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家陵阙 治世气象: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 陕西省文物局
- 4351字
- 2021-11-12 15:31:03
第一章
五陵原上 汉家陵阙:汉阳陵历史沿革
一提到汉代帝陵,人们首先就会想起李白那首著名的《忆秦娥·箫声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面对“西风残照”中孤耸于黄土台地上的“汉家陵阙”,包括李白在内的古代文人骚客,都难免生出凄冷苍凉之感。
靠近古都长安、东西长约 40 千米、南北最宽约 13.5 千米、总面积约 500 平方千米的咸阳原上,坐落着许许多多巨大的陵丘,其数量之多、密度之高,被人们誉为“中国的帝王谷”。咸阳原是一个地理名词,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关于咸阳的得名,《三辅黄图》解释说:“咸阳在九嵕山、渭水北,山水俱在南,故名咸阳。”《史记·吕不韦列传》司马贞索隐说:“咸训皆,其地在渭水之北,北阪之南,水北曰阳,山南亦曰阳,皆在二者之阳也。”咸阳原是一处巨大的黄土台塬,“北至九嵕、甘泉,南至鄠、杜,东至河,西至汧、渭之交,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现在一般以位于西安市西北、咸阳市正北,南北跨度最宽十余千米,东西近 80 千米,北临泾水,南临渭水,东起泾渭交汇处,西至兴平市境内的区域为核心地带。咸阳原地势西高东低,海拔约为 433 ~ 514 米,高出渭河平原 100 多米,在《三辅黄图》的描写中曾经是“离宫别馆,相望联属。木衣绨绣,土被朱紫,宫人不移,乐不改悬,穷年忘归,犹不能遍”的锦绣气象。
秦末农民战争,咸阳原上的建筑遭受到巨大破坏,直到汉高祖在长平坂修建长陵,咸阳原又成为西汉王朝帝王及其后妃、将相们竞相埋骨之地。西汉 11 位皇帝,有 9 位都被埋葬于此,他们的陵由西向东一字排开,依次为汉武帝茂陵、汉昭帝平陵、汉成帝延陵、汉平帝康陵、汉元帝渭陵、汉哀帝义陵、汉惠帝安陵、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这九座帝陵均是平地凿穴,封土为陵,在开阔的台地上,高大雄伟,气势壮观,因此又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群”。昔日繁花似锦的朱绣宫廷,变成气象森严、松柏肃穆的帝王陵园,再变成斜阳草树的古墓荒丘,咸阳原的变迁,其中的兴衰荣辱、朝代兴替、人物的历史际遇历来为人所唏嘘、所咏怀。
西汉帝陵之所以选址于此,原因很多。首先,这里地势高亢平坦,地下水位较深。根据调查,咸阳原总体上属于水位埋藏较深的浅水资源贫乏区。这样的地形既可以体现帝王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也可以满足陵墓严格的防水、防腐要求,以此保证墓主及地下居室和陪葬品的长久保存。其次,汉代皇帝的安葬礼仪繁复,各类祭祀活动相当频繁,囿于当时的人力、物力及交通运输条件等,帝陵陵区不宜距都城太远。咸阳原距长安最近处不到 20 千米,最远处为 40 千米左右,相当于当时一天的路程。再加之帝陵在都城之北,是自古以来的传统。而咸阳原正好位于长安的北部不远,距离适中,方便管理和祭祀。主陵区选在这里,无疑是明智之举。正因为如此,多种因素的叠加,使占尽天时、地利的咸阳原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西汉帝陵的理想首选之地。
◎西汉帝陵分布图
西汉帝陵名称多以吉祥语命名,还有的以陵园所处地的地名为名。诸陵中,除了霸陵属于“凿山为藏”的大型崖洞墓外,其余都为竖穴土圹墓,地上堆筑有高大的封土和规整的陵园,设置寝殿、便殿、祠庙等礼制性建筑。陵园均遵循同茔异穴的埋葬形式,即皇帝、皇后虽位于同一陵园,却分别埋葬于不同的墓穴,一般为帝陵在西、后陵在东,也有帝陵在东、后陵在西的情况。九座帝王陵中有七座配置有仿长安城建制的陵邑。这些高大的帝王陵见证了西汉王朝的历史兴衰,其陵寝制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阳陵坐落在咸阳原的最东端,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村北塬上,地跨咸阳市渭城区、咸阳市泾阳县、西安市高陵区,与汉长安城隔渭河相望,西距汉高祖长陵约 4 千米。泾河、渭河在其东北十余千米处交汇,形成“泾渭分明”的景观。
◎汉景帝阳陵与泾河、渭河的位置分布图
