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长操心不已的孩子身高问题
孩子的身高是否达标?最终能长到多高?能否达到家长的预期?这些都是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关心的问题。从孩子出生起,家长就会有意无意地把自家孩子的身高、体重这些指标拿来和其他孩子比较,希望自己的孩子总能“高人一等”。
不得不承认的是,高个子的人往往显得气场更强、气质更出众,不管是朋友聚会、相亲择偶,还是面试找工作,都更容易获得印象加分。而身高不理想的人,往往会因为个子没别人高而感到自卑,从而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生存压力。国外曾经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关于成人身高和收入关系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身高每多1厘米,收入就会增加3%。在这里,我绝对不是要宣扬“唯身高论”或者“唯金钱论”,我更想说的是,除了外在形象管理以外,人体的身高也与一个人的健康状态、心理状态和社会交往状态息息相关,因此必须要重视。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理想的身高,但身高也是一个最容易被家长忽略的问题。因为身高是一个实在难以用天、周甚至月这种常用的时间单位来衡量的变量,孩子的身高要经过更长时间的观察,才有可能发现几厘米的微小变化。正是因为身高的变化难以肉眼可见,所以家长的注意力往往更容易放在其他显而易见的问题上,比如学习成绩、意外、伤病等,从而忽略了关注孩子身高增长是否正常。
其实除了家长会关心孩子的身高,儿科医生也会非常关注孩子的身高。因为身高对儿童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医学指标,在医生眼中,儿童身高不仅是一个形态测量学上的数据,更是儿童是否健康的外在表现之一。
从小宝宝出生后的定期体检,到入园、入学体检,再到中小学生每年的体质监测和成人的年度健康体检,身高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这是因为身高不仅是一种人体形态特征,还是一个反映人体机能是否正常运转的指标,身高的异常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临床症状,就好像发烧、咳嗽可能是肺炎的症状一样。
发生在不同年龄段人群身上的身高异常,对应的疾病类型也有所不同。儿童保健医生会特别关注一岁以内的小宝宝的身高和体重的增长情况,如果这些指标明显低于正常值,可能意味着孩子患有某些先天性疾病,或者家长在喂养上存在问题;孩子年龄大一些以后,如果身高持续低于大多数同龄孩子,可能就需要检查孩子是否患有潜在疾病,特别是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如果是中老年人,特别是绝经以后的女性,出现身高降低的情况,就要警惕患上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在我出门诊的时候,经常会有家长问我:“任医生,我家孩子的身高正常吗?他能长多高?还能不能再长高些?”
判断身高是否正常,针对儿童和成年人有不同的方法。针对儿童,目前普遍采用生长曲线图的方式来监测孩子发育是否正常;而针对成人,则相对简单,看一看是否达到所在地区的同性平均身高就可大体做出判断。
成年人的身高是一个范围很大的区间。现代史上有记录的最高的人是美国人罗伯特·潘兴·瓦德罗,高达272厘米;最矮的人是尼泊尔人钱德拉·巴哈杜尔·唐吉,他的身高是54.6厘米。但这些“世界之最”多是疾病造成的,并不属于正常情况。事实上,在某一国家或者某一族群中,绝大多数人的身高会集中在一个相对变化较小的范围内。从统计学角度考虑,某一人群的平均身高比身高范围更为重要,也更能代表这个特定人群的形态学特点。
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指出,中国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厘米和155.8厘米。我还要告诉你另一组数据:在2002年的调查中,中国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是166.7厘米和155.1厘米。有没有发现,13年过去,男性的平均身高增长了0.4厘米,女性的平均身高则增长了0.7厘米。不要小看这十几年间不到1厘米的身高增长,这可是全国范围内的平均身高数值,意义重大。也许换一个角度看,你会更有体会:你有没有发现周围一代一代的孩子变得越来越高了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人群的平均身高会不会就这样无限制地增长下去呢?如果国人的身高表现出逐代递增的趋势,家长是不是就不需要为孩子的身高担心了呢?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先从身高是由什么决定的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