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传承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佛教虽然产生于古印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扩展到了中国、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而成为整个东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全面展现了佛教历史的发展脉络,对佛教的创立、发展、传播过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经典、重要宗派等都有详细介绍。
佛教的创立
◎ 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由佛陀释迦牟尼所开创的一种宗教。它的内容包括:信奉佛的言教,遵循佛的教导去践行的信徒所组成的宗教组织;记录佛的言教以及阐发佛的教义思想的宗教典籍;信徒所持守的教规和仪式。佛教把这些概括为佛、法、僧三个基本的层次。
“佛”是梵语“佛陀”的音译简称。原意指的是“觉者”、“觉悟者”,泛指彻悟人生真谛,掌握佛教所标榜的最高真理、证得佛教修为的最高境界者。具体则是指释迦牟尼佛,即佛教的教主。
“法”,梵文音译“达摩”或“昙无”等。“法”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事物的规范或规则,人们可以籍由这些规范或规则,对事物进行考察和识别。二指的是事物的自性或本质,正是因为这些事物的自性或本质,才导致了事物之间的差异。因此,从某种层面上说,所谓“法”,囊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本相,佛经中经常提及的“一切法”、“世间法”等,表达的正是此意。
“僧”,是指信奉佛法并出家修行,且继承和弘扬佛教教义的佛教信徒。僧是梵文“僧伽”的音译简称,含义是“和合众”、“法众”。
◎ 佛教的始创者是谁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俗名为悉达多,出身于王族,自幼受的是良好的婆罗门教育,还练习过骑马射箭等武艺。他的父亲乃迦毗罗卫的国王净饭王,期待他长大后能继承王位,成为一名文武双全、功勋显赫的英明君主。但是具备独立思考精神的太子悉达多没有照父亲的愿望去成长。舒适安逸的生活条件并未把他的忧患意识消磨掉,现实人生中的生、老、病、死等种种愁烦,使他体悟到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变幻莫测。于二十九岁的那一年,悉达多终于立志出家,企图找寻一条能够解脱身心痛苦和忧愁的道路。他经过六年修行,最终悟道成佛,并创立了佛教。
◎ 释迦牟尼如何创立佛教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现在尼泊尔南部与印度边境接壤的地带)的太子。其父是国王净饭王。其姆摩耶夫人,来自邻近的拘利国,是天臂城主善觉王的胞妹。摩耶夫人在嫁给净饭王后,多年并未生育。有一天夜星,她梦到有一头六牙白象王飞入自己的体内,至此才有身孕。印度有女人回娘家生孩子的传统,因此,快要到分娩时,摩耶夫人就在许多宫人的陪伴下,启程赶往天臂城。途径蓝毗尼园时,摩耶夫人下车休息。在她伸手去摘一支无忧树枝时,从其右肋生下了悉达多太子。可是,在悉达多出生后七天,摩耶夫人就去世了。净饭王又娶了摩耶夫人的妹妹波阇波提,是她把悉达多抚养成人。
就在他29岁那年的一天晚上,他丢下妻子和家庭,独自出宫修苦行去了。
在六年的苦修生活中,他尝尽了万苦千辛,然而获得的却只是枯槁的面貌和羸弱的体质,远远没有实现他原先期望的精神解脱。事实使他醒悟,苦行是徒劳无功的。于是他决定放弃苦修。
他走到尼连禅河中,一洗六年来的泥垢,并接受了一位牧女供给的牛奶。慢慢地,悉达多的体力得到了恢复。尾随他的五名侍者,以为他丧失了信心,颇为丧气,便毅然离开了他。于是,他独自一人来到尼连禅河边菩提伽耶附近,面对东方发愿说:“我今要是不能证得无上大觉,宁可死也不起此座。”经过了七个昼夜的苦思冥索,悉达多终于战胜了来自各方各面的烦恼魔障,在最后一天的黎明时分豁然开朗,彻悟到人生无尽苦恼的根源和解脱轮回的门径,从而成为无上大觉的佛陀。
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来到波罗奈城的鹿野苑,向过去尾随他的五名侍者宣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五名侍者立即投入佛陀的门下,成为佛陀最初的五个弟子。鹿野苑初次说法(在佛教历史上称为“初转法轮”),乔陈如等五人出家为佛弟子,从此,构成佛教三个基本要素即佛、法、僧“三宝”具备,佛教正式成立。
◎ 释迦牟尼的行迹
释迦牟尼主要的活动地点有三处,即竹林精舍、祗园精舍以及灵鹫山。
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的舍卫城,是佛陀停留时间较长的两个地方。相传,释迦时代,印度分裂成十六国,摩揭陀国与拘萨罗国是其中较为强盛的两个国家。佛教历史上最早、最重要的两处精舍——竹林精舍和祗园精舍便分别位于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的舍卫城。
释迦牟尼生前经常往返于这两处精舍,在那里向弟子们讲解佛法。
除了竹林精舍和祗园精舍以外,王舍城南边的灵鹫山,也是释迦牟尼时常对弟子说法的地方。据现有的资料查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后,主要带领其弟子活动在印度恒河流域一带。他一生宣扬佛教长达四十五年,基本上是在这一地区教化众生。释迦牟尼圆寂后,他的弟子游化四方,把佛教传播至范围更广的地域。依据斯里兰卡《岛史》、《大史》等记载,佛陀曾到过斯里兰卡并留下遗迹,但这些都无据可考,仅仅是民间传说。
◎ 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包含“四谛”、“十二因缘”等。据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悟成道,所悟的内容便是“四谛”和“十二因缘”。
“谛”即真理,“四谛”即“四种真实的真理”。这四种真实的真理即“苦、集、灭、道”四者。“苦谛”指的是人生的种种愁苦。“集谛”指的是引起愁苦的原因和根据。“灭谛”指的是佛教修行的终极目的。“道谛”指的是脱离“苦谛”和“集谛”的捆绑,抵达“灭谛”这种理想的精神境界所必经的修行方法和实践路径。
这种方法和路径专指“八正道”,即:1.正见;2.正思惟;3.正语;4.正业;15.正命;6.正精进;7正念;8.正定。
十二因缘说是以缘起说来剖析人生的生灭变幻现象。依据缘起说,人的生命过程,可分为彼此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十二个环节,这十二个环节是:1.无明(人与生俱来的蒙昧);2.行(由无知导致的种种欲望和念想);3.识(由欲望和念想诱发的人的精神统一体);4.各色(由识引起的人的精神和肉体);5.六处(指人的六种感官,即眼、耳、鼻、舌、身、意);6.触(指感官与外界事物的碰触);7.受(通过碰触而引发的苦乐感觉);8.爱(由感觉而引发的对乐的事物产生的恋慕之心);9.取(由恋慕而产生的追求和固执之意);10.有(因追求和固执而造成的生死环境);11.生(有了生之环境便有生命之诞生);12.老死(有生必有衰老和死亡)。
这十二个环节构成人之一生因果循环的链条,每相邻的环节都有相对应的因果关系。人有生老病死等现象的产生,追根溯源乃由“无明”所致。因此,必须从根基上铲除无明,才能摆脱十二因缘的捆绑,从而脱离苦海,解脱轮回。
佛教的发展
◎ 原始佛教为何分裂
约在释迦牟尼圆寂100年后,统一的佛教教团开始出现分裂,形成了各个不同的派别,进入所谓“部派佛教”时期。
印度佛教的历史,大致可分成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三个阶段。原始佛教阶段,鉴于释迦牟尼刚刚辞世,他的弟子几乎都面聆过佛陀教诲,所以在教义、在宗教修行方面以及教团共同生活习惯上大都遵循佛陀在世时的常例,没有多少重大的纷争。随着时间的流逝,分歧慢慢出现了,并最终导致原始佛教的分裂。
关于原始佛教分裂的因由,照南传佛教的说法,主要是由于僧众们在对待戒律问题方面引起了争执,最后导致了分裂。据传当初东方以毗舍离城为中心的跋耆族僧团,对某些传统的戒律产生了疑义,他们采用一些变通的做法,这些做法使西方波利族僧众们颇为不满。一名叫耶舍的比丘延请西方一些上座比丘到毗舍离城集会,对毗舍离僧团一些违反传统戒律的做法进行裁决,最后判定包括比丘乞受金银在内的十件事违反佛法。这次集会参加的比丘有七百人,所以被称为“七百结集”。但这次结集审定的裁决并不为毗舍离僧团比丘所认同,他们另外召集了一个万人大会以示反对。由于“七百结集”的参与者大多为上座比丘,所以这一派被称为“上座部”,而参加万人集会的这一派因人数甚众而被称为“大众部”。