汉阳陵所处的位置,在修陵之前被称为弋阳县,取地名中的“阳”字作为陵名。汉景帝四年(前 153),景帝改弋阳县为阳陵,预备修建他的寿陵。寿陵是指诸侯王在其生前就开始为自己修陵,一般修陵工程浩大,既要修建布局严整、兼具礼制和实用功能的陵园建筑,又要修建墓道、墓室、车马坑等殓葬、陪葬设施。此外,大量丧葬用品的制作也要消耗人力、财力和时间,而事先建造寿陵,一方面为准备这些巨大的工程和丧葬用品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具有避讳的作用。这从侧面反映了陵墓建造与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统治者权威的树立和巩固、丧葬礼制日益完备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史记·孝景本纪》中对营建汉阳陵的记载:
“四年夏,立太子。立皇子彻为胶东王。六月甲戌,赦天下。后九月,更以弋阳为阳陵”。
“五年三月,作阳陵、渭桥。五月,募徙阳陵,予钱二十万”。
“七年冬……。春,免徒隶作阳陵者”。
“中四年三月,置德阳宫。大蝗。秋,赦徒作阳陵者”。
“后三年十月,……。甲子,孝景皇帝崩。……。三月,……。置阳陵”。
《汉书·景帝纪》中对营建汉阳陵的记载:
“五年春正月,作阳陵邑。夏,募民徙阳陵,赐钱二十万”。
“四年春三月,起德阳宫。……秋,赦徒作阳陵者,死罪欲腐者,许之”。
“三年春正月,……。皇太子冠,……。甲子,帝崩于未央宫。……二月癸酉,葬阳陵”。
汉景帝于后元三年(前 141)逝世于长安未央宫,入葬阳陵。王皇后于景帝逝世 15 年后,于元朔三年(前 126)去世,合葬阳陵。至此,阳陵工程基本竣工。从景帝即位的第四年预备修陵到王皇后入葬,阳陵营建时间长达 28 年之久。
此后,汉阳陵也是历经风雨沧桑—
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 118),丞相李蔡因盗卖阳陵东司马道堧地而畏罪自杀。
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 114)春,阳陵陵园发生火灾。
西汉武帝征和年间(前 92—前 89),追捕阳陵大侠朱安世。朱安世自狱中上书反告丞相公孙贺以巫蛊诅咒武帝,公孙贺被迫自杀,震惊当时的“巫蛊之祸”由此而起。
西汉元帝永光四年(前 40),罢置阳陵邑由太常直接管理改为左冯翊属县。
西汉元帝竟宁元年(前 33)夏,毁景帝德阳庙。
西汉成帝前期(前 32—前 21),重新修复景帝德阳庙。
西汉成帝鸿嘉三年(前 18),景帝庙阙发生火灾。
西汉平帝元始三年(3),阳陵人任横等自称将军,夺取官府兵器,攻打官署,释放囚徒。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年(26),阳陵被占领关中的赤眉军盗掘;东汉王朝下令修复包括阳陵在内的关中西汉诸陵。
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30),刘秀“幸长安,始谒高庙”,祭奠包括阳陵在内的西汉十一陵。
东汉安帝延光元年(122),“阳陵园寝火”。
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董卓命吕布挖掘包括阳陵在内的西汉诸陵,盗取其珍宝。
曹魏太和三年(229),尚书左仆射卫臻重修郑国渠,渠首上承汧水(今千河),向下延伸至阳陵东南入渭河。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下诏汉、魏、晋诸帝陵,各禁方百步不得樵苏践藉。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下诏给前朝帝王陵墓每陵遣陵户十家守陵。
唐太宗贞观四年(630),下诏“汉氏诸陵”,“每加巡简,禁绝刍牧,春秋二时未之致祭。若有毁坏,即宜修补”。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下诏给前朝帝王陵墓“明立标记,禁其樵采”。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农民起义军入关占领长安后,令人盗发包括阳陵在内的关中历代帝王陵。
宋太祖开宝三年(970),下诏修复包括阳陵在内的因战乱而遭到破坏的关中诸陵。
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命历代帝王陵寝“百步内禁人樵牧,设陵户二人守之”“每三年一遣使致祭”。
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五月,遣隆平侯张信致祭汉景帝。
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七月,遣锦衣卫加正一品俸都指挥使侯昌国致祭汉景帝。
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为阳陵、“安陵”树立正名碑。
历经战火迫害和风雨侵蚀,雄伟严整的地上建筑早已不复存在,郁郁葱葱的林木遭人砍伐,只留下几经盗发与修复的帝陵封土两座,仍以其高大的姿态矗立在古原之上、渭河之畔,供人凭吊。明代殷奎在《二月七日省牲诸陵沿道杂赋(五首)》(其三)就感叹:“景帝陵前野草花,也曾沾被旧繁华。只今开遍无人管,付与牛羊卧日斜。”
