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番茄露地栽培技术

第一节 露地春番茄栽培

一、品种选择

露地春番茄栽培一般选用中晚熟品种。培育适龄壮苗是春番茄早熟丰产的重要基础。

二、育苗

1.育苗期的确定

育苗期的长短首先取决于育苗期间的温度。在正常的育苗条件下,番茄从出苗到第一花序开始分化约需600℃的活动积温,花芽发育整个过程又需600℃的活动积温。因此,欲培育出即将开花的大苗,应保证有1000~1200℃的活动积温。育苗期间一般以维持日平均气温20℃左右为宜,需50~60天。再考虑到1次分苗的缓苗时间及定植前的锻炼,以60~70天的日历苗龄为宜。当定植期确定后,提前60~70天播种育苗即可。

2.种子处理

1)浸种

① 温汤浸种。先用清水浸泡番茄种子1~2小时,然后捞出把种子放入55℃热水中,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分钟,之后再继续浸种3~4小时。温汤浸种时,一般是一份种子两份水;要迅速、不断地搅拌,使种子均匀受热,以防烫伤种子;要不断加热水,保持55℃水温。可以预防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等病害发生。

② 药液浸种。应有针对性地为预防某种病害而选取相应的药剂。如防治番茄早疫病,先用温清水浸种3~4小时,再浸入40%福尔马林100倍液中,20分钟后捞出并密闭2~3小时,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治番茄病毒病,用清水浸3~4小时后,转入10%磷酸三钠或2%氢氧化钠水溶液,经20分钟取出,用清水冲洗数遍,至pH试纸检验为中性时即可。

2)催芽 番茄种子经过浸种处理后可以直接播种,但最好还是要进行催芽播种。进行催芽时,通常未经药剂处理的种子,需先用温水浸泡6~8小时,使种子充分膨胀,然后放置在25~28℃温度条件下催芽2~3天。而用药剂浸种的种子,只需用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后即可直接催芽。催芽过程中,关键是控制温度,其次是调节湿度和进行换气。为保证氧气和适宜的水分,应每隔6小时左右翻动1次,并根据干湿程度补充一些水分,必要时每天用清水淘洗1~2次,以清除种子表面的黏质,并更新空气和保持湿度。催芽最好采用恒温箱。经过催芽的种子,播种后出苗快而整齐,有利于培育健壮的幼苗。

3.苗床地的选择

培育番茄苗要选择排水良好、土层较厚、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pH中性左右、近2年未种过茄果类的地块来进行育苗。

地貌条件应根据不同季节区别对待。晚秋培育反季节栽培的苗,应选择四周有挡风物的高地或坐北朝南、有一定坡度的台阶地。而在冬季育苗,因正是干旱少雨季节,可选择地势平坦的地,尤以水稻地为佳。春季育苗应选择四周空旷的地块,以加强光照,夏季最好选择山地育苗。

番茄苗床地要尽可能早翻土,并撒石灰调节酸碱度。番茄苗床的规格,一般长10米、宽1.5米。

4.培养土的配制

1)优质培养土应具备的条件 培育番茄苗的优质培养土必须有良好的物理结构,富含足够的营养成分,且要求化学性质(主要指土壤酸碱度)相对稳定。试验测定表明:培养土的容重应在0.5~0.7克/立方厘米之间,总孔隙度为70%~80%,pH值以中性略偏碱为宜。

2)培养土的组成及配比 根据以上要求,生产上常用的育苗基质有肥沃园土、堆厩肥、栏粪、猪牛粪渣、炭化谷壳、草炭等。

园土是培养土的主要成分,应占到30%~50%;为防止土壤传染病害,不要选择近两年种过茄科蔬菜的园土,最好选择生姜、豆类或葱蒜土以及肥沃的稻田土;园土掘取后要充分烤晒、打碎、过筛,并保持干燥状态备用。有机肥料如猪牛粪、堆厩肥等,是主要的营养源,应占培养土的20%~30%。这些有机肥一定要提前收集,并进行避雨堆沤,使之充分腐烂发酵。炭化谷壳或草木灰能增加培养土的钾含量,使其疏松透气,并提高pH值,其含量也可占培养土的20%~30%。