照北传佛教的说法,原始佛教的分裂是由于对“阿罗汉”果位的不同立场而引起。据传当时有一个名叫“大天”的比丘对“阿罗汉”果位的境界提出了五条不同的意见,他认为“阿罗汉”仍然存在着无知、无明,还未除灭烦恼,并且还存在着生理上的本能欲望,如此等等。大天的观点引发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论争,论争的直接结果是导师原始佛教的分裂,反对大天的长老比丘们形成了“上座部”,而支持大天的一派比丘则成为“大众部”。
【链接小卡片】
南传十事与北传五事
关于佛教分裂的原因,有南传佛教的“十事”和北传佛教的“五事”两种说法。
“南传十事”是指:
(1)角盐净,指比丘储存食盐的行为。
(2)二指净,指比丘午后吃饭的行为。
(3)他聚落净,指比丘一发性向许多人家乞食的行为。
(4)住处净,指比丘单独居住修行的行为。
(5)随斋净,指在比丘人数不齐的情况下也可以决定教团事务的行为。
(6)所习净,指比丘可以继续从事出家前从事的某些俗事的行为。
(7)不攒摇净,指比丘喝未经脱脂牛奶的行为。
(8)饮阇楼伽净,指比丘可以喝未经发酵的椰子汁的行为。
(9)无缘坐具净,指比丘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坐具的行为。
(10)金银净,指比丘可以持有金钱的行为。
赞同这十种行为的比丘形成了大众部,不赞成这十种行为的比丘形成了上座部。
“北传五事”是指:
(1)认为阿罗汉仍有普通人的生理机能。
(2)认为阿罗汉仍有无知的地方。
(3)认为阿罗汉仍有犹豫的时候。
(4)认为阿罗汉仍然需要别人的指导。
(5)认为阿罗汉仍然有痛苦的感觉。
认同这五种观点的比丘形成了大众部,持反对意见的比丘则形成了上座部。
◎ “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是佛教教团分裂之后的一个重要支派,因为这一支派的代表人物大多是一些上座长老比丘,因而得名。与之相对的另一个重要支派则为“大众派”。两派在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都共同持守,只是在有些次要问题上有较大分野。如对于客观世界,“上座部”抱“有”的肯定态度,而“大众部”则抱“空”的否定态度。其他如在对待生命个体的主宰——“我”的相关问题、对佛陀的认识等方面都大相径庭。
随着佛教流传日广,教团内部存在的各种分歧和矛盾愈积愈多,并且各派在一些问题上也各有各的理解。在释迦牟尼去世后一百年至四百年间,上座部和大众部又继续产生分裂,先后分为十八部或二十部。这一时期,在佛教历史上被称之为“部派佛教时期”。据北传佛教的《部执异论》、《十八部论》、《异部宗轮论》等典籍记载,由上座部分裂出来的部派主要有:犊子部、化地部、说一切有部等,后来又从各部中再次分裂出正量部、法藏部、法上部、雪山部、经量部等等。
在上座部各派别中,“说一切有部”是个形成较早、并且是最大的派别,而且这一派有丰富的论藏典籍流传下来,因此这一派的学说可作为上座部学说的代表。所谓“说一切有”,是指在他们看来,世间一切诸“法”均有其自性,所以是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他们又把佛陀所说的、散见于各种典籍的零星说法予以概述,按对客观世界和人的主观认识作用归纳为色法、无为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应行等五大类别,并对其中每一类进行细微的分析,形成五位六十七分法。这对日后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发展影响极大。
◎ “大众部”与“上座部”的区别
“大众部”与“上座部”是同时形成的佛教支派,由于对佛教戒律和教义持有不同的理解而从原始佛教中分裂出来。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有无、真假问题上,上座部各派偏重于说“有”,譬如上座系的“说一切有部”,主张“三世恒有,法体恒有”,但大众部则偏重于说“空”,认为无论是过去的事物还是将来的事物都没有实体。在心性及解脱问题上,上座部认为心有染有净,染心不能得解脱;而大众部则强调“心性本净”,染心也能通过修行,去染成净,达致解脱,因而人人都有解脱可能。另外,在对佛陀的看法上,上座部倾向于把佛陀视为教主,而非万能之神,认为对佛的说法也应分别对待。而大众部则着重强调佛的威力,认为佛的威力无边无涯,超出世间的众神;凡是佛所说的,都是完满真确的,都是绝对真理。他们还认为佛的寿命没有止境,佛的色身充盈宇宙,等等。
◎ 什么是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所谓“乘”,是梵文“衍那”的意译,含有“承载”或“道路”之意。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佛教内部分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和教义教规的派别。这些佛教派别自称他们的目标是“普度众生”,他们信奉的教义如同一只巨舰,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之此岸世界到达涅槃解脱之彼岸世界,从而成就佛果。因此,这一派自谓“大乘”。
在大乘佛教兴起后,他们把原来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中的一些流派贬称为“小乘”,意为“小的运载工具,小的途径和方法”。但这一称呼,“小乘”佛教派别本身是不认同的,例如现在泰国、斯里兰卡、缅甸等国的佛教,直曰谓“南传上部佛教”,而非所谓“小乘”佛教。
虽然这时,大乘佛教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它还没有获得一致的拥护,小乘佛教的发展也还远远没有停止,而是与大乘佛教一起并行发展着。
◎ 大、小乘佛教的区别
之所以把大乘佛教的兴起看作是佛教史上又一次较大的变革,是因为大乘佛教的许多思想与小乘佛教的思想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1.在修行的方法和目的上。小乘一般修所谓“三学”或“三十七道品”,把证得阿罗汉果,求取个人解脱作为最高目的。而大乘则一般修以“六度”为方法的菩萨行,把成佛、普度众生作为最高目的。小乘一般要求出家,强调出世。大乘则不要求一定出家,相对来说重视人世,重视与世俗生活的密切联系,主张为使众生脱离苦海而不离世间。
2.在对涅槃的理解上。小乘佛教一般把涅槃看做是脱离了生死轮回后所达到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与世俗世界完全不同。而大乘佛教认为,涅槃与世间没有实际的分别,认为达到涅槃不过就是消除无知,就是认识诸法之实相,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世间的涅槃境界。
3.在对佛的性质的看法上。小乘把佛看作是佛教的教主,是掌握了佛法的人,而大乘则认为佛是至高无上的神。总之,小乘一般不突出偶像崇拜,而大乘则力图把佛偶像化。
4.对“法”(也就是物质)是否实有的问题上也有不同。小乘佛教认为物质是实在的,大乘佛教则认为物质是不实在的。
◎ 什么是中观派
“中观派”也称大乘空宗,是印度大乘佛教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支派,与“瑜伽行派”一起被称为大乘佛教的两大派。
大乘中观学派的创立者,是龙树和他的弟子提婆。龙树是南印度人,出生于一个婆罗门家庭,年少时即通晓婆罗门经典,成为当时声名遐迩的青年婆罗门学者,后来皈依佛教,研习了大量的大乘典籍,极大地丰富了他的思想体系。与此同时,他创立中观学说,广泛传播他的思想。在南印度,他说服了原先信仰婆罗门教的国王,使其皈依佛教,并得到该国国王的鼎力支持。大乘中观学派日渐兴盛。
为了宣扬中观学派,龙树撰写了许多论著,《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都属于这类论著。这些论著系统阐扬了大乘佛教般若学说所倡导的关于“空”的思想。佛教般若学所谓的“空”,并非一无所有的虚无之空,而指的是一种没有客观实体,语言无法言表的状况。中观学派的看法是,只有这么一种空的状态,才是宇宙的真实本性。龙树又提出了“真俗二谛”的见解。他认为,佛陀说法时,乃是根据听众的不同接受能力进行表述,对一般世人便从“俗谛”人手,承认世间一切现象的存在,即从世俗的认识能力看(俗谛),宇宙万有(诸法)的表相是“有”。但对于那些已经除灭佛教所说的“无明”,具有佛教的直觉“现观”能力之人,则说“真谛”,即抛弃对“有”的假相的执著,显现事物“空”的本质之真性。他认为众生只有从“俗谛”入手认识事物,才能把握“真谛”,真、俗二谛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对任何事物来说,从“俗谛”看是“有”,从“真谛”看则是“空”。即空即有,真俗不二,这就是“中道正观”,因此这一派学说思想被称为“中观学派”。
