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领军人物

北流陶瓷的“领头雁”

——三环企业集团创始人陈显彬

在北流陶瓷的发展史上,有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他叫陈显彬。玉林经贸委原主任骆书荣是这样评价陈显彬的:“第一,陈显彬是一大功臣,北流陶瓷的发展浸透了他大半辈子的心血,他的企业经过打拼,从一个小厂成为国内、国际有影响力的集团,产值过亿,员工过万人。第二,他在带动整个北流陶瓷业的发展上功不可没。他十分注重陶瓷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送培、再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技术人才,分散到北流的各个陶瓷企业,为整个北流陶瓷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北流其他陶瓷企业不少技术和销售人才都是从三环集团走出去的。他不认为是多培养了一个竞争对手,而是自豪于为北流陶瓷业的发展多增加了一份活力,体现了博大的胸怀。第三,他为陶瓷行业成为北流主产业、为当地经济建设奉献了大量的财物,为政府分担了不少的责任。”

在陈显彬的办公室,辉煌的成绩背后,我见到的陈显彬一脸的淡定、和蔼可亲。他将自己不平凡的创业故事向我娓娓道来。

这位人生充满传奇的企业家,并没有优越的家庭背景。他说:“我的祖辈都不是做陶瓷的,其实,从我的家庭来说,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我父亲。我父亲在解放前是私塾老师,后来因为身体不好,自从1960年生病就一直待在家里,所以,父亲没有给我什么,但他在怎么做人这方面却给了我很大的影响。那时,我们家里很困难,父亲没有工作,就在公私合营的合作总店做工。来到北流时,父亲想接替我爷爷的小生意,但不会,接不了,所以一解放他就参加公私合营的合作店,没有做过什么大事。父亲为人低调、有文化,书读得多,却没有发挥的机会。父亲读书到20岁,因为我爷爷就生他一个儿子,所以无论家里怎么困难都要供他读书。”

祖籍广西陆川县马坡镇的陈显彬1948年出生于北流,因为家庭困难,1964年9月,初中刚毕业,还不到17岁的他经过北流县劳动局的安排、北流县瓷厂的考核,就应聘到北流县瓷厂上班了。当时的北流县瓷厂是从蟠龙瓷厂转过来的,是由国家军工部投资、自治区轻工业厅建设的新工厂,招收的第一批工人全是年轻人,一共招收了100多名学徒工,陈显彬就是其中的一员。

来到工厂,陈显彬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做学徒工,从压坯成型做起,一干就是7年。

进厂的第二年,“四清”工作开始,北流县瓷厂作为国营单位也进驻了“四清”工作队。经过“四清”工作队的选举,陈显彬当选为班长。1969年,陈显彬晋升为车间主任。

诚实肯干的陈显彬在工作中脚踏实地,从不计较,不讲报酬,在他参加工作的头十年里,工厂连续换了6任厂长,每一任厂长都非常赏识他。当时,北流县瓷厂离县城较远,晚上没有电视,没有娱乐活动。陈显彬白天工作,晚上就跑到车间,找老师傅、班长学习新技术、搞维修,帮助同事压坯、推泥巴、拿工具,给厂里的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厂里的老工人、老师傅没有一个不喜欢他。同时,他也学到了比别人更多的知识。

1969年,对于北流县瓷厂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北流县瓷厂开始出口第一批产品。这对于北流陶瓷,甚至广西陶瓷来说都是第一批,开启了新中国北流陶瓷产品出口的先河。

出口业务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北流陶瓷产品的丰富。在这之前,北流县瓷厂生产的产品主要是碗。开拓出口业务以后,就增加了杯、碟、茶具等。陈显彬说:“我记得在那一年,广西还没有口岸,出口是经广东出口的,出口的这些杯、碟应该也是销往欧美的,大多是咖啡具。”

1969年,对于北流县瓷厂来说,也是一个开启科技创新的年份。那一年,北流县瓷厂建成了第一条半自动连续链式干燥生产线。

厂里成立了技改小组,陈显彬担任技改小组副组长,工厂的技术改造工作全部由技改小组来承担。

陈显彬虽然担任的是小组的副组长,但整个项目的组织、进行基本上就是由他一个人负责。从那一年开始,工厂的许多技术改造都经过他的手:第一条隧道窑建设、第一条链式干燥线,还有半自动成型机、研碾机,整个工厂引进的新技术都由他挑重担。

北流县瓷厂利用窑炉里的余热来进行产品干燥的生产线获得了广西科技二等奖,这个项目不仅在广西,甚至在全国来说都是领先的。陈显彬说:“当时,我们去河北邯郸的一个陶器厂,看到一个用余热来干燥的大缸,专门用来生产陶器和砂锅。他们没有用余热去干燥产品的机器。而我们抽的是隧道窑里的余热,把窑尾的余热送到干燥房里去。同时,我们那条干燥线,是用链条来带动的,一边生产一边就开展干燥工序。生产的连续化就从那时开始的。这样,既省时间,又省人工。这套技术现在还没过时,我们还在用,北流陶瓷基本上也全部都还在用。”

对于陈显彬来说,大型的技改项目需要认真、执着,小型的项目同样也不能忽视。“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厂里为了生产毛主席像章,成立了一个小组,陈显彬任组长。工厂交给他的任务就是把像章做出来,可陈显彬从未做过像章,没有经验。聪明的陈显彬先是根据毛主席的一个铜像章做了一个铜模,后来又转成陶模,最后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具体的生产流程就更复杂了:要先解决怎么给那么小的像章上釉的问题,前面烧出来以后,再把毛主席像烧进去,先贴上去再烧,然后再画金再烧。都要动一番脑筋。像章的后面有一个钉,钉的装接在当时也是很难做的。后来,经过陈显彬和工人们的努力,工艺问题都解决了。他们先雕一个石膏模型,然后用手冲压,冲压后像章背面就凸出了,再做一个小孔,然后用一枚扣针扣起来。工艺虽然小,但全部用手工来完成,有较大的难度。结果,毛主席像章做出来了,而且非常漂亮,当时很多人都排队等着要。那时候,能够得到一枚陶瓷制的毛主席像章是一件多么让人激动的事情啊。

