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视功能检查

视功能检查是眼科临床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包括形觉、色觉和光觉检查,分为心理物理和电生理检查两大类。形觉检查就是视力检查,视力可分为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中心视力指视网膜黄斑部的视力,周边视力指黄斑以外的视网膜功能(即视野);色觉检查是检测眼的辨色能力;光觉是检测眼辨别明暗的能力。
一、视力及验光
视力检查旨在测定眼的视敏度,包括远视力和近视力两部分。临床上,视力检查一般通过验光来实现。
视力检查法:查视力须两眼分别进行,一般先右后左。可用手掌或小板遮盖另一只眼,但不要压迫眼球。视力表须按标准亮度的光线照明。远视力检查需将受检者置于距视力表5m处及适当高度,使1.0行与受检眼等高;近视力检查为30cm。由上而下指点视力表上的字符,受检者应在3秒内说出其字符的缺口方向,逐行检查,找出受试者的最佳辨认行。如果在5m处连最大的视标(0.1行)也不能识别,则嘱患者逐步向视力表走近,直到识别视标为止。此时再根据V=d/D的公式计算,如在3m处看清最大的视标(0.1行),其实际视力应为V=3m/5m×0.1=0.06。
如受试者视力低于1.0,须加针孔板检查,如视力有改善,则可能是屈光不正而导致,需记录针孔视力。如患者戴眼镜,应检查戴镜时的矫正视力。在眼病诊断中,矫正视力比裸眼视力更有价值。
如走到1m处,仍不能识别最大视标,则检查指数(CF)。检查者伸出不同数目的手指,嘱受试者说明有几个手指,距离从1m开始,逐渐移近,直到能正确辨认为止,并记录该距离,如“指数/30cm”。
如指数在5cm处仍不能识别,在受试眼前方摆动检查者的手,能识别者记为手动(HM)。
如果眼前手动不能识别,则检查光感(LP)。在暗室中用烛光或手电照射受试眼,另眼须用手掌捂紧不透光,测试能否感觉光亮,记录“光感”或“无光感”(NLP)。并记录看到光亮的距离,一般到5m为止。对有光感者还要检查光源定位,嘱患者向前方注视不动,检查者在受试眼1m处,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变换光源位置,用“+”“-”表示光源定位的“阳性”或“阴性”。
视力检查应包括远、近视力,可大致了解被检眼的屈光状态,例如在近视眼,近视力好于远视力;老视或调节功能障碍者远视力正常,近视力差。同时还可以比较正确地评价受试者的活动及阅读能力,例如有些患者虽然远视力很差且不能矫正,但将书本移近眼前仍可阅读。
早期的Jaeger近视力表分为7个等级,从最小的视标J 1到J 7,此法使视力表与远视力表的分级难以对应。20世纪50年代徐广第研制了近视力表,使远、近视力表标准一致,便于临床使用。
小儿视力检查法:幼儿时期如视力功能发育障碍,可能形成弱视,终身不能提高视力,所以婴幼儿的视力检查对早期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虽然患儿难以合作,但可检查注视反射及跟随反射是否存在,大致了解其视力情况。譬如,将手电光或色泽鲜亮的物体置于受检患儿的前方,观察其是否注视物体,并随之移动。此外,如一眼失明,在遮盖患眼时,患儿安静如常,在遮盖健眼时患儿躁动不安,力图避开遮盖物。优先观看法可客观定量检查小儿视力,检查时,向婴幼儿同时显示一个均匀灰色图板及一个黑白相间的条纹图板,受检儿童会主动注视条纹图板,不愿看灰色图板,通过向受检儿童提供不同宽度的条纹图板,观察其是否优先注视条纹图板的反应,即可测试受检儿童的视力。
二、色觉
常见的色觉障碍是一种性连锁遗传的先天异常,也可发生于某些视神经、视网膜疾病,后者为获得性色盲。色盲有红色盲、绿色盲、全色盲等,最常见者为红绿色盲。
色觉检查属主觉检查,有以下几种方法:
1.假性同色图
