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阴氏魏谬伯,讳无忌。魏襄伯太子,孝恭大汗之长兄也。
墨姜注:魏襄伯者,讳去疾。其先也,河伯之妻宓妃也。
王玉君注:魏俗:生曰魏王,死称伯。长男为河伯之后,死作鬼伯。余子承宓妃,同女子。
其为人也,孝慈忠厚,秉节守义,子弟仰慕者甚,四姓、三户竞相随。
凌墨注:魏地本土之豪族,谓之四姓,魏王分家之余子,称以三户。何谓四姓,泛指也,何谓三户,虚词也。四者,四方之豪杰也,三者,不绝之子嗣也。得豪杰诸四方称大姓,分子嗣而不绝名三户。
惯断生死,刑狱无差,为国人所忌。蛾眉凤目,隆准秀口,绝类襄伯。有异术,能见鬼神,尝与幽冥之友游东海三山,几入仙籍。
凌墨注:阴氏以西谓东海,东海诸岛曰三山。
闻父疾病,弃仙道而急归,神鬼为之唏嘘。
凌墨注:魏王之异术承自宓妃,鬼伯之死职嗣于河伯。
圣德二十六年八月,齐王如意不臣,囚主君于云台。
夏侯昭文注:阴氏史书以主君谥号纪年,以主君年龄记数。圣德乃谥号,二十六乃主君当年年龄。
凌墨注:书齐王之名讳,示如意之不臣。
近臣殉难,忠良在外,百官缄默,诸侯莫闻。
三十一年二月十八,平穰公主四周年。
墨姜注:平穰公主者,国舅英颉之长女也,鲁王元霸之从姊,宏太妃英氏之姪。有同母妹为魏太子无忌之妻。封蓝田郡主,为主君之元妃。齐王见之甚喜,求赐为妻。主君许之,以郡主为已女,封公主,号“平穰”。
王玉君注:齐俗:妻死四周年当聚亲戚以祭祀。
携妻往祭,见鬼于火,由是知主君之难,公主之冤,未敢轻言。七日后,以父疾辞归。
三月,襄伯疾笃,兴兵勤王,幽伯假国事。时孝恭大汗为主君养子,尚未承嗣,待之以小国主之礼,移居太子宫。欲亲往救驾,曰:“女虽养于主君,未承嗣也,尚为吾弟。”
墨姜注:幽伯者,讳相如,谬伯独子也。
凌墨注:魏王一脉,一产多子。头胎多胞胎,唯长男为嗣,能见鬼神;同产皆女儿,俱投火殉兄,不经人事。余子不生子,女儿不适人。自幽伯为独子以来,太子皆双生兄弟,由是国俗有差,民人不逊。
张绣注:孝恭大汗讳称心乃魏王余子,魏太子异母弟。
夏侯昭文注:阴氏以皇帝为主君,皇太子为小国主。主君逊位及死加谥号,称大汗。
王玉君注:魏俗:长兄为君,余子听命。
不许,遂留魏宫而无可作为。十五日,会主君于东郊,见胡须娘娘。
墨姜注:胡须娘娘者,主君圣德大汗之姊妹,异世之鬼神也,以鬼术脱主君之难。深感大义,敬若男子,尊称扶胥太子。
张绣注:又云:胡须娘娘乃秦始皇帝太子,讳扶胥。娘娘好儒,慕之而求婚,以不同辈辞。
四月,魏王死,谥“襄伯”。嗣,承水遁术,助国舅英颉、将军芳华等会主君于长河。大败如意,君位复正。
八月,除孝恭大汗名于族,入主君世系。八日,立为小国主。誓为君臣。
圣德三十三年九月,圣德大汗逊位,孝恭大汗践祚。
墨姜注:圣德大汗者,讳玉,字雨始,族名依利。其生也,星象如阴氏始祖琼海公主时,故号“临海玉君”。后为柴氏明德可汗之可敦,谥圣德。