【链接小卡片】
谁是提婆
提婆(约公元3世纪),是印度大乘佛教中观派的主要论师之一,龙树的弟子,南印度人,属于婆罗门种姓。他曾游历古代印度各地,宣扬中观派的思想。他在弘扬大乘佛教思想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善于以辩论的方式来反驳不同派别的观点。据《提婆菩萨传》所载,提婆曾在王都立下三论,即“一切诸圣中,佛圣最第一;一切诸法中,佛法正第一;一切救世中,佛僧为第一。”然后宣称,“八方诸论士有能坏此语者,我当斩首以谢其屈。”如果对方辩论失败,则当“剃汝须发,以为弟子。”结果是来着“智浅情短者,一言便屈;智深情长者,远至二日,则辞理俱匮,即皆下发。……三月度百万余众。”提婆的主要著作是《百论》、《四百论》等。他对中观派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在大乘佛教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 什么是“瑜伽行派”
公元五至六世纪时,大乘佛教内又涌现出一个新的学派,这便是由无着、世亲创立的“瑜伽行派”。瑜伽一词的梵文原意为“相应”,原为古印度的一种宗教修行方法,佛教用来表示以调息、静虑达到摄心修慧的宗教修行。无着、世亲创立的这一派因极为强调瑜伽修行方法,所以被称为“瑜伽行派”。
瑜伽行派根据“万法唯识”的思想,用依他起性、圆成实性、遍计所执性达“三自性”解释一切认识现象。又用自证分、证自证分、相分、见分这“四分”来进一步分析认识的职能和功用。他们把宇宙万有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统括为五大类别,一百个要素,称为“五位百法”,从而进一步完备了佛教的名相分析系统。瑜伽行派在阐述和论证其思想体系的同时,发展了佛教逻辑的“因明”学。
【链接小卡片】
瑜伽行派的主要论师和著作
瑜伽行派的创始人相传为弥勒,但有关弥勒在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的问题,至今没有定论。认为他存在的人一般把其年代定在公元4世纪初。弥勒提出了瑜伽行派的基本思想,并传给后来瑜伽行派的主要论师。署名为弥勒的此派论著不少,汉译中重要的有《瑜伽师地论》、《辨中边论》等,藏译中重要的有《现观庄严论》、《法法性分别论》等。
除弥勒外,瑜伽行派的主要论师还有无著和世亲。他们二人对署名弥勒的论著做了不少注释,并且又制作了一批新的论著。无著的年代大概是在公元4~5世纪,他是北印度犍陀罗国人,先在说一切有部出家(一说在化地部出家),并曾修习小乘佛法,但不能满足,后改信大乘佛教。传说他接受了弥勒的大乘理念,常在夜晚去兜率天弥勒的住处向其学习《瑜伽师地论》,白天回来后,再向大众传授。他的主要著作有《金刚般若论》、《大乘庄严经论》、《顺中论》、《显扬圣教论》等。世亲是无著的弟弟。他出家后,先学习小乘说一切有部的学说,并很有成就,后在其兄无著的影响下改信大乘佛教。世亲的主要著作有《大乘五蕴论》、《摄大乘论释》、《佛性论》等。
◎ 佛教史上有几次重大结集
所谓结集,有集合、会诵之义。即佛教徒经过召集聚会、将释迦牟尼佛所说教法经过会诵、整理、确认,形成佛教经典。在佛教历史上,较为重要的结集,通常认为共有如下几次:第一次结集,在释迦牟尼圆寂后不久,这次结集据传共有五百上座比丘参加,由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主持,结集的地点位于王舍城外的七叶窟。这次结集的目的是将佛陀一生言教诵出,以传后世,供僧众和信徒遵循,由此形成佛教的“经”和“律”。
第二次结集大约发生在佛陀逝世百年后。据传当时东印度跋耆族僧团一些比丘对传统戒律提出了一些新鲜的见解,遭到以耶舍长老为首的上座部长老比丘僧团的极力反对。于是。耶舍长老召集了七百上座比丘僧团,在毗舍离地方举行了规模宏大的经典结集,史称“七百结集”。
确定跋耆族僧团中流行的十件事为触犯佛法,这些决议引起了跋耆族僧团比丘的敌视,反对者针尖对麦芒地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万人集会,史称“大结集”,确定十件事为合法。第二次结集后,统一的佛教教团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
第三次结集据南传佛典记载,发生在佛圆寂后二三五年之际,即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由于佛教在阿育王的大力护持下发展蓬勃,以致当时许多非佛教的外道也搀杂进来,佛教教义被搅乱。为了肃清外道影响,重新整顿佛教僧团和佛教教义,于是在阿育王的倡议下。由目犍连子帝须主持,召集一千比丘众参加,对佛教三藏,尤其是上座部的三藏进行重新会诵、确认。
第四次结集发生在佛陀圆寂后约四百年,即大约公元1世纪左右,大月支贵霜帝国的迦腻色迦王时期。这次结集由胁尊者主持,以世友为上座,共五百人参与,这次主要是论藏的结集,相传迦腻色迦命人以赤铜镂刻论文,建塔封藏,以传后世。
佛教的传播
◎ 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
佛教在世界各地传播时,一开始走的主要是两条路线,一条路线从印度北部传人中亚地区,然后通过中亚、西域地区,传入中国,再经中国传入越南、朝鲜、蒙古、日本等地。这些地方的佛教统称为“北传佛教”。另一条从印度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等国家和中国的傣族地区,这些国家(地区)的佛教统称为“南传佛教”。从教义上来说,南传佛教主要是上座部佛教,也就是所谓的小乘佛教。
从佛教典籍的语言文字来看,北传佛教主要依据的是梵语经典,所以又称“梵语系佛教”。梵语原为古印度贵族阶层流行的一种“雅语”,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这种语言只在印度贵族阶层的部分人中使用。后来,经过文法学者波尔尼详为厘订,才开始逐渐在印度一部分地区流行。梵语佛教经典大多流行于印度北方,后来又传人中亚、西域地区。
南传佛教主要依据的是巴利文经典,因此又称为“巴利语系佛教”。巴利语原先是古代印度社会中流行的一种大众语言,相传佛陀就是用的这种语言对大众说法传教。流传到斯里兰卡的佛教经典就是使用这种语言传播的。一开始并没有用文字书写的经典,到大约公元前一世纪,当时斯里兰卡的统治者无畏波陀迦摩尼王召集了僧众在大寺勘定佛教三藏,用斯里兰卡通行的僧伽罗文音译巴利文书写。这是最早的巴利文经典。后来,缅甸、泰国、暹罗等也都以他们本国的字元音译记巴利文三藏。
◎ 佛教何时传入朝鲜半岛
据史料记载,朝鲜半岛的佛教大约是在公元4世纪时由中国传入的。当时朝鲜半岛正处在其所谓的“三国”时期。这三个国家是:建立于公元前37年的高句丽,建立于公元前18年的百济和建立于公元前57年的新罗。
三国中最早从中国传入佛教的是高句丽。据朝鲜史书《三国遗事》所载:在高句丽当时的国王“小兽林王继位二年”(公元372年)时,“前秦苻坚遣使及僧顺道,送佛像经文”。因此,通常认为苻坚派僧人顺道将佛经与佛像送至朝鲜是为这一地区佛教之始。
三国中第二传人佛教的是百济。《三国遗事》载:“第十五枕流王即位甲申”(公元384年)年时,“胡僧摩罗难陀自晋至,迎置宫中礼敬。明年乙酉,创佛寺于新都汉山州,度僧十人。此百济佛法之始。”
佛教进入朝鲜半岛最后的国家是新罗。同样是《三国遗事》载:“第十九讷祗王时(公元417~458年),沙门墨胡子自高丽至一善郡。郡人毛礼于家中做绝室安置。”由此知道,新罗的佛教并不是中国传入的,而是在半岛内的进一步扩散。
朝鲜半岛人在佛教初传时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而且还积极地走出国门去外面学习佛法。比如,高句丽的著名僧人僧朗就曾于高句丽的长寿王时代(公元412~491年)来到中国学习三论宗的佛学教义。甚至还有直接去印度求法的,如在百济的圣王时,僧人谦益就曾坐船去中印度学法五年。回国后受到了百济王的盛大欢迎。
公元7世纪时,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建立了新罗王朝。在新罗王朝时期,中国的许多佛教宗派相继传人朝鲜半岛。有华严宗、净土宗、密宗、唯实宗、禅宗等,其中影响比较大是禅宗和华严宗。禅宗又分为九派,分别是:迦智山派、实相山派、曦阳山派、桐里山派、凤林山派、圣住山派问崛山派、师子山派、须弥山派,合称为“禅门九山”。
【链接小卡片】
新罗时期的著名僧人