也称色盲本。在同一副色彩图中,既有相同亮度不赋颜色的斑点组成的图形或数字,也有不同亮度相同颜色的斑点组成的图形或文字。正常人以颜色来辨认,色盲者只能以明暗来判断。能够正确认出,但表现出困难或辨认时间延长者为色弱。检查须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图表距眼0.5m,应在5秒内读出。
2.FM-100色彩试验及D-15色盘试验
嘱患者按色调将有色棋子依次排列,根据其排列顺序正常与否,判断有无色觉障碍及其性质和程度。
3.色觉镜
利用红光与绿光适当混合形成黄光的原理,根据受试者调配红光与绿光比例是否合适,判断其有否色觉障碍及其性质和程度。
三、对比敏感度
视力检查反映了高对比度(黑白反差明显)时的分辨能力,而日常生活中物体间明暗对比并非如此强烈。例如,某些眼病识别黑字视力表正常,而难以辨认灰纸黑字的视力表。对比敏感度检查引入调制传递函数概念,根据灰度调制曲线的变化制成宽窄、明暗不同的条栅图作为检查表,以此反映空间、明暗对比二维的形觉功能。调制曲线的宽度变化,反映条栅的空间函数;调制曲线的高度变化,反映条栅的明暗对比函数。某些疾病进行视力检查仍在正常范围,而对比敏感度检查的曲线可出现异常,特别是在高空间频率段的明暗分辨力下降。
近年来,对比敏感度函数检查法已广泛应用于评估形觉功能,能早期发现青光眼、黄斑部病变、弱视等眼病引起的形觉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使用的对比敏感度测定检查法有:
1.Arden图测试法
6张305mm×280mm印刷正弦波光栅图片,每张图的频率分别为0.2、0.4、0.8、1.6、3.2、6.4周/度。检查时,将一张与射率大致相同的卡片遮住图片的大部分,仅露出光栅条纹以下的部分对比,受试者看到的是一幅均匀灰色面,于是慢慢将卡片往对比度大的方向移动,直到条纹变成可察觉处为止,记录图卡对比度的值。此法简单,易于普及推广。
2.光栅检查法
电脑控制透射式光栅,将正弦光栅感光在7张200mm×200mm的底片上,当在2m距离观察时,每张视标的频率为0.68~4.36周/度,视角为6°。视标的对比度由上而下垂直增大,平均亮度偏差控制在5%以内。视标可以15°阶跃式进行回转,可测试垂直和斜条纹对比敏感度。
四、光应力恢复试验
光应力恢复试验也叫黄斑光应力试验(photostress recovery test, PSRT),为视网膜经过强光照射,感光细胞被漂白后恢复功能的时间。光应力试验可以鉴别视神经病变还是视网膜黄斑病变。40岁以上患者相对于年轻患者恢复时间有所延长。对于40岁以上患者恢复时间在50~60秒之内,但是对于不伴有黄斑病变的年轻患者恢复时间要大大缩短。
此项检查一般在Goldmann视野检查以及散瞳以前进行。在检查以前,患者需要进行验光,达到最佳矫正视力。首先遮盖视力较差的眼睛,检查者用直接检眼镜照射黄斑10秒,也有研究人员认为可以采用其他较亮光源代替检眼镜致使视网膜被足够漂白,但是这种方式最大的争论点在于不能确定患者是否注视光源;然后患者在最佳矫正情况下再次进行视力测定。光应力恢复时间(PSRT)就是患者能辨认最佳矫正视力上一排视标所需要的时间。同样过程进行另一只眼的检查。
对于黄斑功能良好的患者,PSRT应在50~60秒之内,伴有黄斑病变的患者可能会延迟到1.5~3分钟。矫正视力小于0.25的患者不适合做此项试验。
由视神经病变引发的视力减退,由于视网膜感光细胞的漂白不受影响,故恢复时间在正常范围,一般为50~60秒或是双眼基本相同。
五、视野检查
视野是指眼向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相对于视力的中心视锐度而言,它反映了周边视力。距注视点30°以内的范围称为中心视野,30°以外的范围为周边视野。和视力一样,视野对工作及生活也有很大影响,视野狭小者不能驾车或从事较大范围活动的工作。许多眼病及神经系统疾病可引起视野的特征性改变,所以视野检查在疾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现代视野检查法实现了标准化、自动化,并且与其他视功能检查相结合,如已有蓝黄色的短波视野、高通视野、运动觉视野、频闪光栅刺激视野检查等。