1985年9月,陈显彬被聘为北流县瓷厂副厂长,是第一个以工人身份被聘任的副厂长。

陈显彬担任副厂长以后,按北流县经贸委安排筹建北流县瓷厂第四车间,1986年11月破土动工,半年后就完成了这条生产线的建设,但没有投产。

北流县瓷厂附近为北流第三瓷厂。第三瓷厂建立于1985年,建设初期就遇到了诸多困难。资金缺口严重,向财政借了70万元也还是杯水车薪;人员安置复杂,第三瓷厂是由岭垌、陈冲、白米三家国营小瓷厂合并而成,这三个厂原有工人100多人,其中有90多人是退休工人。100多名工人转到第三瓷厂,不到一年,企业发出的生活费就达到了十几万元。

新建瓷厂,机械作业代替了手拉坯工艺,原来的工人习惯于手工拉坯,都不懂机械技术和新工艺。当时,北流县想把第三瓷厂合并到北流县瓷厂,没有达成共识;后来又提出让第三瓷厂跟第二瓷厂合并,专门生产瓷砖,也没有达成共识。为了解决第三瓷厂的问题,北流县委召开协调会,由县里分管工业的廖副书记组织,邀请了各个瓷厂的领导来开会,协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陈显彬作为分管销售的副厂长,代表北流县瓷厂参加了这次会议。廖副书记在会上说:“大家想想办法,解决这个工厂遇到的困难,不仅仅是现在工人的工资问题,还有退休工人的工资问题。”

在这关键的时候,陈显彬站了起来,主动提出自己的设想:“现在不是改革开放了吗?能否引进外资来解决这个难题?”

“外资”对于当时的北流来说是个新鲜词,很多人甚至连“外资”两个字都没听说过。

陈显彬提出建议以后,廖副书记一听立即就表态:“好啊!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

陈显彬心里有底,但还是谦虚地说:“试试看吧!”当时他已经跟香港一家公司达成了一项补偿贸易,这在北流甚至整个玉林地区都属第一个合资项目。他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是因为他知道关于引进外资的一些基础知识。

1987年年初,陈显彬代表北流县瓷厂带着北流县瓷厂的餐盘、杯碟、碗等产品去参加广交会。在广交会上,陈显彬跟当时广西外贸团带队的领导提到了引进外资办厂的事情。带队的领导十分熟悉外商合资方面的政策,还把他介绍给一些香港的老板。后来,陈显彬认识了香港的企业家钟挺荪先生。当时,钟挺荪正在广西寻找合作方,他有一批订单要赶,已经与贺县瓷厂达成了生产茶杯和牛奶杯的合作,而且已经做出了第一批产品。陈显彬跟钟挺荪说:“新的单子是否给我做?如果我帮你做,可以建一个新工厂。”

钟挺荪产生了合作的意向,决定来北流考察。可他来到北流一看,看到的只是一个荒坡,搭有几个简易棚,就对陈显彬说:“不行,这里太小,建工厂合作合资项目太小,不够。”他提出由北流县瓷厂跟他合资,建设一个新项目。陈显彬代表北流县瓷厂与他进行谈判,项目建了起来,成立了北流炻瓷厂,这是整个玉林地区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企业。

陈显彬是一个非常勤奋学习的人,一直有读报的习惯。20世纪80年代以前,他就经常关注投资方面的信息。一看什么地方有行业新动态,他就向领导提出想去参观学习。领导很赏识他,只要他一提出,都得到批准,所以,湖南长沙、醴陵、衡阳,江西景德镇,河北唐山、邯郸,山东淄博,江苏苏州,上海,广东潮州等几乎所有当时有名的瓷厂他都去过。

那时候的工厂是没有出口权的,合资企业则有自营出口权的优势,陈显彬作为北流县瓷厂分管销售的副厂长,需要张罗出口的事情,经常和外商打交道。

北流炻瓷厂建厂半年后开始生产,第一笔订单来自梧州外贸公司,帮美国的客户做一批炻瓷的汤碗。这笔订单很大,整个厂都忙碌起来。那时广西北海的赤江瓷投资厂对炻瓷研究得比较深入,但是他们是做砂锅的。陈显彬用赤江瓷投资厂的材料,结合北流的制瓷工艺来做汤碗。当时,他们邀请了广西轻工业研究所的工程师吕绍基来专门研究炻瓷工艺。汤碗全部做出来了,非常漂亮。

但是,产品做出来了,却在装饰方面遇到了难题。客户要求在产品上画三条线,一条红色、一条蓝色、一条黄色。对于这个要求,釉下作画不可行,只能釉上画。釉上画虽然很漂亮,但重金属含量超标,检验过不了关,拖了几个月的时间,后来反复研究总算解决了问题,却又遇到美国调整对中国的经济政策,货出不去。这张订单做了一年,差不多两百万的产品全部积压在工厂里,一件都没有卖出去。

这个事情对陈显彬打击很大:工人要吃饭、要领工资,产品没有卖出去,怎么办?

