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路交通

为了加强中央与各地的联系,秦始皇还利用原六国道路,修建了以国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网络。驰道是供车马行驶的道路,类似于现在的高等级公路,路中央专设“御道”供皇帝通行。据汉代人的记载,驰道的规格为:“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50 步为道路的宽度,约合今 69.3 米;“三丈而树”指道旁每隔 3 丈(10 米左右)栽种一棵青松;“厚筑其外”是指用夯筑手段使路面坚实,并使路面高于地表;“隐以金椎”是指用金属工具夯击使路基稳固。秦的驰道主要有两大干线:一是出函谷关通往今山东、河北的东方道;二是出今陕南通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武关道。其他如出今高陵通往陕北的上郡道,渡黄河通往今山西的临晋道,出秦岭通往四川的栈道,出陇县通往今宁夏、甘肃的西方道,也很重要。

除驰道外,秦还修建了直道。直道类似于现在的“高速公路”,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 212),到秦始皇三十七年(前 210)基本完工。监修这条道路的是镇守长城沿线的将军蒙恬。直道从咸阳以北不远的云阳开始,经甘泉山子午岭北上,过旬邑、黄陵、富县、甘泉、志丹、安塞、靖边,穿过毛乌素沙漠,经榆林西(高奴宫)、内蒙古东胜西,到昭君墓过黄河,直抵今包头市西麻池乡(九原宫),全长 700 余千米,贯通中原和北方地区。直道的修建,加强了南北贸易和文化交流,推动了经济发展。据勘察情况看,直道在修建时充分利用了各种有利地形,以尽可能取直。考古学家已测出当年直道最宽处约为 50 米,转弯处宽至 60 米,路基全部是夯打结实的坚硬层面。当年秦始皇出巡时曾出动大小华贵车辆 80 余辆,官员兵卒 1000 余人,在这条车马大道上浩浩荡荡行进,足见路面的宽阔平坦。

考古调查表明,秦直道的遗迹、遗址至今还有很多保存下来,有些路段看得非常清楚。路面残宽达 22 米,路基高 1 ~ 1.5 米。尤其是甘泉县境内的方家河秦直道遗迹,跨河引桥桥墩依然存在,夯土层十分清晰。凭借如此宽阔平直的道路,秦王朝的军队只需三天三夜时间,就能从咸阳疾驰到河套地区的前线。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匈奴“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直道是秦王朝通往北方边境的交通干道,它与万里长城相互配合,使以步兵为主的秦军得以抵抗强悍的匈奴铁骑,所以,秦直道的重要性不下于同样为军事工程的长城。

从秦至今 2000 年来,中国的交通道路不断拓展密织,虽然其间也有一些道路时有毁弃和断废,但若从道路的布局、走向及其基本形制看,秦代道路的形式已经大致为以后 2000 多年交通道路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格局,以土质道路结成的交通网作为主要交通道的情形,直到近代方有转变。

◎秦主要交通线路

◎陕西甘泉境内的秦直道遗迹

说到秦始皇与直道,当然就得提到长城。秦朝建立后,北方游牧民族匈奴日益强大,对秦王朝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此,秦始皇在派兵 30 万攻打匈奴的同时,还征调全国近百万劳动力,将战国时期燕、赵、秦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从而出现了一个“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的重要军事防御工程——长城。但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不论是巨龙似的城墙,还是扼居咽喉的关隘,都显示了当时建筑技术的高度成就。尤其是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因此它才被誉为古代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现在,在陕北境内还有不少秦长城遗址,它们历经了 2000 多年的风雨剥蚀,早已失却了往日的雄伟,但却平添了一种特别能震撼人心的历史沧桑感和阳刚、悲壮的审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