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学发微[1]

李泉[2]

运河是从事交通运输的工程化的水道,同时在排水、引水、灌溉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所谓“工程化的水道”是指人工开挖的河道或利用工程设施渠化了的自然河道。中国大运河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其规模之宏大、历时之久远、作用之巨大、文化内涵之丰富,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均非其他工程可比。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有人提出建立运河学的问题。随着运河及区域社会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对此表示赞同。[3]本文首先探讨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功能,说明建立运河学的必要性,而后讨论运河学研究的内容和理论方法。

一 运河在中国文明史上的意义

运河和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项建筑工程,它们是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写照。但是,长城是防御性工程,它的价值取向是封闭、排外的,其中多少透露出一些屈辱。运河是综合性工程,它的价值取向是开放、进取的,所蕴含的是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反观中国古代历史,运河发挥的作用和社会影响,远远大于长城,远远大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项建筑工程。

(一)运河的政治功能

商周实行分封制度,诸侯林立,各自为政,王室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春秋时期大国争霸,势力较小的诸侯国相继被兼并,政治大一统的趋势开始萌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的几个诸侯国相继开挖连通自然河道的运河。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开挖邗沟、菏水,率兵由运河北上,争当中原霸主[4],开启了南、北诸侯国之间的军事对抗,加快了国家统一的步伐。到战国初年,春秋时期的上百个诸侯国已缩减为几个大国,实现了区域性局部统一。这时由西向东扩张势力的魏国大举开挖治理鸿沟[5],使东、西各诸侯国的交往更为密切。要之,运河在中国统一进程中应运而生,它改善了中原和东部各地区之间的交通条件,区域联系加强,为全国一统奠定了基础。

在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中,运河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建立起水军,称为“楼船之士”。灵渠开凿后,军需得以及时补充,乃战胜南越,使秦朝疆域达于岭南。[6]从理论上讲,当时由关中地区沿水路可以直达广东,为中国历史政治大一统奠定了交通方面的基础。后来汉武帝训练水军,出兵岭南,设置郡县,对南方广大地区实行有效的行政治理,大一统局面得以巩固。曹操统一北方,征战乌桓,每次大战的胜利,都得益于运河交通的保障。[7]隋炀帝开挖运河后,沿运河巡视南方,走运河出兵北方,运河的政治军事功能至为明显。[8]唐宋以后,运河的政治军事功能常常被它的经济作用所掩盖,但是无论是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乱时期,运河军事运输和政治控制的作用都十分明显。“安史之乱”中,叛军占据洛阳,切断了运河交通线,唐中央政府与东部地区的联系断绝,朝廷顿时乱了手脚,玄宗乃仓皇出逃。“安史之乱”平定后,政府所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整修运河,恢复运河交通。北宋极力经营御河[9],因为它是向北部边境运送军事物资的通道。金朝为了向南方用兵,也十分重视对御河的培护。元朝在进攻南宋的过程中,曾经在山东境内疏通河道,开挖运河,为输送军需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也为开挖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积累了经验。[10]元明之际,朱元璋军队北攻元朝大都,大将军徐达曾在济宁一带开耐劳坡口、塌场口[11],舟船由淮水入泗水,而后达于山东、河南。清代康熙、乾隆皇帝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多次沿运河南巡[12],运河的政治功能更加显明。在一次又一次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中,我们几乎都能看到运河在发挥作用。大运河是一条政治之河,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障。

秦汉以后,影响中国统一的政治势力主要来自北方,在辽阔的草原上,善于骑射的游牧部族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时刻谋求向内地扩张,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因此,南北之间的军事对抗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中原王朝为抵御北方政治势力侵扰,多建都于北方,以北方或西北地区为政治军事中心区域。但是秦汉到魏晋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在东部地区,唐宋以后转移到了东南江浙一带。政治军事中心和经济文化重心长期偏离,如果不能将两个区域紧密联结起来,势必影响国家政治稳定,难以建立起政治一统的国家。怎样将两个相距较远的区域连接起来,唯一的办法是开辟稳定顺畅的交通路线。于是,各个朝代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运河,严格管理,精心培护。不管是强盛的汉、唐,还是大一统的明、清,都把运河作为京城物资供应、强化区域政治军事联系的南北通道。康熙皇帝亲政后,在宫中的柱子上写下当时的朝政要务:三藩、河务、漕运[13],三件大事中有两件与运河有关。三藩之乱平定后,朝廷重点关注的就只有河务和漕运了。康熙、乾隆多次南巡,一方面是为了威吓、笼络南方士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视察河工及漕运,保证南北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

当然,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不少朝代为了保障京城的粮食及其他物资供应,建都在离东部地区较近的洛阳、开封等地。这里地处南北大运河中段,运河的政治军事功能依然比较显著。比较而言,这些朝代都不甚强盛,除东汉和西晋为统一王朝外,其他朝代都难以摆脱分裂和动荡的局面。至于建都在南京和杭州的几个朝代,多处于分裂割据时代。历史事实说明,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只有以北方为国家政治军事中心,才能建立起统一的强大政权。而政权强盛、稳定的重要条件是运河交通畅达。大运河是国家大一统的重要支柱,反过来说,没有大运河,就没有中国古代的长期统一。

(二)运河的经济功能

在交通不发达的中国古代,大运河作为南北交通动脉,不仅承担着漕粮运输的任务,也是区域物资交流的通道,沿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过相邻的其他区域。

西汉时期,政府每年都要通过黄河、渭河及关中漕渠将山东、河南等地的粮食转运到京城长安,于是建立了漕运制度。东汉修治汴渠,隋唐通济渠(汴河)畅通,漕运便捷。宋代以后,江浙地区成为粮食主要产区,南粮北运的格局逐渐形成。运输漕粮成为京杭大运河的最显著的功能,所以人们将其称为漕河。[14]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畅通无阻,每年船运京城的漕粮在400万石以上,从此大运河成了国家“命脉攸关”[15]的漕运通道。把几百万石粮食从南方运到京城,运输费用很高。政府既要漕运军卒承担繁重的运输任务,又不愿付给他们与劳动量相当的报酬,于是沿袭宋代的做法,允许他们运输漕粮时顺便从事私货贩运作为经济补偿,以提高其从业积极性。[16]漕船从南方挟带大量地方特产北上,沿途售卖;在通州交粮入仓,船已卸空,又购买大量北方特产,运回南方。这种做法,虽然降低了漕粮运输的效率,但对运河沿线商品交换,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明清时期漕船一般在万只以上,漕运兵丁十余万人,他们沿线停泊,使运河城市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漕运兵丁在运河沿线从事商品贸易和各种消费活动,改变了运河城市的产业结构。

大运河纵贯中国东部数省,沟通了东西走向的自然河道,形成了以运河为中轴线的水路交通网。运河区域的官道、大道或与运河平行,或与运河相交,形成了运河区域的陆路交通网。纵横交错的水陆通道,无一不成为商人商帮转贩货物的商路,于是运河区域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商业网络。中国各地的商人商帮,纷纷来到运河区域,在这个百货齐集的商业大舞台上,扮演着引人注目的角色。明代运河区域徽商势力最盛,他们以扬州为中心,势力覆盖整个运河区域,主要经营盐业、典当、茶叶、木材及米谷、棉布、丝绸、纸墨、瓷器等商品,有行商,有坐贾,也有的兼营手工业。清代晋商凭借着与政府的特殊关系,控制了中国北方市场,北方运河流域出现了晋商独执商界牛耳的局面。他们经营的行业更广泛,除粮食、食盐、典当外,兼营茶、棉布、丝绸、铁、炭、木材、金融及衣、帽、皮货、毛毡、丹、油、书、纸、墨、烟、酒、漆、烛、杂货、海味等。苏南一带经济发达,且处于运河岸边,得天时地利,所以苏州洞庭商人、南京江宁商人、太仓商人、无锡商人在运河沿线城镇十分活跃,在白布业、绸缎业经营方面称雄一时,领尽风骚。浙江商人以经营绸缎、毛竹为主,兼营稻米、典当、日用杂货、桐油等行业。江西商人也来到这里,他们以经营瓷器为主,兼营纸张、药材。以经营布匹、粮食、药材著称的山东济宁商帮,不仅在本地有很大的势力,而且活跃在江浙运河区域。来自闽广、辽东的商人也常常出现在运河区域,从事各种贸易活动。[17]

