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程
- 徐亮 李君
- 9字
- 2021-12-10 18:16:06
第二章 社区护理概论
第一节 社区护理的定义、特点、工作内容及发展过程
一、社区护理定义
社区护理来源于公共卫生护理,1970年美国护理学家露丝·依思曼首次提出。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ANA)对社区护理定义为:社区护理是综合公共卫生学与专业护理学的理论,应用于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结合现阶段我国国情,将社区护理定义为:社区护理综合应用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特殊人群为重点,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连续的、动态的和综合的服务。
社区护理是21世纪护理学科发展的重点,目前已成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内容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卫生保健服务,其目标是培养公众的保健意识;早期发现及治疗疾病,督促社区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和维持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
二、社区护理特点
1.预防保健为主
社区护理最终目的是促进和维持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相对医院护理工作而言,社区护理服务更侧重于通过积极主动地三级预防措施,提高社区人群的身心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2.强调群体健康
社区护理以社区整体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收集和分析社区人群的健康信息,发现存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3.分散性及长期性
社区护理为分散居住在社区范围内的居民提供服务,具有分散性;以需要长期照护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和弱势人群为重点服务对象,具有长期性。
4.综合性服务
综合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内容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卫生保健服务;二是服务方式包括主动上门服务、居家护理、出院患者的延续性服务、电话预约咨询及健康指导等;三是服务对象从患者扩展和延伸到健康人、家庭、群体和社区。
5.可及性服务
社区护理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要求及时提供社区人群需要的卫生保健服务,具有及时性、就近性、方便性、主动性,以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6.自主性与独立性
社区护士工作范围广,服务内容多,需要独自深入居民家庭处理各种健康问题,面对不断变化的健康问题,社区护士应具备一定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有较强的评估、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丰富的实践经验。
7.协作性
社区健康服务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社区护士要与有关部门和人员密切配合与协作,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共同处理复杂的、连续性的、短期或长期的社区健康问题。
8.主动性和连续性
社区护理以家庭为单位,以主动服务和上门服务为主要方式,社区护理始于生命的准备阶段直至生命结束,覆盖生命的各个周期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三、社区护理的工作内容
1.社区健康护理
以社区为服务对象,通过收集整理及统计分析相关健康资料,了解社区群体健康状况及分布情况,发现存在的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参与监测影响群体健康的不良因素;参与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参与传染病的预防、消毒、隔离和报告等工作。
2.家庭健康护理
以家庭访视和居家护理为主要形式,除了对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外,还要观察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评估家庭整体功能、家庭发展阶段是否存在危机、家庭成员是否存在协调不当等问题,对家庭整体健康提供护理服务。
3.重点人群的保健指导
全面评估社区重点人群,包括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及疾病的高危人群,利用定期健康检查、家庭访视、居家护理等提供保健指导,避免或降低重点人群健康受损的机会。
4.社区健康教育
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和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居民树立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群体健康水平。
5.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
参与社区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工作,实施免疫接种技术服务。
6.精神心理卫生保健
评估个人、家庭和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确认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支持等手段帮助社区人群解决社会、心理方面等问题,消除和减轻精神压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保持身心健康。
7.传染病防治
利用社区资源对社区居民进行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训,提供一般消毒、隔离等护理技术咨询与指导;根据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及时督促社区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及早防范,按相关规定及时进行疫情报告。
8.社区康复护理
利用社区和家庭资源促进患者的康复或延续医院治疗护理,通过康复训练、生活指导使病情相对稳定的残疾人、慢性病患者、骨折等患者身体、心理、社交以及职业方面获得最大潜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早日回归社会。
9.慢性病防治与护理
慢性病防治策略及措施是以社区为基础,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进行预防性和促进健康的服务,如提供慢性病防治的健康咨询及转诊服务、治疗护理、康复服务、居家护理及长期照护服务。
10.院前急救护理
对社区急性病症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昏迷、中毒及意外事故如休克、骨折等急危症发生时,社区护士最早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现场基本急救、联系医院就诊或转诊服务,挽救患者生命,减少伤残的发生。平时深入社区开展急救知识培训,提高社区居民初步急救技能,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四、社区护理发展过程
社区护理起源于西方国家,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社区护理的发生和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回顾历史,社区护理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家庭护理阶段、地段访视阶段、公共卫生护理阶段和社区护理阶段。
(一)家庭护理阶段(19世纪中期以前)
19世纪中期以前,当时由于卫生服务资源匮乏、医疗技术水平局限及护理专业的空白,大多数患者被迫留在家中由家庭妇女看护。而这些妇女中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的看护训练,只能向患者提供一些基本的生活照顾。这种家庭护理模式为早期护理和社区护理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二)地段护理阶段(1859~1900年)
1859年英国利物浦企业家威廉·勒斯朋的妻子患慢性病卧床在家,得到地段护士罗宾森的精心护理。威廉深深体会到社区护理的重要性,于是雇佣了罗宾森护士,在英国利物浦市成立了世界第一所访视护理机构。在南丁格尔的支持和帮助下,威廉在利物浦皇家医院创办了护士学校,开始了地段护理教育。地段护理服务对象是个人,服务内容侧重疾病护理,护士主要来源于经过培训的志愿者。
1885年在美国纽约成立地段访视社,后命名“访视护士协会”。
(三)公共卫生护理阶段(1900~1970年)
1893年美国护士丽莲·伍德和玛丽·布鲁斯特在纽约开设了护理中心,对贫穷患者进行居家护理,同时也向居民提供预防疾病、妇幼保健和健康宣教等公共卫生护理服务,从而使地段护理演变为公共卫生护理。1912年伍德女士在美国成立第一所公共卫生护理机构,明确服务原则和标准。服务对象从个人、家庭开始走向社会。丽莲·伍德因此被称为公共卫生护理的鼻祖。
(四)社区护理阶段(1970年至今)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护士以社区为范围,以促进健康、防治疾病为目标,提供医疗护理和公共卫生护理,即社区护理。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给予肯定并加以补充,要求社区护理成为社区居民“可接近的、可接受的、可负担得起的”卫生服务。服务对象包括个人、家庭、社区。随后社区护理在世界各国以不同形式迅速发展起来,社区护士的队伍也在世界各国从质量上不断提高,从数量上逐步壮大起来。
1932年国民政府成立了中央卫生实验处,专门负责培养公共卫生护士。至1945年,北京共成立了4个卫生事务所,全国从事公共卫生的护士数量不同程度地增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部分医院开始设地段保健科或家庭病床。1997年以后我国医学院校相继在护理本科教学中设置社区护理课程,在深圳、天津等地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2005年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中提到发展社区护理,拓宽护理服务;2006年国务院发布《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提出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措施,为规范、加强社区护理教育和社区护理实践提供了保证。
(廖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