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种拔罐方法,弄清发病原因再下手

常见的拔罐方法有走罐法、闪罐法、留罐法、刮痧拔罐、刺络拔罐等。不同的拔罐方法,其操作方式和功效也不相同。我们可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择,这样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

走罐法

在皮肤表面来回推拉。

操作前,先在罐口和应拔部位的皮肤上涂一层润滑剂,以利滑动。待罐具吸拔住皮肤后,施术者用双手持住罐底,将罐上下、左右来回推拉,旋转移动,一般背、腰和四肢部宜上下移动,胸部应按肋骨方向移动,腹部可旋转移动,这样反复数次,至皮肤潮红、深红或起丹痧点为止。此法兼有按摩作用,较为常用。对于急性热病或深部组织瘀滞之疼痛、肌肉萎缩、神经痛、风湿痹痛等很有效。

闪罐法

反复吸拔。

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送入罐底,立即抽出,将罐吸附于患者患处,随即将罐取下,反复操作,直至皮肤潮红出紫痧点为宜。这种反复的牵拉、松弛,使皮肤血液反复灌注、输布、再灌注,改善了血液循环,对神经和血管有一定的兴奋作用。此法适用于外感风寒、肌肉萎软、皮肤麻木、机能减退的虚弱病症及脑卒中后遗症等。此法不会在皮肤上留下瘀斑,较适用于面部。操作时应注意,闪火入罐时要快,快速送入罐底。火切不可在罐口停留太久,以免罐口太热而烫伤皮肤。如果反复闪罐,罐体温度过热,应另换一个罐继续操作。

留罐法

留置一定时间。

留罐法是拔罐中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将罐拔住后,在治疗部位留置一定时间,通常为 5~10 分钟,吸力强的留罐时间可以短些,吸力弱的留罐时间可以长些,以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此法适用于各种病症。注意在皮肤娇嫩细腻部位或夏季、红外线灯照射后等情况下,留罐时间不可过长。

药罐法

通过拔罐,有利于促进药物渗入和吸收。

用纱布包好中药,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煮。煎沸后,将竹罐放入,煮 10 分钟左右,再将罐夹出,迅速用干净的干毛巾捂住罐口,以使其吸收药液,降低罐口温度,保持罐内的温度。然后,趁热将罐扣在患处或穴位上,手持罐稍加按压约半分钟,使之吸牢即可。此法将拔罐与中药疗法结合在一起,发挥罐与药的双重作用,又因其有温热作用,多用于风寒湿痹。但操作要熟练,否则可能会因为吸力不足导致罐体不能吸拔于皮肤上。

留针拔罐

先进针后加罐。

留针拔罐简称针罐法。用毫针刺入穴位且行针得气后留针,并以针刺处为中心进行拔罐。留罐 5 分钟左右,待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时,将罐轻轻起下,然后将针起出。针罐法一般采用玻璃罐,这样可随时观察罐内的情况。在操作中应该注意,针柄不宜过长,以免触及罐底陷入体内。如在胸背部施针罐法应注意,罐内的负压可使针刺的深度改变,从而引起气胸。还可针刺穴位得气后出针,不按压针孔,立即在出针的穴位上拔罐,并吸出少量血液或组织液。此法有针刺和拔罐的双重作用,可提高疗效,多用于单独拔罐疗效欠佳的顽固性痛痹以及各种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等症。本法操作难度较大,不适宜个人居家使用。

刺络拔罐

以微微出血为度。

刺络拔罐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刺络后再进行拔罐的一种手法,即给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梅花针在局部叩打后,再进行拔罐,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此法多用于治疗丹毒、乳痈、跌打损伤致软组织损伤瘀血等。应用此法必须严格消毒,一般留罐 5 分钟左右,起罐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血迹。如有出血倾向,如患有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白血病者,不可使用刺络拔罐。二是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平口小刀浅刺,刺激量分为轻刺、中刺、重刺 3 种。轻刺以皮肤红晕为度,中刺以微微出血为度,重刺以点状出血为度。然后,在刺络处拔罐,留罐时间 5 分钟左右,以出血量 5~10 毫升为度。起罐后,用酒精棉球擦干渗血,3~6 天治疗 1 次,5 次为 1 个疗程。此法适用于病程短、症状表现较重、表现亢奋,并具有红、热、痛、痒等实证型患者,如腰腿痛、风湿痛、腰肌劳损、神经性皮炎、丹毒、皮肤瘙痒、感染性热病、高血压(实证型)等病症。而对虚寒体质的患者一般不用此法。

温灸拔罐

先拔罐,再艾灸。

温灸拔罐指在留罐的同时,加用艾条温灸罐周,或者先拔罐再行灸法。本法兼拔罐和热疗双重作用,艾灸还有温经散寒、疏通经络的功效。在寒冷季节,或对患有虚寒、寒湿病症的人尤为适宜。

按摩拔罐

拔罐前先按摩穴位。

按摩拔罐是将按摩与拔罐相结合。两者可先后或同时进行,两种疗法配合可提高疗效。在拔罐之前实施点穴、按揉等手法,对于病情急、疼痛剧烈的病症以及软组织损伤、劳损等症效果明显。

刮痧拔罐

刮痧后进行拔罐。

刮痧拔罐指在施术部位涂润滑油,用水牛角刮板或汤勺等器具将皮肤刮红,或出现紫斑后再进行拔罐。若病变范围小,走罐和多罐受限制,采用先刮痧再拔罐的方法可补充这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