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得必有失

世上没有完美的家人

家庭压力同样来源于这样的完美主义。

有男人味,会做家务,会讲甜言蜜语,还能砍树盖房、组装汽车,对妻子以外的女人全都不屑一顾,对小动物很温柔,虫子都不舍得杀一只,却(奇迹般地)能够保家卫国……如果妻子坚信这种无懈可击、浑身优点的男性是真实存在的,自然会对干啥啥不行的丈夫怒火中烧。

各科成绩优秀,运动细胞发达,乐器也玩得不错,内务整理得干干净净,彬彬有礼,天资聪颖,胆大心细,待人慷慨,性格坚毅,还是从不会惹人嫉妒的俊男靓女……一旦深信世上有如此优秀的孩子存在,自家孩子要是达不到这样的标准,谁能忍住不好好教训一番呢?

如果将这番话随便讲给某人听,对方的第一反应多半会是笑出声来,然后回复一句:“这怎么可能呢?差不多就行了。”但恐怕转过头去,他就会把所有压力和训斥都施加到自己的孩子头上:“好好学习!”“学什么都得坚持下去,不许半途而废!”“给我好好收拾房间!”“这孩子,见人还不快打招呼!”……诸如此类的训斥必然接踵而来。

人生没有不用付出代价的事。一味地消除这边的风险,那边的风险便会纷至沓来。不论是紫外线还是胆固醇,都不可能被完全清除。

子女教育和夫妻关系同样如此。

举个例子,我们所知道的理科天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完全没有好好拾掇自己的意识,这是因为他们脑中的“虚拟世界”太过活跃,无法与眼前的现实世界融合,从而无法达到虚拟与现实的平衡。

太过沉迷于脑海中的事物,就会在认清现实事物上花费更长的时间,无法利索地完成日常小事,最终结果就是东西用完乱放、衣服脱了乱丢、事情做到一半就撒手不管。不管是“任务”还是“物品”,总之就是没办法厘清——这就是一些理性思维活跃的大脑的典型特征。

如果拼命想把这样的孩子培养得彬彬有礼、一尘不染,或许一个潜在的天才少年就会悄无声息地消失;但若连正常的社会生活都无法适应,则根本算不上是长大成人了。

父母需要把握好以上两种风险的尺度,如果盲目坚信没有损失、只有获益的“完美主义”,只会招致不幸。

所以,当看到自家小孩没办法把自己拾掇得井井有条时,不如就将其当作孩子的个性来看待吧!换个角度想想——“我家小孩可是拥有无穷的创造力呢!”不是同样令人欣喜吗?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丈夫和妻子、上司和部下,在面对上述问题时也是如此。如果对方改掉了“稀里糊涂”“磨磨蹭蹭”“做一半就撒手”等小毛病,某种程度上,他们的个性也会消失,你爱这个人的理由(不拘小节、想象力丰富、有毅力等)便也随之消失了。

不过,倒也不用担心。因为这些都属于大脑的个性,不是人为想改就能改掉的。

换句话说,即便努力改正这些小毛病,也只会徒劳无功,而“试图修正小毛病”这一行为正是“家庭压力”的主要来源。

“已经说了多少次了,为什么总是乱放东西?”生这种气毫无意义——因为肇事者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啊。所以说,但凡遇到这种情况,不如问问对方是不是有什么困难,如果提醒多次都改不了的话,就要考虑是不是应该换个方式来应对了。

就在昨天,我家刚巧就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儿子把西服脱下来,随手就放在衣帽间门口的走廊上,这一幕刚巧被我丈夫看见了。作为家中一丝不苟的“洗衣队长”,丈夫当场就发火了,唐僧念经一样叨叨着:“说了多少次了,不要随便扔在这儿,要挂上、挂上!这臭毛病怎么老是改不掉呢?不管有什么急事,都必须先把衣服挂在衣架上!”

