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适生区域

忍冬属药典植物中,忍冬北起东三省,南到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东从山东、浙江,西至喜马拉雅山,除了一些沙漠、冻土等极端立地外,多有自然分布;其余4种在南方呈局域分布或栽培。

近几年随着金银花/山银花的社会需求逐年增加,促进了种植业的快速发展,人工栽培区域业已遍及全国。

一、自然分布

忍冬属药典植物忍冬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灰毡毛忍冬、黄褐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也在南方大部分地区都可发现。忍冬属植物分布广的特征,与其适应性强密不可分。

忍冬属药典植物对气候条件要求不严,能够忍耐极端气候条件。忍冬抗旱能力强,群众有“旱死野草,旱不死金银花”之说。忍冬耐水淹能力也相当突出,在山东平邑,甚至发现忍冬在水塘内淹没一年不死,在抽干水后重新发芽生长的现象(图1-30)。此外,它的抗冻能力也很强,生长旺盛的忍冬在-10℃左右的气温条件下,仍有一部分叶子保持青绿色。

img

图1-30 水塘充水一年后抽空水地段忍冬继续萌发生长(山东平邑)

忍冬属药典植物对土壤也无特殊要求。在片麻岩、石灰岩、角砾岩地区,沙土、黏土上均能生长。幼苗期在沙壤土上生长较快,黏土上生长较慢,但4~5年之后无差别。山东禹城在盐分含量高达0.5%的盐碱地中种植忍冬,不仅可以正常生长,而且产量也较高。朱小强等[60]在秦岭东段南麓的陕西山阳,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忍冬最适合的组合生境为:沙壤土,土层厚度60cm以上,坡度平缓且小于15°,阳坡、半阳坡。

(一)忍冬

别称:“金银花”一名始见于李时珍《本草纲目》,文献沿用已久。此外,尚有金银藤(江西铅山、云南楚雄),银藤(浙江临海、江苏),二色花藤(上海),二宝藤、右转藤(四川),子风藤(浙江丽水),蜜桷藤(江西铅山),鸳鸯藤(福建),老翁须(常用中草药图谱)。

经济价值:花、茎(忍冬藤)及叶药用。

分布区域: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自然分布。日本和朝鲜也有分布。在北美洲逸生成为难除的杂草。

核心产区:山东平邑、费县,河南封丘、新密,河北巨鹿等地。

(二)灰毡毛忍冬

别称:金银花,山银花,大解毒茶,大山花,大银花,大金银花(湖南新宁),拟大花忍冬(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左转藤(江西遂川)。

经济价值:灰毡毛忍冬全株均可入药,其中花蕾为常用入药部位。在对灰毡毛忍冬花蕾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发现,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挥发油类、皂苷类和绿原酸类等4大类,其次为甾醇类、糖类、无机元素类等成分。

分布区域:产于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西北部、湖北西南部、湖南南部至西部、广东(翁源)、广西东北部、四川东南部及贵州东部和西北部。生于海拔600~1800m。

核心产区:湖南隆回、溆浦,重庆秀山等地。

(三)华南忍冬

别称:大金银花,山金银花,土银花,左转藤,山银花,黄鳝花,土忍冬,银花藤(广东)。

经济价值:花供药用,曾为华南地区“金银花”中药材的主要品种,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藤和叶也入药。

分布区域:华南忍冬的产地为广东、广西、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和海南等。越南北部和尼泊尔也有分布。生于海拔最高达800m的丘陵地的山坡、杂木林和灌丛中及平原旷野路旁或河边。

华南忍冬在海南省大部分县市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海拔800m以下的海口琼山、火山岩地区、文昌、屯昌、琼中、白沙、万宁和儋州等,但分布较零散[61]。适合生长的土壤类型有很多种,如赤红壤、滨海沙土、石灰(岩)土和水稻土等。广泛的分布环境造就了海南产华南忍冬生态习性的多样性。由于海南不同地域的水分分布不同,华南忍冬的开花持续时间有较大的区别,如在琼北火山岩地区,由于水资源十分缺乏,其花期较短,一般只持续半月左右,而且有时还存在隔年开花的现象;而在文昌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花期较长,在4—6月均能开花。海南少数地方也将大花忍冬(Lonicera macrantha)当作山银花收购和使用。

核心产区:广西忻城等地。

(四)红腺忍冬

别称:菰(菇)腺忍冬,光冠银花(中药大辞典),山银花(浙江),大银花(湖南),狗银花(广东)。

经济价值:本种的花蕾供药用,在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等省(自治区),曾作“金银花”收购入药。

分布区域:产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北部和中部,湖北西南部,湖南西部至南部,广东(南部除外),广西,四川东部和东南部,贵州北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及云南西北部至南部。日本也有分布。生于灌丛或疏林中,海拔200~700m(西南部可达1500m)。

