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戏曲序跋纂笺11
- 郭英德 李志远纂笺
- 11638字
- 2021-11-04 10:06:39
新定十二律京腔譜(王正祥)
《新定十二律京腔譜》,現存康熙二十三年甲子(一六八四)停雲室原刻本,《善本戲曲叢刊》第三輯、《續修四庫全書》第一七五三冊據以影印。
王正祥,字瑞生,別署友竹主人,室名停雲室,茂苑(今屬江蘇蘇州)人。著有《新定十二律京腔譜》、《新定十二律崑腔譜》、《新定宗北歸音京腔譜》、《新定考正音韻大全》、《新定重校問奇一覽》等。
新定十二律京腔譜序[1]
王正祥
原夫六經皆載道之書也,(中略)而欲居然爲詞曲之儀型也,不亦難乎!①
若夫《南音三籟》,雖能博采聯套,而其不可宗者,在乎兼存岐路;《南詞新譜》,雖能較查犯調,而其不足取者,在乎偏論旁枝。皆非所以爲《九宮》補過而適足爲《九宮》滋弊者也。
然則《九宮》之固陋如是,而通行已久,亦獨何歟?蓋幸也譜中有崑板存焉,所以塡詞之士,奉爲章程;歌曲之儔,遵爲模範耳。殊不知雖定其板,未辨其腔,其於審聲,以知音之說,亦已不可問矣。協律之謂,何忍令其紊雜如斯乎?乃若弋曲之與崑曲並行也,實行於未有崑腔之先,於今爲盛。詞隱自藏其拙,竟不能定板核腔,而後人亦無有能著弋譜者。無怪乎世俗之弋曲,以信手之板爲板,而以信口之腔爲腔者也。頹波泛濫之下,不有砥柱於中流,詎不爲詞壇欠事耶?
予不自遜,因欲成一弋腔譜,蓋以從前之所未有而亟爲指南也。但詞曲一道雖非古樂矣,而不得不以五音十二律定之。蓋五音各異,其於分貼十二律,最爲詳確。如春行木令,而太簇、夾鐘、姑洗皆宜屬角焉;夏行火令,而中呂、蕤賓、林鐘皆宜屬徵焉;秋行金令,而夷則、南呂、無射皆宜屬商焉;冬行水令,而應鐘、黃鐘、大呂皆宜屬羽焉。惟土令分旺於四時之季月,是則姑洗、林鐘、無射、大呂俱有宮音也。然而應鐘爲陰將盡而陽生之始,故其律實爲變宮;蕤賓爲陽已盡而陰生之始,是徵也,而實爲變徵矣。黃鐘乃一陽初動,本屬於羽而旺於四季,故又得宮音之名也。
予今所定新譜,惟以曲腔之低昂揚抑而細爲審度之,分其門,別其類。若者爲陽生之曲,則宜歸於黃鐘也;若者爲陰生之曲,則宜歸於蕤賓也。其他如由一陽而至於過盛,由少陰而至於當復,皆以曲情之若何,而體認精明以分晰之,使歌聲者領會於其間,自不致出入乖違也。
曲類旣別,後正曲體。定其一定之板,分其各異之腔。不襲夫古法,不狃於偏見,較核精詳,名曰《十二律京腔譜》,蓋卽子輿氏所謂“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之微意也。至如《音韻大全》,則切音精晰,分合得宜也;《問奇一覽》,則注釋詳明,典故兼備也。是亦有心詞學之一助也,均附譜後,不亦宜乎?卷次旣列,因欲申明予所以定譜之意,故更贅數語以序之。序之者,有得於心而紀之也。
時康熙歲次甲子仲冬長至前一日,友竹主人題於黃山梵室。
新定十二律京腔譜總論
闕名[3]