根据笔者的试验研究:培育番茄苗的培养土可采用2/4园土、1/4猪粪渣和1/4炭化谷壳(体积比)配制而成。此外,还可加少量过磷酸钙;必要时加适量石灰调节酸碱度。

3)培养土的消毒 常用的方法有福尔马林(40%甲醛)消毒。一般1000千克培养土,用福尔马林药液200~300毫升(即0.2~0.3千克)。加水25~30千克,喷洒后充分拌匀堆置,并覆上一层塑料薄膜闷闭2~3天。揭膜6~7天待药气散尽即可使用。

4)培养土的使用 作苗床后,在播种前一个星期即可铺设培养土,厚度为6~8厘米。要求厚度均匀一致,床面平整,播种后的盖籽土也要求用这种培养土。

5.播种

1)播种量 一般番茄种子每克有300粒左右,根据定植密度,一般每亩大田用种量20~30克。每平方米播种床可以播种10~15克。如果种子发芽率低于85%,播种量还应该适当增加些。

2)播种方法 通常有撒播、条播和点播。播种前半天或1天要将苗床浇透,使水分下渗10厘米左右。即除渗透培养土外,苗床本土还要下渗2~4厘米。播种时应将湿润种子拌些干细土,并采取来回撒播方式,即可播得均匀。播种量以干种子计算,每10平方米苗床播50~75克,可满足2~3亩大田之用。播种后应立即覆土,覆土要用过筛的细土。覆土厚度0.8~1.0厘米,薄厚要一致。播种后每平方米苗床再用8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上细土均匀薄撒于床面,可以防止幼苗猝倒病发生。最后在育苗床面上覆盖一层地膜,待有70%幼苗顶土时撤除覆盖物。

6.苗床管理

番茄如果采取一次成苗,苗床生长期间也可划分为四个时间,即出苗期、破心期、旺盛生长期和炼苗期。

1)出苗期的管理 从播种到子叶微展即为出苗期,约需3天,主要是为了促进出苗快而整齐,必须维持较高的湿度和控制较高的温度。温度控制以22~24℃为宜,白天可升至25~26℃,夜间可降至20℃左右。为保持土壤湿润,在床温不过高的情况下,一般不宜揭除覆盖物。

2)破心期的管理 从子叶微展到第一片真叶展出即为破心期,约4天。为了在一定时期不形成高脚苗并促进先长根,主要采取控的措施。首先在确保秧苗不受冻的情况下,尽可能多见阳光。其次是适当降低温度,白天控制在16~18℃,夜间12~14℃。其三是控制浇水,降低床土温度。此外,遇秧苗拥挤时应及时间苗。

3)旺盛生长期 幼苗破心后生长加快,即进入旺盛生长期。为了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进行,应采取促控结合的管理措施。主要是提供适宜的温度、较强的光照、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① 控制昼/夜气温为20~24℃/14~15℃;昼/夜地温为16~18℃/12~14℃。

② 在保证以上温度的前提下,一般不需覆盖,以利于通风见光。

③ 保证水分和养分供应,一般在正常的晴朗天气,应每隔一天喷水一次,以维持床土湿润;即使在低温阴雨天气,也应每隔2~3天喷水一次,以维持床土呈半干半湿状态。在床土缺肥的情况下,可结合浇水喷2~3次营养液,营养液应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配合,三者的总浓度不要超过0.2%。这里介绍一个营养液配方供参考应用,即尿素50克、硫酸钾80克、磷酸二氢钾50克,加水100千克,溶液浓度为0.18%。还可以采用氮、磷、钾专用复合肥配制。

④ 遇秧苗徒长时,可喷施50毫克/千克多效唑或采取松土断根等措施。

4)炼苗期的管理 定植前3~4天即可进行炼苗。主要是采取控的措施,包括控湿降温、揭除覆盖物等。必要时可使床土露白或有意松土断根。

7.壮苗标准

番茄壮苗是指在生产中能够获得早熟、高产、优质,并对不良环境具有较强适应性的番茄幼苗。一般来说,番茄在冬季和早春育苗的壮苗标准为:日历苗龄70~80天,苗高20~25厘米,茎粗0.5厘米以上,且上下尖削度小,节间短,节间长度基本相等;具有子叶和8~9片真叶,叶片肥厚,叶色浓绿,第1花序花蕾肥壮饱满;根系发达,侧根数量多,呈白色;全株不带病原菌和虫害。因此,壮苗耐旱、耐轻霜,定植后缓苗快、开花早、结果多。

