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万福想到这里,他眯着眼笑了笑,又扭了扭坐在凳子上僵直的腰。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根本无心理睬众人。
这时候,太子和宁王等得不耐烦了,继续问道:
“诸位,今日到此,都为何一言不发呀?本王的耐心可是有限的,这眼看科举一事,就要在本王的筹划下盛大举行了,可是尔等却迟迟不肯出手,不知为何呀!这科举一事,太后也相当关注,偌大的后宫,那些太子嫔妃们每日的开销,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难道诸位都没有想法吗?还有再过几日,太后的寿辰大典也要如期举行,难道你们都不心动吗?”
说完,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沈万福的身边,一手搭在他的肩膀上。
弯腰笑着说道:
“好啦,我的沈大人,不要再犹豫了,皇宫里三宫六院的美差,可是一大块肥肉啊!难道你不想带着大家瓜分一点吗?”
此话一出,立刻引起诸位一片唏嘘之声。
有的满脸疑问,有的满怀憧憬,每个人都各有想法,商人的脑子都是转速极高的,他们已经在心里打着如意算盘。
唯独沈万福无动于衷,他睁开眼,看了一眼太子,然后陪着笑嘻嘻的说道:
“太子殿下,小人赞助一批穷苦书生的科举,那日后,我等又有什么利益可图呀?”
太子一听,便哈哈哈的笑了起来。他看了一眼沈万福,又回头看看大家,转身走到在客厅的中央,拿起桌子上的一个茶杯,转过身来,当着大家的面抿了一口,然后轻轻的松手,那个茶杯瞬间掉在地上摔的粉碎。
太子只低头看了看,然后又抬头看看大家,又笑了笑说道:
“诸位呀,这就是你们日后的利益所在。要在皇城里做生意,只要是和本王合作的,日后本王保证你们正如此茶杯一样碎了一地。”
顿时,在场的富商们,一个个诚惶诚恐,都不知所措。
突然,有一个人战战兢兢的出来说道:
“太子殿下,还请息怒。我东城王家商号,愿意出白银一千两赞助科举一事,至于皇宫内需,可否交由我们王家置办。”
“好,宁王殿下,吩咐下去皇宫内需,可以交给王家商号置办,”
说完,他又看了看在场诸位。
“还有谁,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诸位可一定要把握机会啊。”
接着又有几个也上前报名了,他们都愿意出资一千两赞助。
太子回头看了一眼沈万福,正要说话。
忽然,门外一个士兵神色慌张的前来禀报。
太子一看,急忙上前一脚,将那个士兵踹倒。气愤的说道:
“成何体统?何亊让你如此惊慌。”
只见那士兵急忙跪在地上,紧张的说道:
“门口被禁……”
正要说话,却被太子大手一挥。
“来人还不快快将他拉下去。”
站在一旁的宁王这才反应过来。赶紧上前将那个士兵拉走了。
然后,他又回过身来,嘿嘿的笑了笑说道:
“好了好了,诸位我们继续,还有谁愿意赞助的,赶紧站出来吧!本王的耐心可是有限的。如果错过了今日就不要怪本王无情了。”
这时,沈万福突然来了精神,他立刻起身给太子行礼说道:
“小人身体不适,去一趟茅厕,回来就赞助,一言为定一言为定哦。”
他一边说着一边笑着,还不等太子点头,已经跑得不见踪影了。
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目惊口呆,他们相互对视,又频频摇头,还有人小声嘀咕。
“哎呀,这个沈万福,他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怎么一惊一乍了,是不是让太子的一番话被吓怕了,这都坐不住了,一天都没有开口,怎么现在突然一下子醒悟了?嗯,等一下,等他回来再看。哼,这个老家伙,真是个奸商啊!”
太子也觉得蹊跷,他给随从使了个眼色,那个人急忙跟了上去。
沈万福匆匆来到了靠墙的茅厕,他站在墙下,侧耳扶墙,使劲的听着外面的动静,果然墙外有很大的动静,有马蹄声和脚步声……
因为他来的时候,刻意留意了一下太子府的周围。之前并没有嘈杂的马蹄声和一群一群的脚步声,很明显,京城内乱已经有了新的变化,估计已经平息了内乱。刚才看到太子府的守卫如此惊慌,必定有大事发生了。
正当他思索时,听到后面有人来了,就赶紧假装整理衣服,从茅厕里走了出来。
果然迎面碰上了太子的随从。
沈万福笑了笑,点点头,就快步跑回了大厅。
太子和大家都等着他呢。
沈万福走到客厅中央,左右看了看,随即双手抱拳,弯腰行礼给太子说道:
“太子殿下,还请息怒,小人只因今日身体不适,头脑愚钝,刚才没有听清楚太子殿下忠言逆耳,方才一入厕,竟然茅塞顿开,才明白殿下的心意。那茶杯之碎,都是为了我等日后铺了一条平安之路呀!寓意岁岁平安啊。”
说完,他立刻拱手行礼,对太子叩拜三下。
然后,又转身对大家说道:
“诸位,我沈万福愚钝啊!我大明科举一事,乃是利国利民之根本,那些穷苦书生三年寒窗苦读只为今日,我等赞助应义不容辞啊!我们经商之人。可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啊!因此,我决定赞助科举一事二千两白银,并为那些穷苦书生,在望春楼设宴庆祝,只要是参加了乡试和会试以上的寒门士子,都可以参加。还望大家相互宣传吧!更祝愿他们取得头筹,为国效忠。”
在座的众人,都相互傻眼了。太子也一时懵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被沈万福的一段慷慨陈词,说的热血沸腾,都纷纷站了起来。
手里举着银票,高喊着要赞助科举一事。
瞬间,太子府的客厅,热闹非凡。
我许家商号一千两,吴家商号二千两,我李家再出二千两……
大家都争抢着赞助,几个丫鬟,端着木盘收银票,忙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