堯民鼓缶而歌,夷斯一唱三嘆,歌唱之所由來也舊矣。自《卿雲》有歌,以成揖讓;《箕山》有歌,以成隱逸。厥後《麥秀歌》、《滄浪歌》、《龜山操》、《蟪蛄吟》,皆古人感其遇而暢其心之所欲言耳。《傳》曰:“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韓昌黎云:“燕趙多感慨悲歌之士。”則歌之大義,唱之所從出也。夫曲之藉乎絲竹相協者曰歌,一人成聲而眾人相和者曰唱,古人所以別歌唱之各異也。歌之聲也,柔和委婉;唱之聲也,慷慨激昂。古之樂府歌章,院本源流,規模已列。
迨乎有明,乃宗其遺意,而崑、弋分焉。崑曲之相傳也,猶賴有諸詞名家,如髙則誠、唐六如、沈青門、梁少白輩,較羽論商,而腔板始備。若夫弋曲之失度也,則其音雖存,而知者鮮矣。嘗閱《樂志》之書,有唱、和、歎之三義:一人發其聲曰唱;眾人成其聲曰和;字句聯絡,純如繹如,而相雜於唱和之間者曰歎。兼此三者,乃成弋曲。由此觀之,則唱者卽起調之謂也,和者卽世俗所謂接腔也,歎者卽今之有滚白也。精於弋曲者,猶存其意於腔板之中,固泠然善也。無如曲本混淆,罕有定譜。所以後學惘憒,不較腔板,不分曲滚者有之;不辨牌名,不知整曲犯調者有之矣。夫崑、弋旣已並行,而弋曲之板旣無傳,腔多乖紊,予心惄焉,而忍令其蕩廢如是乎?爰操三寸不律管,而孳孳焉從事於不容已也。夫平章風月,檢點歌聲,誠非予事。然而際茲盛世,賡歌吁嘆之餘,正不妨考律硏詞,而神遊於羲皇以上也。
顧弋曲蕩廢如是,而一旦以爲己任,果何從而定乎?予則屏去北曲之六宮十一調等名,而以月令之全律定之。蓋以曲旣分爲南北,所以變其成法,卽如整衣者必挈其領,而得手應心之道在是矣。十二律旣定,而閏月律附之。至於各律之外,更別其爲通用、附錄、犯調,列此三等之曲,皆名曰“調”。予蓋以月令之目次而定諸律之曲,所以改《九宮》之按律未全也。分別曲腔之相似者,合爲一律,所以較《南詞新譜》之爲《九宮》翻案,而究致敍曲紊雜也。曲體則考核之而歸於一格,襯字則刪去之而止存正文,所以改《九宮》之曲文字句不一也。聯套則品第之,兼用與慢詞、緊詞則條分之、縷晰之,所以正《南音三籟》之爲《九宮》補過。而猶有重載同一牌名之曲也,重句止按通行而不循其舊格,牌名整犯無混,引、尾聯屬成章,所以改《九宮》之乖謬而無倫次也。曲有與各律俱不相似者,則另歸一調,所以正《南音三籟》之復蹈《九宮》之前轍,而不辨岐音也。曲有流通取用者,則另歸一調,所以正《南音三籟》之尚守《九宮》之鄙見而不知變通也。曲有未經通行者,細爲選擇,於其間載之而不遺,所以較《南詞新譜》之旣爲《九宮》輔佐,而又無匡救之術,卒致混雜遺漏也。犯調所犯句數,考對確當,而犯之不能自然與夫任意牽合者,概不濫收,勉强注疏者,卽爲重核,所以較《南詞新譜》之旣爲《九宮》演派,而徒多蔓延之葛藤也。無所可用之曲不堪入選者,概爲刪除,所以改《九宮》之僅存虛名也。如是參考,罔或缺略。乃又從而慎選其詞,必求其曲體正格,以便行於今,以便傳於後。
是譜也,不謂之弋腔譜,而謂之京腔譜者,言非世俗之腔所可同年語也。蓋庶幾哉塡詞家有所宗矣,髙唱者有所法矣。一切臆見紛紜、妄爲聚訟者,與夫隨意下板、信口成腔者,亦可憬然如有獲矣。而予前此之惄焉不安者,今始快然無憾也已。律之旣定之,予豈樂爲之問世哉?或名山藏焉可也,或枕中祕焉可也,置之座右而爲娛心志之一助焉可也。然而吾知其必不能藏之、祕之,而止自娛者也,則知我者,其惟此《十二律京腔譜》也!