儿子当时正在厨房里跟我一起准备晚饭。听到这话,我拔高音量对丈夫说:“你也是的。吃了多少年你儿子做的饭了,就一件衣服而已,帮他挂起来又能费多少力气?”“这是两码事!我说的是修养问题。”丈夫当场反驳。

就这样,每次他路过衣帽间走廊看到这副光景,火气就会越来越大。见此情形,我便悄悄替儿子把衣服挂上,还麻利地喷了点杀菌除皱喷雾——完成这些也就花了不到半分钟。

与其改变家人,不如换个处理方法

其实我家衣帽间的使用效率一向很高。这栋房子在建造之初,我们就特意精确地计算了儿子的动线,为他配备了一个专用衣帽间。

这个衣帽间位于刚进玄关、登上台阶之后正对面的地方,右边是卫生间,左边是一体式厨房,再往上一层就是儿子的卧室。不管进门后面朝哪边,他总会不自觉地在门口脱掉外套,把书包随便放在哪里后,径直往屋里走去。

再挪个50厘米,就能把包好好地放在固定的地方,挂外套的衣架也就在一米开外。如果儿子能自觉把外套和包放在该放的地方,固然是好事,但由于他还要负责准备晚饭,所以进门后总会直直朝着楼梯尽头的冰箱而去。多亏有儿子帮忙,我们一家才能每天享用丰盛的晚餐,所以放包、挂衣服之类的小事让他人代劳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话说回来,我丈夫这唠叨别人的毛病也是改不掉的,所以只能静待他发泄完毕,再由我和儿媳解决儿子的“遗留问题”。

今年搬进新房子之后,这套机制一向运转良好,我们一家人也得以和谐共处。而在之前住的房子里,儿子丢外套的地方离衣帽间实在太远,为此我也常因丈夫无休止的唠叨和儿子随手乱丢东西的习惯而恼火(虽然最终还是决定原谅他们),儿子儿媳还总是为了衣帽间的面积分配问题吵嘴。

当时我就想,建新房子时,干脆将“乱丢乱放”作为房屋设计的前提好了。这个想法真正付诸实际后,争吵和怒火都明显减少了许多——我可以发誓,这绝对是真的。

对了,第二天一早看到自己的外套平平整整地挂在衣架上,儿子还会特意跑过来跟我说一句:“谢谢老妈帮我挂衣服!”皆大欢喜。

家中无大事,只要对任何事情都上点心,完全可以避免家里人翻来覆去地为了同一件事发无谓的脾气。

◆◆◆

有些主妇看到丈夫胡乱脱掉衣服之后,也不翻个面就直接丢进洗衣机,真的会很火大,于是来找我抱怨。对此我往往都会提议:“放弃吧,这都是大脑的习惯,不好改的,不如你自己上手处理来得更快。”通常主妇们都会对我这种说法表示惊讶:“凭什么我来替他做?把脏衣服从洗衣机里掏出来再翻个面,你知道有多费劲吗?”

“既然如此,下次试着在洗衣机旁边放个脏衣篮?”我提议。

“脏衣篮?对哦,这倒是可以。”

看,这不是也有解决办法的嘛。

还有个朋友跟我说,家里的烧水壶是个尺寸很小的茶壶,她丈夫烧水时总会把水洒得到处都是。每次看到丈夫笨手笨脚、粗枝大叶的样子,她就忍不住心里一梗。

我帮她分析:“要是你老公真的用不好小茶壶,不如干脆换成高中橄榄球部里用的那种大号茶壶怎么样?”

她立刻就接受了这项提议:“大茶壶还真是挺配他的呢!”

◆◆◆

如果你的家人也常因为同一件事反复发火,与其改掉家人的所谓“毛病”,不如另辟蹊径,换种方式看待这些小习惯,这样会轻松得多。脑海中被“明明能做到,偏偏不努力”这样的念头占据着,自然而然会很生气,进而强迫对方必须按照自己提出的标准来行事;而早早接受对方根本无法达标的现实,就能很快找到其他方法来适应现状。

一点小小的改变,有时甚至能挽救整个家庭气氛于水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