既然炻瓷难做,美国市场又暂时进不去,只能另转战场,改做其他普通的餐盘,从容易的做起。

1989年年底,陈显彬在北流县瓷厂做副厂长的时候认识的一个客户拿着订单找到了他,请北流炻瓷厂做美国航空公司的餐具。陈显彬一听又是美国,犹豫了。客户说:“你不用担心,只要把产品质量做好了就行。”

第一批订单是美国达美航空公司的,工艺简单但要求高,给的价钱也高,做一件产品相当于做同等产品3—5件。陈显彬带领团队,把产品做了出来。但是,第一批出货又出现了问题。交了两个货柜的产品到美国,产品验收都合格了,但运到航空公司时,航空公司却说不合格,要求退货。原因就是订单中有一种比较厚的小盘,部分产品上描绘的金边没有对接好。

如果退货,那就麻烦了。客户来到工厂,看到不合格的产品,情绪异常激动,她一边哭一边骂。

面对客户,陈显彬负责任地说:“你跟你的客户讲,我重新出货,再给你出两个货柜,保证产品合格。我们没注意好细节,责任我们认领了。但是,我的条件是不能退货,我也不会把我的产品拿回来,你帮我处理。”陈显彬深知,退货也会产生一笔不小的费用。

客户马上联系了美国达美航空公司,航空公司同意了。陈显彬就补了两个货柜到美国。这批产品是航空公司头等舱和贵宾室用具,非常高级。两个货柜补过去以后,总算平息了这场“战火”。

但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啊!事后,陈显彬立即召集工厂的管理人员、车间主任、班长开会。几十人坐在会议室,分析这件事。在会上,陈显彬心情沉重地说:“我们就是因为一点点不注意,当时没有明确的规定,没有样板,就造成了这件事的发生。我作为厂长,没有提出明确要求。这件事,我自己处分自己,认罚1000元钱,每个月从我的工资里扣200元。”当时,陈显彬一个月的工资才350元。

这件事以后,厂里成立了专门的质量监督小组,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选派一些人专门去接受业务培训,学习建立管理体系和流程监督检查制度,制定一系列奖罚制度,一道一道地进行质量把关。

对于产品的质量管理,陈显彬说:“以前我不懂,我一个工人没有参加过什么培训,都是靠自己学的。这个教训出来,我知道了,一定要有质量标准,要有一个管理体系。”

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以后,厂里再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工人的自我要求严格了,产品质量提升了,收成率、交货率也高了。从第二年开始,三环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一年的时间就能赚回这个工厂的估值。一年创造了一家工厂的效益,这是陈显彬怎么也想不到的奇迹。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与陈显彬合资的外贸公司也在进行改革。陈显彬紧跟形势的变化,1997年,在员工之中进行发动,合资、筹钱,收购外贸股份,就这样成立了三环。

这时候,三环已经成为国内日用陶瓷出口额最大的企业,出口量、出口额均排在全国第一。

三环是怎么做到排名第一的呢?答案是:他们不断应用新技术。

1995年以前,公司主要生产4人、6人、8人用的成套餐具,尤其是4人用的套装餐具市场需求量大。

后来,有个客户向三环订购一种当时在全国流行的大盘,每个月5000套。陈显彬看到了商机。

但是,像这种大件产品,三环虽然能做,合格率却非常低,一个月5000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陈显彬组织人员深查了合格率低的原因:首先,他们的压坯机器只有2台,设备不够。其次,他们的炼泥机也不行,国产的炼泥机炼制出来的泥巴真空度不够,压出来的坯不是开裂就是变形。陈显彬只能从日本再引进先进的滚压机和炼泥机。

生产碳化硅砂钵的技术难住了陈显彬。装烧每件产品都要有一个砂钵,以前都是用氧化铝作为材料制作砂钵,内腹耐腐、耐热的程度和强度都不够。一不小心砂钵就会变形,产品也就跟着变形。而使用碳化硅作为材料的砂钵可以承受1800℃的高温,很少变形。

当陈显彬了解到湖南长沙建湘瓷厂从欧洲进回了一批碳化硅砂钵,就立即组织人员去参观学习,并把他们替换下来的旧的碳化硅砂钵购买回来。但能购买到的碳化硅砂钵数量毕竟是有限的,买了这一批,却没有第二批。陈显彬深入了解情况,得知生产碳化硅砂钵的技术是建湘瓷厂的一个工程师跟中国第七砂轮厂合作研究的,在贵州成立有一家工厂专门生产碳化硅砂钵。当陈显彬了解到这家工厂准备不再生产这个产品时,马上进行谈判,出资购买了这项技术。

技术买下来,就上这个项目——做碳化硅砂钵,先应用然后生产产品。

生产碳化硅砂钵的事情,陈显彬至今记忆犹新:“1997年的一天晚上,当时三环集团刚成立,我跟香港企业家钟挺荪先生一起到深圳出差,讨论陶瓷的发展大计时,反反复复讨论的,最终就是砂钵问题。那天,我们从吃晚饭开始,一直讨论到凌晨三点钟。各自回到房间以后,我刚洗完脸准备睡觉,钟先生又马上跑过来,敲我的房门,两人坐下来又讨论。那天晚上,我们足足抽了三包烟,最终决定:投钱买砂钵,然后生产砂钵,来解决这个问题。”

碳化硅砂钵技术的应用,让三环的名气一炮打响了。应用这项技术后,第一个月的生产能力就突破了5000套,后来又达到了5万套,到最后,一个月可以做出10万套的产品。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套具做出来以后,价位很高。因为这个技术是具有唯一性的,其他的厂家都做不了。凭借生产这个产品,三环获得了一笔较大的经济效益。陈显彬说:“应用新技术,把我们的生产规模提了上来,产品质量也提了上来,三环才有这个条件成为全国第一,可以说,这方面我们后来也是很成功的。后来,我们又专门成立了一个窑具公司,专门生产这个产品。”

