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引言:“十四五”跨区域协作,聚焦三大历史任务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十四五”时期,中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形势呼唤新举措、新担当、新作为。此间,北京市将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以首都发展为统领,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有效治理“大城市病”,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不断增强发展活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如今,“十四五”规划的蓝图已经绘就,新的篇章业已开启,奋斗征程已然启航。北京跨区域产业协作的历史使命与战略任务无比明确:通过努力实施跨区域产业协作,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助力高精尖产业发展,支持双循环体系建设。

第一,通过跨区域协作继续协助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

2021年1月,北京市政府发布1号文件《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专门开列十大重点任务,前三项任务成为北京市跨区域产业协作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推动一般性产业疏解提质。坚持疏存量、优增量,推动一般性产业从整区域、大范围集中疏解向精准疏解、高效升级转变,加快“腾笼换鸟”,适应社会需求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更高质量发展。

①一般制造业。依据区域功能定位,有序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保留一定的重要应急物资和城市生活必需品生产能力,推进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企业动态调整退出。高效利用一般制造业腾退空间和土地发展高精尖产业项目。

②区域性批发市场。继续深化区域性专业市场疏解,实现区域性专业市场动态清零。大力推动大红门地区、永定门外地区、雅宝路、新发地等区域转型发展,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加快腾退空间和低效空间的再利用。

③区域性物流中心。巩固区域性物流中心疏解成效,加强对现状合规存量物流仓储用地的有效利用,紧紧围绕超大型城市运行保障和居民生活需要,在对外交通便利的物流节点建设物流中心,规范城市末端配送组织,加强冷链仓储设施建设,基本形成安全稳定、便捷高效、绿色低碳的城市物流、仓储、配送体系。

④传统商业服务。加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便民服务网点建设,精准补建便民商业服务网点,实现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在城市社区的全覆盖。推进传统商圈转型升级,提升环境品质和服务功能。推动传统商场改造,鼓励增加社区便民服务功能。促进便利店、资源回收、家政维修等生活性服务业转型提质,支持连锁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

二是促进公共服务功能疏解提升。适应城市功能调整优化需要,加快推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向中心城区以外布局发展。

①高等教育。有序疏解中心城区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压缩高等院校中心城区在校学生规模,北京电影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等高校实现中心城区校址部分或整体腾退。统筹新老校区资源,结合区域规划和功能,有序推动已疏解高校老校区腾退空间的合理利用。

②医疗卫生。制定市属医疗卫生机构功能疏解优化布局计划,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在市域内均衡布局。鼓励通过集团化办医、托管等方式提升薄弱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分级诊疗,全面推广非急诊就诊预约制,探索发展互联网医院。压缩中心城区床位规模,力争实现核心区床位规模、门急诊量明显降低。

三是协助腾退土地再利用。坚持规划引领,坚定不移治理违法建设,强化拆违、腾地、利用一体化推进。建立拆违腾退土地利用台账。对规划为绿化用地的地块及时复绿、复垦,因地制宜推进大尺度绿化、建设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实现应绿尽绿,并适量配建体育健身设施,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对规划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其他建设用地的地块尽快实现规划用途。对短期内无明确利用计划的地块实施临时绿化。

2021年,开局之年,关键之年,北京市“疏、整、促”专项行动,要求拆违2500万平米,腾退土地3000公顷,留白增绿860公顷。

第二,通过跨区域协作继续助力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9万家,占全国总数25%,独角兽企业93家,占全国数量45%。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产业双引擎作用持续发挥,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累计增加56.9%和58.5%。

“十四五”期间,北京将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十大高精尖产业29个细分领域,大力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智能制造、医疗健康、产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带动全市整体产业基础提升和产业结构实现优化。

未来五年,北京将围绕推动企业创新发展,进一步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和产业联盟建设,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实现关键领域国产化替代甚至领跑。2025年,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超过30%,达到2万亿元,力争再造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3家万亿级市值企业。