便捷的交通、兴盛的商业,为运河沿线城市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唐宋时期,运河沿线的杭州、苏州、常州、润州(治今江苏镇江)、楚州(治今江苏淮安)、泗州(治今江苏盱眙南,后沉入洪泽湖中)、宿州(治今安徽宿县)、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开封、魏州(治今河北大名东北)都是商业繁华的城市。唐中期诗人王建在途经汴河时写下《汴路即事》诗,叙述沿途见闻及运河沿线商业繁荣的状况:“千里河烟直,青槐夹岸长。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回看故宫柳,憔悴不成行。”[18]运河千里,孤烟直入云天,青槐夹岸,远通天际。远来的四方客商都经过运河这同一条水道,他们操着各种不同的语言进行商业贸易。河边的草市里商贩争相货买由江南运来的货物,津桥旁边的关卡对泛海而来的商品征税。运河区域商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明清时期,运河通畅,沿线经济进一步发展,城镇更加繁荣,许多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崛起。以山东地区为例,明代前期位于会通河与卫运河交汇处的临清很快发展为北方重要的商业中心城市。城中有许多专门经营某一商品的街巷或市场,见于地方志记载的以商品名称或手工业部门命名的街巷有茶叶店街、草店街、冰窖街、酱棚街等,市有锅市、马市、鸡市、青碗市、姜市、饭市、柴市、猪市、米市、菜市、羊市、牛市,巷有果子巷、大白布巷、小白布巷、白纸巷、钉子巷、银锭巷、躧鼓巷、竹竿巷、琵琶巷、箍桶巷、粜米巷、纸马巷、曲巷、故衣巷、手帕巷、弓巷、窖冶巷、鞍子巷、豆腐巷、打狗巷、马尾巷、油篓巷、皮巷、香巷等等。[19]这里设置钞关征收商税。嘉靖年间,临清钞关的年商税额达八万多两,超过了地处京师的崇文门钞关而居于全国八大钞关之首。会通河南段的济宁、中段的张秋、卫河岸边的德州,也都是商业繁华的城市。会通河沿线的中小城镇更为密集,它们处于运河沿线的码头、桥梁、关津、闸坝所在地,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可以充当远离运河的经济区域进入运河的通道。这些大小城镇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运河上,组成繁华多姿的运河城镇带,拉动着运河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承担着向外的经济辐射功能。

运河沿线城镇兴起和商业手工业发展引起了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首先,频繁的社会流动引起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各级政府每年征发沿线农民专门从事运河与交通管理,名目种类繁多,有船夫、纤夫、闸夫、坝夫、浅铺夫、湖夫、泉夫等。明朝弘治年间仅在山东南部各州县便征发泉夫2600多人。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运河沿线乡村人口大量向城镇流动,由农业转而从事商业、手工业和服务业。其次,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地方出现“居民弃农趋贾”[20],“小农去而贩,大农去而贾”[21]的现象。《夏镇漕渠志》说运河开挖以前,夏镇(今山东微山)民众纯朴而恭谨,运河通航后变得讲求文采而生活奢侈,如今更变得轻佻而诡诈了。[22]朴愿是农民的品格特点,而文、靡、佻、诡正是商人的特质。运河区域民众由朴愿向文靡的转变,是传统农业社会解体的征兆,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另外,运河沿线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鲁西北运河沿线的一些州县,种棉地多,种粮地少,不少地方棉田占到农田的十分之七。[23]他们种植的棉花几乎全部进入流通领域,其粮食消费也大都依赖于市场。运河沿线的烟草、花生、林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改变了运河沿线的农产品结构,给传统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运河的主要功能是交通运输,但运河的影响却遍及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和部门,这种影响和促进作用巨大而持久,使得运河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临近的其他区域,形成了一个纵贯南北的运河经济带。

(三)运河的文化功能

运河文化是运河本体文化和区域文化的结合体。运河本体文化是运河开挖修治、工程建设、河务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区域文化又被称作系统文化,是特定文化区域中产生的独特文化现象,文化区域是她的母体和载体;区域文化又是历史文化的层层积累,文化历程是她的血肉和精髓。就是说,当某一地理区域的文化积累相当丰厚,出现了区域内部物质文化的共性和精神文化的认同,这种共性和认同明显区别于相邻的同属于一个文化大系的其他区域文化时,新的文化区域就出现了,新的区域文化也形成了。[24]中国运河文化是社会各层级的人们在长期从事运河开挖、管理,在与运河相关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中的南北地域跨度大、时间积累长、内容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

运河本体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两种形态构成。物质文化又称有形文化,是以历史文物、建筑及文化遗址为载体的文化。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63处运河水工遗存(河道及与之相连的湖泊)、9处附属遗存(保障运河运行的配套设施和管理设施)、12处相关遗存(与运河密切相关的古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及1处综合遗存,便属于运河物质文化遗产。[25]与运河相关的制度文化遗产最为丰富,内容包括河道及工程管理制度、漕运制度、运河航运管理制度、河道航运管理机构及相关制度等等。这些制度,有的完整记录在相关书籍文献中,有的散见于各种档案资料中,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是一座制度文化的宝库。

运河区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系统。运河畅通促进了区域商业兴盛和经济繁荣,运河城镇规模扩大、数量增多、城市功能增强,为运河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政府官员、士人学者和商旅人等往来于南北之间,有的在此驻足停留,有的游览运河名胜,有的在此落籍居住,运河区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文化氛围。这个富有特色的文化体系,由许多部门文化所构成,如商业文化、城镇文化、漕运文化、消费文化等等。下文我们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市井文化(通俗文化)两个层面揭示明清时期运河区域社会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就主流文化而言,自隋唐大运河开通以后,运河沿线就成了文化发达的区域,明清时期更成为全国文化重心所在。从书院、科举、藏书家的数量等上层文化要素分析,运河区域在全国所占比重均大于相邻的其他地区。拿藏书楼来说,不仅皇家的藏书楼大都建在运河区域,北京建有文渊阁、文源阁,扬州建有文汇阁,镇江建有文宗阁,杭州建有文澜阁,私家的藏书楼也大都集中在运河区域,仅浙江运河沿线,就有宁波的“天一阁”、杭州的八千卷楼、湖州的皕宋楼、南浔的嘉业堂等著名藏书楼。吴晗《江浙藏书家史略》收录浙江藏书家399人,江苏藏书家490人[26],乾隆皇帝说“江浙为人文渊薮”[27],而江浙地区的人文,又以运河区域为最盛。明清时期的哲学、史学、文学方面的成就,也以运河区域最为显著。

运河区域的市井文化丰富多彩。市民文学兴起的先决条件是城市工商业兴起,市民阶层力量壮大。在运河城镇中,工商业、服务业人口占大多数,他们的物资生活水平比农民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比农民强烈,市井文学的出现适应了这样的需求。唐代出现变文,宋代发展为话本,元代杂剧、南戏盛行,明清白话章回小说异军突起,促进了市井文学的繁荣。明代小说中,影响最大的是被称为“四大奇书”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这几部小说都和运河有关系。《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祖籍太原,后来长期生活在杭州。《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也曾长期生活在运河区域,小说中故事的发生及展开都以山东运河区域为背景。《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淮安府人。这些著作中表现出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倾向,向压迫者抗争的精神,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都是当时运河区域城市经济繁荣的产物。《金瓶梅》是中国文坛上出现最早的世情小说,它以运河城市作为故事展开的背景,描写清河县破落财主西门庆发迹到败落的故事。书中描述的临清城市繁华,可与其他书籍相印证;七八十处临清景物的描摹,在临清地方志中都可以找到真实的记述;特别是对临清钞关、娱乐业、服务业、运输业的描绘,更说明作者对临清有全面深入的了解。生活在运河区域的文人,出入于市井,受商业文化浸染,关注商人的经营活动与个人生活,逐渐改变了不屑与商贾为伍的清高态度,在他们创作或改编的小说中,出现了大量商人生活题材的作品。“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清代运河区域通俗小说的代表作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曹雪芹的祖父、父亲都曾担任江宁织造,是设置在南京的专门为宫廷制作服装衣饰的机构,这些衣饰全都通过运河送到京城。后来,曹府家道中落,曹雪芹贫居北京西郊。小说通过以贾家为首的几个大家族的兴衰过程,再现了清代运河区域经济繁荣和社会上层生活的腐华,其中也有皇帝南巡等运河区域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描述。书中关于文人诗社、节日时令、戏剧曲艺、酒席宴饮等方面的记述,无不再现了当时运河区域的社会生活场景。另外,产生于苏南运河区域的昆腔,沿运河向北方传播的徽戏、汉剧,在运河北端的京城与秦腔融汇,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京剧。运河沿线的各种地方戏剧、曲艺,如京津地区的曲剧、评剧,河北的河北梆子、乱弹,山东的茂腔、柳子戏、五音戏、山东梆子,江苏的淮剧、扬剧、锡剧,浙江的越剧、绍剧,等等。这些地方戏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们凝结着运河区域的社会风尚、民风习俗。[28]