新罗王朝时期佛教的最大特色是出现了一批本民族的、著名的佛教思想家,在这些著名的僧人中,著名的有元晓、义湘等。
元晓(公元617~686年)俗姓薛,新罗人。29岁时出家,出家后学佛十分刻苦,并取得很大成就。元晓的著作很多,著名的有:《大乘起信论疏》、《金刚三味论》、《十门和诤论》等。元晓的佛学思想特色是提出了“和诤”的观念。所谓“和诤”,是指对佛教中不同思想流派的见解进行调和。他的思想还传到中国,华严宗的创始人——唐代高僧法藏撰写的《大乘起信论义记》中就引用了不少元晓的观点。
义湘(公元625~702年),俗姓金,新罗鸡林人,曾人唐学习华严思想,回国后极力宣传华严思想,因此他也被人们称为“海东华严初祖”。
◎ 佛教在日本传播
佛教在公元6世纪时,由中国和朝鲜两路传入日本,其中又以中国传人为最早。
据日本古书《扶桑略记》所载,在“继体天皇即位十六年”时(公元522年),有“汉人结草堂于大和国高市郡阪天原,安置本尊,皈依礼拜。”因为这种最早来自中国的佛教是通过民间的渠道,所以被称为“私传”。
又据《上宫圣德法王帝说》的记载,在日本的“志葵岛天皇戊午年”时(公元538年),朝鲜“百济国主明王,始奉度佛像经教并僧等”来到日本。因为这种方式是由国家将佛教传入日本,所以称为“公传”。
佛教最初在日本传播时并不顺利,因为它与当地的原始宗教存在着冲突。直到推古朝(日本古代的一个王朝)时,当时的执政者圣德太子,将信仰佛教写入了法律,佛教从此才开始在日本广为传播。
日本佛教在初传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全面承袭了中国佛教。其主要标志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六个影响较大的佛教宗派,即“奈良六宗”(当时正处于日本的奈良时期)。它们是:三论宗、成实宗、法相宗、俱舍宗、华严宗、律宗。
在公元12世纪后期,日本进入了镰仓幕府时期(公元1185~1333年),因当时日本的统治中心在镰仓地区而得名。在这一时期,日本僧人在对佛教教义经过长时间的消化理解后,创立了一些具有较强日本民族特色的佛教派别。因此这一时期被认为是日本佛教的大发展时期。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弘扬净土思想的日本净土宗、净土真宗和时宗,弘扬法华思想的日莲宗,弘扬禅思想的日本临济宗和日本曹洞宗。
◎ 佛教何时传入斯里兰卡
据《大王统史》上记载,佛教传人斯里兰卡的时间,是在第六代斯里兰卡国王天爱帝须(公元前二四七至二O七年或前三O七至二六七年)在位时。斯里兰卡原名叫锡兰,是南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在中国古代史书中,曾经将斯里兰卡称之为“狮子国”,或“僧伽罗国”。斯里兰卡与印度隔海相望,地理上挨得很近。据传阿育王的一个儿子摩哂陀长老率领了一班人,渡海来到锡兰岛。他们上岛后,在距王国首都不远的密兴多列圣山处,遇上了正在狩猎的天爱帝须国王,他们向国王宣传佛教教义,天爱帝须就信奉了佛教。从此以后,佛教在斯里兰卡很快蓬勃发展起来。
天爱帝须王信奉佛教以后,为摩晒陀长老兴建了一座寺院,称为“大寺”,这是斯里兰卡的第一座佛教寺院。据说当时国王的弟弟,宰相的兄弟,以及一些贵族也相继率领了一班人出家修行,成为斯里兰卡最早的佛教僧侣。与此同时,斯里兰卡也有一些妇女要求削发为尼,但照佛教戒律,比丘不能传授比丘尼戒,为此阿育王又打发了他的女儿僧伽密多长老尼率十一位比丘尼前往斯里兰卡,建立了斯里兰卡第一个比丘尼僧团。
由于摩西陀和僧伽密多等人的努力传播,斯里兰卡的国王、贵族等统治者先后信奉佛教,并保护佛教发展,使佛教迅速在斯里兰卡推广开来。成为人们普遍信奉的宗教。
【链接小卡片】
古代斯里兰卡佛教三派
(1)大寺派。大寺派是斯里兰卡佛教的最早宗派坚持佛教传人该国之初的上座部佛教传统因此也被称为是正统派,在斯里兰卡佛教三派并行时期,大寺派的寺内曾住3000僧,在三派中实力位列第二。
(2)无畏山寺派。无畏山寺派起源于公元前1世纪,因为此派曾一度受到统治者的支持,所以在三派中属实力最强者寺中曾住5000僧。无畏山寺派除了宣扬上座部系统的佛教观点之外,还吸收了许多后来从印度传人的大乘佛教的教义思想。
(3)祗陀林派。祗陀林派又称南山派南山寺派。其产生于公元4世纪初起初的僧人来自于无畏山寺派。在三派中,祗陀林派实力最弱,寺中常住的只有2000僧。祗陀林派所宣扬的教义与无畏山寺派大致相同都是在上座部系统的基础上吸收了一些大乘佛教的思想。
◎ 佛教传入中国
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诸多说法中,历来被人们谈论最多的便是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使求佛,使佛法传至汉地的故事。此一说法最早见于《四十二章经》、《车子理惑论》、《老子化胡经》等书。
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使求佛的故事,说的是东汉永平年间(公元五八至七五年),汉明帝夜晚做梦,梦中见一神人,浑身放光,在殿前环绕而行。次日,汉明帝招聚群臣,问这是何方神圣?有“通人”傅奕上前禀报:据说西方有号称为“佛”的得道者,身有日光,能于虚空中飞行,帝所梦见的或许就是“佛”。汉明帝听傅奕如是解答,甚为高兴,便打发使者西行求法。使者们在西域大月氏国誊抄佛经四十二章,带回京城后,汉明帝将其藏于皇家图书馆,佛教于是在汉地渐渐传播开来。这一传说故事,难免有神话传奇的成分,但基本情节尚属可靠。既然面对问题时,傅奕能以“佛”为对,说明当时佛教已在民间流传,只是未被宫廷所知而已。因此,汉明帝夜梦金人还不能作为佛教最初传人的记录。
在裴松之所注《三国志》中,引用过三国时魏国鱼豢所著《魏略·西戎传》,关于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二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的记录,并注解说“复立者,其人也。《浮屠》所载临蒲塞、桑门、值闻、疏问、白疏问、比丘、晨门,皆弟子号。”大月氏于公元前一三O年左右移居大夏,其时大夏佛教已经流传开来。大约在公元一世纪时,大月氏的贵霜王朝壮大为中亚一个强盛的帝国,并且也是中亚地区的佛教中心。汉代自张骞通西域后,许多商人往返于中亚西域一带从事商贸经营,这些商人有些本来就来自佛教流传地区,他们在来华经商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佛教经典。所以在汉哀帝时,由月氏王派遣使者来汉地传播佛教,是极有可能的。
◎ 佛教何时传入缅甸
佛教何时传入缅甸,已很难确证。按古代缅甸的传说,大约在距今2500年前,在今缅甸首都仰光,有两个去印度经商的商人,曾经向佛陀及其僧团施舍财物,并被佛陀收为弟子。当他们归国时,佛陀赠送给他们俩八根头发,于是他们回来造了一座庞大的佛塔贮藏佛发,塔的外观又用银、锡、铜等加以装饰,显得极为雄伟壮丽,这便是仰光有名的大金塔。据传这是佛教初入缅甸的开始。
从考古发掘的资料来判断,最初传入缅甸的佛教,可能是南传上座部。在卑谬附近出土的一些薄金片,上面镌刻有巴利文字体,记述的是上座部佛教的的内容。另外,在帽查附近,曾发现一块古代的雕板,上面镌刻有巴利文佛经。据专家考证,这些巴利文的字体与公元5世纪时南印度迦坦婆字体近似,最晚也不会晚于公元6世纪。因此,根据考古发掘,从古代缅甸的历史记述以及斯里兰卡《岛史》来看,证明缅甸在公元6世纪以前已传入了上座部佛教。
【链接小卡片】
缅甸佛教的流派变迁
(1)公元5世纪。较普遍的说法认为首先将南传上座部系统佛教传入缅甸的是从斯里兰卡来的高僧觉音(还有种说法认为觉音本身就是缅甸人是他到斯里兰卡学法后回到故多传教的)。
(2)公元8世纪。此时期印度佛教中的密宗经由孟加拉等地先传到缅甸的蒲甘地区,然后与当地流行的本土宗教信仰相结合形成了阿利教并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逐渐取得了统治地位。
(3)公元11世纪。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蒲甘王朝建立。其国王阿奴律陀采用行政手段强行解散了阿利教将南传上座部佛教立为国教。从此就奠定了上座部佛教在缅甸的主流地位。
(4)公元12世纪。缅甸佛教发生了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结果是产生了前部派和后部派。后部派,又称僧迦罗僧伽派,曾经在斯里兰卡学佛法十年的缅甸比丘车婆多回国,他按照斯里兰卡大寺派的传统为缅甸的僧侣重新受戒。于是,支持他的僧侣们就形成了后部派。前部派又称上缅甸部派,车婆多的做法也引起了一些僧侣的反对,于是这些僧侣就形成了前部派。
(5)公元17世纪。缅甸佛教发生了第二次分裂,结果是产生了全缠派和偏袒派。当时的些僧侣认为僧衣要披覆两肩他们就形成了全缠派一些僧侣认为僧衣只能披覆左肩他们就形成偏袒派。
