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国智能供应链的发展现状

2.1 我国智能供应链发展情况

2.1.1 智能供应链发展背景

1.国家发展战略促进智能供应链快速发展

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推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供应链绩效提高,国家层面的供应链竞争力也就变得日益成为焦点,不同的国家都在采取措施提高国家的供应链管理绩效,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使得供应链智能化成为可能,并且日益成为影响国家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单打独斗,要在全球范围内去发展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以获得国家贸易之间的平衡和竞争优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社会化现代供应链服务体系和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在全球供应链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欧美国家已经将全球供应链竞争从企业微观层面提升为国家宏观战略层面。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和制造大国,经济的发展体量越来越大,经济发展的质量也从追赶型逐渐转为创新型经济,发展维度也从区域经济日趋融入全球经济,未来的十年,投资率将触顶回落,消费率逐步上升甚至超过投资率。经济形势逐渐过渡到以服务经济为主的阶段,意味着将围绕市场需求、消费者为中心,推动消费端、制造端不断转型升级,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实现,更多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将会成为新常态。国家战略的不断深化和落地,将促进智能供应链的快速发展。

对于推进供应链的发展,国家领导人早已经提出明确的要求。

2016年3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构建绿色供应链产业体系与组织实施“互联网+”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及供应链、物流链等各类创新,培育“互联网+”生态体系,形成网络化协同分工新格局。

201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其中明确提出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我国首次发布的关于供应链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指导意见,也是第一次将供应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作为促进产业组织方式、商业模式变革和政府治理方式创新,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显然,这一方向的提出,无疑对整个产业和企业的变革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发展方向,更有利于挖掘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提升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国家发展战略,将深刻影响国家供应链战略、产业供应链战略、城市供应链战略和企业供应链战略,而物联网、新经济、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势必推动供应链的智能化长足发展。

2.改革开放四十年经验证明供应链智能化是必然趋势

从1978年我国确立“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到2018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40年。经过这40年的发展,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收入大幅增长,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对外贸易快速发展,金融业日益成熟,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人才素养日新月异,创新驱动发展也逐渐深入人心。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分别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确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个过程中,经济从封闭、内向的短缺经济、计划经济,到开放、互联互通的市场经济,无论从国家供应链层面还是城市供应链层面,还是产业供应链层面,以及企业供应链层面,无不伴随着供应链从原始的状态,到职能部门化阶段、再到集成供应链阶段,再到价值链网络阶段,最后到智能供应链阶段。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国企业面临着外需乏力、原材料与劳动力价格上涨,以及产能过剩与竞争加剧的多重压力与严峻挑战,企业从单打独斗发展到与供应链利益有关的伙伴协同达成、共同发展,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组成了更加具有全球化特色、市场化运作、信息化和网络化精准对应的资源平台,全球智能化采购、全球制造、全球销售已经成为国际化了的企业的新的经营方式,商业逻辑和供应链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一带一路为供应链智能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基础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我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我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我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我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我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从全球供应链发展而言,“一带一路”打造的是供应链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基础,通过“一带一路”,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投资、资源开发、经贸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态保护、海上合作等领域,将沿线国家的人流、物流、需求、资金流、信息流等对接与整合起来,不同国家的文明、民族、文化、贸易、商机、交付与结算等最终实现互联互通,契合了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其互惠互利开启了新的机遇与发展环境之门。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成为人类共有的历史财富,“一带一路”就是秉承这一精神与原则提出的时代重要倡议。而这个精神与原则,完全符合供应链协同的原则和精神。“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国家要素禀赋各异,比较优势差异明显,互补性很强。有的国家能源资源富集但开发力度不够,有的国家劳动力充裕但就业岗位不足,有的国家市场空间广阔但产业基础薄弱,有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但资金紧缺。我国经济规模居全球第二,外汇储备居全球第一,优势产业越来越多,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丰富,装备制造能力强、质量好、性价比高,具备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综合优势。这就为我国与其他“一带一路”参与方实现产业对接与优势互补提供了现实需要与重大机遇。因而,“一带一路”的核心内容就是要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以便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一带一路”将推动新兴产业合作,拓宽贸易领域、创新贸易方式,优化贸易结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的商业业态,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挖掘贸易新增长点,促进贸易平衡;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巩固和扩大传统贸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建立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提升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扩大服务业相互开放,推动区域服务业加快发展。这将有助于农林牧渔业、农机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深度合作,以及海水养殖、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工程技术、环保产业和海上旅游等领域合作。有利于加大煤炭、油气、金属矿产等传统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合作,有效推动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合作,推进能源资源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合作,形成能源资源合作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有利于加强能源资源深加工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合作,促进沿线国家加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推动建立创业投资合作机制。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即使在外围,新兴经济体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但是这些国家之间政治经济联系的强度普遍比不上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联系强度。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实施,这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必然加强,在逐渐的经济和政治融合中呈现出独立于中心、自成系统的趋势。“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分享我国改革发展红利、我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将着力推动沿线国家间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4.智能制造能力打造需要智能供应链

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制造业竞争的焦点。比如,德国实施“工业4.0”战略,美国推进“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日本部署“互联工业”,英国实施“英国制造2050”战略,法国实施“新工业法国”战略等,核心都是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正力图通过智能制造实现“制造业回流”。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2015年3月,“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首次提出。这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趋势,做出的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使我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为到2045年将我国建成具有全球引领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制造2025”强调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这些能力与调整,都涉及供应链的智能化配套与支持。智能供应链是智能制造的基础,智能制造必须要有智能供应链作为保证,才能够保证精益制造、安定制造、有效制造、有效交付,实际上智能供应链的应用场景,更多的还是与智能制造相匹配相适应的。从供应链整体而言,智能制造实际上就是智能供应链的一个核心环节。通俗而言,它们应该是在一个“生态圈”。