运河沿线的市井文化和通俗文化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诸如口头文学和民间传说,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杂技、音乐、舞蹈、传统体育与游艺,传统礼仪及节庆等,这些文化现象大都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存在,是运河区域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部中国运河史,就是半部中华文明史。运河的影响遍及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举凡政治经济、社会结构、思想观念、文化艺术等领域,都有运河因素在发挥作用。运河的影响力持续传承,历久弥新,自春秋战国以后,历时两千多年,时至今日,仍充满生机活力。我们珍视中国运河,重视运河的功能,关注运河的社会影响,这是我们建立运河学的初衷。

二 运河本体研究和运河区域社会研究

本文所说的运河学,可以理解为一个学科,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研究方向或一门学问。一个学科或一门学问能否成立,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研究对象是否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清晰的外延,二是研究资料能否支撑这个学科。下文试就这两个方面对运河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资料进行解读。

(一)运河本体研究

我们所说的“本体研究”指运河本身或主体的研究,这项研究大体内容如下。

1.运河发展史[29]

中国的运河存在时间长,分布空间广。运河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历史上的运河,也研究现代的运河;关注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也关注全国其他区域的运河。研究运河开挖的历史背景、河道变迁及各历史时期运河的特点。运河发展史的研究起步早,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值得深入研究的题目还很多,兹略举一二。

关于中国运河史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运河功能、特点的研究。即便从春秋末年夫差开挖邗沟算起,中国的运河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运河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哪些特点,取得的主要成就是什么,这是需要认真总结的问题。

关于中国大运河以外的其他运河研究。目前,由中国大运河申遗引发的运河热遍及大运河流经的东部各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从经济文化带建设方面关注运河,学术界将研究的视域投向了运河,民间则对北方运河通航充满着期盼。比较而言,大运河之外的其他河道则为大家所忽视。中国的运河遍及南北各地,有些距离较短,有些已成历史遗迹,这些运河尚未引起各界关注。它们是中国运河的重要部分,也是运河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于中国运河与世界运河的比较研究,目前,不管是研究中国史还是研究世界史的学者,对运河都十分关注。但是,大家各扫门前雪,缺乏必要的合作与沟通,就连运河的定义也是各执一词,差异很大。[30]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运河与生态环境变迁

运河的开挖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直接目的是用于交通运输,但从客观效果看,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同时,引起了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改变。运河学关注的不只是运河本身的自然属性及其工程技术进步,同时应该关注开挖运河引起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区域水文改变、自然水系变化、湖泊形成与消长、农业生态环境——水、土壤、植被的变化。

中国的自然河道大都是东西走向,而沟通自然河道的人工运河大体为南北走向。运河与自然河道不可避免地存在交汇连接。运河靠自然河道补充水源,但又常常受自然河道侵害:北方的自然河道多发源于山地,夏秋洪水暴发,危及运河堤防;河水挟带大量泥沙将运河淤浅。怎样避开自然河道的侵害?古人大体采取了两种办法:一是修筑闸坝,将运河与自然河道隔开,适当引自然河道之水以补充运河水源;二是改造自然河道,使其成为运河的支流或减河。运河的开通改变了许多自然河道的走势流向,自然水系及水文环境因此而改变。运河的路线设计及航运管理,均以漕粮运输为计,关于排涝、灌溉及农田水利则无暇顾及,江北运河区域频繁发生水灾、旱灾,与运河有一定的关系。

中国运河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巨大而持久,这是一个十分复杂却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是运河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3.河道工程[31]

运河河道工程种类多,分布广,兴建频繁。概括说来,大体有以下几类:

综合性枢纽工程。是指为控制水流、调节水量,满足运河供水、排水、交通、灌溉等需求,在运河与其他河流交汇处或适宜河段修建的由几种不同类型水工建筑物构成的大型水利工程。如明清时期的南旺分水工程、清口工程,如今的淮河入海水道穿越京杭大运河工程、南四湖二级坝水利枢纽工程等。

供水工程。是指为运河提供水源的引水河道、蓄水湖泊及泉源等。蓄水湖泊以会通河水柜最为著名。明清时期,济宁以北有五个水柜,称北五湖;济宁以南有四个蓄水湖泊,称南四湖。运河水量过大时排水入湖,水量过小时放湖中水入运河,利用水柜将运河水量控制在最适于航行的水平上。另外,苏北的骆马湖、扬州城南的五塘、丹阳西北的练湖、苏南的太湖,也都起到了调节运河水量的作用。泉是北方运河的重要水源,明清政府十分注重发掘、疏通泉源,使之汇流成河渠,输水入运河。明后期鲁西山地泉数多达300多个,这些泉源分布于兖州府、济南府的16个州县。[32]

排水工程。自然水体流向运河的水量过大时,会造成运河决堤泛滥。古人在运河沿线修建了许多排水设施,包括排水河道(减水河)、排水涵闸(减水闸、减水涵洞、减水坝、滚水坝等),用来排泄运河洪水。里运河、南运河、北运河沿线都建有许多这样的排水设施。

控水工程。京杭大运河的控水工程主要由闸、坝、堤、弯道、月河等构成。闸,秦汉时期称水门,后称斗门或陡门,宋代始将大型斗门称为闸。明清时期,人们习惯上把可以通行船只的或规模较大的斗门称为闸,规模较小或只用作输水、排水者仍称为斗门或陡门。按照功能的不同,运河水闸可分为三类:船闸(节制闸),建于河道中,启闭闸门控制河水的流量和河水深度。积水闸(进水闸),建于水源与运河相交处,运河水量小时,可开闸向运河输水。减水闸(平水闸、排水闸),建于运河与减河、水壑相交处,运河水量过大时,可开闸向外排水。另外运河沿线也建有涵洞,用于进水、排水,其优点是不影响地面交通,缺点是水流量小。坝,防水或拦水的构筑物。按功能分类,有拦河坝:建于河道中,拦截河水,使之断流或改变流向。元代以后比较著名的坝有山东的堽城坝、戴村坝,苏北的御黄坝等;有车船坝:将运河与自然河道隔开的拦水坝,船只越坝后方可进入另一河道,著名的有明初以前的淮安五坝,运河入长江口的车船坝,江南运河和浙东运河上车船坝较多。有减水坝(滚水坝、平水坝):是一种低溢流堰,运河水量过大时,可掘坝放水,或任水由坝顶溢出。按材质分类,有土坝,其优点是便于开启及控制高度;有石坝:坚固耐用,但难以调节高度,容易造成坝前淤积;有土石坝,土石混合建成的坝;有埽坝:将秫秸、芦苇、树枝、石块捆扎成圆柱状,垒筑成坝,是临时的小型拦水坝。堤,为防止河水漫溢而修筑的挡水建筑物。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运河堤岸的维护,植树种草,以石垒砌,时常加以培护。黄河中下游易泛滥的河段筑有两道堤防,内为缕堤,外为遥堤。山东等地的水柜也有堤:外为大堤,内有子堤。元、明、清三代鲁西的北五湖、南四湖,苏北的骆马湖,高邮宝应诸湖外围都有堤,有的地方还用石块修砌。运河主河道旁有许多辅助性河道。其中月河数量最多,因绕闸开挖,状如半月,故称月河。又因其为越过船闸之河道,故亦称“越河”。“月河之制,环绕闸旁,水涸则塞,水溢则开,以杀水势,亦名泄水河,凡闸皆有之。”[33]

交通工程。为便于与陆路通道衔接,运河沿线建有许多辅助性交通工程,包括桥梁、码头、纤道等。桥是运河上使用最多的建筑物之一,明清时期,江南运河沿线多为石桥,北方运河多木桥。凡建闸的地方均顺便搭建木桥。闸门关闭时,两闸墙间搭上木板,便可过河;将木板移开,便可开闸过船。另外,运河上还有许多临时性浮桥,“以舟为桥”,“拨桥中二舟以通往来船,船过还以所拨之舟复为桥”[34]

运河工程的研究历来受到关注,成果较多,但以往的研究偏重于运河工程本身,或研究其兴建原因、工程概况,研究其对运河的作用、发展演变等等,关于这些工程对自然环境和区域社会的影响,却很少有人讨论,这是运河学今后研究的重点。