(6)公元19世纪。这个时期产生了三个主要派别并一直延续至今,分别是善法派、瑞举派和门派。
◎ 唐僧取经怎么回事
唐僧法名玄奘,俗姓陈,诞生于公元六00年,十五岁出家。出家后他曾在长安、成都等地参访求学,经过一段时期的研习,他觉得当时各家各派对佛教教义中的某些问题说法不一,各种佛经记载也有互为矛盾之处,因而产生了亲往印度学习、取经的想法。那时边关卡得较紧,西行出关必须取得朝廷批准,于是他前往首都长安,上表陈情,要求西行求法。但这时唐朝初立,边境不宁,朝廷严禁百姓私自出境,所以他的申请未获批准。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六二九年),长安闹饥荒,朝廷只得允许百姓外出谋生,玄奘乘机混入饥民中离开长安,开始他的西行求法之旅。
玄奘西行过程中,经姑臧(今甘肃武威),过敦煌,越葱岭,翻雪山,历尽千辛万难,最后终抵达印度。他先是来到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进入印度当时的佛教最高学府那兰陀寺,师从著名佛教学者戒贤等学习《顺正理论》、《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等论著。而那兰陀寺僧人对玄奘曲品德和学识也颇为钦佩,将他列为那兰陀寺精通三藏的十位高僧之一。
公元六四五年(唐贞观十九年),玄奘携带在印度搜集到的大小乘佛经五百二十箧、六百五十七部,以及大量别的书籍、佛像等返回中国。玄奘回国后,专心致志地从事佛经的翻译和佛学的研究。他先后在长安弘福寺、大慈恩寺组织译经院,主持译场工作,先后译出大小乘经、律、论七十三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余卷。他所主持的译场聚集了各地名僧二十余人,分别担任检查译义、润饰文句、推敲词义、记录抄写等专门职司。
◎ 第一个西行求法的是谁
中国佛教史上首位踏上西行求法这一艰辛历程的朱士行,是曹魏时代颖州人,年少出家,当时《僧祗戒本》刚传入汉地,他是汉地头一批受过戒的出家沙门之一。朱士行出家后,精研佛教经典。当时对“般若学”的研究刚刚兴起,各种《般若经》在社会上传播,而朱士行在《般若经》的研究方面,更是格外用心。由于早期佛经的翻译较多直译,使人无法真正领会经文含义,因此,朱士行发愿西行求法,去找寻《般若经》原本。
曹魏甘露五年(公元二六〇年),朱士行西出长安,辗转跋涉,最后抵达于阗。于阗乃当时大乘佛教集中之地,藏有很多大乘佛经。由西晋时的竺法护翻译出的《光赞般若经》,也是由于阗的沙门祗多罗,从于阒带来的梵本。朱士行在于阗搜寻到《放光般若经》的“梵书胡本”,共九十章,达六十余万言。但于阗国当时的小乘佛教势力相当厉害,小乘佛教徒百般阻挠大乘经典的传播,因此朱士行未能立刻把佛经传回。直至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即距他西行已经二十几年后,才由他的弟子弗如檀(法饶)将经胡本送至洛阳。又过了十年,至元康元年(公元二九二年)才由于阗沙门无叉罗,居士竺叔兰等人译出《放光般若经》。朱士行本人则在八十多岁时,在于阗病逝,实践了他为法捐躯的发愿。
◎ 法显西行取经的收获
法显是山西平阳郡人(治所在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诞生于一个诚信佛教的家庭,俗姓龚,二十岁的那年正式出家受比丘戒。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三九九年),据说法显这时已经五十多岁了,这一年他约了道整、慧宽、葱景、慧应等四人,从长安出发,西行取经。
法显一行在斯里兰卡、印度等地搜得《杂阿毗昙心》、《方等般泥洹经》、《摩诃僧祗律》、《萨婆多律》、《弥沙塞律》、《长阿含》、《杂阿含》等佛经律论多部。回国后,法显南下建康,住进建康道场寺,与同居该寺的跋陀罗合作译出《方等般泥洹经》、《摩诃僧祗律》、《杂阿毗昙心》等六部,共三十六卷。
法显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汉地所传四部律中,由他带回来的便有三部。另外,他所带回来的《杂阿毗昙心》对当时毗昙学的发展,《方等泥洹经》的译出对南北朝时期佛性论的研究和论争,都起到了重要的开导作用。除此,《长阿含经》、《杂阿含经》也是佛教的重要典籍。
法显还把自己的游历记叙成文,后人称之为《佛国记》、《法显传》。此书描述了当时我国西北地区以及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地理、经济、文化、风俗、物产各地的宗教状况,被认为是研究古代中亚、南亚诸国的社会历史、经济状况、文化风貌和宗教信仰的宝贵素材。近代以来日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并被译成多国语文流布于世。
佛教的重要宗派
◎ 天台宗是怎样创立的
魏晋以来,中国僧人对佛教义理的研究取得了深入进展,对佛学的理解日趋精进。在此基础上,部分僧人开始重点开展对某些经论的研习,从而形成一些佛学学派,如摄论学派、三论学派、地论学派、毗昙学派等,都是在南北朝时期涌现出来的。在这种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的陶冶下,陈、隋之际的著名僧人智凯创立了个人风格明显的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
智凯(公元五三八至五九七年),又称“智者大师”,是荆州华客人。俗姓陈,父亲是梁朝的官吏。因家庭失散,智凯十八岁时,于湖南长沙果愿寺削发为僧。二十三岁时,他来到光州左苏山,投在当时北方知名禅师慧思门下。
智凯在慧思门下七年时间(公元月五六〇至五六七年)。在此期间,他勤奋刻苦地修习,得到慧思的赞赏。公元五六七年,慧思离开光州去南岳,临行时嘱咐智凯往金陵(今南京)传教。于是智凯率领二十多人东下,来到当时陈朝首都,在瓦官寺开讲《法华经》,受到陈朝君臣上下的敬重。公元五七五年,他又和弟子二十余人离开金陵,前往浙江天台山,在天台山建立居舍,研究教义,实践修行。在此一时期,智凯的佛学思想开始成熟。他以《法华经》为宗要,以《大智度论》为方向,对照别的经论,组织学说,开创宗义。他还在天台山开讲《大智度论》,演说禅法。智凯从五个方面诠释《法华经》题义,吸收和发挥慧文、慧思的“诸法实相”、“一心三观”等说法,从而奠定了天台宗的教观基础。
◎ 三阶教
三阶教的创立者名叫信行(公元五四一至五九四年),魏郡(今河南安阳)人,十多岁出家,勤奋修学,在修学过程中,养成了与普通僧众不同的见识。公元五八三年(隋开皇三年)始,信行倡导三阶教义,得到不少道俗徒众崇信,由此逐渐形成一个信众团体。公元五八九年(隋开皇九年),信行率领弟子僧邕等从相州前往京师长安,沿途传布三阶教法。当时的左丞相高颖在长安真寂寺内另建别院供其入住,三阶教随之在京师流行开来。不久,信行即在京师修建了慈门、慧日、化度、弘善、光明五所寺院。有一班僧人也效法他的行事作为,使三阶教思想盛行一时。
◎ 华严宗
华严宗的创立者是唐代僧人法藏,因以《华严经》为其主要经典,所以称为华严宗。法藏原姓康,祖籍为康居同(古西域一城邦,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成海之间)。曾拜智俨门下,研习《华严经》义理。法藏是二十八岁的那年出的家,受沙弥戒,并开始广为讲经。后来朝廷下旨命当时京城十大德为法藏受“具足戒”。自那以后,法藏广泛参与佛教典籍的翻译、讲经说法、著书立说以及重庆大足石刻宝顶山松林坡华严三圣像的研究等宗教活动。尤其在《华严经》的翻译、研究和宣传上,做了很大努力。
法藏曾先后讲解《华严经》三十余遍。又著书百余卷,大力组织发扬《华严经》思想,从而使华严宗规模初具,法藏本人也因此被尊为华严宗的实际创立者。法藏的著作有《华严五教章》、《华严探玄记》等百余卷,详尽地阐发了华严思想。
华严宗的基本理论是“法界缘起”说。此宗认为世间万象,均是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构成,这两个方面互相依赖,相即相入,圆融无碍,为说明这一见识,又用四法界、六相、十玄门等概念来予以阐扬。
◎ 法相宗
法相宗又叫“唯识宗”,是唐代创立的中国佛教派别。由于这一宗的创始人玄奘及窥基长居长安大慈恩寺,所以有的也被称为“慈恩宗”。
法相宗的基本思想,可以用“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来概括。该宗按瑜伽行派的学说,把“识”分为三类八识。第一类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种,其中,前五种是众生接触客观世界时生发的感觉作用,第六种意识参与前五识的活动,在感觉时起鉴别认识作用。它们以各自相关的思维、感觉器官为依据,其产生作用的对象是相对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外界现象。第二类为第七末那识,这是意识之根,是前六识和第八识之间的桥梁,它的职能起思维、权衡作用。第三类即第八阿赖耶识,又叫“藏识”。是诸法的种子所藏之所,因此它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又是前七识的共同基础,第七识又以它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认识对象。如是,法相宗所说的认识活动,只是前七识对第八识的认识,这是一个自足的体系,因而得出“万法唯识”的结论。
