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民国时期中国现代舞蹈建设开始起步,一方面由于中国舞蹈家和学者们的探索;一方面由于外来舞蹈的影响。尤其是民国时期的前二十多年,是中外舞蹈文化交流频繁的年代。外国流行的舞厅舞蹈(或称夜总会舞蹈);学堂歌舞(或称美育舞蹈);舞台舞蹈(或称演艺舞蹈)中的古典芭蕾舞、现代舞和土风舞都蜂拥而至,既有精华,亦有糟粕,刺激着中国现代城市娱乐舞蹈、美育舞蹈与演艺舞蹈的萌芽与发展。

20世纪20至30年代,舞蹈教育开始纳入学校体育课的内容之中。学校舞蹈的教育理念与内容亦主要来自外国的影响,甚至所用教材,大多为编译作品,但是,它们的教育主旨都和“救国强国”紧密联系。在这一舞蹈审美教育的普及运动中,最有影响的音乐教育家是黎锦晖,他的校园歌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造了新型的校园美育的示范,亦建设了具有民族特色与儿童特点的校园歌舞教育艺术。在黎锦晖的影响下,一些新的舞蹈教材也在舞蹈教育的实践中积累起来。如张英谷的小学教材《表情歌舞》(上海:新民图书馆,1925、1928、1930年)、王怀琪的《八段锦舞》(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杜宇飞、郁兹地的《小学歌舞》(上海:勤奋书局,1934),还有上海新新歌舞研究会编撰的幼儿小学舞蹈教学教本——三集歌舞剧:《离群之蝶》、《蝴蝶舞》和《小白兔》(1926)等都开始形成本土的特点。据1917年出生的舞蹈家盛婕回忆,她早年在上海小学就读时就学过《麻雀与小孩》、《三蝴蝶》、《七姐妹》等黎锦晖的作品。1928年在哈尔滨中学就读时学校舞蹈很活跃,每学期期末学生都会举行很多表演。学校的体育课也教学很多操类舞蹈,例如《藤圈舞》等。学校舞蹈教育不仅在中小学得到普及,在大学亦有较多的开展。再如1926年2月18日上海两江师范学校开设了交谊舞课程。是年5月22日上海圣玛利亚女子学校在校园演出了歌舞表演,在表现中国古代皇帝和已故宠妃相见的仙境中,该校女学生表演了金鱼舞、巨人舞、宫女舞、茉莉花舞、卫士舞、仙女舞、兔舞、风舞、森林女神舞、贵妃扇舞等等。[128]同年6月6日,上海东南女子体育师范学校上演了由魏莹波、孙超群和张玉枝等编排的舞蹈《春》、《梅花舞》、《专制之皇后》、《幼女梦》、《海神舞》、《孔雀舞》、《西班牙舞》等。[129]这一时期的舞蹈教育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三四十年代,据1927年出生的舞蹈史学家王克芬回忆,其在四川云阳县读书时学演过黎锦晖的学堂歌舞;据1936年出生的舞蹈家和理论家资华筠回忆,40年代天津学校的舞蹈教育非常活跃,以她所就学的天津南开中学和其姐就学的耀华中学为先。再如1918年出生的湖南籍舞蹈教育家欧阳雅,少女时代曾经演出过黎锦晖的诸多作品。1942年她毕业于江西体育师范专科学校,1944年回到母校任舞蹈讲师,从事舞蹈教育。

在中国现代舞蹈的历史上,裕容龄占据了十分重要且特殊的地位。因此,裕容龄不仅是中国古代舞蹈史的压轴角色,更是中国现代舞蹈史上的开山始祖。吴晓邦、阿甫夏洛穆夫亦是为中国现代演艺舞蹈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先驱。尤其是吴晓邦的艺术探索及其思想,对20世纪中国舞蹈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黎锦晖是中国现代学堂歌舞教育的创建者;是中国现代歌舞剧艺术创作的先行者;是中国现代第一所歌舞专业学校创办者;也是将中国歌舞表演艺术重建的奠基人。“明月社”是中国早期歌舞明星、影视明星和音乐家的摇篮;也是使中国现代歌舞和舞蹈艺术诞生的摇篮。[130]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歌舞演艺团体逐渐发展起来,上演的节目亦不失丰富:外国土风舞、时尚的流行歌舞、载歌载舞的表演,呈现出多样化的倾向。舞台演出以女性为表演主体,表现出流行歌舞艺术的倾向,一些带有悲剧性色彩的歌舞,显现出中国现代舞蹈演艺术中反映现实生活的努力,而中国题材与现实题材的创作,呈现了中国现代演艺舞蹈的萌发之势。而散见于报刊媒体以及学校教材上关于舞蹈批评、舞蹈原理与舞蹈历史研究等,让学界重新认识民国舞蹈在中国舞蹈历史中的地位和价值。