核心产区:广西马山等地。

(五)黄褐毛忍冬

别称:银花,金银花。

价值:在贵州为常用苗药,以藤、叶、花同等入药,但以花为常用。

分布区域:集中分布在贵州、云南东南部、广西西北部等地,尤其以贵州中部和西南部野生资源最多,多分布于海拔750~1400m的山坡、山脚、水边、路旁或灌丛中。

核心产区:贵州省黔西南地区等地。

二、人工栽培

忍冬属药典植物的主要经济产品为金银花和山银花。我国是金银花/山银花的主产国,种质资源丰富,在大江南北均有栽培。忍冬属药典植物栽培区域多数与自然分布相吻合,但亦有部分引种到自然分布区之外。比如山东临沂就有引自南方的灰毡毛忍冬零星栽培。

(一)忍冬

由于野生资源比较丰富,所以人们早期所使用的忍冬均是采集的野生品,并且药用器官主要为茎叶。有关金银花人工栽培的最早记载,亦见于宋代的《苏沈内翰良方》,其卷第九称:“可移根庭栏间。以备急。”此后,金银花种植记载见于地方县志,如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编撰的《费县志》记载。由此可知,以药用部位金银花为主要目的的忍冬人工种植至少始于1133年前,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而大面积人工种植,首先始于山东费县,包括今平邑县等地,始于1796年前后,至今也有200余年栽培历史[17]。不过也有资料称,河南省封丘县种植忍冬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这方面的数据还较混乱,各地都想证明本地种植历史最为悠久,但需要拿出确凿证据才行。

20世纪50年代,金银花野生资源较多,加之用量较少,药材产销基本平衡。此后,因市场需求不断加大,而野生资源采集越来越难,产量也不稳定,所以从70年代开始,引种试种逐渐展开。至70年代末,全国金银花总产已突破2000t。进入21世纪后,随着金银花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基地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金银花为中国十大常用中药材之一。据调查归纳,国内金银花的主要产区有山东、河南、河北等省,其中山东省平邑县、河南省封丘县、河北省巨鹿县是金银花的主要种植地区。

1.山东平邑

山东省平邑县栽培忍冬(金银花)历史悠久,质量上乘,金银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以上(不包括山银花),年交易额4亿元以上,居全中国之首,是中国最大的金银花集散地。20世纪80年代以前,平邑县的忍冬(金银花)还只是农民在自家宅院周围种几墩,用于采集保健之茶。后来,由于市场的拉动,并且由于忍冬耐涝、耐旱,在盐碱地、山岭薄地、路旁地堰、河边堤岸、房前屋后以及果树间都可生长,不仅可获得额外的经济收入,而且还能保持水土,绿化环境,忍冬也就越来越受到当地农民的喜欢,金银花产业逐渐成为一个特色产业而发展起来。

目前,全县种植忍冬面积达65万亩,年产干花1.8万t。据调查,全县95%乡镇种有忍冬,其中山丘地区多种植毛花系列(图1-31),而平原地区种植鸡爪系列(图1-32)。调研中,平邑县副县长王霞介绍说,20世纪50—60年代,忍冬种植主要用于田坎水土保持,70年代后渐成规模,这几年发挥了很好的经济开发作用。她告诉我们说,在平邑县南部的四、五个乡镇,农民收入的70%~80%来自金银花种植交售。

img

图1-31 山丘区栽培的“毛花系列”(山东平邑)

img

图1-32 平原区栽培的“鸡爪系列”(山东平邑)

由于物流的需要,在平邑县的流峪镇和郑城镇(图1-33),都建起了金银花药材交易市场,吸引了100多家省内外客户常年在园区内经营。金银花专业批发市场的建立,带动了一批个体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在全县形成了行销商、坐商、小商贩等大、中、小不同层次的金银花购销队伍,全县有10万余人从事金银花中药材贩销,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金银花营销大户达140多家,吸引了20多个省、市的药材公司、制药厂在县里设立收购点或办事处。香港“王老吉”、北京“同仁堂”、“哈药”集团、南京金陵制药等均在平邑县有金银花项目。

img

图1-33 金银花物流港市场管理办公室(山东平邑)

平邑县是中国金银花原产地和主产区。1993年,金银花被确定为平邑县“县花”,1995年,平邑金银花被农业部评为“中国中草药金银花优质产品”。2000年3月,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金银花之乡”。2007年9月,平邑金银花通过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的评审,成为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2007年第138号)。在2015年中国医药最具影响力榜单评选中,山东省平邑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获“中国优质道地中药材十佳规范化种植基地”称号。

2.山东费县

山东费县忍冬(金银花)种植历史悠久。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编修的《费县志》载:“花有黄白,故名金银花,至嘉庆初,商旅贩往他处,辄获厚利,不数年,山角水沿栽植几遍”。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费县普遍实行了“花随地走,谁栽谁有”的金银花生产责任制,加上科学管理新技术的运用,使忍冬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得到了大幅度增加。

