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脑干表面解剖及内部分区

一、脑干表面解剖

从腹侧面,认识脑干与间脑、小脑和脊髓的界限,脑干三个组成部分的分界,以及第3、5、6、7、8、9、10、11、12对脑神经出入脑干的位置。从背侧面,认识滑车神经、顶盖及第四脑室(图3-4-1)。

图3-4-1 脑干表面关键结构示意图

A.脑干腹侧面上方与间脑借视交叉视束为界,下方与颈髓以锥体交叉为界,图中显示出入脑干腹侧面的9对脑神经;B.脑干背侧面的四叠体、滑车神经和菱形窝。

(一)前面观察脑干就像弹弓

1.最上方有两个叉支(中脑的两个大脑脚)。

2.中间为粗大的把手(脑桥)。

3.下方细小的尾端(延髓)。

(二)脑干腹侧面

1.脑干3部分(中脑、脑桥、延髓)的外形

(1)中脑与脑桥的分界:在腹侧面二者以中脑脑桥沟为界,在背侧面以菱形窝的上限为界。

(2)脑桥与延髓的分界:在腹侧面以桥延沟为界,在背侧面以菱形窝内的髓纹为界。

2.脑干的界限 上与间脑以视束为界,下与颈髓以锥体交叉为界。

3.有9对脑神经出入脑干腹侧面(滑车神经发自脑干背侧)。

(三)脑干背侧面

1.顶盖

由上丘(视觉反射中枢)和下丘(听觉通路上的重要中枢)组成。上下丘一起合称为四叠体。

2.滑车神经

于下丘下缘出脑干。

3.第四脑室

由小脑与脑桥和上半部延髓共同围成。

(四)脑干各部分的特征性结构

1.中脑
(1)腹侧的大脑脚和脚间窝:

大脑脚(cerebral peduncles)为中脑腹侧面的两个巨大柱状结构。两个大脑脚之间为脚间窝(interpeduncular fossa),窝内有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自脑干发出。

(2)外侧面:

中脑外侧与颞叶钩回(uncus)相对。

(3)背面的四叠体:

由4个丘(colliculi)组成。 2个上丘(superior colliculi)处理视觉(visual)信息,2个下丘(inferior colliculi)处理听觉信息。滑车神经(trochlear nerve)自中脑背侧的2个下丘下方发出,然后绕道大脑脚外侧,在大脑脚和钩回之间向前走行。

2.脑桥

(1)脑桥大部分由横行的纤维(脑桥小脑束,pontocerebellar tract)组成,横行的纤维使脑桥表面隆起,在脑桥腹侧面正中有一浅沟称基底沟,此沟容纳基底动脉。脑桥向两侧逐渐缩小形成小脑中脚连于小脑半球,在每一侧小脑中脚与脑桥交界处,有三叉神经穿入脑桥。

(2)桥延沟处有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出入脑干。

(3)脑桥小脑角:在延髓脑桥沟的外侧部,延髓/脑桥和小脑的结合处,临床上称为脑桥小脑三角,前庭蜗神经恰位于此处。

3.延髓
(1)锥体和橄榄:

锥体位于前正中裂的两旁。就在脊髓延髓交界处的正上方,前正中裂被锥体交叉的纤维填充。锥体的外侧是橄榄,橄榄的后方是小脑下脚。

(2)沟:

锥体之间为前正中裂。锥体与橄榄之间为前外侧沟,其内有舌下神经自脑干穿出。位于橄榄和小脑下脚之间为后外侧沟,其内自上而下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脑副神经自脑干穿出。脊髓副神经从脊髓中穿出,并通过枕骨大孔(foramen magnum)向上连接副神经颅根。

4.脑桥和延髓上半部的背面

第四脑室是菱脑内的室腔。腹侧为脑桥和延髓,背侧为小脑。第四脑室腔由一个底(floor)、一个顶(roof)和2个侧壁(lateral walls)围成。

顶(roof)——呈帐篷状。从导水管下方狭窄的头端开始向后和向外延伸,至尖顶和外侧隐窝水平达到最高和最宽,自尖顶向下逐渐变窄,至正中孔水平形成狭小的尾端。尖顶将顶壁分为上下两部。

底(floor)——菱形窝:因为形状呈菱形,通常将第四脑室底称为菱形窝。它是延髓上半部和脑桥的背侧面,位于小脑的下面(图3-4-2)。

图3-4-2 菱形窝内重要结构示意图

(1)沟:

1条正中沟将菱形窝分成左右两半;2条界沟分别将每一半菱形窝分成内的内侧隆起、外侧的前庭区。

(2)髓纹(striaemedullares):

是脑桥和延髓在脑干背面的分界线。菱形窝头侧2/3为脑桥的背面,尾侧1/3是延髓的背面。

(3)边界:

外上缘为小脑上脚。外下缘(自上而下)为小脑下脚、楔束结节、薄束结节。

(4)菱形窝内重要结构:

①内侧隆起——面神经丘(深部有面神经膝和展神经核);舌下神经三角(深部有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三角(深部有迷走神经背核);分隔索(迷走神经三角外下缘一斜形窄嵴);最后区(位于分隔索与薄束结节之间,属室周器官);②前庭区(深部有前庭神经核);③蓝斑(深部有蓝斑核);④上凹与下凹(界沟在髓纹的上下部特别明显,呈凹状,称其为上凹和下凹)。

二、10对脑神经出入脑干及出入颅腔的位置

见(图3-4-3)。

1.脚间窝→动眼神经→眶上裂。

2.中脑背侧下丘的下方→滑车神经→眶上裂。

3.脑桥腹外侧小脑中脚根部→三叉神经→眶上裂、圆孔、卵圆孔。

4.桥延沟自内向外分别为展神经→眶上裂;面神经和中间神经、前庭神经、蜗神经→内耳孔。

5.后外侧沟(橄榄与小脑下脚之间)→自上而下分别为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颈静脉孔。

6.前外侧沟(锥体橄榄沟)→舌下神经→舌下神经管。

图3-4-3 脑神经在脑干及颅底的出入点示意图

三、脑干内部结构大体布局

(一)脑干内的脑脊液通道

第三脑室的脑脊液经中脑内的脑导水管,流入脑桥和上半部延髓背侧的第四脑室,第四脑室与脊髓中央管相通,同时又通过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腔。

从胚胎发育角度来说,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和脊髓中央管均由胚胎神经管的中央管发育而来,它们互相沟通(见图3-3-3)。

(二)脑干前后方向上分区命名

在讨论脑干时经常会提到这三个术语:“顶盖(tectum)”“被盖(tegmentum)”和“基底(basis)”(图3-4-4)。

图3-4-4 脑干内部分区

A.正中矢状位;B.轴位。脑干内部分为顶盖、被盖、基底。

1.顶盖

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顶”,只在中脑明显,由位于大脑导水管背面的上、下丘组成。

2.被盖

意思是“覆盖”,是脑干的中间区域,位于中脑的导水管的腹侧,脑桥和延髓的第四脑室的腹侧。中脑被盖脑干核和网状结构是被盖的主要组成部分。

3.基底

是最腹侧的部分,主要由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组成。中脑的黑质前缘、脑桥的内侧丘系前缘、延髓的锥体后缘是基底与被盖的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