商业经济的社会转型,乡村紧随着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威胁——工业文明以纷繁复杂的精神喧嚣和难以抵挡的物质诱惑不断冲击着这个传统且固化已久的静态乡村社会,使生活方式被革新、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被挑战、社会规则与权威被重新定义。生活在乡村的人们被动地迎着这样的变革浪潮,从日常生活到精神信仰等方面,改变着自己的生活。
近年来,乡村问题逐步得到重视,十九大报告更是直接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逐渐成为一种对农村的社会经济状态和精神文化内涵进行代指的称谓。我国想要探求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文化振兴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条。
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方式,影像文化生产与其他物质生产一同介入,改变并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节奏和过程。得益于最便捷实用、直观和形象生动的媒介特征,影像凭借其感性的视听形象和丰富的表达手段,成功跨越那些存在于文本、图形和身体沟通中的屏障,帮助人们传播文化、表达审美与情感。因此影像对于人类来说,不仅是一种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大众媒体,而且是一种具有强大号召力和感染力的大众艺术。影像文化生产不仅是一种物质生产,更是阿多诺口中“与社会生产力并无差别的艺术生产力”[2],是马克思所描述的作为“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3]的精神生产力。
乡村影像既是呈现农民形象、乡村形象的重要渠道,在社会文化语境中也是乡村话语表达的关键方式,是促进城乡文化平衡的有力途径。乡村影像通过故事发展、人物塑造建构着乡村的媒介形象,通过对不同形象的呈现传达着乡村不同社会身份的强弱关系以及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本书将解析乡村影像,以纪录片、电视剧、电影、综艺作品、网络短视频和参与式影像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乡景、乡民及其呈现出的文化形象为具体研究路径,探讨乡村形象和话语的表达现状,剖析乡村话语弱势的生态,为乡村形象的健康塑造和话语二次赋权提供理论建议,缓解乡村文化空心化现象,唤醒城乡集体记忆与历史记忆,激发乡土价值观共鸣,促进城乡和谐发展,以期实现“美丽中国”的宏大愿景。
乡村影像生产不仅是一种媒体的文化传播和传承活动,而且是农村文化重建的重要力量。它有助于打破仍然存在于现代农村社会之中的文化“枷锁”,影响和改变农村人口的生存观念和文化观念,具有超越文化本身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