对于新产品的开发,陈显彬有他的见解:“首先,是产品在本质上的提升,要用好的原材料和好的设备。我们引进日本的原材料和设备,自己也研发应用了新技术,提升了原料的功效。”

一个产品要引领市场,产品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三环产品的设计从1997年开始就引领了整个中国陶瓷界的潮流。首先,是产品的器型丰富,达到了成千上万个品种,除了常规的圆形,三角形、四方形等形状的产品都研发了出来。同时,产品在申请专利方面也取得了新突破,除了在国内注册专利,还在欧盟一些国家也申请了专利,总共达到200多项,其中,有几十项在欧盟国家注册,仅这方面就引领了全国的潮流。1999年,英国一本有名的投资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名为“China from China”的文章,主要介绍三环公司的产品,引爆了三环产品在国际的影响力。

在产品的花面装饰上,三环产品也有独到之处。首先,三环的产品花面紧跟时代潮流,非常注意借鉴流行时装的色彩,成功地运用到陶瓷上。据陈显彬介绍:“每年的年底,我们就注意观察时装秀,了解全世界第二年的服装流行趋势,去国外的百货公司买最好最新鲜的花布。因为服装秀上今年介绍的产品肯定是明年的重点产品。比如丝巾,最潮流的是什么颜色,我们都找到,剪贴在陶瓷产品上,再进行对比。为此,我们在深圳还请了专业的人才进行专门研究。”

陈显彬说:“对于产品的花面装饰,我们先打板来研究。把丝巾、花布之类的采购回来,剪好后贴在瓷器上进行研究,推出新花面。尽管有些新花面没有订单,但我们一推出去,就变成了广告。所以,我们当时在新产品、新工艺,还有新装饰开发方面都是领先的。同时,我们不仅仅去深圳、香港,还到欧洲,每年都参加法兰克福生活用品展览会,预订欧洲设计师的作品。我们刚去的时候,不是很懂,后来接触了几次就认识了设计师,每年都跟他们沟通,争取第一时间把他们新设计的产品买下来,跟他们签订协议,然后再交给我们的设计师,结合自己的产品特点进行再次创作。这样,我们的产品就能体现销往国家的文化特点,符合他们的审美。既跟潮流,又有国外的文化元素。所以,我们的新产品创作,还有新花面的创作,都引领了中国的潮流。三环从一个小企业发展到今天这么大的规模,始终坚持创新这个理念。”

其实,三环之所以成功,能够发展到今天,与陈显彬的智慧、胆略、远见和做人、做事的成功分不开,他是一个有事业心的人,是一个心怀感恩的人,他说:“我之所以能够把企业做起来,说实话,我不会忘记:第一,就是一个科学的股份分配。我们发动大家合资,来收购别人退出的股份,后来发展到我们去收购北流县瓷厂,收购母公司,一共收购了几家国有企业。第二,依靠了改革开放这个政策。没有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决策,就没有我们发挥的机会,我不过就是一个工人,绝对不可能当厂长。第三,依靠中外合资企业法,我们才有机会、有办法进入国际领域。企业发展了,善待员工,既体现我们的社会效益,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这点我们还是做得比较好的。近年来,三环集团正在探索一条改革发展的新路子,经过几年的反复摸索,按照目前市场的变化重新定位,重新调整了产品结构,特别是市场结构,如市场营销方面,突出个性化。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到欧盟的欧债危机,国外的整个市场已经变化了,陶瓷的大批订单几乎没有了。原本每年六七月就开始接到为圣诞节准备的订单,一直可以生产到十月。现在没有了,为什么?消费观念变了,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不再像以前一样,一到圣诞节就更换新东西,或者不再整套整套地更换。这不仅是在美国,在整个欧洲,西方国家都是这样,导致我们国内很多做圣诞礼品的大订单都没有了。2008年,经济环境开始回暖,中国互联网发展很快,市场营销的手段也变了,原来大规模的生产线不适用了,需求趋向个性化、小型化。为什么国家现在要提倡‘工匠精神’?就是要做好产品,不能做大路货。国外市场变了,国内的条件、环境也变了,在这种情况下,三环适应环境的变化,提出陶瓷小镇这个概念,提出建设一个新的小镇、新的产区,然后,推出一种新型的生产模式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即产品既要做得漂亮,又要产值高、技术含量高。那么,就要建设小型自动化生产线。必须通过调整,把文化内涵更深地融入到产品里面去,将日用产品艺术化,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既实用,还可以作为收藏品,有价值。进化到这个程度,一个碗就不仅仅用来吃饭,这个碗可以欣赏,还可以送人,可以玩,可以收藏。三环集团是自治区层面关注的企业,代表产业发展的方向,所以要做好行业的表率,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

目前,三环集团正在大力地推进陶瓷小镇建设,争取在三年内实现工业园区的生产线全部自动化、智能化。同时,在现在的基础上,着力研究跟陶瓷有关的新材料、新产品,如根据目前市场的需要,推出透水砖项目。广西南宁是全国海绵城市示范点,但建设海绵城市所需的透水砖都是从福建、山东运来设备再在广西生产。2017年年初,三环集团和景德镇陶瓷大学进行校企合作,买下了生产透水砖的专利,在2018年第一季度推出了透水砖。同时,三环集团跟清华大学合作成立了博士工作室,研究新的陶瓷材料,不仅研究陶瓷的普通工艺,还研究医疗、工业、军工、航天等领域与陶瓷有关的新材料。如三环集团正在开发的石墨烯特种陶瓷新材料,就是紧跟自治区打造创新九大名片思路,做出的新能源、新材料方面的创新。三环集团有着敏锐的市场嗅觉,所以瞄准了这个方面,这有助于企业领先于行业。

