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们不都是在等待中失去的吗?

“谁也不知道生命什么时候结束,正因如此,我想珍惜活着的每个瞬间。”

这是一位澳大利亚女性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最后一句话,27岁的她因癌症离世。被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英国《独立报》《镜报》等各大媒体报道后,这句话通过脸书迅速传遍全球。

是什么令这句话直抵人心?


如今,医疗技术在进步,人们的寿命也随之增加,“老龄化社会”“抗衰老”等词语越来越常见。

长寿固然是好事,但过于长久的生命也会给生活带来烦恼。简单来说,就是人们会因为长寿而忘了生活的意义。

死亡终会降临,这一点大多数人只是心里清楚,并没有什么切身感受。死亡是一件尚不需要思考,和明天、后天的到来一样理所当然的事,我们都以为自己还有下一个10年、20年,甚至30年……

如此一来,即使有“绝对想做的事”,仍旧会在“明天做就行了”“过段时间再做”“等这项工作告一段落再做”“留作退休后的乐趣吧”等想法中一拖再拖,无法完成。

即便想要改变生活,也会因为恐惧未知而安于现状,安心做一只温水里的青蛙。“不要再等了,现在就行动吧”,这样的心声,总是被“不,鲁莽会毁掉我的一生”等想法劝退。

最终,我们被他人的期待和自我的责任束缚着,无视空落落的内心,继续着得过且过的日子。

正是因为浑浑噩噩地打发生活,又不满足于这样的现状,澳大利亚女子的那番话才会如此触动我们。它打动了世界上的很多人,似乎揭示了,有很多人觉得自己在“虚度人生”。


我是一名肿瘤心理学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自2003年以来在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中央医院工作。我一直为癌症病人及其亲属提供心理咨询与诊疗服务,每年接待诊疗的人数不少于200人,截至目前,总接待诊疗人数已经超过了3 500人。

为了帮助前来咨询的人,我一直尽我所能倾听他们的故事,这份工作使我收获颇丰。“突然收到癌症通知单,知道大限将至,的确让人痛苦,但也因此才有机会认真思考余下的生命该如何度过。”患者的话都是如此铿锵有力,糊涂度日的我对他们只有由衷的敬意。


这样的工作经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人生。

这并不是转行或者放手一搏去挑战人生之类的重大转变,而是我逐渐能够清晰地区分“不重要的事”和“不能拖延到最后的事”。

因此,我对生活越来越有信心,也越来越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

我将自己从癌症病人身上学到的一切写下来,希望能对正在读这本书的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