4.运河管理

在上千年的传统社会中,运河管理机构逐步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日益完善。

秦汉到隋唐时期,运河管理无专官,由“都水”[35]兼管。宋以后,政府设专职官员,管理运河及工程设施,其官隶属于工部。明初设总理河道,为相对独立的管理运河的中央派出机构,常以工部尚书、侍郎领其职。又将运河分为若干河段,工部分派郎中管理,为总河下属官员。郎中下辖若干分司,管理所属运道及运河工程。运河流经的省、府、州、县分派官员参与管理。管河差役趋于专业化。清代设河道总督署,为独立的运河管理机构,河道总督秩位与地方总督同。雍正以后分设南河、东河、北河三总督,“掌治河渠,以时疏浚堤防,综其政令,营制视漕督”[36]。地方管理机构分道、厅、汛三级,各级政府也都设置专门管理河道事务的官员。

运河河道淤浅及堤岸决口的问题历来比较严重,政府征派大量夫役,负责疏通河道、培护堤防。宋代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制度,明清时期各项制度日臻完善。以会通河为例,明清政府规定:每年漕船南返后,便筑坝拦水,停止通航,挑浚河道。大规模的挑浚两三年一次,小规模的挑挖每年一次。运河两岸遍设浅铺,铺夫负责守护堤岸,疏通浅滩。还要在运河堤岸上植树种草,每夫种树的数量有严格规定,树木枯死,须及时补种,否则会遭处罚。[37]

运河之水全靠自然河道和湖泊补充,太湖、练湖、扬州诸塘、高宝诸湖、骆马湖、山东境内南四湖、北五湖以及泗水、汶水、卫河、漳河均是运河的重要水源。历代政府均注重运河水源的调配,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唐宋政府均做出规定,盗决河湖之水,罪比杀人。[38]明清政府设置专门管理机构管理水源,制度尤为严格,违反者严惩不贷。如明代《漕河禁例》规定,严禁农民取湖水泉水灌溉:“凡决山东南旺湖、沛县昭阳湖堤岸及阻绝山东泰山等处泉流者,为首之人并遣从军,军人犯者徙于边卫。”[39]清代亦多次重申此法律规定。对于卫河上游的泉源,也有类似规定。水柜湖泊周边筑堤植柳,严定边界,不准农民侵占。明中期到清代,水柜日益淤浅,涸为陆地,地方豪强纷纷占种,中央政府三令五申,加以禁止。另外,水柜的储水量,政府也有规定,特别是清代中后期,微山等湖的收水深度,每旬都须直接向皇帝及中央政府报告。

运河水工设施的管理也各有制度。如船闸管理方面,明清时期管理十分严格,基本原则是开启上闸,即关闭下闸;开启下闸,则关闭上闸,使河水不过多流失。过闸船只,须结为一帮,集体通过,以减少船闸启闭次数。运河水浅的时候,有的船闸集结船只百艘以上方才开闸,“启完即速过船,船过完即速闭板”[40]。此外对于供水、排水、蓄水、控水等各种工程设施,政府都制定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明清时期运河航运制度十分完备,对于江北段运河,除严格限定各类船只长宽外,航行顺序也有严格规定,过闸或难以通行处,皇家船只优先通过,其次是漕船,再次是官船,最后才是商船、民船。对于无端滋事,扰乱航行秩序的漕丁船夫等,地方官员有权缉拿处理。关于漕船的航行管理,规定更为细密严格,内容包括行驶次序、各河段的行驶速度、抵达通州的期限等。[41]

以上管理制度及措施,虽然很多著作文章中多有论及,但专门性的研究还很不够。

(二)运河与区域社会

比起运河本体的研究来,运河与区域社会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运河是一条政治之河、经济之河,也是一条社会之河、文化之河。大运河纵贯三千多里,流淌了两千多年,在运河流经及辐射的区域内,几乎处处都能看到运河的印记。我们必须关注运河在区域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从运河流经及辐射区域产生的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社会现象入手,探究其原因,揭示发展演变过程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的运河区域研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史、经济史或文化史研究,而是与运河密切相关、有运河因素注入的综合研究。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尤其是在水系不发达的北方地区,运河交通有其他交通路线无法相比的优势:经济省力,运输成本远低于其他运输方式;承载能力强,可以运送其他运输工具无法装载的大宗物资和大型物体;受恶劣天气和山隔水阻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小。所以运河交通为历代政府所重视,特别是明清时期,运河被看作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生命线。运河对区域社会的影响大而广泛:举凡政治、军事、商业、手工业、农业、服务业及居住环境、城镇格局、文化交流、习俗变化、社会流动等等,方方面面都有运河流动的印记。我们关注上述社会因素和社会现象,更关注运河在这些社会因素、现象形成变迁中的作用。

1.漕运与交通

中国历代视漕运为国家大政,学界也十分重视这个问题的研究,其中不乏大家力作。[42]但我们的研究与一般漕运史不同,漕运史的研究是从漕粮储运出发而论及运河,我们的研究则是从运河出发而探究漕粮运输。尤其是漕运对运河交通及沿线城镇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43]

唐宋以后,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漕粮,同时,政府也用来运输木材及其他地方特产,遇有战事则用来运输军队及军事物资。此外,民间的物资转运、商旅往来也依赖于运河。因此,运河交通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交通史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学科,不管是陆路交通还是内河交通的研究,都不乏大家力作。但是运河作为内河航运的主要通道,交通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特别是运河交通的具体状况,学界鲜有涉及。历史上的运河交通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顺畅,甚至可以用困难重重、险象环生来概括。运河沿线有民谚说“赶车使船,命在眼前”,意思是说,在运河上行船,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运河交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盘坝,运河与长江、黄河等大河相交处,常修筑大坝,以免江河之水倒灌淤塞运河、冲毁堤岸。运河中往来船只,须卸下货物,用绞索拉空船沿坝斜坡翻越,而后装载货物,继续航行。二是过闸,运河上船闸很多,尤以山东段运河最为密集。过闸之难有二:有些船闸水流迅急,船只通过时易倾翻或发生磕碰损毁;有些船闸乏水,需等待数日方能开启通过。三是风涛,高宝诸湖,最为湍险,“西风鼓浪,往往覆舟”[44],其余如清口、徐吕二洪、昭阳诸湖、卫运河等处,也有风涛之险。四是浅涸,运河各河段几乎均有浅滩,其中以山东运河及白河(北运河)为甚,遇有浅阻,或等待浅夫捞浅,或使用小船驳运。五是冰冻,明清时期,北方运河结冰达三四个月之久,冰冻初结时,船只可打冰前行,冰坚时只能停船等待来年冰开。六是漕船、官船阻碍交通,漕船兵丁,异常凶悍,多亡命徒,常沿线滋事,借故勒索,故商船民船,常视运河为畏途。除此之外,对于运河交通工具、水驿管理、与运河相通的自然河道之交通、与运河相接之陆路交通、运河交通对于区域社会的影响,学界大都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2.运河城镇带

运河是一条交通磁力线,对沿线州县城镇有巨大的吸引力:运河流经的城镇迅速向河岸边扩展,形成新的商业区;离运河略远的城镇则移动城址,在运河岸边重建新城;无法移动城址的,则在运河边上寻找口岸,由此进入运河交通网;原本荒村僻野,因为兴建有工程设施、政府机构驻守等原因,逐渐发展为繁荣的商业城镇。于是,逐渐形成了以运河为轴线的分布密集的城镇带。

以山东运河区域为例,济宁、聊城、德州都是运河岸边的城市,大运河开通后,济宁运河以西以南,聊城东关外运河两岸,德州城西运河岸边,都形成了繁华的商业区。临清城本来在离运河八里路的曹仁傎,会通河开挖后,移至今址,很快发展成为北方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张秋原来只是个不知名的小镇,大运河开挖后,商业迅速发展,清代其城市面积大于一般县城,比其所属的泰安府城还大些,商业规模仅次于临清、济宁,远非其他府县城可比。夏镇本是个小渔村,南阳新河、泇河开挖后,很快成为商业发达的城镇,后来为微山县政府驻地。台儿庄本是一乡村,明末运河改道经此,至清中期其商业规模便远远超过了其所属的峄县城。运河两岸小城镇分布更为密集,台儿庄向北是韩庄镇,过夏镇向北有南阳镇、鲁桥镇。济宁以北小镇更多,依次是安居、长沟、南旺、开河、袁口、安山、戴庙,过张秋后又有阿城、七级、周店。聊城向北有梁家浅、魏家湾、戴家湾,是运河浅滩、转弯处形成的小镇。[45]

运河沿线府县城是区域政治经济中心城市,在空间结构上有明显特点,即政治社区与商业社区相互分离。城墙内是政治社区,建有官署、学校、粮仓、宗教祠庙等,街巷两旁偶有商业商铺,但分布不集中。城外运河岸边,是新兴商业社区,朝着运河码头、桥梁、渡口方向,形成了经营、加工各类商品的街巷或市场,它们大都以所经营加工的产品为名,形成了鲜明的运河城镇特色。