◎ 律宗
律宗是唐代成型的中国佛教派别。这是一个以研习和传承戒律为主的派别。印度佛教各部派的戒律,传人中国的主要有四部,它们是《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和《摩诃僧祗律》。律宗的主要依据是《四分律》,所以又叫“四分律宗”。
《四分律》原是小乘佛教昙无德部的律典在中国传播过程中,被佛教界用大乘教义予以诠释。如南山律宗的开创者道宣,在《四分律羯磨疏》中找出诸种根据来验证《四分律》通大乘。在《四分律》中有记载,一个叫沓婆的比丘,修成罗汉果(小乘佛教的最高果位)之后,生发了厌弃此身无常之念,发愿修习利他之行,道宣认为这便是通向大乘的一个明显证据,由此形成了律宗“由小人大”的认识。
◎ 净土宗
净土宗立祖之说最先渊源于宋代,宋代僧人宗晓(公元一一五一至一二一四年)撰写了一部阐发净土宗的书籍,叫《乐邦文类》,书中首推东晋庐山慧远为宣扬净土的始祖,又以少康、省常、善导、宗赜、法照等五人为历代传承者,由此形成净土宗的世系。后来宋代僧人志磐撰《佛祖统纪》,把宗晓推定的世系改为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等为七祖。明清之际,一直到近代,又经过多次推演更改,形成了净土十三祖之说。
东晋慧远被推为净土始祖,这是因为他曾与同道多人在庐山阿弥陀佛像前立誓,愿往生西方净土的缘故,其实他的修行实践与后世以口诵佛名为主的称名念佛有巨大的区别。后世流行的净土宗,是以称名念佛为主要修行途径的佛教宗派。对这样一种净土宗的形成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北朝的昙鸾、和隋唐之际的道绰、善导等。
昙鸾(公元四七六至五四二年)是北魏人,他先后在并州大岩寺,汾州石壁玄中寺大力弘传净土法门。所作《往生论注》中提出难行、易行二道之说,为净土宗的思想根据之一。
道绰(公元五六二至六四五年)是隋唐之际人,他每日劝人念诵阿弥陀佛名号,身体力行,前后讲《观无量寿经》二百遍,于是称名念佛的净土修行很快在各地传播开来。
善导(公元六一三至六八一年)是山东人,他曾将布施所得用以抄写《阿弥陀经》数万卷,又画《净土变相》三百余壁,极大地扩展了净土思想在普通百姓中的影响力。
照佛教的说法,佛的国土是法相庄严、洁净美好、没有任何污染,故名“净土”。而世人所居之处,则充满污秽,故名“秽土”。生于“秽土”之人,若通过一定的修行,有望在未来之世降生于佛的国度。享受“净土”的一切美好福气,有幸聆听佛的教诲,从而获得更大的修行成果,这便是净土信仰。
照净土宗的说法,要想修成佛道,只有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所谓阿弥陀佛的愿力,是指阿弥陀佛成佛之前,在法藏比丘时曾经发下四十八个大誓愿,其中一个就是,如有人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此人垂死之时,阿弥陀佛将接迎他往生西方净土。净土宗的教义及修行方法就是建立在这一誓愿的前提下。依靠佛的誓愿之力,往生西方净土,这就是净土教徒所谓的“他力往生”。
由“他力往生”引出的结果,就是净土宗的修行方法特别简易,所需要的,只是口诵念佛,就能横超三世,往生极乐世界。因此,这一宗尤为受民众的欢迎。
◎ 密宗
密宗自称受的是法身佛大日如来的“真实”言教,乃大日如来的亲身密传,所以称为“密宗”。它的显著特征,是有高度组织化的各种坛场、仪轨、咒术等,它对设坛、供奉、灌顶、诵经、念咒等宗教仪式有极为严格的规定,形式颇为复杂,非教内之人理解不了。
这一特点在印度非常古老,并且在许多宗教派别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仅就佛教而言,它在创立之初就有所谓“明咒”和“陀罗尼”的信仰。“明咒”是指,认为口诵简短的经文就会产生功德。而“陀罗尼”则是以特定的言词或文字为象征,默默想其神圣的含义,对内心加以把握。“明咒”和“陀罗尼”合称为真言。佛教真言虽然流行的时间很长,但真正形成较大影响的,则是在密宗形成之后。密宗就是在吸收和改造古代的“明咒”和“陀罗尼”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佛教把印度教和印度民间信仰的许多成分糅合于自身的产物。因密宗出现后,曾一度盛行于印度的西南部和德干高原等地。早期密教以中观、瑜伽行派的思想作为其理论基础,发展到后期,旁逸斜出一些左道密教,他们的修行方法更偏重“方便”,抛弃了原先的理论基础,较多地接纳了印度教性力派的影响。从此,印度的佛教开始走下坡路。
唐开元年问(公元七一三至七四一年),印度僧人金刚智、善无畏和不空前后抵达长安,逐渐兴起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的密宗。密教的一支传人西藏地区后,与西藏地区原先的民族宗教“苯教”结合,形成具有西藏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并发展成为噶举派、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格鲁派等诸多派别。
【链接小卡片】
密宗的特点
密宗与它之前的佛教各派别有很大不同。比如:
(1)密宗尊大日如来为教主,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大日如来的显现。甚至各种佛也是大日如来的化身。
(2)密宗有大量的、复杂由J仪轨,教徒必须经常口诵“真言”,以心观佛,遵守该教对设坛、灌顶、诵咒等的严格规定。
(3)密宗在宗教实践方面也受到印度教“左道”的很大影响,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异变。如对生殖器进行崇拜,追求男女性爱和对爱的体验,把满足性欲视为人生的极乐境界并认为由此可以成佛,等等。
◎ 禅宗
相传,菩提达摩从印度南部来到北魏,提出新的禅定方式,创立全新的禅学派别。菩提达摩自称“南天竺一乘宗”,以《楞伽经》(四卷本)传授弟子,主张“理人”和“行人”并举,即把宗教教义的悟解和大乘禅学的践行予以结合,菩提达摩把他的这套禅法传授给了慧可,慧可又传授给了僧粲。尔后僧粲传道信,道信传弘忍。这一时期,达摩禅赢得了初步的进展。弘忍过后,分出神秀与慧能两支,后来慧能一支战胜神秀一支,一跃成为中国禅的“初祖”,而把慧能看成“六祖”。
禅宗的重要著作《坛经》,主体内容是慧能在韶州大梵寺的说法汇集。《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等,都曾对禅宗形成过影响。禅宗的基本主旨认为心性本觉、佛性本有,强调不立文字、顿悟成佛。它不仅跟包括神秀一系在内的往昔禅学不同,也跟中国别的佛教宗派不同,甚至跟印度佛教也有很大区别。禅宗虽然以“禅”自命,但原则上反对打坐参禅,否认打坐参禅是功德,断言坐禅成不了佛。
佛学的经典著作
◎ 《四十二章经》
近代有专家认为,《四十二章经》并非译自印度佛教典籍,而是汉人自个儿撰写的。例如梁启超先生就曾断言这部经并非根据梵文原本对照翻译,而是人们在诸多佛教典籍中选择精要,模仿我国的《孝经》、《老子》等书的形式编撰而成。与此相反,著名佛教史学家汤用彤先生经过一番详细考证,认为《四十二章经》并非中国人自个儿编撰的,而是汉代末年译出的一部“外国经抄”。在汉晋之际,这部经曾出过几种不同的译本,可见当时的流行程度。汤用彤先生还认杰汉译《四十二章经》的文句平白朴素,其内容虽来自小乘典籍,但与汉代流传的道术颇为近似,因而在当时的社会,成为广为传播的佛教典籍。
总而言之,《四十二章经》是佛教传进中国初期,在社会上较为流行的一部佛经。但它并非一部独立的典籍,而是从小乘佛教典籍中辑录下来的一些佛教教义的“经抄”。其内容着重阐发早期佛教宣说的人生变幻,欲望和贪爱之弊等等,劝导人们放弃世俗,追求出家修道的超世生活。
《四十二章经》是一部为佛教初学者准备的入门书,在佛教起初传进汉地的时候出现这么一种经抄类型的汉文佛典,适应了佛教在汉地传播的需要。它在计会上的广为流传,对当时佛教的推进起到了很大的普及功能。
◎ 《岛史》和《大史》
