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调研现场

这时,他们已经走到了三楼的拐角处。

前面是楼梯。

韩骁隐约听到上面传来嘈杂的声音,似乎是有很多人来人往。

“今天是我们统一办理残疾人证的时间。”

老乌看他有些疑惑,笑着向他解释。

“每个月,我们会统一办理一次。通常是放在镇里的医院,不过最近医院里的电梯坏了,正在维修,就临时改在这里。吵了一些,领导不要介意。”

“一次有这么多人吗?”

陈浩转过头来,好奇的问道。

“是的,现在人越来越多了。”

老乌说:“以前一个月可能都没几个人申请,我们经常大半年才开一次鉴定会。”

“不过现在,几乎每天都有人打电话问。我们改成三个月一次,一个月一次,发现频率还是不够。后面,我们要和医院协商一下,最好能改成半个月一次。”

他感慨的说:“都要感谢国家的惠民政策好啊。”

“以前根本没人想办残疾证,尤其是家长。都怕办了之后,自己小孩出去,会被别人另眼相看。”

“不过现在,对于困难群体,都会给相应的扶持。像我们这里,如果残疾程度到了一定级别,每个月还能享受不少于低保的补贴。”

“这笔钱是由省里直接拨付下来,专款专用。”

陈浩感慨说:“力度确实很大啊。”

“不如我们上去看看吧。”韩骁说道。

他上前两步,按下了电梯的按键。

他这个动作,搞得老乌一阵紧张。

其实,韩骁倒没有别的意思。

他这次来,主要还是针对当地残障人士群体调研的。

下去考察,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地方,未必能看到真实情况。

现在,有这么一个好机会,接触广大基层民众,他当然要好好把握一下。

这种随机性、大样本的机会,平时是很难遇到的。

到了四楼,打开电梯门口。

陈浩就感觉到一股声浪扑面而来。

简直就像是到了菜市场一样。

走廊的尽头,是医生的鉴定室。

走廊里,则是一条条长长的队伍。

看上去,至少也有七八十人的样子。

有一些行动不便,或者要坐轮椅的,工作人员还安排了等候室。

安排算得上周到了。

不过,秩序并没有那么井然。

有人想要插队,有人则是对医生鉴定的结果不满意。

还有人是想拉着工作人员咨询问题。

在场的两个小姑娘忙不过来,急得满头大汗。

老乌有些尴尬的挠挠头皮。

“嘿,韩处,你看这……不然,我们先下去吧。”

“没事,正好赶上了。”

韩骁向身后看了一眼。

“陈浩,去帮忙。”

林骄阳也把手中的电脑收了起来。

去帮忙疏导秩序。

她对这方面的政策规定很熟悉,给人解答得也十分清楚。

很快,现场的秩序就稳定下来。

老乌一边跟着忙活,一边狠狠瞪了那两个小姑娘一样。

两个小姑娘委屈的摊手。

事先也没说,有领导要来视察啊?

不过,韩骁对这种事并没放在心上。

虽然现场的秩序有些杂乱,但还算顺畅。

基层的工作,本来就是这样子。

他也不是那种鸡蛋里挑骨头的人。

看到现场秩序稳定下来,他随意的找了几个人闲谈。

然后,去跑到鉴定室,跟现场的医生聊了起来。

负责鉴定的几名医生,都是来自于当地的医院。

自从前几年,残疾人证发放的规定改革之后,就必须由正式的医生,按照国家法定标准,来出具鉴定结果。

所鉴定的级别,最后会标注在残疾人证上。

相比于以前,残联的权力,其实很大程度上弱化了。

这也是近些年,国家进行社团群体改革的目标之一。

专业的事,交由专业人士去做。

政府机构,只提供服务、组织、联络。

韩骁刚和医生聊了几句。

这时,工作人员推着轮椅进来。

轮椅上是一名老人,长得十分精瘦,看上去,有五六十岁的样子。

脸颊深陷,下巴上有着很深的胡茬。

他身上盖着一件军大衣,眉头扭结着,看上去很是痛苦的样子。

工作人员手里,还拿着一叠病历,递给医生。

“这是下屯乡第六小组的宁老栓。”

医生一边翻着病历,嘴里一边连续吐出一堆医学名词。

“双下肢栓塞……肌肉萎缩,长年不能行走……”

轮椅上的老人,抱紧绿色的军大衣。

露出一个有些憨厚的笑容。

“大夫,您看我这样,能评上第二级不?”

在残疾人证上标注的级别中,“二级”和“三级”,是一个分水岭。

标注为“二级”,意味着每个月可以有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的一份收入,同时还能享受各种扶持政策。

所以,每年关于级别定义上的争执,大概可以装满一火车。

医生拿出病历袋的X光片,还有各种检查单据,仔细查看着。

看上去,倒是没什么问题。

老人露出一个紧张的表情。

“您放心吧,大爷。”

工作人员在他的耳边,低声的安慰他。

“您的资料很齐全,应该不用再跑第二趟了。”

“回头,我们把手续都送到您家里去。”

“那可好嘞。”

老人高兴的笑起来。

“同志,多谢你。等你去的时候,我宰羊给你吃嘞。”

他的皮肤很粗糙,脸上有着当地人特有的被晒出来的腮红。

眼神显得十分真挚。

边上站着的陈浩都被感动了。

可惜自己没带相机。

不然的话,如果把这一幕拍下来的话,几乎可以上感动中国的素材了。

“这是当地的困难户吗?”

他转头问身边的老乌。

“是啊。”

老乌很感慨的说。

“他老婆死得早,有两个儿子,好不容易拉扯大了,一块儿出去打工,结果遇到煤矿塌方,一个压死了,一个折了一条腿。”

“他忙着给儿子治病,自己家的羊没人管,结果,跑到外头跑散了。他出去找,又正好遇上暴风雪……”

老乌叹了口气。

“当时条件不好,也来不及上大城市治,就拖成这样了。”

“啊,这也太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