目前,全县忍冬种植面积已达10余万亩。调研中,费县水保局局长林清东介绍说,费县丘陵占76%,属泰山忻蒙山重点治理区;忍冬的种植,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3.河南封丘

河南省封丘县地处豫北平原黄河滩区,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均十分充足。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生态环境,非常适宜忍冬的生长。

封丘县专门成立了金银花产业发展委员会,理顺职能,明确责任,常抓不懈,形成合力,扎扎实实做好封丘金银花开发这篇大文章。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金银花的支持力度。同时,还成立封丘金银花产业发展合作社,完善金银花服务发展网络,创新金银花生产组织形式,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一系列服务。封丘县定期举办“中国·封丘金银花节”,在金银花生产基地和国内外药材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宽阔的桥梁,大大提高了封丘金银花在国内外药材市场的销售量。封丘县还扶持龙头企业注册了“豫封”“豫绿”牌等金银花商标,取得了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证。“豫绿”牌金银花荣获“河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3年3月1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通过了对封丘金银花原产地域产品的认证,并颁发了原产地域产品认证书。

全县历史上忍冬种植面积曾达到30万亩,目前保有种植面积8万亩。2004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金银花之乡”。调研中,县农业局金银花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王广军告诉我们,当地生产上栽培品种基本上为大毛花系列,经销上多被商户称为“树型金银花”(图1-34)。

img

图1-34 树型金银花(河南封丘)

4.河南淅川

河南省淅川县为了加速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改变行政干预的传统做法,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制订奖补措施等,用市场化机制刺激产业发展。2012年年初,淅川县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大力扶持发展金银花、茶叶等生态产业,并从资金扶持、品牌认证、基地建设等方面给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优厚的政策“红包”,极大调动了企业参与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一些龙头企业,如福森集团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借助移民搬迁后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发挥公司在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对种植农民提供苗木、技术指导等服务,给予资金支持,实施优惠保底价格收购,辐射带动农民种植忍冬。

目前,淅川县连片种植忍冬已达8万亩,年产值8亿元以上,增加农民收入3亿元以上[6]。种植开发金银花不仅成为淅川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成为“南水北调”渠首保水质促民富的示范项目,能很好地保护丹江口水库水质和生态环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结合。

5.河北巨鹿

据清光绪版《巨鹿县志》记载金银花为中药材种植之首,自明代就有栽培。现代规模种植始于1973年,“非典”后巨鹿忍冬(金银花)种植得到长足发展。河北省巨鹿县对金银花种植、加工高度重视,并当作一项富民强县的产业来抓,成立了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办公室”主抓,建立了严格的市场监管制度,严厉打击掺杂使假,禁止劣质产品流入市场,确保市场交易公平。目前全县忍冬种植面积超过8万亩,年产干花1.3万t,主栽品种为“巨花1号”(图1-35),巨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金银花种植和集散地区之一。

img

图1-35 种于沙质碱性土的忍冬“巨花1号”(河北巨鹿)

2007年以来,巨鹿县以整合农业资金项目发展金银花产业为契机,从提高花农组织化程度入手,在推广新型烘干技术的同时,发展扶持金银花种植、销售专业合作组织98家,80%的花农加入了合作社,实现了一家一户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全县金银花产业不断壮大,产业链逐步拉长,初加工企业达69家,深加工企业21家,开发金银花食品、含片、花茶、饮料等产品20多个。建有规模很大的金银花专业交易市场,常驻商户超过230家,年交易额超过13亿元人民币。

2010年巨鹿县金银花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金银花原产地标志,2011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金银花之乡”。

6.贵州绥阳

贵州省绥阳县根据《中国药典》颁布后出现的各种情况,通过认真调研分析,求真务实,决定了从河北巨鹿等地引进“巨花1号”“北花1号”等忍冬优良品种,在山丘区试验种植(图1-36),目前已种植忍冬11万亩(另还种有灰毡毛忍冬10万亩左右)。种植户达1万多户,产业收入在2亿元左右。从河北巨鹿来绥阳兴办绥阳绥花树形金银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尼胜礼,在品种引进、示范基地建设以及产品加工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可谓居功至伟。

img

图1-36 集中连片的万亩忍冬(贵州绥阳)

绥阳县把金银花产业作为后续支柱产业来进行培育后,纳入了《绥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绥阳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同时还进入了《贵州省“十二五”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子规划》《全省县域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规划》《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扶贫规划(2012—2015年)》。在园区建设上,绥阳更加注重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建设现代科技育苗区、种植示范区、加工交易区、科技研发和示范展示区、农业观光产业带、加工生产产业群。同时,注重项目、资金的整合,采取“政府投入、企业投入和整合资金投入”的方式,已累计整合1.8亿元人民币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及基地建设。