壮苗是番茄丰产的基础,在育苗过程中应做好栽培管理工作,努力达到秧苗整齐健壮的目的,同时防止徒长苗和老化苗的出现。徒长苗表现为茎细长、柔弱、节间长、叶色淡、叶肉薄;花数少,且花蕾小,根系不发达;定植后缓苗慢,发棵晚,容易发病受冻。而老化苗则植株矮小,茎细而硬,节间短,叶片小而厚,无光泽;根系老化,颜色发暗;定植后节间不能正常伸长,生长缓慢,开花结果晚,后期容易早衰。

三、整地做畦、施基肥、覆地膜

栽培番茄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通气良好、排水方便、保水能力强、pH值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质壤土或黏质壤土较好。为减少土壤传染病害和线虫为害,番茄不宜连作,最好选用符合以上要求的水稻土或近2年未种过茄果类的土壤。

准备种番茄的地,在前茬收获后如有一段空闲时间,应尽早深翻土壤26~30厘米,以后还要适时深翻一次。到定植前7~10天,可开始整地做畦。番茄多采用一畦双行种植,畦宽一般是1.6米(包沟),要求上实下虚呈龟背形。整地做畦的同时要结合施入基肥。施用方法采取铺施与穴施相结合。因为番茄是一种需肥量较大的蔬菜,且各种养分之间要合理配比。据研究测定,番茄整个植株内氮、磷、钾的成分比例为N∶P2O5∶K2O=2.5∶1∶5,而植株N和K2O的吸收率为40%~50%;对P2O5的吸收率约为20%;据此换算,施肥对三要素的配合比例应为1∶1∶2。故施肥种类不能单一,否则将影响果实产量与质量。根据笔者多年的试验实践证明:栽培番茄可选择腐熟有机堆肥、饼肥、过磷酸钙及含磷较高的复合肥作基肥;每亩施用量分别为2000~3000千克、80千克、30千克和40千克。其中,饼肥与50%~60%的有机堆肥于最后一次整地前撒入土中,余下的有机肥和过磷酸钙及复合肥充分混合后施入定植穴中。这样,既保证了前期生长对养分的需要,又能有效防止后期的早衰。

覆盖地膜。番茄进行地膜覆盖栽培,能有效地提高地温、保持湿度、控制杂草,因此能显著地促进生长和提高早期产量。覆盖地膜前,要将土面整碎整平,并对施肥后的定植点作好标记。覆膜要在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力求紧贴土面,四周用土封严。

四、定植

1.定植时期

春番茄露地定植时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一般应在晚霜过后,日平均气温达15℃以上,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定植。番茄苗的定植期取决于秧苗的大小,即生理苗龄。一般而言,番茄的优质、丰产栽培,以定植中龄苗为宜。其标准是:苗高23厘米左右,6~7片叶,初显花蕾。

2.定植密度

春番茄的栽植密度取决于品种、整枝方式、生长期长短等多方面因素。早熟品种密植栽培的适宜果穗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穗,中晚熟品种栽培的适宜果穗密度为每平方米25~30穗,根据这个标准即可推算出栽植的行株距。如早熟品种单干整枝留3穗果摘心,栽植密度应为每平方米七八株,行株距为50厘米×(25~28)厘米;如中晚熟番茄单干整枝,每株留5穗果,密度应为每平方米五六株,行株距为(55~60)厘米×(33~36)厘米。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栽植密度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在增大密度的同时,应注意改善群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行距和株距对产量的影响以行距影响较大,宽行密植、大垄双行、隔畦间作等都是比较科学的密植措施。

3.定植方法

定植应选在晴天进行。为方便管理,秧苗应分级分区定植。定植前半天应对秧苗浇一次水,以便多带土并少伤根,定植的深度以平子叶处为宜,定植过深则影响缓苗。如果是定植地膜土,破孔要尽可能小,定植后要用土将定植孔封严呈馒头形。压根水要在定植的当天浇完,否则将影响成活率。

五、田间管理

1.中耕、浇水和追肥

1)中耕 番茄定植后应及时中耕,早中耕、深中耕有利于地温的升高,促进迅速发根与缓苗生长。中耕应连续进行三四次,中耕深度要一次比一次浅。垄作或行距大的畦作可适当培土,促进茎基部发生不定根,扩大根群。