新定十二律京腔譜凡例
闕名[4]
一、詞隱《九宮》,茫無定見,乃竊取北曲宮調,强爲列次,又且舛錯不倫。殊不知北曲宮調已屬效法,乖謬旣定,《南曲全譜》豈可襲其陋習?予今所定新譜何所憑,而定乃盡善乎?予思曲乃樂之緒餘,言樂者自不能舍五音十二律而他求也,今以十二律合五音之宗旨,以分諸曲部之紀綱。全律旣定,又定閏月律,以敍與各律俱不相似之曲。蓋太簇以迄大呂,一歲推遷,人所易辨也。然而此譜之自黃鐘始者,何也?一取其天統以肇基,一取其一陽初動,爲詞音發源也。六律屬於陽,六呂屬於陰,但云律而不及呂者,陽兼乎陰之意也;但云十二律而不及閏律諸調者,名旣正而言自順也。
一、凡音有五,宮、商、角、徵、羽是也。宮爲土,爲君,附於月令之姑洗、林鐘、無射、大呂,其聲也典雅沉重。商爲金,爲臣,合於月令之夷則、南呂、無射,其聲也嗚咽悽愴。角爲木,爲民,合於月令之太簇、夾鐘、姑洗,其聲也富貴纏綿。徵爲火,爲事,合於月令之中呂、蕤賓、林鐘,其聲也雄壯激昂。羽爲水,爲物,合於月令之應鐘、黃鐘、大呂,其聲也輕清隱逸。更如應鐘爲變宮,陽將盡而數當變;蕤賓爲變徵,陰復始而數當變;黃鐘爲一陽初動,屬於子亦附於宮。此卽十二律呂分貼五音之本原,其他如隔八相生。所論黃鐘爲宮,太簇爲商,姑洗爲角,林鐘爲徵,南呂爲羽,蓋黃鐘乃一陽初動,君象也;太簇爲春之首月,庶職初舉,臣也;姑洗爲春之季月,農工伊始,民也;林鐘爲夏之季月,耕耘孔亟,事也;南呂爲秋之仲月,萬有告成,物也。此等疏解,頗稱切當,然其所詳者,不過言及君、臣、民、事、物之大義而已。至於《璇璣》、《玉衡》,其說本之於《書》;《河圖》、《洛書》,其說本之於《易》。暨及所云“隔八相生”之說,則又諸子相傳,以爲如是。雖皆配合律呂,各有圖識,然其所指證之處,專在天文,實與論樂一道,俱無干涉也,因而概不細載。茲譜中各律之內,俱按五行之陰陽升降,而以各曲分析於其間,蓋亦審之至精而辨之至微矣。
一、弋腔之名何本乎?蓋因起自江右弋陽縣,故存此名,猶崑腔之起於江左之崑山縣也。但弋陽舊時宗派,淺陋猥瑣,有識者已經改變久矣。卽如江浙間所唱弋腔,何嘗有弋陽舊習?況盛行於京都者,更爲潤色,其腔又與弋陽迥異。予又不滿其腔板之無準繩也,故定爲十二律,以爲曲體唱法之範圍,亦竊擬如正樂者之“雅頌各得其所”云爾。況乎集眾美而歸大成,出新裁而闢鄙俗,則又如製錦者之必求其華贍也,尚安得謂之弋腔哉?今應顏之曰《京腔譜》,以寓端本行化之意,亦以見大異於世俗之弋腔者。
一、定律之大意,雖出新裁,而敍曲之有法,原宗舊派。蓋京腔故老所傳來派,其腔板雖非畫一,而曲音儘可入耳。故譜內一律之曲,以其音調彷彿者,以類而敍。卽如【長短拍】之與【排歌】同律,【獅子序】之與【宜春令】同律,豈有毫髮之舛錯乎?可見京腔乃詞曲正宗,而定律者非有矯强於其間也。若夫《九宮》所分宮調,一宮之中,曲音髙低不等;一調之內,曲情徐疾不同。此皆敍曲失於考核,詞家又無所權衡,刻意奉爲成法,以致一劇之中,音調參差,豈不爲知音者長嘆息乎?今茲譜內所敍之曲,最爲詳慎,原不與《九宮》之敍法相同。由此觀之,卽以崑腔而論《九宮》亦不可宗,愈見《京腔新譜》爲不可少,而此譜之旣成,誠可爲知者道也。
一、京腔詞曲,雖通行於外者,每有混淆字句,此無他故也:一則淺學詞人,未能究心於其間,或損或益,漸失曲體之眞,而歌聲者識見不廣,亦竟不爲之探討,而强諧腔調,甚至以襯字認爲曲文,滚白混入詞句者,謬而又謬,皆因無譜相傳之故也。夫曲文之中,何句不可用襯?然而論其正體,何嘗有一襯字?卽如五言絕、七言律、詩餘諸調令中,豈有一字之襯乎?京腔無譜,所以混淆如是,而崑腔現有《九宮》,而襯字多寡不一,並無一定之格,豈可爲詞學典章?今特查明各曲,字眼之過多者,卽係襯字,而爲減去,字少者,卽爲添準,斯爲全璧而可傳矣。又如《九宮》中有襯字之曲,儘有不必去襯而連襯爲曲者,如【紅衲襖】一曲,《九宮》之“丈人行”一體,若再去其襯字,則字句短促,腔調難於舒展。茲故將“吃的是煮猩脣”一體,並襯字而合正文,以成【紅衲襖】之正格,庶使情文兼備,腔板相協,永垂模範可也。此又於務必去襯之外,而又有此以襯入曲之例也。