夏侯昭文注:柴氏皇帝称单于,元妃为阏氏,死称可汗、可敦。
张绣注:明德大汗讳荣,字草丰,族名吉利。其先乃旱漠王子,与阴氏始祖琼海公主为兄妹。
王玉君注:圣德大汗尚在,遂不改元以示人子之谦恭。阴氏、柴氏风俗不同,阴氏男即柴氏女,反之亦然。
十八日,斩齐王首级于君前。主君以为长兄,不敢断。魏王曰:“吾自报父仇,罪于此一身,毋族。臣愿伏法,无使效先考而自绝。”遂赐酒,谥“谬伯”。亲为殓之,得遗诗两句曰:“我自下地狱,忠孝得两全。”。幽伯见之,扶棺惊起,抱尸而哭,悲恸不已,死而复苏者三,人莫能劝。在位二载,年四十二。谬伯既死,魏太子幽伯嗣。立长子顷伯为太子,杀重华。
张绣注:顷伯讳重光,重华乃顷伯双胞胎兄弟,以罪诛。名除族谱,无可依附。顷伯以鬼术拘其魂魄为己用,自号“华光”。
孝恭大汗未承嗣时,尝问数术于谬伯。曰:“此非尔所知。”。后承圣德大汗嗣,乃教之,尽传平生所学。孝恭大汗不自信,不敢专断,臣民不服。谬伯由是而死。及顷伯嗣,祭胡须娘娘于宗庙,祝曰:“上启胡须娘娘:臣魏重光愿以胞弟重华嗣齐如意赎绝齐嗣罪。”后生二子,立长子文伯为太子,仁孝嗣重华,号“华胥”。以胡须娘娘配享谬伯。
王玉君注:文伯讳仁杰。魏俗:魏王一脉以同长子一胎之女为太子继承之牺牲。相如独生,重光有一弟,不从风俗。故相如杀重光以应旧例。及仁杰时,仁孝无辜。重光爱弟及子,故以重华嗣齐王,以仁孝嗣重华。改仁孝为华胥,破旧俗。
墨姜注:齐王如意之死也,齐国绝嗣矣。至华胥子华清之为齐王也,方得重享祭祀。
张绣注:华清之后,齐王以华为氏,曰华齐氏。别于如意一脉之乌齐氏。
魏史氏曰:自古忠孝两难全,唯伯无忌志虑忠纯,不惜性命以全忠孝,堪为后世之典范也!
墨姜注:魏史氏者,失其姓名,世代为史官。其家也,尊于臣民也,而不入魏王世系者。考其源流,乃河伯之子非宓妃所生者也。
张绣评:魏本世家,何独谬伯作本纪邪?掾其为主君长兄。魏以长兄为君,谬伯为主君之君,合当作本纪。
夏侯昭文驳张绣评曰:无忌除称心之名于族谱,誓为君臣,岂有兄弟之份也!且无忌伏法,安有弟杀兄之礼哉!无忌终不为称心之臣,亦不作主君之兄,可谓全礼。却不当作本纪者也!
墨姜评:魏王之余子称心,虽承主君之嗣,论其血脉也,本是魏族。无忌既为魏族之长,血脉与称心同也。作本纪也,乃示其不忘本者也。
王玉君评:魏王一脉自成一体,其风俗仪礼,唯长子不与诸侯同。余子从兄,称心当附无忌。称心既承主君之嗣,自是作本纪。无忌为称心之长兄,自不能于称心之下,是以作本纪。
凌墨评:嗟乎魏王,诚也忠良。史记云: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惟王无忌全忠孝以为儒,独魏谬伯断死生而称侠。谦谦君子,蹇蹇王臣。为君则厚,为子则孝,为王则慈,为臣则忠。诚可谓后世之典范也!王之太子,魏之诸侯,弟之长兄,主之朝臣。实当作帝王之本纪也!