三环集团目前出口的产品,瞄准欧洲、美国市场不放弃,市场开发重点放在经济富裕的中东、中亚等的石油国家,他们需要的产品都是镶金镶银的,一件产品的价值相当于原来产品的5到10倍。现在的中亚地区,每个家庭基本都有一套很好的瓷器,和俄罗斯一样,中亚地区一般的家庭一进门都有一个用瓷器装饰的柜子。

陈显彬是北流陶瓷的元老,北流陶瓷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并为之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国陶瓷事业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愧为陶瓷界的功臣。可以说,从参加工作以来,陈显彬见证了整个北流陶瓷,包括中国陶瓷工艺技术的发展。他从十几岁开始干这一行,一干就是54年。从纯手工到半机械作业,再到半自动的整个过程,他都一一见证了、实践了,也成功了。

陈显彬是一个有爱心的企业家,他感恩社会,济困扶贫。多年来他解决了4000多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提供了1万多个就业岗位,以个人名义向社会捐款50多万元,树立了一个有良知、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家形象,由此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褒扬:他先后被评为“广西百名优秀企业家”、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全国轻工业系统“重教企业家”、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全国劳动模范,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等。

众多的成绩和荣誉,见证了陈显彬为中国陶瓷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和他的社会担当。

北流陶瓷的新秀

——三环企业集团董事长陈诚

在广西陶瓷界,说起陈显彬,无人不知,他用30年的时间把一个弱小的陶瓷企业发展成为中国日用陶瓷企业的领军企业、中国日用陶瓷出口的最大企业。而今,他的儿子陈诚稳健地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实现了三环集团的新跨越,成为北流陶瓷界的新秀。

2017年,春天的气息刚刚到来,在辞旧迎新的跨年会议上,年轻的陈诚从父亲陈显彬手中正式接棒,担任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这位年轻的董事长,在上任一年后,接受我的采访时,表现出了他对三环集团发展的极大信心以及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我想,一个人的成功一定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关。我采访陈诚时确认了这一点。他说:“我出生在瓷厂,从小是在瓷厂捏着泥巴长大的。我的父母都是做陶瓷的,姐姐也是做陶瓷的,受到家里环境的熏陶。”

然而,陈诚真正喜欢上陶瓷却是从他的大学时代开始。中学时,学校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所以,刚上大学时,陈诚总是感觉自己对社会的了解、见识没有来自大城市的同学那么多,刚开始的时候跟他们交流,也找不到共同的话题。

陈诚从小喜欢设计,大学攻读的方向是房屋建筑设计。房屋设计和陶瓷一样,都是技术与审美的结合,所以当他把自己所了解的陶瓷知识分享给同学们时,终于和大家找到了共同的话题。通过与同学们交流,陈诚感觉自己需要学习的陶瓷知识太多了,于是,逐步对陶瓷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000年,陈诚大学毕业回到三环工作。他立志高远,决心在陶瓷事业上干出一番新天地。回到公司上班后,他十分虚心好学,把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自己的设计特长跟陶瓷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把自己的爱好变成了工作,在设计与陶艺上找到了结合点。

当时,陈诚虽然身为公司董事长的儿子,但他为人处事低调,工作时并不透露自己的身份。公司把他安排在车间锻炼,他与普通工人打成一片,加班加点、做最苦的体力活也毫无怨言,他时刻牢记父亲的教导:“只有沉下心,虚心学习,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陈诚酷爱陶瓷,对陶瓷有着很深的感情,他说:“虽然我不能把陶瓷器说成像自己的子女,但确实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很多人感到很奇怪,认为我的家庭好,为什么要去做陶瓷,整天与泥巴打交道。我回答他们:一是受家庭的影响和熏陶;二是在我的血液里有爱它的感觉。”

在陈诚的记忆中,最让他难忘的事情与母亲有关,他说:“我的母亲干了一辈子的陶艺,是车间最底层的一线工人。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因为工作常常在外出差。所以,我没上学之前,母亲上夜班都会带着我在她身边。当时母亲负责的工种是修坯和上釉,在车间里,我静静地看着她做陶,那种奇特的感觉至今难忘。因此,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懂得陶瓷生产有什么工序、是什么样子的,自己闲着的时候我也会拿着母亲上班时用的一些工具,如,修坯的工具,自己琢磨着怎样做一些雕塑之类的陶器。”

让陈诚记忆深刻的事还有一件。在他很小的时候,他跟一帮小孩子在玩耍,孩子们都说:“陈诚,你做陶瓷,比泥瓦匠好不了多少。”这给陈诚的自尊心上造成极大的打击,他急忙跑回家里问母亲:“妈妈,他们为什么说我做陶瓷跟泥瓦匠一样?”耐心的母亲向陈诚解释道:“陈诚,其实,做泥瓦匠也是可以蛮出名的,这也是中国的传统工艺啊!比如啊,鲁班也是泥瓦匠出身的。陶瓷是中国的国粹,就像中国的名字一样有名气。”

当时,听到母亲给出的这个回答,陈诚觉得非常自豪,后来再跟小伙伴在这方面起争执,他就有了自信。

陈诚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候不懂事,但母亲能够给我这样的答案,我觉得我的母亲非常伟大,让我觉得做陶瓷是非常高大上的。小时候,我从来就没想过自己要当科学家什么的,就觉得中国传统的这种东西非常好,所以,我在小学时候的作文里没有写过长大后要当军人、科学家,但我想过我长大了要做跟别人不一样的陶瓷。这都是因为那时母亲最纯朴的语言感动了我:做陶瓷可以跟鲁班比!我觉得这样的话对小孩的启发是非常大的。”