《岛史》又叫《岛王统史》、《洲史》。作者不详。有人说是大寺派比丘所著,或者是以大寺所传的资料为底本编纂而成。也有人说本书的主要资料源自较早的僧伽罗文著作《义疏》。《岛史》主要记叙了佛陀的生平以及到斯里兰卡传教的神话、佛教的三次结集,以及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后直至公元34世纪时的历史状貌。其所记史实与印度的史料能相互印证,对后人研究斯里兰卡和印度的古代史、佛教的早期发展及传播情况提供了诸多宝贵资料。本书体裁是文体粗疏的叙事诗,缺点是内容繁杂而缺乏连贯,有的地方前后重复。因此有专家认为《岛史》并非一个作者所撰。
《大史》又叫《大王统史》,此书的成书年代略为晚于《岛史》。作者是公元六世纪时的摩诃那摩比丘。据传他是当初斯里兰卡国王达都斯那的叔父。当达都斯那王执政时,为了净化佛教,曾举行过正法结集。摩诃那摩比丘的《大史》也恰恰是当时奉王命而作。《大史》主要资料源自《岛史》和朝廷文件,在某些部分对《岛史》作了补充和注释。本书主要记叙了佛教的产生和早期斯里兰卡的佛教情况。《大史》和《岛史》互相映衬,但《大史》更精炼且内容更饱满,是研究古代印度和早期斯里兰卡历史、佛教发展的重要素材。本书体裁与《岛史》相同,亦为叙事诗体,但文学感染力更强。
◎ 《牟子理惑论》
从现存《牟子理惑论》一书的内容来查考,此书当为汉魏之际所著,尤其是从书的《序传》一节来看,所述史事可与史实相对应。并可补史料之所阙。当然,本书作者究竟是苍梧太守牟子博,抑或是东汉三国之际的牟融,已无从确证。
《牟子理惑论》全书共三十九章,首章为“序传”,末章为“跋”。正文共三十七章。文章采取自问自答的方式展开,提问者对佛教提出种种询问,回答者则旁征博引,给以诠释,通过诠释而对佛教教义学说予以阐扬。该书作者大量引用儒、道和诸子百家的论述,力图证明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思想的一致性,具有突出的儒、释、道三家合一的思想倾向。
◎ 《肇论》
僧肇(公元384—414年),晋代著名僧人,对魏晋以来流传的佛教般若学各派学理进行了归纳。完整地阐发了大乘佛教般若性空的教义学说,被当时的人士誉为“东土解空第一”。
《肇论》的开篇《宗本义》囊括了全书的大意,第四篇《涅槃无名论》论说了佛教的最高精神境界“涅槃”的无生无灭,绝言忘相。其余三篇则是僧肇的知名代表作。《物不迁论》主要发挥的是般若性空思想,从时空维度论证世间万物看似变化,实则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变化,变化着的乃是事物的假相,“若动而静,似去而留”。《不真空论》阐发的是佛教关于般若性空的思想学理,认为世间万物均是因缘合和而成,因此虽无而有,虽有而无,非有非无,谓之为“空”。《般若无知论》重点论述的是佛教的般若智慧无知无相,却又无所不知,烛照万物。
僧肇的般若中道观,完整地阐发了大乘佛教般若性空思想,把魏晋以来般若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高峰,至此,魏晋时盛行的佛教般若学完成了它自身的演化历程。
◎ 《大藏经》
所谓“大藏经”,是指佛教典籍的汇总,或者说是整个佛经的总称。佛教典籍主要包括经、律、论三大部分,称为“三藏”。南北朝时曾把佛经统称为“一切经”,如南朝陈文帝曾下令写“一切经”十二藏等。隋代以后,逐渐出现“大藏经”这一称谓。后来,慢慢成为所有佛典丛书的总称。
汉文佛教《大藏经》直接渊源于梵文藏经,梵文原本佛经现在大部分已经散失。而汉文《大藏经》则儿乎保存了梵文佛教典籍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现今世界上保存下来的内容最丰富的佛教大丛书之一。
汉文佛教典籍的翻译,自汉代已开始,经过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代的推进,一直到宋代,佛教大小乘各派的典籍基本上都已经被翻译过来。据唐代智弄作的《开元释教录》中记载,当时编入佛教藏经的佛典总数已经达一千多部,五千多卷。
◎ 《法华经》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典籍。现代通行的《法华经》,多为鸠摩罗什译的七卷二十八品,全经以“开、示、悟、入”四字为总纲,具体阐述三乘归一乘的中心思想,反复论证大乘佛教的真实与合理。经中一再断言佛法唯有一乘,只是为引导众生之便而说三乘,因而三乘说是为了适应众生根性而作的“方便说”,而一乘法才是佛法真谛。此一乘法便是“诸法实相”,也就是真如、法性。要明白和把握诸法实相,必须从性、相、体、力、因缘、果、报等十个方面着手,也就是经中所称的“十如是”。后来天台宗智者大师依据《法华经》关于诸法实相和“十如是”等教义予以光大,形成天台宗“一心三观”的止观法和“一念三千”的基本学说,奠定天台宗教义的基础。
《法华经》对中国佛教和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多方位的。经文本身没有叙述深奥的教义教理,而是以大量明白晓畅且有一定文学色彩的比喻来证明大乘佛教诸法实相之理,因此本经在社会上传布甚广。
◎ “净土三经”指什么
所谓“净土三经”,是指佛教净土宗作为主要依据的三部经典的总称。它们是《佛说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和《观无量寿经》。这三部经主要是赞美阿弥陀佛的宏大誓愿,描叙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美丽以及往生西方净土的修行路径。
《佛说无量寿经》二卷,曹魏嘉平四年(公元二五二年)由康僧铠译出,又称《大无量寿经》。此经的内容,除了宣说阿弥陀佛的功德,赞美极乐世界的美妙以外,主要讲述了阿弥陀佛成佛时所发的誓愿。
《佛说阿弥陀经》一卷,后秦弘始四年(公元四〇二年)由鸠摩罗什译出。《佛说阿弥陀经》与《佛说无量寿经》内容大致相近,只是此经更为浅显易懂,修行的方式也更简单易行,全经只有两千多字,许多净土教徒往往把它作为早晚课诵的经典之一,因此它在普通百姓巾的影响更为深广。《观无量寿经》一卷,南朝宋元嘉年中(公元四二四至四四二年)由最良耶舍译出。《观无量寿经》主要讲古印度有一个叫瓶沙王的国王,由于前世因果报应,被他儿子阿阁世太子拘禁,最后钉死在狱中。他的夫人韦提希亦被拘禁在狱中,此时,韦提希因受诸种刺激而生厌弃之心,向佛祷告,希望能摆脱此生痛苦,往生佛国净土。于是佛为她说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十六种观想法。韦提希依法修行,最后得见西方净土及阿弥陀佛。
◎ 《华严经》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典籍。照佛教所说,《华严经》是由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毗卢遮那佛传授。据经中说,毗卢遮那佛于“海印三昧”内,在莲华藏庄严世界海(毗卢遮那佛的国土即莲花藏世界),与十方世界诸佛及普贤菩萨等为代表的无数诸大菩萨众相聚,为诸大菩萨说法。因此《华严经》所说之义,都体现在世界上的每一事物之中,深入到微尘毛端刹土。为表示经中所说之理具有普泛意义,《法华经》还以“因陀罗网层层辉映”为比喻进行说明。
此经的结构是佛于“七处九会”说法之事。所谓“七处九会”,即谓佛在天上人间的七个处所,九次宣说佛法。这七个地方是人间三处,即菩提场、光明殿、给孤独园。灭上四处,即初利天宫、夜摩天宫、兜率天宫、他化天宫。经十系统完备地诠释了大乘佛教菩萨由浅入深的修行方法和次第,以及每一个修行段位所获得的成果境界,等等。
《华严经》在中国流传很广,其教义思想对中国佛教史和中国佛教思想史的发展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此经对中国佛教各宗派的形成都起过关键作用。除华严宗以《华严经》为宗经,主要阐发华严教义和华严思想以外,《华严经》的教义思想还对法相唯识学、天台教义、净土思想的流传和发展等都有着紧密的关系。
◎ 《涅槃经》
《涅槃经》是佛教典籍中的一个重要部类。《涅槃经》分大乘和小乘,如西晋帛法祖所译的《佛般泥洹经》,就是小乘典籍。但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却是大乘《涅槃经》的影响更为深广。
《涅檠经》的中心思想是讲“佛性”问题。所谓“佛性”问题即指人能否成佛,成佛的根据以及可能性问题。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界涌现了一批专门研究《涅槃经》的学者,这些人自称“涅槃师”。魏晋时代的“般若学”主要是讲“诸法性空”的问题,要求以般若智慧考量世界,否决主观见识和客观事物的确在。但彻底的否决反而在思想上导致虚无主义。在这种状况下,“涅槃佛性说”取代了般若学,成为南北朝时期佛教义学的一个核心问题。
宣讲“涅槃学”最突出的人物是竺道生(?至四三四年)。与道生同属鸠摩罗什门下的慧观,也讲涅槃学,和道生成为涅槃学派中的两大派系。由于他们的阐发,使“涅槃学”兴起于南北各地。中国佛教各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等,也把《涅槃经》作为佛的最高最完备的说法,由此可见《涅槃经》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性。