运河城镇兴衰的原因、城镇功能、城镇空间结构、城镇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城镇与乡村的关系、南北商业城镇的差异、城镇的个案分析,这些题目是城市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运河学研究的重要题目。

3.商业、手工业和服务业

运河区域的商人商帮、商品流通、商业会馆、手工业部门等,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研究成果也很多[46],但运河城镇商业发展对区域社会的影响,研究还相对薄弱。明清时期,运河城镇的服务业——旅店、饭馆、茶庄、钱庄、典当业、租赁业、搬运业、演艺业等,是十分昌盛的行业,因为当时难登大雅之堂,所以正史和其他史书中很少记载,今天则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对象。

4.农业开发

明清政府开挖运河的目的是运输漕粮,即所谓“运道之设,专为岁漕”[47]。但是运河作为一项水利工程,对沿线农业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这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研究内容包括:大运河引起的自然河道水系变迁及农业水环境变化、土地垦殖状况变化及种植结构调整。运河流域湖泊形成及农业生态环境变迁,山东水柜湖区的沉粮地及水域农田面积变化,农业生产结构及农作生产结构改变、水生物与水产养殖等。运河区域土壤植被的变化,黄淮海平原盐碱地分布及与运河关系的分析,河湖洼地的沙碱化,北运河沿线决堤事件与土壤改良,运河两岸种植林木及其保护措施,沿湖植树及湿地保护。运河水利与区域自然灾害,运河的排水、灌溉作用,运河引起的区域性水灾、旱灾、蝗灾。运河夫役佥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明清时期夫役征派成为运河沿线农民的沉重负担,北方抓夫拉纤的现象十分严重,农民视运河为畏途,德州一带流行的“三月三,九月九,无事不向江(河)边走”的民谚,骆马湖附近土地价格“其腴者亩直一钱,硗者以次减,盖苦于重役也”[48],足以说明夫役派征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运河与农业关系的研究,不仅有重要学术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9]

5.社会结构[50]和社会流动[51]

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大运河对区域社会结构的影响是显著的,这方面的研究内容包括: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消费结构、社会层级结构等等。大运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运河城市人口谋生手段和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社区、社会团体,如宗教团体、帮会团体、商人会馆、工商业行会等,促进了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信仰习俗的交流融会,形成新的开放性社会结构形态。

与其他区域相比较,运河区域的社会流动十分频繁,其中有社会水平流动,如农业向商业、手工业、服务业的流动,非运河区域向运河区域的人口流动,农村向城镇的流动等,是处于同一社会层级的不同职业之间的流动;也有社会垂直流动,即社会不同层级之间的流动。社会流动影响到地区间的自然资源、财富资源、人力资源的分配使用,推动了区域内部社会层级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有利于各地区间群体和人员的往来交流,破除地区和人群的封闭状态,促进社会发展。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停留在宏观的理论思考阶段,缺乏深入的微观层面探究。

6.文化及文化遗产

近年来,运河沿线各地政府为建设运河文化带均做出部署安排,制定规划并逐步实施。与此同时,运河文化研究也备受重视,不少地方成立有运河文化研究的民间团体和学术机构,相关论著不断问世。关于文化的内涵,言人人殊,所以运河文化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囊括文史哲各个方面。[52]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显浮泛乱杂,既缺乏理论提升,也没有形成知识体系。中国运河申遗成功,运河文化遗产广受关注,但是,人们看到的只是遗产展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还没有展开。

通过以上类似于学术史回顾,我们就运河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做了粗浅梳理,篇幅所限,难免挂一漏万,隔靴搔痒。不过,通过简单的梳理,我们还是能够看出,运河学的研究内容极其宽泛,涉及诸多学科和研究领域。运河学研究内容丰富、界限明确、特点鲜明、意义重大,完全可以支撑一个独立的学科。

(三)运河学研究资料

运河学研究的资料十分丰富,完全可以支撑起这门学科。兹分类简要介绍如下。

1.专门著作

元代以来,参与运河兴修管理的官员、学者编撰了许多关于运河的书籍著作,流传至今的有一百多种,散见于几种丛书及各大图书馆藏的珍善本书中。这些著作,有的是修治运河的论著,有的是治河名臣奏议奏疏选编,有的专门记述运河及相关工程,有的是漕运资料汇编。就内容而言,涉及治河治水的理论理念、运河河道开挖挑浚、运河工程建设维护、漕运及其管理体制、黄河与运河关系、运河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状况等。这上百种专门著作,有几部如《漕河图志》《再续行水金鉴》《治水筌蹄》已经整理出版,但印量不大;有几部如《清代漕运全书》、张鹏翮的《治河全书》已单独影印出版,有一些收入《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华山水志丛刊》(线装书局,2004)、《中国水利志丛刊》(广陵书社,2006)影印出版;还有很多重要典籍,作为珍善本书藏于各大图书馆,一般读者难以寓目。我们已分别撰写书目提要,并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53]

2.史书方志

二十五史的《河渠志》《食货志》《地理志》[54]中有不少关于运河与漕运的记载,人物传记中散落着大量治运人物事迹及河政河务方面的材料。其他史书中也有关于运河的资料,但均较为零散。明、清《实录》中涉及运河的材料很多,但卷帙浩繁,且属编年体,相关材料分系于年月之下,故需进行系统的检选整理。全国性通志如《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元一统志》(残本)、《明一统志》、《清一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及其他地理类著作中,有不少可以利用的材料。运河流经区域的省志、府志、州志、县志、镇志、乡土志、山水志、榷关志等等,总量有数百种之多。内容涉及运河修治、河道变迁、漕粮征运、城市街区、商品交换、手工业门类、河务漕务管理、民风民俗等各个方面。方志是运河研究的资料库,关于运河工程、管理机构、重要建筑、风景名胜的具体位置、历史沿革,关于社会下层文化、市风民俗等,比正史和一般史书的记载详尽具体。

3.档案资料

据初步统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上谕档和大臣奏疏中,内容涉及运河的约有5000件,是研究历朝治水思想、河道工程、河务管理、漕粮运输、运河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状况的第一手材料。这些材料使用起来最为困难,一是查阅档案犹如披沙拣金,工作很量大;二是上谕奏疏的内容与史实未必完全吻合,需要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方能弄清事情原委及君臣言论的内容实质。目前的学术研究中,这类材料基本上没有被使用。明清时期,各地政府及水利部门也保存了大量与运河有关的档案,如开挖运河的奏疏详文、勘察报告、工程预算、往来公文、竣工验收报告、开支清册等。明代朱国盛的《南河志》、清代李庆云的《江南水利全案》等,都是当时的水利工程档案选编。明清时期地方档案多毁于兵燹,晚清民国档案尚有保存至今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治理运河的档案,数量甚多,分布甚广,也是研究运河的宝贵资料。

4.政书、类书

明清时期官修政书种类多,部头大,内容包罗万象[55],其中运河方面的材料不少。如《明会典》《清会典》《大清会典则例》《大清会典事例》《续三通》《清三通》等,大都有河工水利、漕粮征运、钞关仓储等类目,集中保存了与运河有关的史料。唐代以后,历代编有类书,宋代以后,类书亦有官修,其中多有与运河相关的材料。清代《古今图书集成》是类书的集大成者,《食货典》《山川典》搜集了运河方面的材料。《清稗类钞》的《地理类》《名胜类》《巡幸类》《屯漕类》《吏治类》等篇目中,都有与运河有关的资料。政书、类书按内容分类编排材料,运河方面的资料相对集中,使用比较方便。但类书多属工具书性质,其材料全由其他书籍摘录抄掇而来,在使用的时候应查找原始出处,认真核对,以免出现错讹。

5.文集笔记

明清时期官员文士经过运河往返于京城与南方各地,或在运河沿线地方政府任职,或沿途办理公务、驻足游历、访朋会友、求师问学、购买商品、娱乐消费,他们将自己的经历见闻记录下来,著为文章。文人以赋诗抒怀为习尚,遇山水胜景,奇闻逸事,便即兴吟诗作歌。粗略翻阅一下古代诗文集就会发现,运河沿线城市,即便是仅仅建有船闸码头的小镇,也都有文人留下的文章诗作。这类文字有的是无病呻吟,言之无物,但不少是有感而作,有的则具有纪实的性质。明清时期的文人笔记常见的有五六百种之多,其中所记与运河有关的史事人物,生动形象,关于运河区域社会生活的具体描述,更是其他书籍所欠缺。明清小说有些以运河区域社会为背景,某些篇章直接描写运河沿线人物世事,可以为运河研究提供帮助,如《金瓶梅》中描写临清商业繁华、钞关胥吏奸诈、富商大家生活的文字,都是运河区域社会研究的有价值的佐证材料。文集、笔记、小说中的资料十分零散,虚构夸张、道听途说者所在多有,使用时要特别慎重。一是要做必要的考证,下些去伪存真的功夫;二是仅可拿来作为旁证材料,且不可作为直接史料使用。这方面的资料难以系统地搜集整理,目前很多有价值的材料还没有进入研究领域。