接替父亲的位置任三环董事长,陈诚并没有觉得有压力,他说:“如果我不接班,让别人来接,别人可能不会珍惜父亲这几十年打造出来的陶瓷江山,所以,我不觉得有压力。如果说有压力,那也是外部的压力,是因为市场的变化莫测。”

陈诚知道,父亲用三十年的奋斗积淀了基础,而自己要顺利地接棒并让三环集团在第二个三十年里找准自己的定位。对此,陈诚运筹帷幄,有了自己非常清晰的思路和宏伟的蓝图。他满怀信心地说:“我毕竟从小到大对陶瓷都有一种抱负,所以,我的想法就是传统的东西不能丢,但是要创新。怎么去创新?其实,在过去的三十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真正的创新,是应用现代化技术,也就是我们国家现在正在倡导的工业自动化与传统工艺的结合,能在效率上提高、在质量上得到数据化的控制,使传统企业找到新的生命力的一种感觉、一种方向或者一种方式。2017年,是三环集团第二个三十年的第一年,我进行了一些工作上的调整,如引进一些先进国家的陶瓷生产设备来代替劳动密集型的人海战术的做法。当然,这还在摸索阶段,也付出了不少代价,毕竟运用这些机器,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来提高产品质量,在这过程当中,人才是最关键的,所以,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们三环跟景德镇陶瓷大学、桂林工业大学都有合作。利用我们在建的陶瓷小镇这个平台,做一些培训基地、技师型培训基地,让年轻的一代或者公司的员工得到除传统的理论知识以外新的知识培训,这是我们的战略之一。还有其他的,如我们跟清华大学的一些合作,目的是让我们的陶瓷发展和高科技接轨。日用陶瓷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必须往极致的方向发展,赋予它高科技的含量和数据。陶瓷的生命力是很长的,如它的产业化的延伸,我们公司已经跟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合作开发了石墨烯过滤芯片、纳米陶瓷探针,面向未来生活提出新的主张。比如拿着陶瓷探针到外面就餐,就可以检测到食品安全与否、水源安全与否。我觉得这也是利用科技提升了陶瓷原本的价值,对我们陶瓷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方向,也让同行看到转型升级的方向。陶瓷探针现在已经进入落地生产环节,有一部分产品已经在日本进行测试投放,现在处于最后的攻关阶段。探针还有其他作用,比如说,我们广西人喜欢吃米粉,粉里通常放有很多油,使用探针就可以检测出来里面放的是动物油、植物油还是地沟油,水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是纯净水还是矿泉水。我们的定位就是探针跟民众零距离接触,让老百姓能够用得上。最早时我们的纳米陶瓷探针是走团购路线的,就是找检测机构,跟他们合作开发,但是,从我这个角度看,我认为不应该是这样,毕竟我是做日用陶瓷出身的,我想,应该把它民用化,按照民用化的思路去做。我们的目标是两年内把产品投放到市场,这应该说是我们转型升级关键的一环。目前,我们是在国内最早提出来这个方向的,市场上还没有同类产品,而这对食品安全的促进将是革命性的。食品安全应该做事前检测,这是最关键的。当然,这也需要得到国家的支持。”

对于企业转型升级,陈诚也有他的一番见解:“其实,每个企业都需要转型升级,陶瓷同行的转型升级,有几个转型很不错,如江苏的一家企业,发明了一种陶瓷芯片,用来处理汽车尾气,占据了同行业的制高点。另外,广东潮州的一家企业,也叫三环,他们发明了一种有科技含量的手机陶瓷壳、一种陶瓷芯片,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这些企业的历史跟我们三环是差不多的,都是30年左右。但是,他们从日用陶瓷转到工业陶瓷,又从工业陶瓷转到高科技陶瓷,从转变中可以看到他们发展的轨迹。早在十几年前,我父亲就提出过三环要转型,但是可能当时大家对于市场的忧患意识还没有形成,只有一个领头羊想去做,其他人不想去做,肯定就很难。三环在过去几年里也承受了很多市场带来的压力和煎熬,现在已经不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忧患意识了,所有人都有了。那怎么办?只能转型升级,但是正如一些领导所说的,都知道要转型升级,但到底怎么转,就不懂了,所以,我们应了邓小平那句话,摸着石头过河。”

企业如何科学地转型升级,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陈诚提出:“我们必须考虑的就是如何赋予陶瓷新的生命力,赋予它科技含量。其实,我们国家很多大专院校发明的成果很好,只是欠缺一些平台,我们愿意跟他们合作,给他们一些研发基金,签订一些协议,让这些成果落地。像我们开广西投资商会、陶瓷商会,有同行也问到我们怎么转型。我说,转型,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特点特色,但是,从真正意义上来说,如果想找到自己的特色,去找大专院校合作,研发一些新的东西,是非常好的。国家也倡导这种结合,能让企业升级。我个人是在德国留学,接触过一些企业,所有的德国的教授和博士有个共性——必须在企业里干过工作,不管是科研还是管理,才有机会去申请博士和教授。”

对于每个企业,产品走向市场是非常关键的。那么,三环产品又是如何开辟国外市场,受到国外市场追捧的呢?当下,三环产品又将如何把国内和国外市场这两个点走好?