在抓好现有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基础上,绥阳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以培育更多、更优、更强的经营主体,形成了金银花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目前,全县已培育金银花深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粗加工厂、种植场等相关经营主体40家。郎笑笑、实心人等金银花产品成功上市,中华老字号老谢氏金银花蛋糕、菲律宾金银花日化等一批围绕金银花产品研发的知名企业入驻产业园建设,极大地提升了绥阳金银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金银花茶、金银花凉茶、金银花洗面奶等40多个产品,已经成功开发并上市销售[7]

通过不懈努力,绥阳县获得了金银花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绥阳金银花注册商标,特别是于2013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金银花之乡”;小关乡银花村获得农业部颁发“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贵州绥阳小关金银花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纳入全省“5个100工程”建设范围。

7.其他

山东省蒙阴县忍冬主要在联城镇种植,多位于田坎,既可保持水土,又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调研中,县人大副主任马佳群告诉我们,全县山丘区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95%,多用于发展林果业,其中忍冬种植面积达3.5万亩。

河南省新密市(原名密县)种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金银花出密县五指山”。清嘉庆二十二年《密县志》载“金银花品香味俱佳,山中种植者,颇多受利”。1980年全国医药总局在北京召开的评比会上,新密市金银花被评为全国同类之冠,誉为特级二花,因而有“密县二花甲天下,特级银花第一家”的赞誉。目前,新密市忍冬栽植面积1万多亩,约300余万墩,年产密二花55t,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10,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货。新密市的忍冬种植,多位于梯田坝地;也有与核桃等乔木混交的模式。

此外,在全国范围内,如辽宁、吉林、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四川、贵州、西藏、广东、广西、浙江、湖北等省区,都有从忍冬主栽区开展的成功的引种栽培。

北京市于2009—2011年,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引进忍冬6个品种,开展了成活率、产量和质量研究[62]。从植株性状来看,亚特1号、巨花1号和金丰1号为直立型,方便整枝和摘花;从植株越冬率来看,亚特1号、金丰1号、巨花1号、红色金银花均在80%以上,抗寒性较强,能安全越冬;从单株产量来看,巨花1号产量居首,干花产量达50.9kg/亩;亚特1号居第二,干花产量45.7kg/亩;从有效成分含量来看,各品种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均达到药典标准,其中红色金银花的含量最高。综合性状以巨花1号、亚特1号和金丰1号为好。

山西省忻州市于1996年从河南省新密市五指岭半山区引入忍冬,经过10余年驯化培育取得成功,已经扩大面积进行推广。

甘肃省漳县通过引种试验,成功种植了忍冬。处于库姆塔格沙漠中的甘肃敦煌,也成功运用忍冬进行了城市绿化美化。

宁夏回族自治区于2001年初将忍冬优良品种大毛花,由山东省平邑县引种到贺兰县金山乡,试种成功。虽然引种地较原产地金银花中的绿原酸、总黄酮含量较低,存在着一定的差异[63],但在条件较差的干旱半荒漠地区引种成功就已实属不易。王坤等[64]测定发现,宁夏固原、贺兰等地引种栽培的金银花,其绿原酸含量为2.6%~3.8%,木犀草苷的含量为0.063%~0.110%。宁夏栽培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均达到《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的规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和县于2003年开始引种种植忍冬,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已达1万亩以上。

西藏自治区达孜县邦堆乡从2012年开始,就开始试验种植忍冬,目前共种植1300多亩,包含14个品种。目前,拉萨市7县1区都开展了忍冬规模化种植,面积达12802亩[8]。更值得一提的是,种植金银花不仅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能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同时忍冬还有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等生态作用。西藏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为忍冬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与内地相比,采收自无污染的雪域高原上开出的金银花,对商家来说更具选择优势。因此,西藏金银花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川省泸州市从山东省平邑县引种了2000株忍冬,分别栽培于泸州市江阳区和泸县,并于第二年进行了扦插分株。经过3年的培育,将收获的干花与济银花比较,二者外观相近;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了4种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的含量,二者基本一致;泸州引种金银花与山东金银花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70以上,相似度较高,表明二类样品的整体质量相近。试验说明,在四川泸州引种山东忍冬是可行的[65]

浙江省文成县银星种植场示范基地,于2003年从河南封丘引入金丰1号苗木3万余株,种植300多亩进行引种试验。经观察,金丰1号生长良好,2005年普遍开花,而且从5月中旬一直到9月都连续开花,可采摘4次花蕾,产量高,在浙江推广种植十分成功[66]。浙江省永嘉县也从山东引种栽培忍冬获得成功。

湖北省罗田县位于大别山南麓,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史上就拥有丰富的野生金银花资源——盘叶忍冬(Lonicera tragophylla)。2007年之前,罗田县已有农户种植金银花,但未成大的规模,全县种植面积不到3000亩。2009—2011年,全县开始从河南封丘、山东平邑等地引进忍冬优良品种,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截至目前,罗田忍冬种植面积已近2万亩左右。此外,湖北省随州、神农架、宜昌等多地也种植忍冬资源。