民国时期,中国戏曲延续了清末的繁盛状态,名家辈出,观众对其喜好比清代尤盛。不能不说这是由于作为歌舞艺术的中国戏曲的高度的艺术魅力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的缘故。以梅兰芳、齐如山、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欧阳予倩为代表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和剧作家,对传统戏剧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改革。以梅兰芳为代表的戏曲艺术家们在新戏创作中,一方面更加注重继承中国戏曲传统的精髓,一方面追随时代的审美需求大胆创新,其中所蕴含的精神深度将一个民族文化艺术提升到新的高度。

另外,20世纪初期中国电影业亦开始起步。1905年秋,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的第一部影片,收入了京剧《定军山》的舞蹈场面。1920年和1924年梅兰芳的代表作昆曲《春香闹学》、歌舞剧《天女散花》和戏曲舞蹈片断,如《木兰从军》中的“走边”、《西施》中的“羽舞”、《霸王别姬》中的“剑舞”、《上元夫人》中的“拂尘舞”、《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等又均被拍成了电影(前两部由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所为,后面的舞蹈影像由民新影片公司所做),使得戏曲舞蹈不仅在当时广为传播,并栩栩如生地流传至后世。

在戏曲研究方面,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的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对戏曲本原的探究与史学的建设,将历来被视为“小道末技”的戏曲艺术纳入正宗文学研究视野,创生了现代戏曲学,大大提升了戏曲艺术的文化品格。他独具慧识地指出:戏曲起始于原始祭祀乐舞。准确揭示戏曲的定义为:“合言语、动作、歌舞以演一故事。”为后世把握戏曲艺术的本质及特征,研究古代舞蹈艺术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齐如山提出“国剧以歌舞为原则为本体”的戏曲创作的观点,是对戏曲本质的深刻揭示;“有声即歌,无动不舞”,“国剧的精华是舞,有一点动作,就得有舞的意味”,是齐如山的经典名言。他与梅兰芳合作的一系列时装新戏与古装新戏创作,实现了中国古典戏曲的推陈出新,为中国戏剧发展,在世界产生影响作出了空前的贡献。

戏曲舞蹈作为融入戏剧的中国传统舞蹈,一方面将古代舞蹈的美学传统带入戏曲,另一方面追随着戏曲的要求而重组再造,同时在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和艺术精神的胶着影响下,最终形成自身独特美学创造的完型。笔者认为,这一独特美学框架的最有力的支持便是:以“心”(即“神”)为核的运动法则确立;以“情”为真的艺术的原则确立;以“和”为善的价值取向确立,以及以“阴阳”辩证为美的哲学基点确立。戏曲艺术作为舞台艺术成熟,最有力的支撑是包孕在其中的美学思想的成熟。正是这种成熟使中国戏剧成为与古印度戏剧和古希腊戏剧鼎立的世界三大戏剧之一,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体系被称为与斯坦尼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并立的三大表演体系。

总之,民国初期蓬勃开展的中外舞蹈文化交流,舞蹈美育和本土演艺舞蹈的探索,构成了这段生气勃勃的历史——这是一段被封存的历史,却奠定了中国现代城市娱乐歌舞、学校美育舞蹈和舞台演艺舞蹈的基础。

注 释

[1].[法]雷米·埃斯:《华尔兹》,郑慧慧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

[2].李天民、余国芳:《中国舞蹈史》,大卷文化有限公司,1998年第898—899页。

[3].《上海舞蹈之最》,载东方新闻网和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文艺》网,2009。www.shwenyi.com.cn.

[4].转引自李拓之:《中国的舞蹈》,载《舞蹈学习资料》第十辑,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编印,1956年。

[5].李拓之:前引文。

[6].[清]黄辑五编译:《舞蹈大观》,上海均益图书公司,光绪三十三年(1907)。

[7].唐杰:《跳舞的艺术》,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民国十七年(1928)。

[8].同唐杰,前引书。

[9].同唐杰,前引书。

[10].同唐杰,前引书。

[11].同唐杰,前引书。

[12].《舞星艳舞》,上海大东书局,1928年。

[13].《舞星艳舞》,前引书。

[14].《舞星艳舞》,前引书。

[15].《舞星艳舞》,前引书。

[16].王克芬、刘恩伯、徐尔充主编:《中国舞蹈词典》,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