6.外国史料

自唐代起,亚洲各国的使者商团经常沿大运河往返京城与沿海港口之间,自元代起欧洲各国的传教士、商人、使臣等也浮海而来,由运河前往各地,他们留下了大量关于中国运河及运河区域社会的记述。其中比较著名的如朝鲜人写的《漂海录》《燕行录》《奉使录》,日本僧人贡使写的《参天台五台山记》《初渡集》《再渡集》《壬戌入明记》,欧洲人写的《马可·波罗游记》《鄂多立克东游录》《利马窦中国札记》《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等。朝鲜大臣崔溥《漂海录》[56]中关于明代运河工程、宦官奢华骄横、南北社会生活及风俗习惯差异等记述,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日本和尚策彦周良的《入明记》[57],以日记形式记下日本贡使两次沿运河往返北京与宁波间的所见所闻,其内容之丰富翔实,中国文人笔记无出其右者。朝鲜、日本人的著作多用汉文写成,欧洲人的著作今大都翻译成了汉文,一般人阅读使用均无困难。这些著作虽然早已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使用其中的材料研究中国运河与运河区域社会的论著并不多见。

此外,民间文献如碑文、族谱、契约等,在运河研究中的价值也不可低估。各地政协编印的文史资料,各社会团体印行的民间文艺方面的材料,记载了与运河有关的见闻、回忆、民谣、传说、风俗民情、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等,也是很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三 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集合

运河学属交叉或边缘性学科,从上文所述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它既包含历史学、历史地理学、社会史、历史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献学、考古学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同时也涉及科技史、水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等自然科学的内容。著名计算机学家姚期智曾指出:“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当不同的学科、理论相互交叉结合,同时一种新技术达到成熟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理论上的突破和技术上的创新。”[58]当今多学科的交叉,既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内部各分支学科之间的交叉,也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学科门类之间的交叉,运河学的学科交叉属于后者。学科的交叉,不仅是研究内容的交叉,而且是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交叉。

(一)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从社会科学方面而言,运河学涵盖的学科门类主要是历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学和文献学等学科,同时涉及文学、哲学、艺术学等学科。

历史学。中国运河至今已流淌了两千多年,它本身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它的影响渗透到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春秋战国以后,不仅中原地区的朝代更替、社会变迁与运河密切相关,而且许多重要历史事件、重要人物、重要社会现象与运河也有关系,研究中国历史离不开运河。尤其是明清时期,国家视运河漕运为经济命脉,明清史书中,有关运河漕运的记载连篇累牍,与运河相关的事件、人物比比皆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运河研究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运河的研究,离不开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

社会学、社会史和历史人类学。研究运河区域的历史与社会,离不开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目前已有学者做这方面的尝试,相信不久会有研究成果问世。运河是一条社会的河,运河的研究与社会史有许多叠合之处。社会史运用各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历史上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家庭、宗族、社区、各种社会集团)、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进行研究,它是历史学的重要分支,也是与社会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社会史与社会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研究往昔的社会整体及其各个侧面,而后者研究现实社会的结构及社会问题。运河学研究的许多内容属社会史范畴,应当使用社会史的研究方法。目前,许多学者研究运河区域的家族、宗族、民族及其相关的文化现象,使用的是历史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59]历史人类学是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比较不同民族、部落、区域的文化现象,找出区域文化的特殊性和共通性。它的研究对象类似于社会学,只是它更注重存在于社会下层的文化现象,特别是存在于落后蛮荒地区的历史文化。它的研究方式是注重质而不是量,现象的观察多是“特例”而非“通识”。在研究方法上与社会史有许多共同之处。

文化学。[60]研究运河文化,建设运河文化带,离不开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事运河文化学的研究,首先应该树立整体文化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普遍关注的是运河本身及运河区域的具体文化现象,大到哲学、史学、文学,小到衣食住行,只要把发生在运河区域的这些文化现象累积在一起,便是运河文化。近年出版的几种运河文化史、大运河史及论文集,都是这种文化观念的产物。至于说各种文化现象之间的联系及其与中华文化大系、与各区域文化的关系,则很少有人探讨。说来说去,大家得到的只是一个空泛而模糊的运河文化概念。因此,我们要有进行运河文化的宏观把握和整体性思维,研究运河文化形成的历史、特征及基本精神,研究其在中国文化史中的地位及发展规律,说明各种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其次,运河文化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段,它的内涵不尽相同。在文化演进过程中,新的文化现象不断出现,使得运河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因此,运河文化的研究,既是文化现象学研究,又是一种社会历史学的研究。

考古学。运河学与考古学关系密切。考古学运用田野调查和科学发掘的方法,获取古代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的遗物和遗存。运河历时久远,分布广泛,文化遗存十分丰富。这些遗存,有些在地面上,但多数埋藏在地下。这些遗存以实物的形式展示了历史上运河河道、码头、闸坝、船只、房屋建筑、生活用具等等,具有历史文献无法替代的价值。如1999年发掘的隋唐运河淮北遗址,2011年发掘的明清时期山东运河的七级码头、土桥闸和南旺分水枢纽工程,一方面印证了文献中的许多记载,另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文献中没有的历史信息。

文献学。运河学离不开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对历史文献的产生发展、表现方式、流传情况,以及文献的内容类别、整理利用乃至文献数据化进行探讨和研究,是运河学研究的起点和重要内容。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是一门大学问,也是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当然,我们所说的文献,既包括传统文献,也包括契约文书、碑刻、族谱及口述资料,还包括越来越多的影像录音资料。文献资料是学术研究的基础,运河学研究能否得到学界认可,关键是要看我们的文献资料能否支撑这个学科学术研究的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讲,文献学方面的工作是不可忽视的。

(二)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运河本身是一项建筑工程,它涉及水利、环境、科技等方面,均属自然科学领域。

工程学。工程学是用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设计有用物体进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自然科学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方式、方法及工程进行的一般规律,并对相关技术进行改良。运河是一项伟大的建筑工程,其中包含土建工程(河道开挖、堤岸维护、闸坝修筑、道路桥梁等)、水利工程(控水工程、引水工程、排水工程等)、交通工程等。所以必须用工程学的学科理论对它的发展进程进行深入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偶有成果发表,但多着眼于当代,对历史时期运河工程的研究则十分薄弱。[61]

环境学。研究运河区域环境,应当使用环境水利学的理论和方法。环境水利学研究水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保护、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水利规划、水利经济等。理论基础是环境水力学、环境水文学、环境水化学(水污染化学)、环境水生物学(污水生物学)等。这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其与社会科学的研究结合起来,从事环境史的研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地理学。中国的运河里程长,分布广,所经地区地势复杂,历代均有变化,因此,常会涉及自然地理与历史地理的研究。其中自然地理属自然科学,历史地理属社会科学,因此运河地理学研究的本身就属于交叉学科。古人开挖运河时,首先必须考察沿线自然地理状况,以确定河道走向、河道工程及引水排水等问题,这些都属于自然地理的范畴。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是现代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运河河道开挖变迁及其与自然水系的关系,历史时期运河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属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范畴。

此外,我们还应及时吸收相关学科最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如卫星遥感数据采集、湖泊水域采样分析、旅游学中的“廊道文化”理论、文化遗产分析中使用的“文化线路”方法等,都可以拿来进行运河学研究。

运河学是多种学科交叉的新学科,它的理论和方法是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汇集综合。这种汇集与综合不是无序的拼凑,不是简单的相加。其中既有各学科的独立研究,也有各学科理论方法的综合性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差异,灵活地调整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研究效果。运河学涉及诸多学科,作为一个研究者,这些学问不可能门门精通,所以运河学的研究,应该是一个集众的研究。既有统一的设计规划,又注重发挥个人的特长;既有宏观的整体视野,又有具体问题的深入探究。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运河学,才能使之成为人们所期盼的显学。


[1] 本文原载《运河学研究》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第3~32页。

[2] 李泉,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教授,《运河学研究》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运河史。

[3] 21世纪初以来,杭州王国平多次提出建立运河学的问题,2009年以后,土建专家罗哲文也几次在会议上发言,提议建立运河学(参见罗哲文《运河申遗应建立运河学》,《中国文化遗产》2011年第2期)。此后,学界经常有人撰写文章表示赞同,并讨论运河学的相关问题。2016年6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以“运河学研究方兴未艾”为题目的“运河学笔谈”,就建立运河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参加笔谈的有邹逸麟、李孝聪、陈力、常建华、李泉、吴琦、张士闪、吴欣。