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汉阳陵才逐渐进入考古工作者的视野。1972 年,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专家发现、试掘和确定了汉阳陵刑徒墓地。1978 年,咸阳市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对汉阳陵陵园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测了帝陵、后陵、门阙及部分陪葬墓,发现了德阳庙、阳陵邑等遗址。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对汉阳陵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取得了较大收获。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线公路的建设,沉寂已久的汉阳陵迎来了新的生机。因公路穿陵区而过,考古工作者对汉阳陵陵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查和勘探,并对帝陵东侧外藏坑、南区外藏坑、南阙门遗址、礼制建筑遗址、东部陪葬墓区及阳陵邑等重点区域进行了科学发掘,基本厘清了陵园形制与结构,丰富和深化了考古学界对西汉帝陵的认识,对研究中国封建社会早期帝陵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正是因为丰富的遗存,汉阳陵被评为 1990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随后,为了进一步保护这处具有丰富遗存的汉代大遗址,汉阳陵得到了国家政策、资金及法律法规的大力支持,自此拉开了对外展示和宣传的序幕,汉阳陵正式成为热点话题,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1999 年 6 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视察考古发掘现场时题词“汉阳陵博物苑”,成为汉阳陵由考古发掘向文物遗址展示转变的标志。
1999 年 9 月,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建成开放,汉阳陵保护研究展示管理机构正式成立,考古成果展示取得阶段性成果。
2003 年 5 月,南阙门遗址保护展示厅建成开放,标志着汉阳陵遗址保护展示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2006 年 3 月,宗庙遗址保护展示棚建成开放,是多种遗址保护展示方式的完美结合,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示范意义;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建成开放,大胆的设计理念,超前的保护理念,多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运用,成为文物保护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2007 年 12 月,汉阳陵博物馆被评为“国家旅游名片”,正式成为国家级旅游景区。
2008 年 5 月,汉阳陵入选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标志着汉阳陵博物馆建设进入国内博物馆第一梯队。
2010 年,汉阳陵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汉阳陵景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2010 年 10 月,汉阳陵入选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汉阳陵遗址公园建设得到国家层面认可,成为汉阳陵未来事业发展的首选方向。
2013 年,汉阳陵被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简称中央编办)确定为文物与博物馆系统首批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单位以来,积极探索理事会机制下事业单位管理新体制和运行新机制,建立了适应博物馆日常运营的管理运行机制,试点成效显著,获得中央编办的高度认可。
2015 年,汉阳陵遗址公园规划获全国首家批准,汉阳陵国家遗址建设进入有“规”可依的新阶段。
2016 年,汉阳陵博物馆更名为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汉阳陵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一院多馆、协同发展”的构想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