◎ 《坛经》
在佛教中,只有释迦牟尼佛的言论才被称为“经”,但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有一部由中国僧人所辑录的被称为“经”的著作,这便是禅宗六祖慧能口述,由弟子法海整理而成的《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简称《坛经》。主要内容是记述慧能的生平事迹和语录,包括他本人得法传宗以及说法教导门徒等事。《坛经》的思想主旨,是宣扬一切众生,都具有本自清净的菩提自性,因此学佛不必外求,瞬息豁然开悟,便能“见性成佛”。《坛经》反对当时流行的净土往生思想,认为“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主张唯心净土,等等。
《坛经》一书,文字晓畅,内容丰富,对中国佛教禅宗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因此是研究禅宗思想发展的重要史料。
◎ 《楞伽经》
《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是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重要典籍。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所依的六经之一。早期禅宗也以《楞伽经》为主要经典,相传菩提达摩刚到中国时,他所传授的禅法,一开始并未获得人们青睐,于是他在嵩山多年面壁,后来得二祖慧可,即以四卷《楞伽经》传慧可。
本经的主要内容,是说佛在南海滨楞伽山顶,对以大慧菩萨为首的诸菩萨弟子等演说佛法奥义。具体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相当于序分部分,即大慧向佛请问百八句义,即提出关于佛法的一百零八个问题,以为引子。其次是正说本经内容,有可分为二段,以大慧问“诸识生灭”为前段,这是略标自宗义;第二段是自大慧请说“心识法门”以下,既说自宗义,又破外邪说,是为广成修行。第三相当于流通分,即为大慧说断肉因由、陀罗尼等文。
经中结合如来藏思想与阿赖耶识思想,宣说世界万有皆由心造,人的认识作用之对象,不在外界而在内心。经中提出了“三界唯心”的命题,并发挥了“如来藏缘起”思想,说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一切,一切趋生。全经一再强调,迷的根源乃在于无始以来之无明,未能了知诸法本由自心显现,故能彻悟意识之本性,舍离能取、所取之对立,即可进入无所分别之境界。
◎ 《苏悉地经》
《苏悉地经》全称《苏悉地羯罗经》,“悉地”是“成就”之意,苏悉地即为妙成就,即成就胜妙之意。密教以此指修行密法而获至妙果。密教以住菩提心,完成正觉之位为无上悉地,又说获无上悉地前有“信、人地、五通、二乘、成佛”等五种悉地。《苏悉地经》主要内容是宣说有关佛部、莲华部、金刚部等三部悉地成就之仪则,内容包括持诵、灌顶、祈请、护麈、成就、时分等。叙说相应于息灾、增益、降伏等作法之真言及其持诵法、持诵者之人品、供养法、灌顶法、三种护摩等密教仪轨,以及根据此等密教仪轨而来的种种成就法。
由于本经主要内容是阐述密教修行者之威仪法则等,因此《开元释教录》将此经作为“咒毗奈耶”,禁止未受法者诵读,即如显教中未受具足戒者不能听诵戒律一样,违者即为犯戒。
◎ 《大日经》
《大日经》全称《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根据佛教传说,此经是大日如来在金刚法界富为金刚手秘密主等所说,原有广本十万颂,系龙猛菩萨入南天竺铁塔,亲承金刚萨堙传授后诵出。现传之七卷三千余颂经,是从十万颂中选出的精要部分。
本经的主要内容,意在开示一切众生本有清净菩提心所具之无尽庄严藏,示以本有本觉曼荼罗为主旨,并宣说能悟人这个本有清净心的身、语、意三密方便。此经所说不出此三句法门,更一菩提即是如实知自心、众生自心即一切智,须要如实观察、了了证知等,阐扬以无所住而住其心之平等法门。
本经共七卷三十六品,前六卷三十一品为本经之主体,第七卷五品属“供养法”。前三十一品中,第一“入真言门住心品”,为本经之序品,亦是本经的关键,着重阐释密教基本教义(教相),以“菩提心是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统释全经宗旨。第二“入曼荼罗具缘真言品”以下至第三十一“嘱累品”,乃叙述密教之各种仪轨、行法(事相)。其中如第三“息障品”主要叙述真言者净除内外障的方式。第七“成就悉地品”为阐明内心的悉地和修悟的方便。十一“秘密曼荼罗品”说真言行者人秘密曼荼罗的行法和三种灌顶、五种三昧耶等。第七卷五品,即从三十二至三十六品,主要叙述供养念诵三昧耶等次第法门。其中三十二“真言行学处品”主要说修作礼、出罪等九方便等清净存:三十四“海会仪式品”说供养曼荼罗尊者的仪式作法,等等。全经于所说诸曼茶罗(坛场)中。特以大悲胎藏界曼荼罗为正式灌顶曼荼罗,故密教胎藏部即以此经为根本经典。
◎ 《金刚顶经》
《金刚顶经》全称《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金刚,是指佛法,以金刚性坚利,能无坚不摧,以此喻佛法能破一切,无往不胜之意。“金刚顶经”,就是比喻此经所说之法为“诸经中最高”的意思。据《金刚顶经义诀》说,古来相传,《金刚顶经》有四个本子,一是法尔恒说本,这是指大日如来智慧法身常恒所说之法。二是塔内安置本,即无量颂广本,相传这是金刚萨堙承蒙如来之教,将恒说本照诸经样式,加入“五成就”而成之典籍。三是十万颂广本即龙猛菩萨从金刚萨缍所授的“十八会”十万颂本。四是四千颂略本,这是从十万颂中摘出之四千颂要略,相当于十八会之初会中的一部分。
本经的内容主要是开示依身、口、意三密加持,以修离垢清净菩提心智曼荼罗为主旨。经中说五相成身观,即以通达菩提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证金刚身、佛身圆满等五相现成等正觉,说毗卢遮那佛之受用身,还详说了金刚界大曼荼罗及入金刚界大曼荼罗仪轨。
◎ 《老子化胡经》
《老子化胡经》是由西晋道士王浮所撰的一部道教书籍。魏晋时期,佛教传播广泛,使得道教徒心怀不满,西晋惠帝(公元二九〇至三〇六年)时,道士王浮撰《老子化胡经》贬斥佛教。从此,围绕《老子化胡经》的论争成了佛道之间互相敌视的一项重要内容。
《老子化胡经》主要讲老子出关,渡流沙,人天竺,化为佛陀,教化胡人,佛教由此而起。因此,佛教的创立者乃是汉地春秋时期的圣人老子等等。关于“老子化胡”之说起源甚早。如东汉桓帝时,有襄楷上疏,讲“或言老子人夷狄为浮屠。”三国时,鱼豢《魏略·西戎传》中也有“《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说明汉魏之际,关于老子化胡的故事在民问上已经极为流行了:佛教初传中国时,不得不依附于黄老道术,以谋求生存,因而有老子化胡之说面世。当初可能是想说明浮屠与黄老同出一源,两者殊途同归,根本上没有什么差异,因此可以兼奉同祠。实际上,当时人们也确实是把黄老浮屠当作一回事,一起加以祭祀的。当时佛教刚刚传进来,势力不像后来那般,佛教徒也希望能攀附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力量,以扩充自己的势力。
◎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杨街之所作的一部旨在记述北魏洛阳时期(公元四九五至五三五年)佛教寺院兴废状况的著述,全书分为五卷,从城内至城外,由东、南、西、北依次记叙洛阳的一些比较大的寺院四十多个,以及附近寺院四十多个。由于本书以洛阳寺院为纲目,还广泛论及当时社会政治、风俗习惯、人物风貌、地理沿革以及社会传闻等,因此对我们研究北魏时代的社会状况、政治斗争、民间风俗以及北魏洛阳城市建制、街坊里弄等各方面的情况,都是可资参考的史料。而且,作者杨街之具有一定的文学禀赋,对事物描写引人入胜,叙事简明扼要,文笔浓艳秀逸。本书不仅是一部北魏洛阳的寺庙志,而且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洛阳伽蓝记》还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书中叙述北魏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斗争,以及北魏末期尔朱荣叛乱等事,极为详尽,许多地方还可补正史之欠缺。还有,本书第五卷中保留的当时宋云、慧生出使西域的记录,是研究中亚地理历史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