[17].李天民、余国芳:前引书第901—902页。

[18].[乌克兰]世旭:《俄国侨民在东北地区的文化活动述评》。

[19].[乌克兰]世旭:前引文。

[20].《上海舞蹈之最》,前引文。

[21].周巍峙:《中央苏区文化艺术史》序一,刘云主编:《中央苏区文化艺术史》,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

[22].史料参见王克芬、刘恩伯、徐尔充主编:前引书。

[23].吴晓邦曾经在其回忆录中谈过他受到邓肯这本书的影响。

[24].根据张优主编:《中华舞蹈志·上海卷》,蓝凡主编:《中华舞蹈志》,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87~193页“《申报》载三四十年代上海歌舞团资料”相关内容制表。

[25].张惠芬、金忠明:《中国教育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6].李静:《近代乐歌与体育》,《读书》,2009年第2期。

[27].李静:前引文。

[28].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29].李天民、余国芳:前引书第907页。

[30].章咸、张援:《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法规汇编》,教育科学出版社第6页。转引自张正江:《西方艺术教育的传入与中国现代美育的诞生》。

[31].张正江前引文。

[32].章咸、张援:前引书第3—4页。转引自张正江:前引文。

[33].章咸、张援:前引书,第6页。转引自张正江前引文。

[34].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转引自张正江:前引文。

[35].汪毓和编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华采出版社,2002年。

[36].张惠芬、金忠明:前引书。

[37].聂振斌:《蔡元培及其美学思想》,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

[38].《蔡元培选集》第193页,转引自聂振斌:前引书。

[39].《蔡元培先生全集》第1148页,转引自聂振斌:前引书。

[40].《蔡元培选集》第128页,转引自聂振斌:前引书。

[41].陈鹤琴:《儿童心理及教育儿童之方法》,转引自张惠芬、金忠明:前引书。

[42].章咸、张援:前引书,第11页;转引自张正江:前引文。

[43].李天民、余国芳:前引书第908页。

[44].李天民、余国芳:前引书第908—909页。

[45].王季梁、孙掞编译:《舞蹈游戏》,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年。

[46].张英谷:《舞蹈术》,上海新民图书馆史弟公司,民国十六年(1927)第五版。

[47].张英谷:前引书,序言。

[48].张英谷:前引书,序言。

[49].张英谷:前引书,序言。

[50].吕淑安、孙绣君编纂:《新舞术》,上海国光印书局出版,民国十八年(1929)。

[51].蒋佩瑛、陈慕兰:《舞蹈新教本》,上海勤奋书局,民国二十二年(1933)。

[52].两本书中英文都出现译文与原文不一的情况,即第一种舞蹈的括号里出现的英文名称出现的是“审美的”或“美学的”(Aestheticsdance)舞蹈,而非是“宗教舞蹈”——这部教材译自日本人士峰阳识的教材“舞蹈三十四讲”。

[53].高少是:《学校舞蹈教材》,上海中华书局有限公司,民国二十二年(1933)。

[54].书中列举:一、荷马说:“舞蹈是发挥人类肉体美的根本的运动。”二、柏拉图说:“舞蹈能增加人类善良的活动性。”三、苏格拉底说:“舞蹈是自由的,给予优美的态度,和轻快的动作;又是能给予兴味和安慰的课业。”四、海拉柯来司说:“舞蹈能够振起强的神经作用,给人类的想像及动作上以良好的结果,使身体和精神,健全而愉快。”五、哥支摩支说:“舞蹈以轻快的行动,结合身体的严整和优雅,快活的修养气力。”六、约翰说:“舞蹈对于风采,能造成良好的态度,又能使身体有文雅和艺术化的。”七、茄柯代路骆司说:“舞蹈是感情和调率的,从身体的运动上来表现艺术。”高少是:前引书。

[55].黎锦晖:《回忆明月社》(初稿),李士钊保存(手稿)。孙继南:《黎锦晖评传》,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

[56].黎锦晖:前引文(手稿)。

[57].黎锦晖:《麻雀与小孩》“卷首语”。转引自孙继南:前引书。

[58].李杰明:《中国芭蕾百年祭》,《艺术广角》,1996年。

[59].郭明达是在中国早期舞蹈学者中学习西方现代舞和接受西方现代舞蹈教育最系统的一位——留美八年中,先后在美国俄亥俄大学和纽约大学攻读舞蹈教育硕士与博士学位,遍习西方现代舞蹈、民间舞蹈、社交舞蹈、教育舞蹈的理论与实践,直接受过现代舞大师多丽丝·韩芙莉、阿尔文·尼可莱、音乐家路易·霍斯特、音乐和舞蹈史学家萨克斯等人的亲传。

