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事死如生 皇家典范:汉阳陵遗址

汉景帝为西汉王朝带来生机、转变的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汉阳陵。历经长达 28 年的规划、修建和完善,汉阳陵规模宏大、形制严整、布局精准,双茔中天耸立,殿宇鳞次栉比,高居渭水北岸,尽显汉家气度与治世风仪。然而,在 2000 余年的日月轮转、世事流变中,汉阳陵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原本恢宏的陵区早已被黄沙和荒草覆盖。但自 20 世纪后半叶开始,在考古工作者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下,汉阳陵的整体范围和概貌日渐清晰,并逐渐展现在世人眼前。汉阳陵是迄今为止遗迹保存最为完整、保护展示体系最为完备的西汉皇家陵园,是汉代帝陵制度和国家祭祀文化的至高体现,这里的诸多发现已经成为科学工作者破解汉代帝王陵寝制度和丧葬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在分析汉阳陵布局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汉代帝王陵园的设计思想。

第一,“事死如事生”。这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丧葬观念,汉代人相信灵魂不灭,死亡并不是结束,人死后还要在地下世界继续生活,对待死者要同他活着的时候一样,凡是死者生前拥有或使用过的东西都要埋藏到地下,供他在死后的世界享用。

第二,“帝王陵园若都邑”。这是学术界在研究汉代帝王陵时最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帝陵陵园的修建仿照的是汉代都城长安城的布局。正像长安城是以皇帝所在的皇宫为中心来营建一样,汉代帝陵也是以皇帝陵墓封土为中心来规划和修建的。汉代帝王把埋葬他们的陵墓视作死后居住的宫殿,因此包括封土在内都修建得非常高大,以彰显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汉代皇后死后大多与皇帝埋葬在一起,其陵墓一般位于帝陵的东北处,这一点也与长安城中皇宫的布局有关。长安城最主要的宫殿为皇帝居住的未央宫和皇后居住的长乐宫。长乐宫位于未央宫的东北处,所以相对应,皇后的陵墓也位于帝陵的东北处。

第三,至高无上的皇权理念。从秦始皇时期开始强调“皇权至上”的理念,汉代统治者在此基础上有所变化,开始注意协调专制“集权”与臣子“分权”之间的矛盾。这种笼络人心的方式,彻底改变了前代以宗法血统关系为独立茔域的传统葬制,出现了王公、重臣拱卫天子的局面。汉代帝陵陵园内有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的陵墓,他们都是以陪葬的身份入园的。据史书记载,汉代皇帝举行朝仪,百官要候于未央宫的东门之外,文武两边分列,地位越高的官员越是站在前面。陪葬墓大多位于帝陵司马道南北两侧,其布局位列有序,颇似皇帝生前在皇宫中的朝仪场面。

汉阳陵是最能明确体现这些设计理念的西汉帝王陵。

通过不断地勘探、发掘,现在可知陵区总面积近 12 平方千米,因地势而呈西宽东窄的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近 6 千米,南北宽 1 ~ 3 千米,主要由帝陵陵园、后陵陵园、南区外藏坑、北区外藏坑、礼制建筑、陪葬墓区、刑徒墓地及阳陵邑等部分组成。这些遗址组成了内外双重陵园结构。

内陵园为核心区,位于整个陵区的西部,呈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条形,四周有壕沟和陵墙,四面各有一门。内陵园以帝陵陵园为中心,因汉承秦制,帝陵坐西面东。其东、西、南、北四条司马道经过四门向外延伸,将内陵园分为了四个区,即东北区为后陵陵园及大型建筑遗址区,东南区为南区外藏坑、宗庙遗址和位于东边二级台地边缘的建筑遗址区,西南区为礼制建筑遗址区,西北区为北区外藏坑。外陵园以内陵园为中心,围绕在内陵园的东、西、北三面。东面的东司马门外为陪葬墓区,陪葬墓区向东为阳陵邑;北面为北司马门以北到二级台地边缘,存有两座陵园,陵园之间有一处建筑遗址区;西面位于西司马门以西,有刑徒墓地,中部和南部有两处建筑基址。内陵园和外陵园遗址区之间以道路相连,经勘探发现有 16 条道路,包含绕帝陵、后陵一周的陵园路,绕外陵园一周的环陵路,以及连接遗址之间的道路等。

纵观整个汉阳陵布局,整个陵园以帝陵为中心,四角拱卫,南北对称,东西相连,布局规整,结构严谨,显示了唯我独尊的皇家意识形态和森严的等级观念。

◎汉阳陵遗址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