近年来,由于受国际形势和新冠疫情影响,我国部分产业链“缺链”“弱链”问题凸显,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突出。有鉴于此,今年北京市率先启动了“强链工程”。该工程主要围绕“十四五”时期中关村重点发展的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创新药物、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等高精尖产业领域,梳理出一批由领军企业提出、经行业专家论证、自主可控程度低、需进一步做强做优的薄弱环节和关键核心技术后予以发布,面向全国征集揭榜单位。目前,首批20多家高新企业报送了60余项高精尖技术需求项目,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国内市场需求强烈两大产业。

该工程将推动跨区域产业协作,在全国探索形成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有效路径和实施机制,引导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深度参与创新,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创新协作局面。北京将重点支持领军企业组建30个创新协作联合体,系统解决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薄弱环节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率先打造若干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与供应链。

时下,北京在“两区”建设中,正按照“首都创新、全国转化、产业协作,区域联动”的思路,努力推进园区开放、产业开放。积极鼓励头部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增强壮大产业链,在全国各地延伸布局产业链。全面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跨区域协作对接,打造京地产业协作示范区。

2014—2020年,北京市跨区域产业协作中心共为全国76座城市对接外溢企业4315家,签约落地项目1062个,与国内外138处大中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联系,先后引导1123个科技转化项目实现了全国布局。未来还将引导更多科技创新、文化创新、金融创新的成果实现全国布局,合作共赢。

“十四五”期间,北京跨区域产业协作将聚焦产业链、经济链、生态链的关键短板,携手全国重点城市实施补链、强链、延链计划,从“北京疏解—异地承接”的单向流动转向京地共同做大增量,共享高科技红利,共建高精尖产业,共筑国内大循环体系。

今年,北京市跨区域产业协作中心将全力协助951家企业走出去,跨区域布局产业链,促进京地共赢协作,助推各地产业升级,助战城市转型攻坚。

第三,通过跨区域协作全面支持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建设。

“十四五”开局,世界经济大转舵,中国经济大变革,首都经济大协作。

北京将始终坚持作为全国“四大中心”的战略定位: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充分发挥“三区合一”的政策优势: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的全球战略枢纽城市。

北京,北方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作为“城”的功能,必须要强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率先践行“减量发展”理念,深度治理“大城市病”,主动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跳出自我小循环的怪圈,通过交通、产业、服务配套一体化,解决“大树底下不长草”的问题,变虹吸效应为辐射效应,用高质量发展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带动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的“两翼”齐飞,打造中国经济第三极。

另一方面,北京作为全国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绝对中心”,她还发挥好作为“都”的功能,担负起把中国送出去,将世界请进来的职责,凭借资金、技术、人才和产业的雄厚基础,依托园区开放与产业开放,勇敢走出去,大胆引进来,播撒全球最先进的创新成果,通过推动首都经济与全国各地的跨区域协作,实现“一花引来万花开”的效应,引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

无数经验已经证明,产业协作才是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构建的最现实之选,最关键之处,最明智之举,如果不能实现产业链、经济链、生态链的互动、互联、互利,那么无论全球自贸区、合作区,还是全国城市群、都市圈的构建,统统都是纸上谈兵。

未来五年,北京市跨区域产业协作中心的任务将是通过跨区域产业协作链接全国各大城市,助力北京构筑国内大循环的核心节点,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届时将按照北京市推动跨区域产业协作的指示精神和鼓励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具体要求,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工作重点,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全面助力北京企业“在京做强首脑经济,异地做大手脚经济”,全力做好北京跨区域产业协作的桥梁与纽带,更好服务于北京外溢企业走出去,利用好北京的资金、技术与人才等资源优势,结合好、利用好、对接好全国各地特色城市的经济优势,既助力各地城市的高质量绿色发展,又带动北京高精尖产业做大做强,全面实现京地的合作共赢,率先打通国内大循环的任督二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