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文化记忆
- 李树新
- 515字
- 2021-12-01 19:02:47
第二章 米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在中国,“食”在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米。
早在3000多年前,甲骨文中就有了“米”字。《说文解字》卷七米部:“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凡米之属皆从米。”说的是米是一个象形字,像米粒琐碎纵横之状,本义为谷物和其他植物去壳后的籽实。在中国古代培育的粮食作物中,叫“米”的粮食有很多种,如稻米(大米)、糯米、小米、黄米、高粱米以及明代中叶从国外引种的玉米。《周礼·地官·舍人》:“舍人……掌米粟之出入,辨其物。”贾公彦疏解说:“黍稷稻粱菰大豆六者,皆有米。”
米在人类的演变史上,扮演了非同寻常的角色。米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大宗主食,直接关系着民众生命的延续,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尤金·N.安德森曾说,米“通常是最受推崇的谷物,人们常相信米是一种十全十美的食物,乃至是唯一重要的食物(其他食物的存在只是给它调味)”33。“开门七件事”,米排在第二。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米一粒一粒地繁衍,一季一季地生长,岁岁年年滋养着中华大地的苍生百姓,书写了中国历史。“等米下锅”“无米不成炊”“一粒米渡过川,三粒米爬过山”“当家才知柴米贵”等这些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谚语,充分说明米作为中国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和主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