一、古傳奇中,卽如《荊》、《劉①》、《拜》、《殺》,其中曲文,句頭、襯字多寡,猶可不較,蓋彼時並無曲譜之故也。乃《九宮》旣定之後,尚有二曲同名,實則句頭多寡不等。如【博頭錢】一曲,《金印》之與《臥冰》,大不相同。查《金印》之曲通行,《臥冰》者不可爲法。予則概取其通行,不必存“又一體”之說也。所以譜中之曲,止取一體爲格,而將“又一體”之字句多寡、平仄背謬者,或另改其名,如【小桃紅】之又一體改爲【小紅桃】,【五韻美】之又一體改爲【五美韻】是也。如是又或查明句頭之所犯何調,而存於犯調之中,如【太師引】之又一體改爲【太師令】,【漁家傲】之又一體改爲【漁家挂山燈】是也。如是考核妥切,以便後之好學深思者,凡遇舊本傳奇,每有一樣牌名而曲文各別者,不妨按律而更改之,蓋止正其曲體,而無礙其詞藻也。又如《九宮》之曲,旁分注平、上、去、入,亦爲畫蛇添足。夫曲體之文,平仄已列,何必另外附及?況若不識曲文之平仄,安敢塡詞乎?茲譜概不載及,以礙行款。
一、前人所著聯套之曲,接續得宜,排場始覺接洽。《九宮》無聯套之曲,亦無緊慢之分,豈非詞部缺陷?觀其過曲、慢詞、近詞之名,皆係院本、雜劇、隊舞、細舞、絃索官腔,以及各方俗尚所記曲名,此乃北曲源流,無關南曲之體也。大抵聲音之道,與時偕行,卽使清廟明堂、郊社雅奏,而時移世改,亦有變更矣,孰謂詞曲而可仍舊貫乎?乃若《南音三籟》,雖有聯套,其所分宮調,亦按《九宮》偏見,殊未妥叶。況其所載聯套,每將一套之曲,載及兩套曲文,或選於傳奇,或選於時曲,甚至載及三四套不等者。彼不過欲分天、地、人三等詞曲,以爲評章髙下之計耳。殊不知選曲不論其詞華,但取其當行可法、平仄相宜,以便於歌唱而已。如有俚鄙之曲而可以爲曲體者,卽當錄用。苟非然者,卽字字珠璣,行行錦繡,而於曲體正格,實爲背謬,又何足取?卽如湯臨川“四大夢”諸作,詞語隱僻,而於曲律一道,全然不諳,世俗以爲拱璧奇珍,妄加歎賞,而有識者視之,不啻如覆甕之需耳。況乎選曲以爲法則,原不專重詞華,如但以其文采流麗而選之,則藝林充棟,文翰如林,何書不可入選,而乃沾沾焉必以劇場歌唱之備爲耗費心思之具歟?是其識見不廣,學問卑靡可知,而不爲大方非笑者幾希矣。且其兼用之與單用,一概不辨,凡在必需之曲,未能詳載,此又較之《九宮》而更不如者也,豈可爲度曲之津梁也?至於彼所取“三籟”之名,先已失體。夫籟乃因風成韻,天地間自然之音。如天籟者,風聲動也;地籟者,草木萬物爲風所撼也;人籟者,言語喧囂、自遠而聞於近,無非風之所從來也。若夫詞曲,皆由脣齒間出之,又安得以籟爲比擬乎?更查《南詞新譜》,亦無聯套,其舛錯與《九宮》相類,其固陋與《三籟》依希。災梨禍棗,俱無取裁,予所以掩卷而不勝三嘆也。茲譜敍明聯套,以便詞家取用。今故先列次序,以定聯套規模,以見某律某調之中,有此幾套也。次定目錄,以查曲體名數,以見某律某調之中,有此幾曲也。但各律各調所載,每有一二套數,其中所用之曲,大同小異。卽如【園林好】爲首,而套內有【江兒水】、【玉交枝】等曲;亦有【沉醉東風】爲首,而套內亦有【江兒水】、【玉交枝】等曲。諸如此類,若將曲文按套全載,則恐猶是牌名,而曲文平仄稍異,猶非定格矣。況乎猶是一曲,除止宜套數中用、止宜單用之外,更有套數、單用俱宜者,用處雖有不同,而曲文字句,無非一格,所以不必重載。無論套數、單用,總之卽查一曲之體,以爲法則也。至若所敍聯套、牌名,寧敍其全,概不減省。或者劇場聯絡之處,不須用及全套者,自可於中少爲減去一二,但不可以不在套內之曲而添入之也。今各律各調所敍曲體,先敍聯套,再敍兼用,更敍慢詞,終敍緊詞,總無重載,以辨曲文之定格也。十二整律,一例而敍。惟閏月律,止有慢詞曲體;通用調,皆通用曲體;附錄調,無兼用緊詞曲體;犯調,無緊詞曲體。種種區別,俱具深思。
