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五溺三变”

王阳明的青年学习时期,也是他的思想探索时期。曾有人以“五溺三变”一语来概括王阳明思想与精神变迁的过程,“五溺”是指:“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始归正于圣贤之学。”“三变”是指:“少之时驰骋于辞章;已而出入于二氏;继乃居夷处困,豁然有得于圣人之旨,是三变而至于道也。”“五溺三变”说精要地概括了王阳明归正于圣贤之学前的多种嗜好,这些嗜好并非先后发生之事,而常是同时持有的兴趣。

王阳明自己曾承认“吾昔放逸”,他少年时常干的营生是逃学去同其他小孩做军事游戏,他的父亲为此非常忧虑。那时的他,主要兴趣是学习骑射。王阳明善射,曾在平定宸濠叛乱后当众显现。宦官张忠与武将许泰向他挑衅,要跟他教场比箭。王阳明不得已应邀,连发三箭,皆中靶心,将士一片欢呼。到了二十六岁,他已不满足于学习骑射,开始精研兵法。于是遍读兵家秘书,每遇宾宴,常聚果核列阵势为戏。王阳明自幼向往英雄事业,尤其向往汉朝马援的功业。他晚年于平定广西少数民族造反的归途中,曾亲至梧州谒见马援庙,并题诗两首,抒发他对马援建立边功的景仰。

王阳明对于文学艺术也有特别的爱好,青年时期曾在家乡成立诗社,中进士后又与李梦阳、何景明、徐振清等人一同驰骋文坛。一直到1502年,他才感到不满足,叹惜“焉能以有限之精神为无用之虚文”。在他心中,道才是最根本的,“志于道”才是大丈夫所为,诸如诵诗、习字、弹琴、骑射之类,都是为了调息此心,使之谙熟于道。

王阳明出入佛老,曾多方求师问道,这也是他不屈不挠精神的表现。根据一位日本学者的研究,王阳明一生遍游佛寺,其中知名者有四十余处,分布八省。1501年,王阳明游九华山,向山中道士蔡蓬头求教长生术。蔡蓬头说他态度虽诚恳,礼节虽隆重,但官气未散,这句话一针见血地击中了他内心的矛盾,两人一笑而别。他又听说九华山地藏洞住着一位异人,于是攀援崎岖的山路,去寻找这位异人。他向异人请教,异人只是简单地回答说:“周敦颐、程颢是儒家两个好秀才。”后来异人不知去向,王阳明为此惆怅不已。1502年,王阳明肺病发作,于是告假回山阴阳明洞筑室修炼导引术,按时静坐,练习气功等,前后达两年之久。不久,他发觉这只是簸弄精神的游戏。后来,他又认识到修炼长生、离世远去,其结果必然是割断与亲属的恩情,而割断这孩提时就具有的恩情,就将毁灭人性。他经过长期冥想后得到的这个结论,终于使他与道教决裂了。

与此同时,他与佛教思想也开始分道扬镳。1503年,王阳明移居西湖养病。在此时期,他经常往来于净慈寺、虎跑寺等寺庙。有一次,他对在佛寺中坐禅三年、不语不视的和尚大喝道:“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和尚犹如遭受当头棒喝,猛然一惊。王阳明遂问其有家否?答曰:“有母在。”王阳明又问:“想家吗?”答曰:“不能不想。”王阳明便以爱亲本性反复劝说,和尚流泪称谢。第二天再问,和尚已经回家去了。这个故事说明出家修禅是违反人的本性的,王阳明在思想上已经与佛教划清界限了。

从思想取向上而言,当王阳明与佛老学说决裂之日,也就是他正式确立儒家思想之时。实际上,儒家思想对于任何一个读书人来说,都是寻常日用、精神食粮,不论你喜不喜欢、接不接受,它都在那里。1489年,18岁的王阳明迎娶诸氏从南昌回余姚的途中,在江西上饶拜访了朱熹派学者吴与弼的门人娄谅。娄谅向他阐述了圣人可学而至的思想和朱熹提出的通过格物穷理达到圣人的道路,王阳明对此深信不疑,从此便按照娄谅指引的方向全力探索。

1492年,王阳明随父亲来到北京,准备参加次年的会试。在这段时期,王阳明遍求朱熹之书读之,但对格物之说仍是疑点甚多。朱熹认为,一草一木都包含至理,王阳明便在父亲的官署中对着竹子格物穷理,苦思冥想达七天之久,一无所得,就病倒了。《传习录》是这样记载这件事的:

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朱熹),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著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至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王阳明真是个勇敢而有趣的人。那些伟大的人物,诸如尝百草的神农、在自己身上绑上火箭的宋人冯继升等等,不正是像他这样的人吗?

经过许多艰苦的探索后,1505年,王阳明与湛若水(号甘泉)相遇了。王阳明与湛若水的交游,的确是他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王阳明曾经广游四方,求师友于天下而不得。王、湛初遇时,阳明三十三岁,若水三十九岁。相会之后,阳明说:“守仁从宦三十年,未见此人。”甘泉也说:“若水泛观于四方,未见此人。”此时,王阳明还信奉朱熹的格物学说,以格物为穷理,但又因朱熹的学说把心与理割裂开来而感到苦恼。湛若水则从孟子“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出发,用“造道自得”来解释格物致知,这就给予王阳明以新的启示。后来,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矣”,王阳明的“吾性自足”与湛若水的“自得”思想显然是一脉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