(二)灰毡毛忍冬

灰毡毛忍冬是南方山银花种植的主体,人工种植面积大,山银花产量高,据悉能占到全国金银花/山银花产量的一半以上。目前,灰毡毛忍冬的主栽区位于湖南隆回、溆浦,重庆秀山以及贵州务川等地。

1.湖南隆回

湖南省隆回县自古以来,全境林间山地广泛分布着大量的野生灰毡毛忍冬,每到花开季节,花香四溢,香飘万里。尤以县西北部中山区的灰毡毛忍冬分布最广、开花最艳、香气最浓、药性最佳。该地区瑶汉“游医”常竞相上山采摘配药,用以医治“疑难杂症”。南宋时期,战乱频繁,相传当时湘中等地瘟疫盛行,民间就广泛采用灰毡毛忍冬藤叶煎熬后口服,效果极佳。

20世纪60年代前后,野生灰毡毛忍冬资源遍布隆回县山野村寨。在小沙江等高寒山区的灰毡毛忍冬不仅花蕾产量较高,而且质量上乘,但收购数量不多,多数资源浪费于山野。1971年以后,随着市场需求增加,少数农户尝试将野生改为家种,但发展缓慢。1980年后,全县种植面积几起几落,特别是1998—1999年发现并新育“花蕾型”金翠蕾、银翠蕾等优良品种后,“隆回金银花”声名大振。至2010年全县种植面积已达21万亩(图1-37)。2015年调研时,据湖南省隆回县金银花产业开发办公室有关人员介绍,目前全县保有面积15万亩,干花产量达1.2万t,产值3.2亿元。

img

图1-37 漫山遍野的灰毡毛忍冬(湖南隆回)

为解决银花销售问题,20世纪90年代,隆回县在小沙江镇建立了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市场,到21世纪初,隆回县小沙江镇已成为全国著名的金银花集散地,产品远销河南、湖北、江苏、广东、广西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在广西玉林、广州清平、江西樟树、安徽亳州等国内十大药材专业市场都设立了窗口,一部分优质产品还销往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该县建立了一支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营销队伍,在20多个省建立了中药材商品信息交流网络,销售渠道畅通。全县以小沙江镇为中心、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市场已初具规模,有经营门面近百个。国家林业局于2001年命名隆回县为“中国金银花之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5年第25号确定隆回金银花为原产地保护产品,保护范围包括湖南省隆回县小沙江镇、司门前镇、金石桥镇、鸭田镇、虎形山瑶族乡、麻塘山乡、大水田乡、羊古坳乡等8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2.湖南溆浦

湖南省溆浦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野生山银花(灰毡毛忍冬)人工驯化栽培,选育出了湘蕾系列、银花王等品种,推进了种苗规范化和基地良种化。近年来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实行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如四宝山公司建成2000亩基地,雪峰农业公司1000亩,紫金银花公司开发3000亩。同时,对于传统灰毡毛忍冬园,通过高接换种、老园新栽等手段,加大了湘蕾系列比例(图1-38)。

img

图1-38 湘蕾系列灰毡毛忍冬荒山种植(湖南溆浦)

2009年,县里通过农机补贴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户购买烘干机械,淘汰传统加硫熏晒方式,加工产品着色好,整齐一致,品质提高。2011年,建立万水科技等烘制企业2个,发展家庭作坊加工厂120多个,共引进烘干机械310多台套,年加工干花5500余t。全县建立银花茶加工企业7家,创建湘蕾、四宝山、君健、顺成等品牌,年加工量达5t。

2010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8.6万亩(仅龙庄湾就达3万亩),年产干花6000多t,产值近3亿元。2011年后,受《中国药典》事件影响等多种原因,种植面积下降较多,目前全县保有面积约4万亩。

3.重庆秀山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山银花产业腾飞,得自于自有品种“渝蕾1号”(灰毡毛忍冬)。1999年6月,回乡农技校毕业生张胜海发现了1株连续1个月处于花蕾状态的变异灰毡毛忍冬,移栽到自家田里。之后,他请来有关专家,用秀山本地的野生灰毡毛忍冬为砧木进行嫁接,成活108株,之后又嫁接成活2万株。重庆中药研究院副院长李隆云在看了这株野花后,连称是“金银花中的奇葩”,并现场命名为“渝蕾1号”。据重庆市药品检验所检测,“渝蕾1号”绿原酸含量高达7.1%。2008年3月,“渝蕾1号”成为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著名商标。种苗培育成功后,张胜海成立了公司,发展银花培育、种植及加工开发[9]。历经多年培育、繁殖,“渝蕾1号”家族不断壮大,名气越来越响、规模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好。