一、京腔獨無點板之曲譜,以致今人隨意下板。夫西調小令尚有一定腔板,豈南北通行之曲,而獨無一定之腔板乎?然則京腔舊唱,自信有板,而問其板則漠然不知;信口成腔,而究其腔則惘然無本。舊派唱頭,止將一二偶然走板出調者,恣意譏評。殊不知整曲尚無準板,何獨以此相糾?是不知大綱而專求小節者也。卽如曲中【園林好】,乃各本傳奇皆有,伶人常唱之曲。而《尋親》之“念卑人”,唱頭則有似【解三酲】;《琵琶》之“兒今去”,唱頭又似【風入松】矣。猶是一曲,唱頭各異,豈非腔板無傳之故歟?今將各曲點定其板,以示一定成規。更計曲中每句末字,乃是詞句段落②之處,應當止點。頭、腰、底三板者,逐一點明。倘或遇此一字,乃是上、去二聲,則較之平、入二聲字,其腔稍長,而板數難以盡載。如欲與行腔比例,而唱又覺稍短。茲於譜內,凡遇句頭之上、去二聲字,但點一頭板,而注一短豎,有如—式,以明其不拘板數也。更如一律之中各曲,末句幾字不等,而臨了板數則一。今將諸律曲終,不論句段,止取末句幾字點定。一樣模範,惟有臨了一字,止點頭板,不點腰、底,亦不點上、去之一豎者,何也?蓋因或有聯套牌名,暨及其二牌名之接板者,常有不用前曲臨了一字腰底之板,而板數多寡難以一概而定也。更計凡在一律之曲,以其曲終臨了幾字板數相同之故,皆以〇爲式,而先爲點明於某某律首篇綱領之下。其通用調、附錄調,各種之板各異,又不與以前各律同論。若夫犯調之板,例遵整曲句頭,查明某句,一例而點,故不贅及。至於所定全譜之板,一定慢唱者,止載一曲之曲文,而點明慢板。更有一等之曲,每有其一、其二皆唱慢板者,曲中板數雖同,而惟獨首句唱法有所不同。蓋其一之首句或者無板,而其二之首句一定有板,是以不得不辨。今茲譜內,凡有應當兩曲皆慢唱而無換頭者,查其首句無板者,止載一曲,而將首句雙行載之,各自點明其板;如首句業已有板,則不必雙行載矣。若夫聯套之曲,乃是一定規模,所以不必載及。緊板若遇兼用、單用之曲,或情景不同之處,未可與聯套一概而論,必有緊板慢板各別者,故必將前詞重載之。而點明緊板,卽於前詞之下注明“緊板”二字,猶之崑腔之“有贈板”、“無贈板”之說也。更如有換頭者,則必另寫一曲,以見換頭之起句不同也。除換頭幾字另點板數外,以下曲文字句與前詞相同,亦有照前一例而點,然亦有另點一種板數者,何也?蓋因曲文旣爲換頭,不妨亦換其板,使伶人另成巧腔耳。如是分析妥切,而定板之苦心可知矣。
一、譜內之曲,皆以京腔唱爲正格,而或間有可以崑腔唱者,如【朝元令】、【二犯江兒水】、【賽觀音】、【人月圓】之類,若用在宴會同場,原可京腔唱;若用在起兵演陣之處,全以威武取勝者,必須崑腔唱,庶使樂器相助而便於排場。以故凡遇此等之曲,雖點京腔板,而於牌名之下注明“亦可點崑板”五字。又如緊詞之曲腔,本來短促難以成其妙音,故此斷不可與京腔板之曲同列。況點綴排場,正需此等小曲,以便接續劇場上下,原不必京腔唱也。所以各律之有緊詞者,皆點崑腔板。
