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1

立足本土、借鉴国外的高等教育实践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

陈雨露

《哈佛的变革》一书的作者德里克·博克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美国高等教育界杰出的教育思想家和活动家。他1954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1971—1991年任哈佛大学校长。在担任哈佛大学校长期间,他锐意进取、积极改革、苦心经营,创造了哈佛大学的一个光辉时代。他对哈佛大学的发展以及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乃至全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作用,贡献卓越。与此同时,博克不断总结哈佛大学的办学经验,阐述自己的大学理念和主张,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先后撰写了多本著作,独到的观点和深邃的思想使其成为饮誉学坛的学者。《哈佛的变革》综合展现并客观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利弊得失,论述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特殊性、优越性以及脆弱性,同时从本科教育、专业教育以及学术研究三方面阐述了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和解决之道,该书反复强调改革的重要性,认为纵使过程困难重重,但改革创新仍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全球化”就像一个精灵出没于世界的各个国家,渗透到国家发展的各个层面。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借鉴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经验是十分重要的。全球化竞争的进程中,我们需要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加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来解决我国教育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回顾近代中国与世界其他文明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从在战战兢兢、犹疑不定中被迫开启国门,到立足改革发展主动全面对外开放,从毕恭毕敬的“拿来主义”,到融会贯通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亦步亦趋地模仿先进体制,到实事求是地开创中国道路,国人在追逐先进文明的同时,从未放弃过对本土文化的坚守,始终都在坚持着中外文化的“和而不同”,也一直恪守着务实变通、知行合一的品格和传统。

跨文化沟通是高等教育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与扬弃的题中要义。跨文化沟通,也称跨文化交流,本意为互通有无,表现为一种知识的传递和思想的碰撞。从时空上讲,既有思接千载的跨代交流,也有视通万里的跨国交流。因为地域不同、种族不同等因素导致文化差异,因此,跨文化沟通可能发生在国际之间,也可能发生在不同的文化群体之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跨文化的交往日益频繁,多元文化背景的跨国往来与日俱增,全球化生活给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张力。在当下,面对中西方文化交融、多元思想碰撞,如何为世界文明体系的延续与重构贡献民族的文化信仰,成为宏大的时代命题,密切的跨文化沟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个新时代,人们需要一场自觉的视野革命,建立一种立足于本土基础上的全球意识。同时,需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增进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国家、民族、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

高等教育领域的跨文化交流已成为一件紧迫而又关系长远的重任。文化交流折射出的是民族实力的竞争,是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的互动和平衡,是“大国兴衰”的基本符号。要走进一个中西会通的时代,就要善于学习借鉴。学习借鉴是文化的彼此认同,是在理解他国教育、他国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认识自我、展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我们对美国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复制和仿效,而是立足本土行动和多元化的教育实践,在借鉴和比较基础上的升华和超越。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对世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高等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博采众长、扬弃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发展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