“秀山金银花”于2009年11月27日,经农业部决定准予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地域保护范围为秀山县中和镇、平凯镇、清溪场镇、隘口镇等32个乡镇。

img

图1-39 遍布四荒地的灰毡毛忍冬(重庆秀山)

秀山县中药材产业办主任刘朝政告诉我们,目前秀山县灰毡毛忍冬的种植规模已逾30万亩(图1-39),鲜花产量超过3万t,25个乡镇6万户花农收入近3亿元。虽然近年来山银花价格暴跌,但秀山县从2012年以来,每年对收购加工业主给予收购加工补贴和销售奖励,包括低温烤房设备补贴、外包装补贴、基地肥料补贴,确定收购指导价等,并严禁业主压级压价、打白条等。通过这些措施,保证了秀山的山银花资源不至于大起大落,从而平稳发展,渡过难关。

2010年11月,“秀山金银花”以“YH1108”代码正式登录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成为继生猪之后,又一远期交易的大宗农产品。当年,不到一个月时间,近600t各个标准等级的银花干品,在农交所被大部分来自外地的交易商买走。目前,秀山县银花产业龙头企业已达30余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银花专业合作社40余家。红星中药建成了500t的绿原酸提取车间、3000t的中药饮片车间和500m2的组培室;祥华生物建成了615t植物中间体提取车间;奇秀食品建设的银花凉茶生产线一期工程已经投产。同时,通过与企业、科研单位合作,已形成银花产品链,如金银花茶、金银花露、金银花水、金银花浸膏、金银花胶囊、金银花含片以及针剂、复方药品等。

不仅如此,小小的银花产业还吸引了颇为挑剔的风投的“目光”。2011年年底,深创投、重庆科技风投引导基金、娃哈哈集团等共同出资筹建“重庆红土创新创业投资基金”,首批投资目标就瞄准了红星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2014年1月24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迎来了重庆秀山金银花中药材股份有限公司(秀山金银花)挂牌,证券代码430696。这是重庆第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也是首家重庆非主城区挂牌企业[10]。据了解,“秀山金银花”总股本630万股,成立于2007年,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闫晓霞女士,主营银花种植、加工、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为当地银花龙头企业。

4.贵州务川

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自古盛产金银花,田边地角,山野灌木之地,随处可见。金银花不仅是务川一道独特的美景,也是当地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图1-40)。

img

图1-40 村民采收银花(贵州务川)

2011年以来,务川县整合巩固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林业植被恢复等资金1609万元,用于务川县银花产业发展。目前,务川县有300亩以上的灰毡毛忍冬种植大户12户,建立1000亩以上的基地5个。为大力发展银花产业,务川县整合资金,采取大户引领、合作社抱团等方式,推进银花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务川县政府专门成立银花办公室,指导全县银花产业的发展,建立健全银花产业管护制度。同时,县里还不断加大对银花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协调信用贷款向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倾斜,并采取切实措施帮助花农和企业打开销路,通过互联网与外地银花商贩联系收购业务。

2015年调研时,务川县石朝乡副乡长王丽介绍说,2012年开始全乡种植灰毡毛忍冬,现面积已达1.2万亩。计划全乡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人均拥有1亩花。她说,这两年金银花收入好,许多打工的也回家种金银花了。她告诉我们,前两年有湖南老板收花,现今乡里投资建厂,开展初加工,以解除农民后顾之忧,让农民获得更多更持续的收入。

目前,务川县累计种植银花(主要为灰毡毛忍冬,还有一些忍冬)9万余亩,过半面积已经进入盛花期。种植面积中,约大部分为灰毡毛忍冬种下的金翠蕾、银翠蕾,仅有1万多亩忍冬(来自河北的“中丰二号”)。在成立县级银花协会的基础上,务川县成立乡镇村银花产业专业合作社27家,引进银花种植企业6家。务川县于2014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金银花之乡”。

5.其他

如前所述,贵州绥阳种有灰毡毛忍冬10万亩。

湖南省除前述重点种植区外,新化县、辰溪县山银花类药典植物种植规模也较大。

湖南省新化县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栽培本地野生的灰毡毛忍冬。90年代中后期,在奉家镇、水车镇建立了万亩种植基地,随后辐射到高寒山区。2000年之后,与隆回县小沙江镇接壤的新化县水车、奉家以及与它们相邻的天门、文田等乡镇,开始从隆回县小沙江镇和溆浦县龙庄湾镇引进良种,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2008年全县基本普及良种,出现种植高潮。到2010年种植面积最大,达到4万余亩,产值达3亿元。新化县中药材协会会长卢政坤说,从2004年起,新化县就开始逐步淘汰硫黄熏蒸这一传统的加工方法,而起用机械杀青、烘干方法;2005年以来引进整套机械烘干设备82套。目前因价格原因,部分农民弃种或改种其他,全县种植面积降至1.5万亩。