陈诚董事长有着创新的市场营销理念:“三环从1987年建厂开始,血液里流着的都是外销型的血。一直以来,从我父亲那一代的产品,再到现在海外的自主品牌,为什么在海外受到追捧,就是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们公司的市场团队、营销团队每年多次往返于欧、美、日,包括中东、中亚国家之间获取行业前沿的信息、资料,能够拿到好的陶瓷设计、包装,能够让当地人喜欢。另一方面,实话说,国内市场不是不好,非常好,全世界都看好中国市场,我们也看好,但是国内市场的开发需要一个过程。在国内有没有做得很成功的?有。比如说,福建的一些企业,或其他产区的一些企业,但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走出一条可参照的路线,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有待于摸索。对于做国内市场,我是很慎重的,我也用了十年的时间,十年前也贸然想过进入国内市场,结果当然不能说是完全失败的,因为也获取了一些国内经营的经验,当时我们曾经获得国内一些超市、商场的肯定,如沃尔玛总部的表扬,当年我们的一个单品在沃尔玛里得了全国销售冠军。2018年,我们要做一些高端的私人订制产品,在上海的设计公司,在北京、深圳的合作伙伴,现在都是在走订制路线。另外,我们还想跟艺术家合作,把广西山水国画系列地通过陶瓷的形式转化为民用陶。我们广西人出去,人家都问,广西有什么特产,除桂林三宝、绣球、六堡茶之外,近年来也有陶瓷,如钦州坭兴陶、北流陶瓷,但是代表性的东西很少,我们现在就是想用三环的技术加上艺术家的作品,变成礼品,能够做成广西名片,所以,做国内市场我准备从这方面入手,应该说今年可以看到一些全新的东西。”

广西的陶瓷名片看三环。对于三环集团未来的蓝图,陈诚董事长充满信心,他满怀豪情地说:“三环未来三十年的定位就是重新成为日用陶瓷行业和中国陶瓷行业的领头羊。未来三环要打造具有科技含量的产品,核心竞争力是科研能力。除了民用瓷器,还要在航天航空、军用瓷器方面,包括功能陶瓷领域实现陶瓷产业链的延伸。三环现在是五年一个小目标、十年一个中目标。五年后的三环日用陶瓷,可以做到很极致;三环产品的科技含量会得到体现,特别是功能陶瓷会在市面上受到追捧。我觉得三环有能力为广西创造更多可复制的经验。”

独树一帜开天地

——广西新高盛薄型建陶有限公司董事长唐硕度

他,以颠覆传统陶瓷的理念,创造了绿色陶瓷的奇迹,实现了陶瓷“薄、大、轻、硬、新、便”的六大特点,他,就是广西新高盛薄型建陶有限公司董事长唐硕度。

出生于广西平南的唐硕度,2002年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后到了广东佛山,开启自己的陶艺人生,在陶瓷企业先后担任过设计总监、营销总监、销售总经理等职务。

大学毕业的第四年,在海外市场的业务开拓中,唐硕度敏锐地发现生产更轻、更薄、更实用的陶瓷砖产品,将是未来国际建陶业节能、环保的发展方向。于是,他萌生了生产陶瓷薄板的想法。

从2006年开始,唐硕度带领20余人组成的专业技术团队,对陶瓷薄板的研发、生产、装备、质量控制等环节进行了技术性攻关。先后改造了2条传统的建筑陶瓷生产线进行陶瓷薄板生产,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在2008年的10月研发出规格模数为1200×600×4.8mm的陶瓷薄板,可以与西班牙、意大利等先进国家的陶瓷薄板产品相媲美。唐硕度注册了PORCE LA′BOBO商标,并在市场上推出了PORCE LA′BOBO陶瓷薄板品牌。

2011年3月,唐硕度带领核心团队到全国各地进行了投资考察,最终决定将薄型陶瓷砖生产及工艺技术成果投放在广西北流市,并注册成立广西新高盛薄型建陶有限公司,开始筹建LA′BOBO陶瓷薄板北流生产示范基地。同时,在广东佛山建立1200平方米的产品营销体验中心,开启陶瓷薄板产业化之路。

2012年11月,广西新高盛薄型建陶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年产150万平方米陶瓷薄板的生产线建成并一次性点火成功。2014年9月,第二条生产线又成功投产,新高盛的陶瓷薄板年产量达到450万平方米,成为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单线及日产量最大的陶瓷薄板生产示范基地。

唐硕度十分重视与大专院校的合作,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公司与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桂林理工大学等研究院和高校合作,研发了“环保型高效节能节材4.8mm薄型陶瓷板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于2014年12月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并被评价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新高盛薄型建陶有限公司生产的BOBO陶瓷薄板产品,厚度只有传统瓷砖的1/3、石材的1/5,重量不到12kg/m²,可取代传统建筑瓷,广泛应用于建筑内外墙体、地面,并可取代花岗岩、大理石、铝塑板、木板、壁纸、高档油漆涂料等饰面材料,是一种产品安全、节能环保、社会综合成本低、性价比极高的绿色建材产品。

近几年,经过唐硕度和公司员工的努力,新高盛薄型建陶有限公司获得了诸多荣誉:2013年获得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2015年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6年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14年、2017年两次被自治区科技厅等四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被自治区工信委等七部门认定为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先后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自治区新产品新技术证书、广西工业创新大赛优胜奖、“全国工业生态(绿色)设计试点企业”称号、“玉林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等荣誉。公司是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瓷砖粘贴专业技术委员会会员单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材料分会副会长单位。

新工艺、新科技、新设备的研发是未来中国建筑陶瓷的发展方向,年轻实干、充满睿智的唐硕度满怀信心地说:“未来,我将带领公司团队全力开发薄型化、功能化陶瓷产品,在满足陶瓷薄板饰面效果高仿真化的基础上,重点研发具有杀菌、自洁、负离子、储能等功能特性的陶瓷薄板,深度满足房地产、医疗、交通、文化、体育等公共活动领域的建筑装饰需求,掀起新一轮的‘陶瓷革命’。”

科技创新助发展

——广西北流华声瓷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爵华

说起北流陶瓷的机械制造,广西北流华生瓷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爵华可谓威震一方、成就显赫,是北流陶瓷机械制造领域有影响的代表性人物。