[60].裕容龄:《清宫琐记》,裕容龄等著:《慈禧与我》,辽沈书社,1994年。

[61].吴晓邦:《我的舞蹈艺术生涯》,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

[62].吴晓邦舞蹈艺术馆编:《一代舞魂吴晓邦·吴晓邦事略编年》,古吴轩出版社,2006年。

[63].韦布:《祭吴晓邦》,《一代舞蹈大师——纪念吴晓邦文集》,舞蹈杂志社,1996年。

[64].吴晓邦:《新舞蹈艺术概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

[65].吴晓邦:《新舞蹈艺术概论》,前引书。

[66].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愿望,20岁的阿龙·阿甫夏洛穆夫到达中国天津侨居。此后又在青岛、北京、上海等地居住,数次到北平、山东、上海、杭州等地“采风”,搜集民间音乐的素材。在开始进入中国音乐剧创作的尝试之前,他进行了十年的学习准备。

[67].《古刹惊梦》由美国女作家华尼亚克(Vankes Oakes)编剧。原名《香缘梦》、《慧莲的梦》,又名《香烟缭绕》、《香篆幻境》、《茑萝梦》。继1935年首演后,1936年12月由国际剧艺社在大上海剧院再度公演。1939年复排时,舞蹈由陈钟改编,由京剧演员张美玲主演。1942年在上海大光电影院复演,由吴晓兰、陈钟、林鹏程主演。

[68].黎锦晖的回忆录的亲笔手稿未能发表,“回忆‘中华’和‘明月’两个歌舞团的舞蹈”部分由孙继南整理发表在他的《黎锦晖评传》一书的附录二中。黎锦晖的亲笔手稿作于1958年10月2日,对其所创办的歌舞演出团体在歌舞的编创、排练方面的历史作了较系统的回顾。原稿存其夫人梁惠方处。

[69].黎锦晖:前引文(手稿)。

[70].黎锦晖:前引文(手稿)。

[71].黎锦晖:《回忆明月社》(手稿)。

[72].由校方提供膳宿。条件是:身体健康,五官端正,高小文化程度,学过歌舞,15至18岁的男女青年。3月10日正式开学时。招生未满40人,还有一部分年小的学生。于是,专修班分为甲乙两班。乙班为儿童班。不久,舞蹈女教师魏荣波带来十多个学生,增设了丙班。由于学生文化水平不一,文化课采取复式教学。

[73].例如《宝刀舞》(用花式单刀编成);《火花舞》(即红绸舞);《浪里白条》(用白绸挥舞,传统戏曲中的水斗);《金铃舞》(手腕与脚腕系马铃的舞);《金盘玉盏》(持瓷碟酒盅木筷的舞)以及《观世音》(表现佛教神像的舞)等等。舞蹈训练是教师根据提供的乐曲编出成套的舞蹈,舞蹈根据乐曲练习,从而使舞蹈动作与戏剧感情能够紧密结合,而且根据音乐节奏进行练习,亦使舞蹈非常整齐。学生中后来成为校中舞蹈中坚的有邹润清、郭敏智、章锦文、刘小我、黎明晖等。

[74].军阀白崇禧的部队成立歌舞股,胁迫黎锦晖任股长,否则就以“反革命”论处。为了躲避政治上的迫害,为了“歌专”的生存,结识了新加坡侨商刘廷枚,计划组团出国演出。

[75].据黎锦晖回忆说,当时的女演员有:王人美、黎莉莉、薛玲仙、胡笳、章锦文、英茵、张静姝、黎明健、白丽珠(白虹)、杨枝露(路曦)、万美君(万山青)、严斐、韩树桂(韩国美)、周璇、于知乐、于秀文、李红、许曼丽、欧阳飞莉、陈情(红樱)、胡秋萍(胡桐)等;男演员兼乐师有:严折西、谭光友、黎景光、王人艺、张簧、张弦、张其琴、张其瑟、严华、罗静华、张昕若、聂耳、严励、江涛、许赞成、黄鸿儒、李果等共四十余人。“明月歌舞剧社”恢复后,团址设在上海赫德路(今常德路)恒德里内的一幢废弃的房子里。明月社组成九人委员会,聂耳等亦是管理委员会成员。

[76].黎锦晖:《我和明月社》(下)第271页,转引自孙继南:前引书。

[77].王铁彬(抗战时期重庆“中国电影制版厂”的化妆师,曾在黎穷愁潦倒时与其交往甚密)说“他是个善良的老头子”。见田苗:《也谈黎锦晖及其〈桃花江〉》载《重庆日报》,1982年8月19日。