一、板旣有定,則腔調亦當區別,而曲乃大成。茲將腔分三種:曰行,曰緩轉,曰急轉;調分三種:曰翻髙,曰落下,曰平髙。行腔者,句頭之中,下餘兩三字,則於其間頓挫成聲,故謂之行腔也。緩轉腔者,曲文句頭,止餘一字,勢在難行,而其腔又纍纍乎如貫珠者,然於斯時也,必擊鼓二聲,以諧音調,故謂之緩轉腔也。急轉腔者,曲文句頭,止餘一字,而其腔亦僅不絕如縷,腔宜急轉,乃可收聲,二聲之鼓可以不擊,故謂之急轉腔也。翻髙調者,從低唱而至髙之謂也。落下調者,從髙唱而至低之謂也。平髙調者,從髙唱而至本句之終之謂也。以上各種,分疆別界之處,若不注明,恐無所辨。若欲於曲中字旁,詳明注疏,奈爲行款、字句所限,難以羅列。茲故概以圈、點、豎分析之。如遇 式者,行腔也;●式者,緩轉腔也;式者,急轉腔也;之式者,翻髙調也;之式者,落下調也;——之式者,平髙調也。又計諸律曲腔,各有相似之曲,此亦如引、尾之有統轄也。各律表明相似,以便後學易知。又恐一律之曲,頗有世俗未經通行者,故獨舉人所共知之一曲,以示本律之曲,其腔大約類此。如黃鐘律曲腔皆似【二郎神】,大呂曲腔皆似【八聲甘州】也,所謂舉一可以概百也。若夫當行、當轉,與夫宜翻、宜落、宜平各律,俱有不同之處。每有髙低一調而收者,又有由髙而就髙者,更有由低而就低者,又有無行腔者,亦有無緩急轉腔者,更有無翻髙、落下、平髙等調者。十二整律與閏月律,種種不一,故爲逐一注載於某某律首篇綱領之下。
一、論滚白,乃京腔所必需也。蓋崑曲之悅耳也,全憑絲竹相助而成聲。京腔若非滚白,則曲情豈能發揚盡善?但滚有二種,不可不辨。有某句曲文之下,加滚已畢,然後接唱下句曲文者,謂之加滚。亦有滚白之下,重唱滚前一句曲文者,謂之合滚。然而曲文之中何處不可用滚?是在乎塡詞慣家用之得其道耳。如係寫景、傳情、過文等劇,原可不滚;如係閨怨離情、死節悼亡,一切悲哀之事,必須暢滚一二段,則情文接洽,排場愈覺可觀矣。今茲譜內諸曲,用滚關鍵,概不拘定,以見是曲可滚,而宜加宜合,惟精明詞學者量度而用之。予又謂凡著傳奇,宜於曲文段落③之處,或用四六詩句,或用長短文法語句聯屬,近情切理,不拘幾段,雙行另載於其間。在京腔卽作滚白用,卽使崑唱開演,亦可作賓白用。或者嫌其太繁,詞家寧可全備,使後人自可酌量刪改。至於滚白之界限,旣可通融,而句數長短,亦無一定,所以板數多寡,亦無一格也。若夫合滚之後,再唱前句曲文,則此句曲板又不同前唱之板矣。亦如滚白一例,隨聲下板可也,故不另載板數。
一、查《九宮》曲文,有重句處,似乎一定不移。然而京腔唱頭,但要腔板相協,可重則重,不必拘定古法也。卽以崑腔而論,如【雙聲子】之九句、十句,《九宮》皆有重句,而通行則不重唱。【入破】套內,並無重句,而通行必須重唱。由此以知重句之不可拘泥也。今於各律各調之曲,逐一較閱,如遇應當重唱之句,正文雖無此格,唱頭則有此體,重之可也。如遇《九宮》雖重,而通行之京腔、崑派皆不重唱者,譜內概不重載。
一、天道有盈虛消息之數,故閏月所由成。譜中另有一種之曲,其音與十二律各不相似者,如【鎖南枝】、【孝順歌】之類是也。卽以崑腔論之,每遇此等之曲,笛音相和,必須出調而唱。至若京腔,唱之於收腔末字等處,另須泛出一調,乃得其音之正,所以有異於諸曲也。惟其有異於諸曲,故於整律之後,置一閏月律,以敍此等之曲。
一、曲中如【紅衲襖】、【不是路】、【入賺】、【鷓鴣天】之類,諸套曲文,前後俱可取用。《九宮》必分列於某宮,甚矣其不知通融也。茲譜內將此等曲以類敍之,另成一卷,謂之“通用調”。調之云者,蓋云律外之曲,以備各律通行取用之選也。但本調曲腔,不能如一,亦有崑板者,亦有無板者,今爲分列點明,以爲詞部取裁而已。其末句幾字之板,亦不能歸於一格,所以不比以前諸律而詳載也。
一、詞隱所訂《九宮》,未能索本探原,所以止定崑譜,而且尚有遺漏之曲。如【漁燈兒】一套,雖爲北調宗派,而準作南曲,自露綬《水滸》用之,膾炙人口久矣。何以《九宮譜》中與《南詞新譜》,皆不載入?予細審其音,原可京腔唱,何忍棄置?但其曲腔與諸律以及通用,又不相似,故另行敍爲附錄。而亦名之曰調者,外之之辭也。然調中之曲,不無拗體,未免板數多岐。所以末句幾字之板,亦不能歸於一格,亦不比以前諸律而詳載也。