智能制造的提出,需要考虑个性化制造和未来“互联网+”的大背景。供应链模式从以工厂/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企业的研发模式、响应机制、供应链协同模式、信息平台模式、制造批量策略和计划模式,甚至是组织结构,都将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另一方面,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技如何进步,制造的本质没有变,就一个(智能化)工厂而言,还是需要强调采购、制造、销售以及物料的联动过程,还是强调其供需平衡和端到端的交付能力。首先要求产品从研发开始就具有可制造性,然后强调产品具有可流动性;第三,制造过程必须精益化,才能够打通整条价值链体系。

这也更体现供应链智能化协同的极端重要性(比如供应商配套与交付能力和互联互通能力、物流智能化的无缝对接与联动能力等)。

计划、信息与物流系统全流程管理。未来驱动企业制造-物流系统的是数据和信息,于是,企业制造与供应链运营体系不再是以员工为主,而是以流程和信息传递、智能化反馈为基础,强调供应链过程中流程标准遵循的差异,以及对差异掌控和自我补偿和调节的能力。

传统制造是系统(ERP)指挥物料,智能制造过程中要求供应链形成通过具有客户属性的物料(货物)来指挥系统具体运作,信息平台也不再是各个信息模块的拼凑,而是一体化的供应链计划与执行协同系统。

智能制造强调制造基础的智能化、产品/装备智能化、制造过程智能化、智能制造下的模式转变,作为服务型制造或者生产性服务,势必需要将消费者需要、流通、结算结合起来,形成个性化制造和有效交付的现实场景,否则智能制造只能停留在实验室,为此,需要同步强化智能供应链的基础、供应链装备的智能化、供应链过程的智能化,以及智能供应链模式的最终形成,从而影响智能制造的商业逻辑与模式。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智能制造和与之相配的的智能供应链的不断发展与优化,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将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将不断提高,两化融合更加深入;重点行业和企业增值能力更加强化、基础更加扎实;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更加可控;将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获得更加凸显的位置。

5.智能物流的发展推动供应链智能化

物流的本质在于流动,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体现为交付和结算,这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基本的流通和循环作用,是支撑国家和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部分。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互联互通能力不断发展,不同组织、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不同人群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交易关系更加紧密和频繁。尤其是随着物流技术创新与应用和管理模式的优化升级,物流工程与物流管理实现了从原始到现代、从量变到质变、从企业内部到外部、从区域到全球的过程。

我国物流日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其在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日益体现,对于其他产业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2009年3月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一方面要求“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促进供应链各环节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要求“向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发展”。

2017年8月商务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供应链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商办流通发〔2017〕337号),确定17个重点城市开展供应链体系建设。

2018年5月商务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18年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通知》(财办建〔2018〕101号)要求,有关城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重点围绕农产品、快消品、药品、日用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家电家具、纺织服装,以及餐饮、冷链、物流快递、电子商务等行业领域,加快推进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和IT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物流过程可视化、RFID、物联网、自动立体库技术、自动输送技术、大数据和云服务的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物流向供应链方向转化和升级。

6.物联网生态体系的高速发展促进智能供应链结构优化

物联网是各种技术(如通信技术、传感技术、云计算、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互联网技术、控制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各种行业的利益和需求的融合,在融合的平台上搭建生态,利用生态上不同企业形成的产品、服务和运作数据,根据历史形成的模型以及通过数据抽象出来的模型形成全新的服务,构建新的商业生态。产业互联网(包含工业互联网)和B2B/B2C都是未来商业的主要形式,加速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流,使得供应链扁平化,促进消费者和企业之间与利益攸关方实时协同,供应链协同传递的是未来的产品定义和订单交付的需求信息。

在物联网环境下,制造业供应链将在包括产品设计、采购、生产、仓储、包装、运输配送、销售到售后服务在内的全生命链条中,实现协同化、服务化和智能化;流通业供应链需要构建采购、分销、仓储、配送和综合服务供应链协同平台,引导生产端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培育新型供应链服务企业;农业供应链将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到服务的组织体系、科学化水平和质量安全溯源能力入手,以推进“消费、加工、种养殖”融合为目标,发展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将以“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深度切入农业供应链、制造业供应链和流通业供应链环节,实现信用精准评估和资金有效供给,既能助力资本与产业融合,又能有效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绿色供应链则将在绿色制造、绿色流通和逆向物流体系上,倡导新消费、建立新标准、应用新装备、培育新动能、营造新体系和扶植新产业,保证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7.发展智能供应链是产业竞争力转型升级的需要

传统的产业供应链由于信息不对称、区域壁垒、决策存在孤岛、数据无法实施挖掘和分析、产品没有创新、库存增加、交付与结算存在严重的滞后,不利于资金的快速周转,影响经济效益和效率。

供应链智能化能够更多的关注市场要素和需求,推动产业集群和企业乘势而为,有效地促进产业融合,有利于解决目前严重的经济不平衡和对资源和环境的过度消耗,逐渐淘汰落后的产业结构,从而有效的促进技术创新、形成新型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降低供应链运营成本,提高产业和产品流通的效率,提高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提高企业的生命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

从宏观层面而言,当资本相对于劳动力和其他资源供应更加充裕的时候,供应链智能化有利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挥比较优势;从产业层面而言,智能供应链有利于行业和企业从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领域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升级;从微观而言,智能供应链将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平台和依赖,在这个平台上,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数据、市场、供应资源协同,发挥自己的核心能力,从而体现长处、规避风险,有效地提供核心产品,整合营销渠道,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打造优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