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叫真的有用吗

三岁的哲哲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孩子,他不愿意凡事都听从父母的安排。有一天,妈妈带着他走在一条热闹繁华的街道上,他非常兴奋,走着走着,忍不住跑了起来。他跑到前面距离妈妈比较远的地方,但是依然在妈妈的视线范围内。但是他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头也不回地向前跑。意识到哲哲即将跑出自己的视线范围,妈妈没有冲着哲哲喊叫,而是快步跟上哲哲,拉住哲哲的手,让哲哲停下来。接下来,妈妈蹲在哲哲的面前,看着哲哲的眼睛,和善而坚定地对哲哲说:“不许跑到我的前面,要和我手拉手并排往前走。”

也许是看出了妈妈正在隐忍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许是感受到了妈妈的语言中有着强大的力量,哲哲一反常态地哭了起来。要知道,以往妈妈呼叫他的时候,他总是故意与妈妈对着干,说不定还会跑得越来越远呢!但是妈妈的方法改变了,这让他感到有些无所适从。这个时候,妈妈耐心地告诉哲哲:“哲哲,你跑到前面离开妈妈太远了,如果发生危险的情况,妈妈没有办法及时保护你。”听到妈妈说清楚了原因之后,哲哲的情绪渐渐恢复了平静,妈妈安抚好哲哲之后,就手拉手地和哲哲一起往前走去。此后,哲哲再也没有跑到妈妈前面很远的地方。

作为父母,如果你觉得吼叫非常有用,那么你就会频繁地吼叫。实际上,当父母对孩子大吼大叫的时候,孩子并不会完全配合父母。有些孩子非常叛逆,他们会因此而与父母对着干,或者是故意与父母针锋相对。即便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较内敛,但是他们内心是很倔强的,所以尽管他们听到了父母在吼叫,却依然我行我素。

对于何时可以吼叫,每个父母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观点,不得不说,为人父母就像是一门需要即兴发挥的艺术,不仅没有一定的规矩,也没有固定的教育对象,而且所有的情况都处于千变万化之中。这对父母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父母必须因人制宜,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也做出及时应对。

我们完全可以决定自己什么时候应该吼叫,也可以决定自己是不是应该改正教育方法,这都取决于我们对于教育的反思和认识。必须牢记的一点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仅仅影响到孩子现在的成长,也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人生。因为在父母总是吼叫的家庭中生活,孩子很容易受到负面影响,他们也会渐渐地学会以吼叫的方式和父母交流。试问,当你老了,你希望每天都被孩子吼来吼去吗?如果你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应该停止对孩子吼叫,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在即将发生危险的时候,或者是当孩子处于容易受到伤害的情境之中时,父母是应该吼叫的。举例而言,孩子正冲入车辆川流不息的街道,孩子试图用手去触摸沸腾的锅。在这些紧急情况下,吼叫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些情况的确特别危急。如果不吼叫,父母似乎很难引起孩子的注意。但是,如果父母已经习惯了在日常管教中对孩子吼叫,那么孩子对父母的吼叫就不会那么敏感。只有平日里坚持温言细语教育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吼叫才会引起孩子的警惕。

面对危急的情况,父母如果已经通过吼叫制止了孩子的行为,就要注意切勿反复唠叨孩子。每个人都会出现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孩子也很可能会在父母反复唠叨或者是抱怨之中产生超限效应。这样一来,父母的吼叫只是制止了他们的行为,却并不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的教育当然是不到位的,效果也很有限。

现实生活中,有些时候父母之所以吼叫,是针对孩子的,如孩子正在做出危险的行为。也有些时候父母的吼叫并不是针对孩子的。例如,孩子一不小心把水泼在了你的手机上,你有可能因为着急而喊道“快拿毛巾,快!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其实是想以吼叫的方式,防止手机因为进水而短路。但是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就会误以为你是因为他做出了这样不小心的举动,所以在责备他,这会让孩子感到很沮丧,也有可能会恐惧。

接下来,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是——何时可以吼叫,在对这个问题深入思考之后,我们就会意识到:只有在吼叫有用的时候,我们才能吼叫。如果吼叫始终没有用处,甚至起到了相反的效果,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吼叫。我们越是强烈地想要吼叫,越是应该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了情绪的漩涡,或者出现了情绪失控,那么我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可以让自己冷静几分钟,说不定几分钟之后,我们想吼叫的欲望就没有那么强烈了。不管何时,要想对孩子进行积极有效的教育,我们就必须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