一、《九宮》更有未點崑板之曲,詞人視爲虛器。予爲於中采擇,點明京腔板,而亦歸於附錄調。但此等曲體頗拗,偶有幾句稍似某律者,卽於牌名之下注明“稍與某律相似”。然不附入本律者,何也?蓋因曲係變格,不可混入各律也。此調將【河傳序】等類,列爲聯套,其【疊字錦】、【漁父第一】等曲,敍爲慢詞,以見崑腔無板之曲,茲亦可傳,不使滄海遺珠耳。
一、查【雁魚錦】一曲,其中句頭所犯各律最多,崑腔以爲犯調而敍之。及至逐一考較,頗有不貼切之句,不知所犯何調也。若欲徹底較正,勢必添減字句,此亦何難。然而京腔舊派《思鄉》全劇,加以滚白,通行已久,似無庸損益其詞也。茲故連曲帶滚,仍存舊名【雁魚錦】,而不必糾其雜犯。然而此曲旣不可混在整律、閏月,又不可入於通用、犯調,置之附錄,殊爲得所。又查《綵樓·祭竈》之【銷金帳】、【霸陵橋】二曲,頗堪入耳。但其句數長短,與曲體甚是不同,疑爲曲中帶滚,以致越格耳。若欲棄之,又覺可惜。今查《詞林萬選》,乃知此二曲卽詩餘之【春霽】、【秋霽】也。今正此名,而錄其《封神》之“暗想”、“慈親”二曲,亦存爲附錄,以定楷模。
一、犯調之曲,《九宮》有分爲本宮犯,以及各宮互犯者。夫曲文旣犯,何必强爲分別?況詞曲而至犯調,無非學士騷人遣興炫才,以發難端,於歌者原非詞曲正體。而《九宮》每將犯調各曲,或相雜於整曲之間,或妄置於某宮之後,皆不得其宜也。至於《南詞新譜》,務以多集犯調爲能事。夫展轉湊泊,犯之不已,將來何所限量,豈能是犯皆收?況其所注句頭,亦有不叶之處,何以服眾?茲譜錄及犯調,止爲采擇其通行可用者,或接筍吻合如無縫天衣者,或聯絡成章如一氣呼吸者,始爲重較所犯某曲某句而選入之。至於敍曲之法,亦查其可以聯套者,敍明前後聯成套數。其他如兼用、慢詞,亦如各律各調之例,挨次敍之,但無緊詞耳。若夫犯調之板數,以及三種腔調,俱查所犯某曲第幾句句頭,遵依整曲,一例而點之,一例而詳載之。更如整曲曲終,常有重唱之句,但犯調所取句頭,俱在曲文之中,難以重唱,故並無重句,而惟獨末句當重則重,以故每有重句。蓋亦遵定各律各調之整曲,一例而收聲也。
一、查《九宮》犯調,曲內所注犯及某曲之某句,儘有並無本曲者。如【月雲髙】末二句,注爲犯及【渡江雲】,而《九宮》全部並無【渡江雲】之曲;予則核其字句,實與【駐雲飛】末二句相合,今注爲犯及【駐雲飛】可也。又如【錦庭樂】所注第五、六、七句,注爲犯及【滿庭芳】,而《九宮》全部止有【滿庭芳】之引;予則辨其無本,歸爲整曲而敍可也。又如【金絡索】末三句,注爲犯及【寄生子】,而《九宮》全部並無【寄生子】之曲;【三換頭】第四、五、六、七句,注爲犯及【蠟梅花】,而細查本曲,並無相似句頭;予則各歸爲整曲,以類而敍可也。又如【風雲會】、【四朝元】以及【漁家燈】等曲,據《九宮》小注所犯與各曲句頭比對,甚不貼切,予乃考較允協,改其名爲【水柳圍橋】、【江風令】者有之,改名【兩紅燈】者有之。蓋核實其所犯某曲句頭,而不得不改其名也。諸如此類,《九宮》概名犯調,予所以改正之。至若《九宮》整曲之又一體,亦有詳核句頭而歸於犯調者,予於較正曲體一例,言之詳矣。
一、曲之有引,自宜冠在曲前,然一律有一律之引,各有聯屬,如黃鐘之引,不可用於大呂曲前是也。是譜將各律之引,各敍本律之首,使引得其所而不相奸,所以提綱挈領也。其通用、附錄、犯調,俱無引。
一、詞家易視【尾聲】,隨筆而書,未嘗不諧絲竹。殊不知一律之曲,自有一律之煞,平仄上下,分別最微,如應用【尚輕圓煞】者,不可用【情未斷煞】也。茲將各律之煞,考核妥切,止列平仄之式,概不載及句語,亦爲分派詳明。凡有一律,卽將本律之煞附後。至於通用、附錄、犯調,旣無其引,所以亦無其煞。
