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向世界文学中英姿飒爽的主人公们致敬

本书是我作为主持人,对文学界的五位嘉宾依次所做访谈的辑录。五位嘉宾应邀,与我一道,从各个角度就文学相关的多个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这一系列访谈本来是由日本出版文化产业振兴财团(JPIC)和光文社共同主办,并由我本人所任教的东京大学文学部现代文艺论研究室协办的一个系列讲座项目,最初宣传为“面向初高中学生的读书讲座——‘新·世界文学’入门”。

然而,事实上,原本计划中讲座所针对的主要听众——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朋友,并不如我们在项目设想中那么积极,有的时候,甚至反倒是“中老年”听众更为踊跃。当然,论及文学本身,我个人的看法是优秀的作品就是优秀的作品,本来也没有所谓面向青少年或中老年的世代差别,无论听众是谁,我都会怀着同样的热忱,和大家共同分享文学的乐趣。我本来也不是一个善于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理论化的人。因此,无论是不是面对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朋友,我都坚持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跟大家一起讨论。说实话,我在大学里的授课,也都大致如此。

同样,稍微粗浅直白地说,所谓文学,本没有日本文学、法国文学或者俄罗斯文学之类的区分,希望大家都能在文学的世界里找到乐趣(当然了,国别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又另当别论),我个人也始终都是秉持着这样的一种态度。因此,推动超越既有“界限”的“读书运动”,同时打破年龄层的世代阻隔,与各界朋友展开对话讨论,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我们的听众当中,既有十二三岁的少年,也有七八十岁的长者,大家怀着对文学同样的热情参加了本次系列讲座活动。在此,我要衷心感谢各位听众朋友的积极参与!

作为嘉宾系列访谈的辑录,本书主要是通过与各位受访嘉宾的对谈,尽量深入浅出地从整体上介绍当前的世界文学是怎样的一个现状,有哪些优秀作品,以及读书方法的推荐,等等。我希望这本书既可以作为初高中学生的文学入门教程,同时也能成为成年人文学再入门的参考书。当然了,提到“世界文学”一词,虽然不过短短四个字,但实在是一个庞大而又难以整体把握的怪物一般的存在。实际上,和广大读者朋友们一样,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往往只是世界文学的某一个部分而已(不怕各位见笑,从世界文学的角度来看,本书所谈及的文学,也可能仅仅只是这个宏大命题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因此,我觉得所谓的世界文学,不是看大家读了多少作品,而是应该看大家如何选择作品、如何阅读作品。在《什么是世界文学》(日文版由国书刊行会出版,奥彩子等翻译)这本书里,比较文学专家大卫·达姆罗什[1]认为:世界文学,并非一系列成套的经典文本(正典[2]目录),而是一种“阅读模式”。所谓“阅读模式”(采用“……模式”这样的词语不过就是为了说起来显得高端而已),简单来说就是指书籍的“阅读方法”,取决于读者怎样阅读作品。

也就是说,在传统的教养主义思维影响下,由专家给定一些所谓的文学名著书单,然后让读者对着这些名著埋头苦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读者应该通过自己的方式拣选属于自己的“经典文本(正典目录)”。甚至在当今这个时代,意图拣选“经典文本”这一做法本身,也都已经很难实现了吧。因为没有人能替代读者去阅读书籍,每一位读者都是在自己当下的社会现实中来阅读文学作品的,所以读者本身也嬗变成了文学世界真正的主人公。就让我们通过这本书开启通往世界文学的旅程吧,更希望这本书能为各位读者朋友的文学探险之旅提供方向指南。

最后,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出自受访嘉宾的真知灼见,同时,作为访谈项目主办单位的日本出版文化产业振兴财团,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直居于组织核心,长期给予我帮助和坚定支持的,以驹井稔先生为代表的光文社翻译编辑部的各位同人,还有实际主持本书编辑工作,将大量访谈内容的原稿整理、汇集成册的今野哲男先生和须川善行先生等,均为本书的成书贡献良多。在此,请允许我向支持本项目的各位受访嘉宾、日本出版文化产业振兴财团、光文社,以及编辑、出版本书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研究背景还包括创设于2007年的东京大学文学部现代文艺论研究室。在这个世界文学研究的新据点中,(作为亲密的研究伙伴,请允许我省略敬称)不仅有以野谷文昭、柴田元幸、特德·格罗斯(Ted Gross)、大桥洋一、安藤宏、毛利公美、加藤有子、秋草俊一郎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研究伙伴,还有很多精力充沛的青年学者,以及更多无法一一列举姓名的研究生、大学生,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们,大家齐聚一堂,共同追寻文学的梦想和希望,令我对文学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最后,我还要向每夜与我一起在世界文学的梦想中宴饮欢谈、悠游徜徉的沼野恭子表达诚挚的谢意。

沼野充义

2011年12月14日


【注释】

[1] 大卫·达姆罗什,哈佛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曾任美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其代表作有《叙事公约:圣经文学发展中的文体转换》 《什么是世界文学》《如何阅读世界文学》等。

[2] 正典,指具有绝对权威的经典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