视野检查分为动态和静态视野检查。动态视野检查:即传统的检查法,用不同大小的视标,从周边不同方位向中心移动,记录受试者刚能感到视标出现或消失的点,这些光敏度相同的点构成了某一视标测的等视线,由几种不同视标检测的等视线绘成了类似等高线描绘的“视野岛”,正常视岛的顶峰相当于最敏感的黄斑中心注视点,将此地作为中心点并作一垂直线,可将“视野岛”分为鼻侧视野和颞侧视野两部分。动态视野的优点是检查速度快,适用于周边视野检查,缺点是微小的、旁中心相对暗点发现率低。静态视野检查:在视屏的各个设定点上,由弱至强增加视标亮度,患者刚能感受到的亮度即为该点的视网膜敏感度或阈值。视网膜的敏感度为黄斑区最高,距离黄斑中心凹区越远则敏感度越低,电脑控制的自动视野计,使检查快捷、规范。
视野检查属于心理物理学检查,反映的是受试者的主观感觉。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有三方面:①受试者方面:精神因素(如警觉、注意力、视疲劳及视阈值波动);②生理因素(如瞳孔直径、屈光介质混浊、屈光不正、缩瞳药等);③仪器方面:动态与静态视野检查法的差异、平面屏与球面屏的差异、单点刺激与多点刺激的差异。此外,背景光及视标不同,视阈值曲线就不同,如视标偏大、背景光偏暗,其视阈值曲线较平;反之,阈值曲线较尖。因此,随诊检测视野有否改变时必须采用同一种视野计。操作方面:不同操作者的检查方法和经验不同;为了避免使视野图典型化或因诊断先入为主而造成假阴性的可能性存在,自动视野由电脑程序控制检测过程,消除了人为操作的偏差,但是自动视野初次检查的可靠性较差,受试者有一个学习、掌握的过程。
(一)视野检查的种类
1.对照法
此法以检查者的正常视野与受试者的视野做比较,以大致确定受试者的视野是否正常。方法为检查者与受试者面对面而坐,距离约1m。若检查右眼时,受试者遮左眼,右眼注视医生的左眼;而医生遮盖右眼,左眼注视受试者的右眼。医生将手指置于自己与受试者之间等距离处,分别从各个方位向中央移动,嘱受试者发现手指出现时即告之,这样检查者就能以自己的正常视野比较受试者视野的大致情况。此法不需仪器,但不精确,且无法记录供以后对比。
2.平面视野计
是简单的中心30°动态视野计。为一黑色屏布,约1m或2m见方,中心为注视点,屏两侧水平径线15°~20°,用黑线各缝一竖圆示生理盲点。检查时用不同大小的视标绘出各自的等视线。
3.Amsler方格表
为10cm见方的黑底白线方格表,检查距离为33cm,相当于10°范围的中心视野。其纵横边有20×20个方格,其中央的白色小圆点为注视点。该图表主要用于黄斑功能或测定中心、旁中心暗点。黄斑病变者会感到中央暗影遮盖、直线扭曲、方格大小不等。
4.Goldmann视野计
为半球形视屏投光式视野计,半球屏的半径为30cm,背景光为31.5asb,视标的大小及亮度都以对数呈梯度变化。视标面积是以0.6对数单位(4倍)变换,共6种。视标亮度以0.1对数单位(1.25倍)变换,共20个光阶。此视野计为以后各种视野计提供了刺激光的标准。
5.自动视野计
电脑控制的静态定量视野计。具备针对青光眼、黄斑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特殊检查程序,可以自动监控受试者固视情况,实现对多次随诊的视野进行统计学分析,提示视野缺损是改善还是恶化。
自动视野计的检查方法有三大类:①阈上值检查,为定性检查,分别以正常、相对暗点或绝对暗点表示。此法检查快,但可靠性较低,主要用于眼病筛查。②阈值检查,为最精确的视野定量检查。缺点是每只眼要检查15分钟,受试者易疲劳。③快速阈值检查,精简了检查步骤,每只眼检查仅需5分钟。
自动视野判读要点:①视野中央部分正常变异小,周边部分正常变异大,所以中央20°以内的暗点多为病理性的,视野25°~30°上、下方暗点常为眼睑遮盖所致,30°~60°视野的正常变异大,临床诊断视野缺损时需谨慎。②孤立一点的阈值改变意义不大,相邻几个点的阈值改变才有诊断意义。③初次自动视野检查异常可能是由于受试者未掌握测试要领,应对其复查视野,如视野暗点能重复出来,才能确诊为视野缺损。④部分视野计具备缺损的概率图,可辅助诊断。
(二)正常视野