湖南省辰溪县灰毡毛忍冬种植面积以2010年最高,达3.1万亩;由于价格原因影响农民积极性,目前种植面积已下降至的2.7万亩。种植区域包括坡地和农地,坡地略多,干花亩产约200~250kg,干花销售至亳州、玉林等药材市场。全县烘干设备有69台套。调研中,辰溪县金银花协会副理事长邹敏言告诉我们,全县原计划种植规模达到10万亩,在2011年价格大跌后,这一目标受到了严重影响。不过目前情况有所好转,灰毡毛忍冬资源建设正在复苏中。

桂北的资源县是广西银花种植另一大产区,灰毡毛忍冬栽培面积约3.9万亩,年产干花1000t左右。此栽培区为广西高海拔、高寒山区,多是利用稀灌木丛作为攀援物进行栽培,或选择坡度较大处,沿山坡水平线修筑高位梯级畦,在畦面上种植,将植株修剪培育成直立型花丛,加以开发利用。

除此之外,还有:湖南常德、绥宁、汝城、保靖、炎陵、双峰、资兴、攸县、浏阳等地;湖北恩施、十堰、黄石、黄冈、荆州等地;重庆武隆、垫江、云阳、涪陵等地;四川宜宾等地;贵州丹寨、德江等地;云南思茅、景东、昆明等地;广西南宁、贺州、桂林、隆林等地;广东平远、南雄等地;浙江乐清、开化、永嘉等地;福建诏安等地,都在人工规模种植灰毡毛忍冬。

(三)华南忍冬/红腺忍冬

在历时两年多的调研中,在华南忍冬、红腺忍冬的原主产区,多未看见集中连片种植,只在广西忻城发现有华南忍冬规模种植,马山有红腺忍冬种植。

1.广西忻城

据史料介绍,从明弘治十年(1497年)芝州(忻城县古称)到清代末年的忻城县,历代县官向朝廷王侯进贡忻城手工艺精品土锦时,还配送特产“三宝”,即芝州的金银花、黄烟、古蓬之黄精,古有“贡必三宝”之说。

忻城县主要以华南忍冬种植为主(图1-41),分早、中、晚熟。早熟品种开花于3月底4月初,占总面积的2.5%以下;中熟品种花期4月中旬,占总面积95%以上;晚熟品种花期在4月底至5月初,年可开二次花,占总面积的2.5%以下。此外,还有少许红腺忍冬,当地又称为鸡爪金银花。

img

图1-41 种植于山麓的华南忍冬(广西忻城)

至20世纪50年代,柳州中药批发站设点在广西忻城收购金银花,其产品供柳州、桂林、成都等市制药厂作为中药加工原料,因花质量上乘,这些厂家对忻城县、马山县的金银花都作免检产品。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初,忻城县就开始推广华南忍冬人工栽培并获成功。1978年柳州地区为了解决贫困山区群众温饱问题,提出了“依山靠山,开发石山区资源”的总体思路,号召村民利用荒山荒地种植发展华南忍冬、竹子,增加山区农民收入。当年县里从农业资金拨出27万元作华南忍冬发展专项资金,重点解决购华南忍冬苗和育苗时选购枝条的经费。当时北更、遂意各村屯都掀起种植华南忍冬高潮,至1980年就发展到1.7万多亩,且长势良好,至1985年华南忍冬就给许多农户增加收入,保证了能够安全度荒月。

到21世纪初,忻城县的银花产业已基本形成。2008年,全县华南忍冬等总面积发展到10多万亩,银花干花产量达1340多t、产值达5360万元。全县建立了9个华南忍冬生产示范样板片8700亩,有2.55万农户种上了华南忍冬,户均面积1.96亩,种植户银花年均收入1200元,山区大部分农户依靠种植华南忍冬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在曾被联合国粮食署官员称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的北更乡,副乡长蒙凤慧介绍说,全乡在山坡、路边、河渠两侧种有华南忍冬等2.7万亩,亩产鲜花500kg左右。至2010年年底全县华南忍冬等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并制定了相关激励政策,分年度、分乡镇落实具体的任务,已初步成为全县继甘蔗、桑蚕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67]

2.广西马山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金银花原生于石山峰丛地区的石缝乱草之中,自古民间广采为药,量少价高。20世纪60年代,有人发现如此名贵之花,可以扦条发根,种植于那“九分石头一分土、碗一块、瓢一块,一个草帽盖三块”的山地上,而且花质更好,产量更高,效益更好。于是纷纷仿效,将山地退粮种花,种植方法不断改进,种植规模逐年扩大。

全县现有4.3万亩银花类植物栽培或野生面积,主要为红腺忍冬(图1-42),约3.5万亩;还有从山东引进的四季金银花忍冬品种等。在全县总面积中,仅加方乡就有3.6万亩,户均3.8亩。2015年全县年产干花500t,马山县成为闻名全国的银花主产地。

img

图1-42 石灰岩区生长的红腺忍冬(广西马山)