2)浇水 番茄有一定的耐旱能力,但要获得高产,必须重视水分的供给与调节。定植后5~7天可浇一次缓苗水,然后中耕保墒,控制浇水,适当蹲苗。中、晚熟品种开花结果较晚,营养生长较旺,在结果前应控制水分,一般须待第一果穗最大果实直径长到3厘米时结束蹲苗。有限生长型的早熟品种开花结果较早,营养生长较弱,如蹲苗过度会影响早熟和丰产,因此蹲苗时间应适当缩短。一些生长势较弱的早熟品种也可以不经过蹲苗期,直接进入正常的肥水管理。蹲苗结束后,应结合追肥浇催秧、催果水,加快秧、果生长。番茄的需水量到结果盛期达到高峰,这期间每4~6天要灌水1次,使整个结果期保持土壤水分比较均匀的湿润程度,防止忽干忽湿,减少裂果及顶腐病的发生。番茄对土壤通气条件要求比较严格,雨后应及时排水,防止烂根。

3)追肥 番茄需肥量较大,除重施基肥外,还应根据需要追施速效性肥料。第一果穗果实开始膨大时,结合浇水要追施1次催秧、催果肥,每亩可施尿素15~20千克、过磷酸钙20~25千克或磷酸二氢铵20~30千克,缺钾时可施硫酸钾10千克。也可用1000千克腐熟人粪尿和100千克草木灰代替化肥施用。以后在第二穗果和第三穗果开始迅速膨大时各追肥1次。除土壤追肥外,可在结果盛期辅之以根外追肥,用0.2%~0.5%的磷酸二氢钾,或0.2%~0.3%的尿素,或2%的过磷酸钙水溶液,喷施叶面,或喷多元复合肥。还可用50~100微升/升硼酸或硫酸锌等溶液根外喷施。注意,追施钙肥可有效防止脐腐病的发生。

另外,追施氮肥时要注意,氮肥要深施在土壤12厘米以下,距离根10厘米左右,另外应待土壤较干时追施,然后浇透水,这样氮肥在深耕层中可缓慢水解释放铵离子供番茄吸收。

2.植株调整

番茄具有茎叶繁茂、分枝力强、生长发育快、易落花落果等特点。番茄植株调整的目的是调整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适当整枝和摘除多余的侧枝,加强通风透光,防止植株徒长,减少养分的损耗,以集中更多的光合产物供果实生长,从而增加单果重量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植株调整的措施包括搭架、绑蔓、整枝、打杈、摘心、保花保果、疏花疏果等。

1)搭架、绑蔓 番茄除少数直立性品种外,均需搭架栽培,因植株匍匐地面,不但浪费生产空间,还容易感染病害,果品质量差。搭架后,叶面受光好,同化作用强,制造养分多,花芽发育好,番茄产量高、品质好。因此,当植株长到约30厘米高时,应及时搭架,并将主茎绑缚在支架上。支架用的材料可就地取材。支架的形式主要有4种,即单杆架、人字架、四角架和篱型架。插架一般在第2次中耕后进行,随着植株的生长将茎逐渐绑在支架上。绑蔓时,注意不要碰伤茎叶和花果,将果穗绑在支架内侧,避免损伤果实和发生日灼病。一般是每1果穗绑1道,绑在果穗的上部叶片之间。

2)整枝 番茄的整枝方式有多种,各有特点。露地栽培常用的整枝方式有单干整枝、改良单干整枝、一干半整枝和双干整枝。

① 单干整枝:只留主枝,把所有的侧枝陆续全部摘除。用这种方式整枝使单株结果数减少,但果型增大,而且早熟性好,前期产量高。适合早熟密植矮架栽培和无限生长类型品种。但这种整枝方式在果实商品性状方面不如改良式整枝,而且单位面积用苗数多,根系发展受到一定限制,植株容易早衰。

② 一干半整枝:除主茎外,保留第1花序下方的第1侧枝,仅留1穗果后即摘心,上面留2片叶,其余侧枝全部摘除。这种整枝方式总产量比单干整枝高,有限生长类型的品种多采用此法整枝。

③ 改良单干整枝:除主枝外,保留主茎第1花序下方的第1侧枝,但不坐果,只保留侧枝上1~2片叶,其余侧枝全部摘除。用这种方式整枝,植株发育好,叶面积大,坐果率高,果实发育快,商品性状好,平均单果重量大,前期产量比单干整枝和一干半整枝高,总产量比单干整枝高。

