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猩公司”之间的竞争

当一家公司成为“猩猩公司”之后,就可以在所在市场中享有全面的竞争优势(如前所示),只要该市场与其他市场相互隔离,这些优势就会产生巨大的竞争力,使该公司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同类公司。如果“猩猩公司”所在市场发展较快,“猩猩公司”得以上市,那么投资者就可以将猩猩游戏的投资策略应用到对该公司的投资中,获得丰厚的回报。

剩下的问题是“猩猩公司”如何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只有当“猩猩公司”所在市场与其他市场保持隔离时,这些公司的竞争优势才能持续下去,但这会使两个因素产生冲突:第一个是扩展能力,即市场范围和市场规模的扩张能力;第二个是进入壁垒,即市场保持与其他市场隔离的能力。“猩猩公司”若要持续保持高额的股票估值,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因素。然而,“猩猩公司”的市场扩展能力越强,就越有可能涉足另一个“猩猩公司”的地盘,那么防止其他公司进入自己所在市场的任务就越艰巨。相反,保护市场的进入壁垒越高,“猩猩公司”的解决方案就越复杂,以至于变得难以复制,“猩猩公司”也就难以扩大市场规模。所以,公司需要在扩展能力和进入壁垒之间权衡利弊。

当这种两难抉择出现时,短期来看,选择进入壁垒更为安全,但长期来看,选择扩展能力更为重要。原因如下:强大的进入壁垒将始终保护“猩猩公司”的竞争优势不被剥夺,但也可能会限制其进入新市场、实现增长的能力。因此,随着市场变得饱和,“猩猩公司”行使的进入壁垒权力将达到极限,之后它将无法找到新的增长领域来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其市值也将逐渐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猩猩公司”股票就进入一个奇怪的不稳定的状态。如果它们的产品品类仍然不同于所在市场的其他产品,那么这些公司的股票仍然可以提供较高的回报率,投资者可以继续持有这些股票,电气制图软件领域(Electrical CAD)的楷登电子公司(Cadence)和机械制图软件领域(Mechanical CAD)的欧特克公司就是这类公司。但是,当其他“猩猩公司”意欲扩张时,就会选择这些公司为进攻对象,然后凭借商品的扩张能力进入这些公司所在的市场(这类市场之前一直被视为具有高价值的利基市场),例如,当英特尔公司不断提升个人计算机的图形性能时,作为高端的三维可视化系统领域(3-D visualization systems)中的“猩猩公司”,硅图公司感受到了来自英特尔公司的威胁。

相反,当一家公司所在的市场具备较强的扩展能力和较低的进入壁垒时,会很容易吸引许多危险的竞争对手(甚至有些竞争对手的地位远远高于该公司)进入市场,该公司将被迫与这些竞争对手展开竞争。在竞赛开始之初,任何失误都可能是致命的,该公司的“猩猩公司”地位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然而,该公司保持领先的时间越长,市场将其产品的标准设定成行业标准的可能性越大,它享受的“猩猩公司”优势就越多,市场进入壁垒就越大。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猩猩公司”面临的风险会逐步降低,市场发展空间会逐步扩大,其市值也会继续增加。投资者不要过早地出售这类公司的股票,而是应当长期持有其股票。

玛林巴公司(Marimba)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借助在推送技术的领先地位进入了互联网市场,同时借助在数据流技术上的优势进入了渐进式音频技术市场(现在还很难判断这两个市场是否已经跨越了鸿沟阶段)。不管在哪个市场,只要“猩猩公司”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超越其他公司并保持领先地位,就能取得胜利。但随着其他“猩猩公司”最终进入它的地盘,它同样有可能被更大的公司吞并,这时对它来说,最保险的战略是在核心技术处在价值最高点上时卖掉技术,例如维米尔公司(Vermeer)就将自己的FrontPage网页设计技术卖给了微软公司。同时,如果投资时机把握得当,猩猩游戏投资者也可以从这些并购中获得较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