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观演建筑的发展概述

1.2.1 欧美观演建筑的发展概述

欧洲观演建筑的发展经历了2600多年的历史了。观演建筑起源于古希腊,最初是以室外剧场的形式出现的。公元前525年左右,古希腊出现了具备供祭祀、节日庆典、政治集会等功能的室外剧场,限于当时建造技术的限制,剧场为依山而建,根据地势自然形成“跌落”的观众空间(图1-4、图1-5)。到了公元前4世纪,古罗马出现了独立的剧场,建筑不再依据地势而建,而采用石头砌筑出观众台阶,演出功能更多元化了,除了宗教仪式外,舞蹈、杂耍、街边表演等世俗表演以及高格调的悲喜剧均在此上演(图1-4、图1-5)。

图1-4 古希腊露天剧场

图1-5 古希腊埃比道拉斯剧场石材台座

中世纪时期,流行的宗教剧开始出现,辅以复杂的舞台机关、豪华的布景和绚丽的服装。这类戏的演出场地大都在广场,属露天型剧场,舞台向观众全面敞开,以便于演员与观众进行交流。但是,随着古典戏剧的发展,开放式的舞台渐渐无法满足演出的要求。

文艺复兴直至17—18世纪,巴洛克风格逐渐兴盛。起源于意大利的歌剧同时在欧洲风靡,豪华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图1-6)和“镜框式”台口(图1-7)在欧美陆续兴建。第一座公共歌剧院圣卡西亚诺剧院(Teatro San Cassiano),于1637年在威尼斯向公众收费开放。这座歌剧院建立在一座由意大利建筑大师帕拉迪奥(Palladio)设计的剧院旧址之上。这个时期,私人的和公众的剧院和歌剧院遍布意大利。这种形制的歌剧院在欧洲得以广泛建设,这也是传统的西方歌剧院的经典形式。19世纪歌剧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峰,巴洛克风格剧院的建设劲风刮到了美洲(主要是北美)。同时,剧院不仅限于歌剧演出,舞剧、音乐表演等更多元的表演形态也进入剧院中。

图1-6 典型巴洛克风格的歌剧院观众厅

图1-7 “镜框式”台口

进入到20世纪,欧美观演建筑发展更加迅猛和多元化。除传统的经典歌舞剧、音乐表演外,更加面向公众的小型室内乐、音乐剧表演、实验性话剧等演出形态扩展了观演建筑的品类,马蹄形、鞋盒形、葡萄田形等各种观众厅形式应运而生。与此同时,观演技术也日新月异的发展,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对新时代的视听精神享受的追求,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后德国“品字形”舞台的普及(图1-8),以及建筑声学更加理论化和科学化。赛宾(Wallace Clement Sabine, 1868—1969)是现代室内声学理论的奠基人,他提出了重要的声音混响公式,为现代化剧院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舞台机械技术、观演灯光技术以及剧场控制技术等剧场专业技术也突飞猛进,这些因素和条件都开启了观演建筑设计和建设的新篇章(图1-9)。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观演建筑更加发挥了强大的精神功能及延续城市文脉语境的作用。如由法国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Paul Andreu,1938—2018)设计的中国国家大剧院采用全新的建筑形态,从而“断裂”性地面对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如荷兰建筑大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1944—)设计的葡萄牙波尔图音乐厅采用“透明背景”的舞台,使观演空间不再封闭在密闭的“盒子”里,与城市景观形成最大限度的渗透和互动,这些都是当代的观演建筑设计对精神及文化功能层面极为积极的思考与尝试案例(图1-10)。

图1-8 品字形舞台剧院(德绍人民剧院)/(《德国品字形舞台传入我国历史概述》,卢向东)

图1-9 波士顿音乐厅

图1-10 葡萄牙波尔图音乐厅

1.2.2 中国观演建筑的发展概述

据史料考证,我国的观演建筑可以追溯到汉代。我国最早的观演形态也是从室外剧场这个雏形发展而来的。中国古代的表演形式统称为“百戏”,是乐舞和杂技等综合表演的总称。东汉时期的表演场所称为“观”(中国古代的一种阁楼式的建筑)。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元封三年)在今河南洛阳建成了我国较早的一个剧场—“平乐观”。

约公元201年,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主持建设了著名的铜雀台,供他和自己的文臣武将欣赏歌舞表演(图1-11)。

图1-11 铜雀台

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国经济和文化交流比较繁荣的时期,百戏表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表演的场所建设也逐渐增多。随着百戏的发展,这个时期的表演场所也演进为舞厅、舞亭、舞楼、乐楼等,并逐渐产生了室内表演场所。唐玄宗是对乐曲、百戏很痴迷的帝王,唐代的演出场所叫“观铺”,用于表演歌舞、乐曲、杂技甚至马戏等。隋唐时期,我国的露天和室内剧场基本成形了。