[4] 《左传》哀公九年(前486):“吴城邗,沟通江淮”,吴修筑邗城,后人称其所开运河为邗沟。杜预注称邗沟为韩江,《水经注·淮水注》称其为溟沟、渎水,《汉书·地理志》称其为渠水。据《国语·吴语》载,吴王夫差战胜齐国后,于公元前484年在商(今河南商丘)、鲁(今山东曲阜)之间“阙为深沟”,沟通了沂水和济水。《水经注》载,菏水在定陶(今山东定陶)东北从济水中分出,东流至谷庭(今山东鱼台)入于泗水。定陶离商丘很近,溯泗水而上则可到达曲阜,因此夫差所开的通于齐鲁的“深沟”就是后来的菏水。

[5] 大约在魏惠王十年(前360)至十八年(前352),魏国在黄河与淮河之间兴修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鸿沟。鸿沟不是一条单一的水道,而是由几条运河构成的水系。其主水道由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引黄河水东行,过魏都大梁转而东南流,至陈(今河南淮阳)折向南流,入于颍水。鸿沟在大梁附近出现了几个分支:其中汳水(下游称获水)流经今河南兰考与商丘之间,东至彭城入于泗水;睢水流经今河南杞县、睢县、宁陵、睢阳,向东南至江苏睢宁东入于泗水;泗水与淮水通,所以这两条运河都可沟通黄河与淮河。另外,鸿沟水系的涣水从大梁南向东南流,至安徽五河县入淮水,直接连通了黄河与淮河。

[6] 秦攻灭山东六国后,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派大军50万,分五路南下进攻岭南地区。其中一支军队由番禺(今广东广州)西进,受到生活在今广西一带的越族西瓯人的顽强抵抗。那一带山峦起伏,粮草给养运输困难,军队前进受阻。双方相持三年,秦军伤亡惨重。为解决军需给养的运输问题,秦监御史禄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开挖灵渠,建设分水工程,筑拦河坝抬高水位,设陡门逼河水流向高处。沟通了湘江和漓江,连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

[7] 官渡之战后,曹操北征袁氏政权,于建安九年(204)率军渡过黄河,修筑大坝拦截淇水,使之流入白沟,将白沟开拓疏浚,用以运送军粮。此后,曹操又继续向北开挖引滹沱水入泒水的平虏渠,从平虏渠入泒水处向北开挖了纵贯泉州县(今河北武清南)东部的泉州渠,又由泉州渠向东沿海边开挖了新河。建安十八年(213)开挖利漕渠,“引漳水入白沟”。曹操开挖的这些运河,沟通了南起黄河,中经清水、漳水、淇水、洹水、滱水、易水、涞水、沽水、滹沱河,北至海河水系的许多自然河流,便利了曹魏政权对华北地区的控制,其中有些河段为隋代京杭运河所利用。

[8] 隋炀帝迁都洛阳后,于大业元年(605)开挖沟通黄河与淮河通济渠。同年,整修山阳渎(邗沟)。大业四年(608)春,在黄河以北开挖永济渠,北达涿郡蓟县(今北京市)。大业六年(610)十二月,整修江南河。以上四条运河首尾相连,以洛阳为中心,南可通过通济渠、山阳渎、江南河到达馀杭,北可进入永济河抵达涿郡,中国历史上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最终形成了。由洛阳溯黄河西行,入关中的广通渠,可达隋初的都城长安。

[9] 《资治通鉴》卷268《后梁纪三》,胡三省注曰:“隋炀帝大业四年穿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后人因谓之御河。”后阻断沁水,以卫辉苏门山百泉为水源。因河道流经古卫地,故多称其为卫河,其中临清到天津的河段清雍正以后称南运河。

[10] 元代开挖贯通北京城的通惠河,整修通州至直沽(今天津附近)的白河(北运河)、直沽到临清的卫河(南运河),在山东西部地区开挖会通河,疏通淮扬运河(里运河)和江南运河,从此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

[11] 《明史》卷83《河渠志一·黄河上》:“明洪武元年,(黄河)决曹州双河口,入鱼台。徐达方北征,乃开塌场口,引河入泗以济运,而徙曹州治安陵。塌场者,济宁以西,耐劳坡以南,直抵鱼台南阳道也。”

[12] 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后,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至康熙四十六年(1707)间六次南下巡视,南巡的路线多为乘船沿运河经今河北、山东、江苏到达杭州,然后返回京城。南巡的主要目的是视察黄河运河重要工程,同时查访吏治民情,笼络汉族士大夫。乾隆皇帝自乾隆十六年(1751)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间也曾六次南巡,除视察河工外,还多次前往海宁一带,视察海塘工程。他曾在江宁(今南京市)、京口(今镇江市)和杭州举行盛大阅兵式,炫耀武力,威慑南方士民。

[13] 康熙皇帝曾经对大臣们说:“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厪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至今尚存。倘河务不得其人,一时漕运有误,关系匪轻。”参见《清圣祖实录》卷154,康熙三十一年二月辛巳。

[14] 漕河之称始于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关内道》称韦坚在关中所开的运河为漕河,刘昫等《旧唐书》将流经扬州、洛阳的运河称漕河(参见《旧唐书》卷17上《敬宗文宗本纪》、卷37《五行志》、卷86《高宗中宗诸子传》)。张廷玉等《明史》卷85《运河》(上):“淮扬至京口以南之河通谓之转运河,而由瓜、仪达淮安者又谓之南河,由黄河达丰、沛曰中河,由山东达天津曰北河,由天津达张家湾曰通济河,而总名曰漕河。”可见,明代将南北京杭大运河统称作漕河。

[15] 孙承泽:《春明梦馀录》卷46,引明代总河曹时聘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 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23:“旧发运司主东南漕,其法:听操舟者载私货,征商不得留难。故操舟者富厚,以官舟为家,时补其敝而周船夫之乏。”明清时期,漕船夹带私货的数量逐渐增多,明前期政府规定的漕船夹带私货的最高限额是20石,后增至40石、60石,清代更增加到100石、150石,道光年间增至180石。

[17] 李泉、王云:《山东运河文化研究》第四章“商人商帮与商业文化”,齐鲁书社,2006。

[18] 王建:《王司马集》卷3,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 乾隆《临清直隶州志》卷2《城池》,凤凰出版社,2004年影印本。

[20] 乾隆《馆陶县志》卷3《建置》。

[21] 鲁一同:《清河风俗物产志》,载刘学军、葛莱主编,杨恒忠、徐亚龙副主编《千年古县·淮阴》,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262页。

[22] 狄敬:《夏镇漕渠志略》(卷下),风俗:“未有运以前其人朴而愿,有运之后其人文而靡。今则佻而诡,盖愈趋而愈下焉。”(《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第104页)

[23] 《夏津县志》记载:“物产多棉花而少五谷,年之丰歉,率以此为验。”直到民国年间,依然如此:“本县农作物棉产为大宗,约占农田十分之七,五谷产量极少,以丰年而论,尚不足六月之需,势必资借外粮以裕民食。”(孟昭贵主编《夏津县志(古本集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第218、625页)附近其他各县情况类此。

[24] 李泉:《中国运河文化的形成与演进》,《东岳论丛》2008年第3期。

[25]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文物保护工程与规划专辑1——体系与方法》,文物出版社,2013,第160~165页。

[26] 吴唅:《江浙藏书家史略》出版说明及原书序言,中华书局,1981。

[27] 乾隆四十九年二月二十一日《谕内阁将来江浙文汇等三阁分贮全书许读书者领出传写》,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纂修四库全书档案》(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第1768页。

[28] 李泉:《运河文化》第三章“文化的河”,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

[29] 运河发展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如史念海《中国的运河》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44年由学生书局出版印刷,修订后于1988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印。又如姚汉源《京杭运河史》,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陈桥驿主编《中国运河开发史》,中华书局,2008。其他著作论文甚多,不一一列举。

[30] 国外学者给运河下的定义是“为改良与扩充天然水路而建造的水道,一般是用以促进运输,但早期却是为许多特殊的目的所设,如排除水泽区的水、灌溉耕种的土地、促进经济发展及改进交通等”[《大美百科全书》第5册,光复书局《大美百科全书编辑部》编译,(台湾)光复书局,1990,第192页]。在中国,学界一般把运河定义为“人工开凿的航运渠,用以沟通不同的江河、湖泊、海洋,缩短通航里程,改善交通条件”(《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交通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第611页)。“虽以航运为主,但在综合利用资源的原则下,对灌溉、排涝、泄洪、发电等方面也有重大作用。”(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第2841页)显然,国外学者把早期用作排水、灌溉的渠道均视为运河。而中国学界则把用作排水、灌溉的人工渠道排除在了运河之外。史书中说禹“尽力乎沟洫”(《论语·泰伯》)、西门豹开十二渠,“引漳水溉邺”(《史记·河渠书》),如按国外学界的定义,这些都可以称作运河,但中国史界历来均将其排除在运河之外。