[78].张优主编:前引书。

[79].刘少奇:《对于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刘少奇选集》(下卷)。

[80].《上海舞蹈之最》,前引文。

[81].李克主编:《中华舞蹈志·江西卷》,蓝凡主编:《中华舞蹈志》,学林出版社,2001年。

[82].王克芬、刘恩伯、徐尔充主编:前引书。

[83].张优主编:前引书第187—193页“《申报》载三四十年代上海歌舞团资料”。

[84].王克芬、刘恩伯、徐尔充主编:前引书。

[85].王克芬、刘恩伯、徐尔充主编:前引书。

[86].王克芬、刘恩伯、徐尔充主编:前引书。

[87].钱君匋:《中国古代跳舞史》,神州国光出版社,民国二十三年(1934),第1页。

[88].钱君匋:前引书第61页。

[89].钱君匋:前引书第62页。

[90].钱君匋:前引书第62—63页。

[91].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

[92].谭鑫培,原籍湖北江夏人,原名金福。生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于1917年去世。

[93].盖叫天:《盖叫天表演艺术》,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

[94].梅兰芳还说道:“古典歌舞剧的演员负着两重任务,除了很切剧情地扮演那个剧中人之外,还有把优美的舞蹈加以体现的重要责任。”梅兰芳:前引书,第257页。

[95].梅兰芳古装新戏的创造最初起始于“应节戏”。所谓“应节戏”就是在不同的节目里演出与其具有相应内容的戏剧剧目。如五月五是演《五毒传》、《白蛇传》等;七月七是演《天河配》;七月十五是演《盂兰会》……

[96].梅兰芳对这一场中每一句的身段表演有过详细的介绍。梅兰芳:前引书第264页。

[97].此前,关于扑蝶,戏曲舞蹈常见的方式有几种,无外是场上有蝶或无蝶的。蝴蝶的出场做法也不同:在神怪戏中,多用人持藤竿系着彩蝶出现在舞台,随着扑蝶人的姿势,躲来闪去,那些蝶多为神怪变化。在言情戏中,多用线系蝴蝶从天而降,通过幕后人的提拉,形成演员与蝴蝶之间的捕捉形态。三亦是用藤竿系上蝴蝶出场,但是持竿人在幕后操纵表演。由于扑萤舞蹈在戏曲中是为首创,没有参照,因此,促使梅兰芳的创造。

[98].梅兰芳:前引书第294页。

[99].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366页。

[100].梅兰芳:前引书,第299页。

[101].对于当时昆曲再受青睐的情况,见梅兰芳:前引书第300—301页。

[102].剧本故事单纯,取材佛教《维摩诘经》“维摩示疾,如来命天女至病室散花,以验结习。”

[103].梅兰芳:在前引书第479—481页上曾详细描述过这段舞蹈的设计。

[104].梅兰芳:前引书第488—489页。

[105].梅兰芳:前引书第220页。

[106].梅兰芳:前引书第35页。

[107].梅兰芳:前引书第606—609页。

[108].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109].王国维:前引书。

[110].王国维:前引书。

[111].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01页。

[112].齐如山:前引书第204页。

[113].齐如山:《国剧身段谱》,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114].齐如山:《国剧身段谱》,前引书。

[115].齐如山:《国剧身段谱》,前引书。

[116].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前引书第203—205页。

[117].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前引书第189页。

[118].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前引书第189页。

[119].本书制表根据齐如山:《梅兰芳艺术一斑》,北平国剧学会,民国二十四年(1935)。

[120].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前引书第398—403页。

[121].齐如山:《梅兰芳游美记》,北平国剧学会。

[122].齐如山:《梅兰芳游美记》,同前引书。

[123].《齐如山回忆录》中,对这一部分的介绍说:“……每一个动作(舞式),得先命一个名,这个名字就很难。这个名词,必须能包括各动作的姿态及意义,斟酌的有个大概之后,又须照中国行文的旧规矩命名,不许私造,私造则名曰‘杜撰’;必须现成,什么叫做现成呢?就是古人文字中用过的字眼方许采用,否则便没有价值。……”

[124].齐如山:《梅兰芳游美记》,前引书第138页。

[125].齐如山:《梅兰芳游美记》,前引书第148页。

[126].齐如山:《梅兰芳游美记》,前引书。

[127].齐如山:《梅兰芳游美记》,前引书。

[128].王克芬、刘恩伯、徐尔充主编:前引书。

[129].王克芬、刘恩伯、徐尔充主编:前引书。

[130].关于黎锦晖部分的材料主要参照黎锦晖:《我和明月社》;黎锦晖手稿:《回忆明月社》(初稿);孙继南:《黎锦晖评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