每年3—4月,村村寨寨银花香,男女老少采花忙。马山金银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量高、质量好,一直畅销广州、深圳、香港和东盟各国。36个外地老板来到这里承包荒山大种金银花。香港、广州、深圳等地花商也纷纷来到这里设点收购外销,大赚“花财”。加方街上也有6个本地老板筹资合股办起收购站,与外地花老板摆擂台,年均收购外销银花干花超80t,成了全县个体纳税大户[11]

3.其他

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田阳、隆林和都安等县,种植有红腺忍冬和华南忍冬等山银花类药典植物资源[68]。此栽培区位于广西的中部,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广西有名的石山地区,一般是在大石块的周围或岩缝中挖穴进行零散栽培,以大石块作为山银花藤蔓攀援的支架。年产干花数百吨。

(四)黄褐毛忍冬

在喀斯特地区,黄褐毛忍冬不是成树状生长,而是依靠枝条蔓延,一株就可以覆盖直径3~5m甚至更大的面积。黄褐毛忍冬可以在山石缝里扎根,而不需要精细的管理,管理粗放简单。贵州黔西南地区是黄褐毛忍冬的主栽区,特别是安龙县种植面积较大。

1.贵州安龙

安龙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石漠化面积500km2,占国土面积的22.35%,是典型的石漠化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来,安龙县通过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实践,在石漠化地区种植黄褐毛忍冬,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石漠化成功之路。

安龙金银花是安龙县境内少数民族长期药用的“苗药”“彝药”。安龙县种植黄褐毛忍冬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地点是德卧镇大水井村。当时,大水井村村民高文科、白帮金到山中寻找野生药材,无意间发现了一株茂盛的野生金银花缠绕在大树顶端,两人如获至宝,摘回花瓣到镇上,当时就卖了好价钱。于是,一个把野生金银花移栽,进行人工种植的想法在该村萌生。在县上有关部门的引导、支持和帮助下,大水井村动员全村400多个劳动力用背篼到几公里之外去背土,花了10多万个劳动力,硬是在石旮旯里造出了千多亩“土地”。有了栽种的土地,村民们就到山上寻找野生黄褐毛忍冬苗培育。没有水,大家就用背篼装上坛子到5km以外去背,再一窝窝地浇。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精神,仅1年多的时间,千亩石山地就种上了7万多株黄褐毛忍冬。

1996年,安龙县委、政府把德卧镇的黄褐毛忍冬种植模式在全县推广,并把银花开发列为该县的十大产业之一。1999年,在民进中央、贵州省科技厅及州有关单位帮助下,安龙县开展了“喀斯特地区优质金银花种植生态与经济效益”的星火计划课题研究。通过努力,黄褐毛忍冬于2008年被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增补版)。通过示范种植、项目科技培训,2002年开始大面积推广。2007年,安龙县成立了大水井银花协会。2009年6月,安龙县从重庆引进了一套从杀青、冷却到烘干的一体化银花专用加工设备。德卧镇逐渐形成了自发的银花药源和集散市场。

自2009年以来,安龙县累计利用退耕还林工程、珠防工程、植被恢复、石漠化治理工程、金银花扶贫项目等建设资金1696万多元,完成银花生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52200亩,其中:种苗示范基地300亩,丰产示范基地5000亩,新建银花基地46900亩,示范农户达到7500多户。2011年全县银花干花产量达810t,产值4300万元,花农户均增收1500元,最高户收入达10多万元,收入上万元的花农户在300户以上。目前,全县黄褐毛忍冬种植面积保有17万亩。

2.其他

贵州省黔西南地区除安龙县外,还有几个县种植面积也不少,其中兴义市种植面积达1.5万元,兴仁县种植1.5万元,贞丰县种植1万元。

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从2002年开始因地制宜发展黄褐毛忍冬种植,村民由此走上脱贫致富路。2010年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大片黄褐毛忍冬枯萎面临死亡。面对大旱,冷洞村群众以不屈的抗旱壮歌,首创黄褐毛忍冬“滴灌”抗旱模式。在冷洞村,家家户户都种有黄褐毛忍冬,多的有十几亩,少的也有五六亩,村民们都觉得种植黄褐毛忍冬比种植其他农作物的收入要高,而且投入的劳动力还少一些。如今,全村黄褐毛忍冬种植面积达3600余亩,并注册了“万峰林金银花”“冷洞金银花”商标,成立了种植经营合作社,银花产值已达300多万元,农民收入最多的达3万多元,最少的也有7000元左右,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0%都来自银花产业,银花已成为冷洞村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2010年4月4日下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义兴市冷洞村调研。在听了村支书朱昌国介绍当年战胜干旱、保住3600亩黄褐毛忍冬基地后,温总理称赞道,“这种精神就是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