一、引、尾之用十二整律,以及閏月律,旣各分別矣。若夫通用、附錄、犯調,劇場詩句上下,原可不必引、尾,或者排場、局勢,亦須引、尾,則當如何?曰:有道焉。通用、附錄,可視本劇緊慢若何,而於十三等引、尾之中,選擇借用。至於犯調,卽視所犯某律句頭多者,卽查某律引、尾用之,以示不忘水源木本也。
一、《九宮》附載之曲,除可以京腔唱者,虛衷遴選,點明京腔板外,更有如【雌雄畫睂】、【山東劉衮】、【三十腔】之類,板旣難明,腔亦難辨。予嘗反覆討論,終不能以諧音調,猶如異域瑰麗之物,莫得而識之也。或者世有周郎,必欲使之成聲,則《九宮》具在,較之可也。茲譜刪而不載,勿使傳信之書,更令人傳疑耳。
一、查《九宮》之【番竹馬】、【玉劄子】、【道合】三曲,按其腔調,無論崑腔、京腔皆有,似乎北調。茲故刪去而不存,以見傳奇中遇此三曲,皆當北唱也。如欲查此三曲之崑板,則亦考之《九宮》。
一、按《中原音韻》久爲詞曲權衡,然其中亦有岐音紊雜,殊不諧於歌唱,亦予所歉然者也。況其一韻之中,儘有可分爲二者,或二韻、三韻,可合爲一者。今爲考核字音之母,因悟眾音之正,不能自祕,因將各韻改移。音有各別者,分之部伍,安其所也;音有相似者,合之位置,得其宜也。務使罔或游移,無相越俎。而更敍明先陽後陰,更其名,正其義,加之以切音,按之以次序,另成全帙,以附曲部之後,亦以見書必同文,而不爲偏隅異域聚訟饒舌者之所惑也。此其間有至理存焉,故名之曰《音韻大全》,非獨塡詞歌曲者所當知也。
一、字有音,音歸韻,韻中遇有鼻音、滿口音、撮口等音,在崑唱者或致不辨,而京腔所唱,人人皆知,是以概不贅注。惟有閉口音最易誤認,是以不得不辨。今茲所定《音韻大全》,有“嚴兼”、“吟心”二韻,乃閉口音也。譜內一應曲中,如遇此二韻中之字,皆於字外加圈,使人觸目會心,以寓考核精詳之意。
一、四方音有不齊,故韻或稍異。前人塡詞,皆按《中原音韻》,尚且不無臆見參差,多致出入者,如“齊微”偶借“支思”、“魚模”濫混“歌戈”之類,亦姑存其曲而不爲較正。蓋《中原音韻》本不可宗,而予旣定《音韻大全》,識者自能遵奉,所以不必苛求舊曲之舊韻也。
一、嘗閱豫章張氏所著《問奇集》,其中考較字音,有一字而數音者,以明各有所宜,誤讀諸字,以正前人之咎,異音駢字,以警習俗之非。凡在留心學問者,不可不知;而塡詞歌曲之人,尤不可不解也。予因其藍本,而更爲探討。於其間援據確典,附彙成書,以備參考。至於原集所載怪誕諸字,自有《字彙》、《海篇》可查,茲故不錄。若夫切韻捷法,猶屬未妥,各方鄉音,何庸比對,分毫字辨,人所易知,凡此三者,皆不具載。
(以上均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停雲室原刻本《新定十二律京腔譜》卷首)
新定十二律京腔譜題識[8]
闕名
京腔盛行,惜無曲譜。茲故選曲歸律,定其腔板,更附《考正音韻大全》、《重較問奇一覽》,彙成全帙,並付梓人,誠詞壇之寶筏,而亦曲部之指南也。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停雲室原刻本《新定十二律京腔譜》卷首書名頁)
[1] 本序與王正祥《新定十二律崑腔序》文字多同,只末尾部分稍異,茲錄該部分。
① 本序以上文字,與王正祥《新定十二律崑腔譜序》(見後)除一處異文(見《崑腔譜序》校記)之外,完全相同,彼全錄,此略。
[3] 此文當爲王正祥撰。
[4] 此文當爲王正祥撰。
① 劉,底本作“流”,據戲曲名改。
② 落,底本作“絡”,據文義改。
③ 落,底本作“絡”,據文義改。
[8] 底本無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