[31] 目前研究当代运河工程的著作论文较多,从科技史的角度研究古代运河工程设施的论著很少,即便是运河史上最著名的工程如南旺分水工程、清口工程等,也是从事文化史的学者对其文化遗产价值进行分析评估,而缺乏科技史方面的力作,以至于很多人在介绍这些工程设施的时候,只能泛泛地说其科技含量很高,如果问起科技含量高在哪里,则无不语塞。

[32] 参见蔡泰彬《明代漕河之整治与管理》第四章“明代各朝疏浚山东济运泉源数表”“明代山东各州县所属济运泉数表”,(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

[33] 陆陇其:《陆清献公日记》,李德龙等《历代日记丛钞》第14册,学苑出版社,2006,第347页。

[34] 〔朝鲜〕崔溥:《漂海录》,葛振家《崔溥〈漂海录〉评注》,线装书局,2002,第124页。

[35] 秦汉时期太常、少府、水衡都尉属下均设都水长、丞,管理全国河渠、陂池等水利事务,汉武帝时因都水官太多,设都水使者二人。晋代以后改为都水台,唐称都水监,地位日益提高。

[36]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16,《职官三》,中华书局,1977,第3341~3342页。

[37] 有关挑挖运河的规定,参见潘季驯《河防一览》卷3《河防险要·山东》;薛凤祚:《两河清汇》,卷1《运河》。关于浅铺的设置及相关规定,参见谢肇淛《北河纪》卷6《河政纪》;《明会典》卷159《工部十三》。

[38] 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卷27《杂律》;脱脱等:《宋史》卷79《河渠七》。

[39] 王琼:《漕河图志》卷3《漕河禁例》,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40] 张伯行:《居济一得》卷2,《四库全书》本。

[41] 载龄等:《清代漕运全书》卷14,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影印本。

[42] 自20世纪30年代起,便有学者关注中国历史上的漕运问题,如日本学者青山定男《论北宋漕运法》(《清华周刊》1934年第10期),清水泰次《明代之漕运》(《禹贡》1936年第1期),李文治《清代屯田与漕运》(《学原》1948年第2期),对明清时期的漕运均进行了初步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后,研究漕运的论著大量问世,如李治亭《中国漕运史》(文津出版社,1997),彭云鹤《明清漕运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黄仁宇《明代的漕运》(新星出版社,2005),李文治、江太新《清代漕运》(中华书局,1995),吴琦《漕运与中国社会》(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对中国古代漕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43] 李泉、王云:《山东运河文化研究》第二章“运河漕运与漕运文化”,齐鲁书社,2006。

[44] 张廷玉等:《明史》卷85《河渠三》,中华书局,1974,第2095页。

[45] 李泉、王云:《山东运河文化研究》第三章“运河城镇及文化特色”,齐鲁书社,2006。

[46] 有关江南市镇经济研究的论著大都涉及江南运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如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三联书店,2003),范金民《明清地域商人与江南市镇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彭慕兰、史建云《世界经济史中的近世江南比较与综合观察》(《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吴滔《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江北运河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虽然不如江南研究红火,但也不断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问世,如许檀发表了《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明清时期华北的商业城镇与市场层级》(《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明清时期临清的商业》(《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2期)。孙竞昊《明清北方运河地区城市化途径与城市形态探析:以济宁为个案的研究》(《中国史研究》2016年第3期)。廖声丰《浅论清代前期运河地区的商品流通——以运河榷关税收》(《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年第1期)。以上都对江北运河城镇商业经济进行了深入研究。

[47] 潘季驯:《河防一览》卷1,《四库全书》本。

[48] 谈迁:《北游录》,中华书局,1960,第136、145页。

[49] 李泉:《晴清时期江北运河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5月18日。

[50] 关于社会结构这个概念,目前学术界看法还不完全一致,本文所说的社会结构是狭义的社会结构,指各主要社会群体之间的相关联系的基本状态,包括群体结构(按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起来的人群集合体,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制度结构(社会关系的模式或规则)、层级结构(人们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等)、社区结构等。

[51] 社会流动的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于1927年所著《社会流动》一书中提出的。学术界认为社会流动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垂直流动,指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的变化或所属的社会层级和等级的改变,它直接影响到社会的阶级和阶层、职业和产业结构。另一类是水平流动,是指同一社会地位中不同职位的横向流动,包括人们居住和生活地点的变动,从一种职业到另一种职业的转变。水平流动虽然不会引起人们的社会地位变化,但对于区域人口分布、产业结构会产生重大影响,有利于区域间文化交流,对打破区域封闭状态、促进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52] 关于运河文化的研究内容,参见李泉《运河文化》,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中国运河文化的形成及其演进》,《东岳论丛》2008年第3期。

[53] 王云、李泉等:《中国运河文献书目提要》,人民出版社,2012;王云、李泉主编《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全80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

[54] 二十五史中有《河渠志》的共7部,分别是《史记》《汉书》《宋史》《金史》《元史》《明史》和《清史稿》(《史记》称《河渠书》,《汉书》称《沟洫志》),其中有关运河河道走向、历史变迁的资料很多;有《地理志》的共17部(其中《宋书》《南齐书》称《州郡志》,《魏书》称《地形志》,《旧五代史》称《郡县志》,《新五代史》称《职方志》),其中有运河区域地理沿革、人口数量、城镇分布、物产特产、河道水系及名胜古迹等记载;有《食货志》的共13部(《史记》称《平准书》《货殖列传》),其中有关于户口、赋役和漕运方面的资料,宋、明、清各史中则有《漕运篇》,是研究运河漕运的重要史料。

[55] 政书是记录政府各部门规章制度、政策措施及有关事项的书籍,《四库全书总目》曰:“志艺文者有故事一类……大抵前代事也。《隋志》载汉武故事,滥及稗官;《唐志》载魏文贞故事,横牵家传。循名误列,义例殊乖。今总核遗文,惟以国政朝章、六官所职者入于斯类,以符《周官》故府之遗……惟我皇上制作日新,垂模册府,业已恭登新籍,未可仍袭旧名。考钱溥《秘阁书目》有‘政书’一类,谨据以标目。见综括古今之义焉。”“政书”是史部图书中的一类,其名称起自明代钱溥,为《四库全书》所沿用。《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下又分作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六个小类。

[56] 葛兆光、辛承云主编《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第一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收录有《锦南先生漂海录》(按:崔溥字锦南),据韩国传世的《漂海录》刻本影印。《漂海录》的排印校注本有:葛振家《崔溥漂海录评注》,线装书局,2002;〔韩〕朴元熇校注《崔溥漂海录校注》,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

[57] 〔日〕牧田谛亮编《策彦入明记の研究》(上)收录有《策彦和尚初渡集》,松崎印刷株式会社,1955。

[58] 转引自黄云锴、常河、王荣彬编著《多元地学信息系统研发及应用》绪论,冶金工业出版社,2013,第1页。

[59] 目前,许多从事历史人类学的学者开始关注运河区域研究,如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有不少与运河相关的研究成果,香港中文大学科大卫教授主持的“历史人类学在中国”的研究项目,也把北方运河区域作为研究的重点。

[60]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学者首先提出了“文化学”的概念,1909年,德国科学家奥斯瓦乐德给文化学下了这样的定义:“把人类种系与全部其他动物物种区别开来的这些独特的人种特性,都包含在文化一词中。因此,以这门关于人类特殊活动的科学可能最适于称作文化学。”20世纪中期开始,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学学科逐步确立和形成,中国学术界也不断有这方面的著作问世,如阎焕文1934年出版了《文化学》,朱谦之1935年出版了《文化哲学》,陈序经于1947年出版了《文化学概观》。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文化热的兴起,这方面的论著大量出现,而且衍生出许多分支学科。参见邹文贵著《文化学十四讲》,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5。

[61] 就目前的情况看,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历史上运河工程的著作较多,从工程技术角度研究古代运河的著作较少。笔者所见,后者仅如下几部:蔡蕃《北京古运河与城市供水研究》,北京出版社,1987;《京杭大运河水利工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谭徐明等《中国大运河遗产构成及价值评估》,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欧阳洪《京杭运河工程史考》,江苏省航海学会,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