④ 双干整枝:除主枝外,再留第1花序下生长出来的第1侧枝,而把其他侧枝全部摘除,让选留的侧枝和主枝同时生长。这种整枝方式早期产量和单果重量均不及单干整枝,且结果较晚,但可以增加单株结果数,提高单株产量,并且根系发育好,植株生长健壮,抗逆性强。这种整枝方式适用于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地块和生长期较长、植株生长势旺盛的中晚熟品种。

3)打杈 在整枝过程中摘除多余的侧枝,谓之打杈。打杈的操作不可过早或过迟,因为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有一定的相关性,过早摘除腋芽,会影响根系的生长,而打杈过晚,会大量消耗养分。一般掌握在侧芽长到6~7厘米时摘除较为合适,并要在晴天进行,以利于伤口愈合。

4)摘心与摘叶

① 摘心。番茄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结一定果穗后就要把生长点掐去,称做摘心,也可称做打顶或打尖。摘心的目的是保证在有限的生长期内所结的果实能充分膨大和成熟。有限生长类型番茄品种可以不摘心。一般早熟品种、早熟栽培、单干整枝时,留2~3穗果实摘心;晚熟品种、大架栽培、单干整枝时,留4~5穗果实摘心。注意,摘心要根据当地生长期的长短确定留果穗数,于拉秧前45~50天摘心。为防止上层果实直接暴晒在阳光下引起日灼病,摘心时应将果穗上方的2片叶保留,遮盖果实。为防止番茄病毒的人为传播,在田间作业的前1天,应由专人将田间病株拔净,带到田外烧毁或深埋。作业时一旦双手接触了病株,应立即用消毒水或肥皂水清洗,然后进行操作。

② 摘叶。结果中后期植株底部的叶片衰老变黄,说明已失去生长功能,需摘去。摘叶能改善株丛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但摘叶不宜过早和过多。

3.疏花疏果与保花保果

1)疏花和疏果 为使番茄坐果整齐、生长速度均匀,可适当进行疏花、疏果。第1花序果实长到鸡蛋黄大小时,每株留3~4个果穗,每穗留4~5个大小相近、果形好的果实,疏去小果和畸形果,可以显著提高商品质量和产量。

2)保花保果 番茄落花现象比较普遍,造成落花的主要原因包括:①营养不良,包括土壤营养和水分不足、植株损伤过重、根系发育不良、整枝打杈不及时、高夜温下养分消耗过多、植株徒长、养分供应不平衡等;②生殖发育障碍,温度过高或过低、开花期多雨或干旱等,都会影响花粉管的伸长和花粉发芽等,容易产生畸形花(长花柱或短花柱花等)而引起落花。露地春番茄早期落花的主要原因是低温或植物损伤;中晚熟番茄夏季落花的主要原因是高温多湿。防止落花必须从根本上加强栽培管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防止落花,而且可以刺激果实发育。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2,4-D(使用浓度15~20毫克/千克)、PCPA(对氯苯氧乙酸,又称防落素、番茄灵,使用浓度25~30微升/升)等,可作喷花或蘸花处理。

4.病虫害防治

露地春茬番茄,在幼苗期要特别注意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等病害,并注意防治小地老虎和蝼蛄等害虫。田间发病的主要病虫害有晚疫病、早疫病、叶霉病、青枯病、病毒病、蚜虫、棉铃虫等,要注意及时防治。防治方法按照第六章执行。

六、采收

露地春番茄在定植后60天左右便可陆续采收。对于鲜果上市的品种,最好在转色期或半熟期采收,如果番茄需要贮藏或长途运输最好在白熟期采收,加工番茄最好在坚熟期采收。适时早采收可以提早上市,增加前期产量和效益,并且还有利于植株上部花穗和果实的生长发育。番茄采收时最好去掉果柄,以免刺伤别的果实。采收后,根据大小、颜色、果实形状,有无病斑和损伤等进行分级包装,提高商品性。

在植株上用1000毫克/千克乙烯利手工涂抹或用小喷雾器直接喷洒白熟果(注意不能喷到叶上,以防药害),可提早红熟,提早上市。

采后催熟可用2000毫克/千克乙烯利浸泡果实1~2分钟,然后贮存在25℃左右条件下催熟,大约4~5天即转色变红。采收后催熟必须严格控制温度,低于20℃催熟慢,低于8℃时易受冻害腐烂,高于30℃也易引起腐烂。在最后一批果实成熟前,可用2000~4000毫克/千克乙烯利全田整株喷洒,可提早4~6天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