出生于北流市平政镇灰沙村的何爵华,自幼酷爱制造和经销业,学生时代经常利用假期做些竹木器并进行销售。早在1971年,何爵华就在北流县碳肥厂从事车床和刨床等机械工作;1989年,他以60%的股份入主广西北流三环机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为广西三环集团的成员企业,为陶瓷企业提供成套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服务。2006年,何爵华在北流市平政镇创办了广西北流华生瓷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日用陶瓷,以中高端汤平盘为主导产品,员工达900人,年产量约4000万件,产品质量稳定。公司以三环集团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质量为中心,以员工队伍为根本,高标准迅速起步,严要求稳步发展,坚持“诚信经营,务实创新”的理念和“品质完美,交付准时,服务优良”的质量方针,产品深受广大客户的喜爱,远销美国、加拿大、奥地利等国家。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利用、借鉴国外先进的设备、技术,结合自身的实际,何爵华的公司形成了自己的制造特色和品牌,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和国内领先的拳头产品,尤其体现在陶瓷机械上:旋转推料真空炼泥机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热风链式快速干燥机填补了国内空白;陶瓷隧道窑高压静电消烟除尘技术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何爵华通过借鉴日本的技术,成功研制出来的陶瓷旋转推料真空炼泥机炼出的泥棒致密度高,可塑性和柔软度好,不受污染,而且价格非常优惠,生产成本节约了60%,是陶瓷企业理想的炼泥设备。

陶瓷泥料里如果含有铁渣,那么烧出来的陶瓷面就会出现斑点、黑点,成为次品。何爵华经过研制,采取电磁场原理把泥料里含的铁颗粒吸进布箱里,从而解决了这个技术上的瓶颈。

对于北流陶瓷的发展前景,何爵华充满信心,他说:“现在企业竞争虽然很激烈,机械公司也关闭了许多,但日用陶瓷再困难我也要坚持做下去。我相信陶瓷的生命力,因为全世界的人都要吃饭,全世界的餐具主流是陶瓷,没有什么能够替代。”

对于创办企业,何爵华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他说:“在北流,像我这样办过5家公司的人可以说非常少见,我办过的企业有三环机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北流三环机械彩瓷厂、广西北流华虹瓷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北流兴隆瓷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广西北流华生瓷业有限责任公司。”

说起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经过多年市场打拼的何爵华有自己的成功经验,他总结为:“一是讲诚信,诚信赢天下。我与我的客户没有请客吃喝的现象,不是靠人情,不靠烟架桥、酒开路,而是靠诚信,我保证产品的质量。二是抓机遇。我开办的每一家企业,都是恰好抓住了北流发展的机遇。三是靠拼搏。我今年70岁了,依然还在努力地干,我干到老,学到老。我在去年还干起了房地产,创办了广西北流金爵华府房地产公司。当时,有人说我:‘何老板,你干机械是内行,干房地产是外行。’我却不认为,我干事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做哪个行业都不会顺风顺水的,但可以尽量少走弯路。”

洁白如玉创品牌

——广西北流玉洁瓷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光新

当我们见到玉洁瓷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陶瓷,不禁被那洁白如玉、温润通透的瓷器所震撼。玉洁瓷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黄光新说:“我们不仅要做高质量的产品,我们做人也要冰清玉洁。”

说起玉洁瓷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黄光新感慨万千,一番话道出了创业的艰辛与不易:“我以前是做建筑的,后来,政府建设陶瓷园区,把第七瓷厂的地盘转给我建厂。刚开始建厂时,我根本就不懂得怎样做陶瓷,就凭着胆略建了起来。当时,三环集团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派出许多技术人员来支持我们,还入了10%的股份。2006年三环集团退出股份,我们就开始独立经营。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感觉这个行当很简单,慢慢地就觉得非常困难,要长期稳定地发展就更困难了。”

面对困难,黄光新没有退缩,而是怀着极大的信心去挑战,遇到不懂的知识,他勤于跑图书馆、书店查资料,向懂行的人学习。黄光新是一个学习力极强的人,他说:“我爱学习,十几年来,我一直坚持学习。”

诚信是企业合作的根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黄光新深知这个道理,从一开始,他就坚持一个理念,把公司的信誉作为立足之本,提供给客户的产品要求达到和样品一样的标准,以质量取信于客户。黄光新说:“客户很注重产品级别、色泽与样品的一致性。大部分客户拿了我们的产品以后就比较放心了。”黄光新坚持公司产品定价的主动权,不允许客户谈价。公司先把生产产品的标准发给客户,客户可以根据产品提出建议,从而达成双方的合作。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要稳定,必须原材料稳定,必须有足够的资源。为了确保原材料的稳定,玉洁公司原材料的储备资金达到了2000万元。黄光新说:“在陶瓷行业,原材料的储备是非常关键的,合作的客户也非常注重这方面。”对于原材料的来源,玉洁公司不局限于北流、玉林,而是伸展到桂林,甚至云南、辽宁等外省的地方,精选上等的泥料,做出高质量、高档次的产品。

由于具备科学的经营理念,玉洁公司生产的高温硬质瓷日用餐具,高温还原性好,硬度好,不易刮花,获得欧洲、中东地区国家和美国市场的认可,年产量达到了6000万件,年销售收入达1.4亿元。

对于技术资源,黄光新有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对于来玉洁公司参观的同行,他从不排斥,敞开大门。如果别人有需要向玉洁公司学习的东西,他毫不保留地告诉他们,而且无私地传授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他常说:“海绵本来就没有水,需要许多水才能湿润。我们做技术的也需要多交流、多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对于玉洁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黄光新充满信心,提出了自己的思路:“首先,产品的品质要做好;其次,再逐步转向国内市场,做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