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野心!
- 大隋:我皇子的身份被杨广曝光了
- 小小稻草
- 2002字
- 2022-05-10 11:43:06
“这都乱成一锅粥了!”
李渊不由得焦头烂额。
按理说,郡公府里的儿子不见了,应该是很严重之事,可始毕可汗寄来的这封信,却比丢了孩子更严重。
因为这很可能令陇西郡公覆灭!
身为唐国公,陇西郡公府的主人,李渊平日里都不怎么管事,可事关陇西郡公府生死存亡,他不可能不亲自做决定。
李渊想了一想,道:“当下我大隋正在对突厥用兵,双方处于敌对,始毕可汗这封信函理应上交朝廷,以表明我的忠心!”
“就算你向朝廷表忠心,朝廷会相信吗?”独孤曼陀冷哼一声,“当今皇帝是什么人,你不可能不知道吧?他是我那个妹妹的种,和我妹妹一样生性多疑,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你可记得大业初年的时候,他为了稳固帝位,杀了多少人?”
母亲的话,令李渊愣住了。
正如独孤曼陀所说,当今天子杨广,是出了名的疑心病重。
即位之初,为了排除异己,杨广将那些质疑他得位不正的人全杀了,一时间,令朝堂满布血腥,宛如地狱。
虽然近些年来杨广的性子变了不少,但那全是因为他养了一个好儿子。
现在这个儿子正在外征战,根本就无人能够规劝杨广,要是他本性毕露,捉住陇西郡公府的把柄,并以此屠灭李氏一门,那可如何是好?
“可若是知情不报,不也是谋逆之罪吗?”
李渊头上满是冷汗,始毕可汗的这封信,上交也不是,不上交也不是。
真是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是呀,祖母!我等毕竟是臣子,必须对陛下忠心才是!”李建成也劝说道,整个唐国公府,唯有他和李渊才有发言权。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谁瞧见了始毕可汗送来的信?”
独孤曼陀的嘴角微微一翘,她一把年纪了,居然也耍起了无赖。
李渊、李建成面面相觑,这位唐国公府的老祖宗,怎么可以这样?
独孤曼陀见儿子、孙子吃瘪了,便放缓了语速,苦口婆心道:“渊儿,皇帝让你调查关陇门阀协助吐谷浑之事,你可查出了眉目?”
“没有。”
李渊摇摇头。
自从杨广派人来调查,他就核对了陇西郡公的账目,其中并无异常,他也如实汇报给了朝廷。
不过关陇门阀并不仅仅是李氏一门,其它家族的事情,他也无权干涉。
此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好在皇帝并未刨根问底,他的精力全在对付突厥身上,一时间也没法再管关陇门阀的事情。
“可朝廷相信了吗?若与突厥之战大获全胜,皇帝要稳固内政,只怕会对我们李家展开清算,到时候李氏一门将荡然无存!”
独孤曼陀道出了最严重之事。
事实上,陇西郡公府的账目,她早就做了手脚,其中有问题的部分,她和二公子早就抹掉了。
李渊这位唐国公,根本就没法瞧出来。
“那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李渊再次心如乱麻。
他从小就没什么主见,全是母亲一步步推着往前走,尤其是面临着重大的抉择,他这位唐国公根本就无法做出决定!
“如何是好?”独孤曼陀的嘴角微微一翘,“事实上,始毕可汗拜托我们所做之事,根本就微不足道!仅仅这件事,按《大业律》也罪不至死!我们李家只是稍微推波助澜罢了,要是朝廷连这点儿也撑不住,这样的朝廷又哪来的资格让李家效忠?”
“可是……”
李渊眼神闪烁。
看得出来,他已经打算妥协。
可母亲让他所做之事,却格外凶险,闹不好整个李家都会万劫不复。
所以,他本能的迟疑。
“没有什么可是!摆在李家面前的只有一条路!”独孤曼陀信誓旦旦道,“渊儿,为娘的姐姐和妹妹都已经死了,可她们都当了皇后,而我没有!你是人中龙凤,才能并不在当今皇帝之下!为娘之所以留着这口气在,是为了目睹你君临天下的那一日,不然的话,我会死不瞑目的!独孤天下,这才是独孤天下真正的意思!”
一提起“孤独天下”四个字,独孤曼陀的眼神就变了,苍老的面容再次绽放出了光彩。
正如她刚才所说的那样,她拼命的活着,比她的一姐一妹更长寿,其目的,正是为了让独孤天下四个字应在自己的身上。
哪怕病入膏肓,她也一定会撑着。
母亲都这么说了,李渊知道他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只能向独孤曼陀拱手道:“母亲放心,儿子一定照你的吩咐去做。”
“这才是为娘的好儿子!”独孤曼陀喜极而泣,她抚摸着李渊的脸,“杨坚文武双全,又拥有治国理政的才能,像他那样的人,也要四十岁才能够君临天下!你比他笨,为娘也不强求,你就等到五十岁!希望到你五十岁之日,能够面南而坐,百官叩首!”
“是。”
李渊又拜了拜,随后就将几个儿子带了出去。
三子李元吉还小,根本听不懂家人们说的是什么。
可李建成已经成年,他听明白了父亲想做什么,脸上不由得露出了担心的神情。
“爹,虽然祖母这些年有所准备,私聚兵马,可李家的府兵也不过万人之众,和朝廷的兵马比起来,根本就微不足道!在这种前提下,只怕没法完成始毕可汗的嘱咐,而且突厥人狡猾,要是被他利用怎么办?”
“那倒不用担心,爹和突厥人打过交道,他们想要坑我,只怕办不到!再说,此事极为容易,甚至不需要我们亲自出面!建成,你只要记住一句话就好:做事不留痕迹!”
李渊叮嘱自己的大儿子。
虽然是迫于母亲的压力,他才勉为其难答应下来。
可另一方面,此事对唐国公府也是有好处的,所谓利大于弊,不然的话,他也不可能冒此风险。
至于母亲所说的独孤天下、面南而坐什么的,他的心中,也不是没有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