正常人动态视野的平均值为:上方56°,下方74°,鼻侧65°,颞侧90°。生理盲点的中心在注视点颞侧15.5°,水平中线下1.5°,其垂直直径为7.5°,横径为5.5°。生理盲点的大小及位置,每个人可稍有差异。在生理盲点的上、下缘均可见到有狭窄的弱视区,为视盘附近大血管的投影。
(三)病理性视野
在视野范围内,除生理盲点外,出现其他任何暗点均为病理性暗点。
1.向心性视野缩小
常见于视网膜色素变性、球后视神经炎(周围型)、周边部视网膜脉络膜炎等。癔症性视野缩小,有颜色视野颠倒、螺旋状视野收缩等现象。
2.偏盲
对视路疾病诊断极其重要。以注视点为界,视野的一半缺损为偏盲。
(1)同侧偏盲:
多为视交叉以后的病变所致。分为部分性、完全性和象限性同侧偏盲。部分性同侧偏盲最多见,缺损边缘呈倾斜性,双眼可对称,也可不对称。上象限性同侧偏盲,见于颞叶或距状裂下唇的病变;下象限性同侧偏盲,则为视放射上方纤维束或距状裂上唇纤维束病变所引起。同侧偏盲的中心注视点完全二等分者,称为黄斑分裂,见于视交叉后视束的病变。偏盲时注视点不受影响者称为黄斑回避,见于脑皮质损伤。
(2)颞侧偏盲:
为视交叉病变所引起,程度可不等,从轻度颞上方视野缺损到双颞侧全盲。
(3)鼻侧偏盲:
鼻侧偏盲往往不是真正的偏盲,常由一个以上的病变所致,是一种不规则、不对称的视野缺损。
(4)扇形视野缺损:
若扇形尖端位于生理盲点,为中央动脉分支栓塞或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若扇形尖端位于中心注视点为视路疾病;出现象限盲为视放射的前部损伤;鼻侧阶梯则为青光眼的早期视野缺损的特征之一。
(5)暗点:
当中心暗点位于中心注视点,常见于黄斑部病变、球后视神经炎、中毒性或家族性视神经萎缩等;弓形暗点的出现多为视神经纤维束的损伤,常见于青光眼、有髓神经纤维、视盘先天性缺损、视盘玻璃疣、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环形暗点则见于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等;生理盲点扩大,见于视盘水肿、视盘缺损、有髓神经纤维、高度近视等。
六、视觉电生理
常用的检查包括眼电图(EOG)、视网膜电图(ERG)和视觉诱发电位(VEP)。各种检测方法及其波形与视网膜各层的关系概述见表5-1。
表5-1 各种检测方法及其波形与视网膜各层的关系
(一)眼电图
EOG记录的是眼的静息电位(不需要额外光刺激),产生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暗适应后眼的静息电位下降,此时最低值称为暗谷;转入明适应后,眼的静息电位上升,逐渐达到最大值,即光峰。产生EOG的前提是光感受器细胞与RPE的接触及离子交换,因此,EOG异常可反映RPE、光感受细胞的疾病,以及中毒性视网膜疾病。一般情况下,EOG与ERG反映一致,EOG可用于某些不接受ERG角膜接触镜电极的儿童患者。
(二)视网膜电图
视网膜电图记录了闪光或图形刺激视网膜后的动作电位。通过改变背景光、刺激光及记录条件,分析ERG不同的波,可辅助诊断各种视网膜疾病。
1.闪光ERG
主要由一个负相的a波和下一个正相的b波组成,叠加在b波上的一组小波为振荡电位(OPs)。OPs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可分为OP1、OP2、OP3、OP4等,其各波改变的临床意义见表5-2。
表5-2 闪光ERG各波改变的临床意义
2.图形ERG
由P1(P-50)的正相波和其后的N1(N-95)的负相波组成。图形ERG的起源与神经节细胞的活动密切相关,其正相波有视网膜其他结构活动的参与。临床应用于开角型青光眼(图形ERG改变早于图形VEP)、黄斑病变等。
3.多焦ERG
闪光ERG反映整个视网膜的功能,图形ERG主要反映黄斑的功能,而多焦ERG能同时记录到中央30°视野内100多个视网膜位点上的ERG。它通过三维立体图表示不同视网膜位点的功能电位图,如果结合视网膜的形态学检查,有利于诊断或判断手术后视网膜的功能。目前,此技术检测视网膜的功能已经成熟,但应用VEP方法检测视神经功能的效果还有待于探索。