墨姜、张绣魏王世系考:
魏之始祖,与阴氏同。始祖圣可汗乃女神也。河伯曹植见女神宓妃于洛水之滨,欣而赋之,由是生魏。魏王一脉,唯长子能见鬼神,无立嗣之争。故以魏王、魏太子称,不取名字。死以谥号称伯。余子称字,不冠姓氏,同女。魏襄伯去疾好儒,始取名讳,作族谱。去疾兄弟4人,双胞胎妹去病、弟去疾、妹病已。襄伯生谬伯无忌,无忌有三胞胎妹无忧、无知,异母弟称心。称心嗣阴氏,除名于族谱。谬伯生幽伯相如。相如独子。相如生顷伯重光。重光有双胞胎弟重华。重华罪死除名,嗣齐。顷伯生文伯仁杰。仁杰有双胞胎弟仁孝。仁孝嗣重华,号华胥,生华清。自此魏王独子,仁杰之后不用名号,复魏王、魏太子之旧例。至魏人起义,杀魏王及太子于洛水,魏嗣绝。
自魏伯起,至廿五世曰“阴氏王朝魏伯世系”;自魏襄伯去疾起至文伯仁杰曰“阴氏王朝有名魏王世系”;自卅一世起至卅二世曰“阴氏王朝无名魏伯世系”;自卅三世起至卌九世曰“赵氏王朝魏王世系”。共历四十九代,阴氏王朝魏伯世系25,阴氏王朝有名魏王世系5,阴氏王朝无名魏伯世系2,赵氏王朝魏王世系17。
夏侯昭文、王玉君魏人风俗略(部分原始资料引自凌墨):
魏历同阴氏王朝,以武氏周朝年号纪年;史书以主君谥号及当年主君年龄纪年。
阴氏王朝之性别观,有别于同时空诸国。以能妊娠产子之性别为男,面有胡须不能怀胎者为女。魏俗同此,故魏王皆能妊娠者也。魏王一脉头胎必产多胞胎,男为嗣子,同生者必女。唯无忌生独子相如,相如生双胞胎兄弟,此后皆头胎生两男。魏俗,国君生曰魏王,死称魏伯。以长男为嫡,承嗣,以君诸子。以同长子一胎之女为太子继承之牺牲,投诸火。盖长男承河伯,死作鬼伯也。余子承宓妃,不许生子,唯听命于长兄。女于逢天灾时为牺牲,不适人,守童贞。自去疾起好儒,始有名讳。去疾太子无忌乃儒教信徒,自此国教为儒,以为风俗。后无忌之孙重光信道,由是国俗改而民不逊。
凌墨魏国地理志:
阴氏以西谓东海,东海诸岛曰三山。三山以外出内海,内海行船至公海。西北方有武氏周朝,西南方有两沙群岛。武氏周朝以北有柴氏部落,两沙群岛以西有澹洲土著。柴氏与阴氏同族,君主世代为兄弟。柴氏西南方有沙海,沙海以南有金翅国。金翅国信佛,与阴氏不通。
阴氏王朝分三国,三国先祖同一母。尊阴氏为天子国,分齐、魏作诸侯国。各自相安,世代无争。至国体有差,风俗自变也。主君阴氏居东南之宫,小国主及封女不就国。皇子与皇女分天子国郡县自治以为国,小国主及封女由国舅代收赋税以供养。天子国阴氏以东为齐国,齐国以北为魏国。齐有火焰车,来自东君,乘之能日行千里,不拘泥场地。魏王有鬼术,能使水遁,于水中瞬间转移,亦能施于人。
阴氏魏国分十二郡。孟春二十四县,仲春十八县,季春十八县,孟夏五县三城,仲夏十三县,季夏六城,孟秋三十二县,仲秋四十县,季秋十五县,孟冬三城,仲冬十二城,季冬三县九城。共计168县,33城。县、城地理位置及名称历代有差,另作方志地图备考。
——时空研究所/第41时空/保密档案/档案《阴氏王朝》/编号RYZ10EG808/
记录者:魏史氏
研究者:凌墨、夏侯昭文、墨姜、张绣、王玉君
附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