两宋时期,经济发展以及中国文化、中国美学的发展达到鼎盛。市民艺术逐渐兴起,宋代的文学、戏曲艺术得以极大地发展。伴随着营造工艺的成熟,较有规模的城市的茶楼、酒肆里面就经常有流动艺人的演出。这种演出场所被称为瓦肆、瓦舍或游棚。有的大的演出场所可以容纳上千的观众,并开始统一收取门票。宋代的剧场奠定了中国传统剧场的基本形制格局,这是中国传统剧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随后的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掌握中国政权,统治者为了稳固统治而大力扶持佛教的发展,此时的观演空间一般设置在庙宇内。

明清时期,我国剧场建设规模较大。营造工艺、剧场装饰等更加成熟精致。同时,不同的剧场有了等级、贵贱之分。同一剧场内部的座位也出现了官座、女座、散座、池子等不同等级的座席区。清代剧场沿着宫廷剧场、府第剧场、营业性的民间茶园、地方性的或者会馆里面的小型剧场等不同等级、不同形制的方向发展(图1-12)。

图1-12 正乙祠室内戏楼

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的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的清王朝被西方新兴资本主义强国入侵,西方的剧院也被引入到清末民初的中国。中国剧场的发展受到强大外力的影响(图1-13)。1874年,由英国人建立的上海兰心剧院是在中国土地上第一次出现的纯西式剧院。1909年,上海“新舞台”“亦舞台”“新新舞台”的陆续开业开启了中国新式剧场的时代,这也是一群最早的中国镜框式舞台剧院。

图1-13 上海大世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新中国成立的初期,各项事业百废待兴。这个时期国家的经济底子薄,国家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恢复农业及建立工业体系上。所以,观演建筑层面的消费基本沿用原来的剧院和剧场或者进行适度的改、扩建(图1-14)。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随着国际政治和外交格局的变化以及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开始,我国陆续与欧美发达国家建交,外资逐渐进入中国。国内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这些外部和内部的变化极大地刺激了观演建筑发展和建设。伴随着这一波剧院发展的契机,各类剧场也经历着新与旧的剧场运营、设计、建造等艰难摸索和转换的阵痛。原有经济体制下的礼堂、影剧院、群众俱乐部、音乐厅等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新形势下的观演需求,建设现代化的剧院已经是当务之急。深圳大剧院(图1-15)的建设就是在此时代大背景下完成的。由于深圳具有毗邻香港的地域优势,借鉴了香港建设现代化剧院的经验,建设了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投资上亿的综合型的深圳大剧院。该大剧院集大剧场、音乐厅、展廊、沙龙空间于一体,采用了国际流行的品字形舞台和镜框式台口,并于1989年投入使用。这是中国内地第一次对现代化剧院建设的有益尝试。

图1-14 人民大会堂

图1-15 深圳大剧院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国内经济加速发展,同时也开启了我国观演建筑建设的全新篇章。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民渴求同步的精神文化生活,各大城市也迫切地希望展示自己的文化形象,国家也要展示复兴过程中的新的国际形象。上海大剧院的建成以及国家大剧院的建设立项紧扣时代的脉搏,特别是中国国家大剧院(图1-16)的建设带动了各个地方省市的“大剧院”模式的建设高潮。此后的十几年间,这种综合性的演艺中心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重庆大剧院、天津大剧院、江苏大剧院、无锡大剧院、珠海大剧院、武汉琴台大剧院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大剧院”模式是一种“高、大、全”的观演建筑模式。首先是规格高:一般作为省会级城市或者一、二线城市的文化名片打造。其次是投资大:动辄十几亿元的建设总投资。第三是功能全:功能通常会包含大、中、小的三到四个剧场,能分别满足歌舞剧、音乐演奏、话剧、戏曲、小型实验剧等的演出。建设“大剧院”浪潮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标志。也是对国内观演文化建筑匮乏的必然补充。经历了十几年的大型综合演艺中心的高热度建设。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大剧院”建设的余温尚在,国内的剧场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此同时,剧场运营和管理者也对演出市场、观演空间的策划、定位和运营有了更加成熟和清醒的认识。剧场的投资人、建设方、经营者、管理者以及业内相关专家学者开始反思和总结“大剧院”模式。剧场策划、立项和建设方面已经开始朝着投资理性化、竞争差异化、剧种多元化、个性定制化、功能复合化的方向发展。不再一味地追求大而全的剧场建设模式。嵌入到文旅产业组团的定制剧秀场、小巧精致的音乐剧剧场、先锋时尚的实验剧小剧场、复合商业酒店等多种业态的观演综合体应运而生,这些新型的观演建筑的出现无疑代表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图1-16 国家大剧院/沈绍文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