(三)视觉诱发电位
从视网膜到视皮层任何部位神经纤维病变都可产生异常的VEP。视皮层外侧纤维主要来自黄斑,因此VEP也是判断黄斑功能的一种方法。
临床应用:判断视神经和视路疾患,常表现P-100波潜伏期延长、振幅下降;在继发于脱髓鞘疾患的视神经炎,P-100波幅多为正常而潜伏期延长;鉴别伪盲,主观视力下降而VEP正常,提示非器质性损害;检测弱视治疗效果;判断婴儿和无语言能力儿童的视力;对屈光介质混浊患者预测视功能等。图形VEP的检查结果比闪光VEP更可靠,但视力低于0.3时,需采用闪光VEP检查。
七、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OCT是一种新的光学诊断技术,可进行活体眼组织显微镜结构的非接触式、非侵入性断层成像。OCT的优点:操作简单,检查时间短;非接触,无创;客观、准确,可量化分析,且可重复性强。OCT其轴向分辨率可达5~10μm,且穿透深度几乎不受眼透明屈光介质的限制,是一种理想的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及视乳头非损伤性检查。
OCT自1994年用于临床后发展迅速,从时域、频域到扫频,直至近年兴起的Angio-OCT,不仅从形态到血流,从定量到定性,可以检查角膜、巩膜、视网膜脉络膜(尤其是黄斑区)的多种结构变化及病理损害,在各种视神经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变程度评估及疗效判断等方面也有很大潜力。用于眼底检查可以发现各种微小病变或异常,协助诊断;确定病变部位及与重要组织的关系;病变厚度或范围测量,用于疾病的随诊、疗效的观察;发病机制的探讨。如应用OCT检查视乳头水肿、视神经炎、缺血性视乳头病变、视盘玻璃疣、视乳头小凹等;尤其是测量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和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对早期发现和评估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很有价值。
八、非器质性视力减退
功能性视力减退是指任何器质性检查均不能解释的视力下降的状态。功能性视力下降在神经内科以及眼科诊疗中比较常见,国外报道,约5%的眼科患者伴有功能性视力下降,而在神经眼科患者中这一数字增加到12%。
对于此种疾病以往名称非常不统一,国内外有:功能性视力下降、癔症、癔症性视力下降、诈病、非器质性视力下降、假性视力下降、精神性视力下降、Munchausen综合征等称呼,以上名称仅描述了此病的某些方面,如强调疾病是因为心理或精神方面,而没有器质性病变等,没有任何一种名称可以恰当全面地概括此类疾病的特征,故目前此疾病仍没有国际统一认可的病名。
对于疑似功能性视力下降的患者,首先要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以排除器质性视力损伤,以便于确定视力减退为功能性。这些临床检查不仅是通常的眼科检查,还包括视觉电生理、血液检查以及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临床中,功能性视力减退的患者往往表现为某种病因因素诱发起病,这就更容易致使眼科医生误诊。例如,功能性视力减退患者的主诉通常和外伤有关,因为患者潜意识中自我寻找病因。
即使患者通过详尽的化验和检查排除器质性视力损伤,也不能确诊为功能性损伤,除非进一步证明患者能够达到的真实视力比其主诉的视力情况要好。只有这样,眼科医生才能够制订治疗方案以恢复患者视力并鼓励患者,使其认识到病情并不像其想象的那么严重,并且可以通过与患者沟通,表示病情正在逐渐恢复等心理暗示治疗,以达到能够帮助患者提高视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