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忍冬属药典植物生态建设与开发利用
- 胡建忠 邰源临 蔡建勤等编著
- 47357字
- 2021-11-05 17:01:19
第一节 概述
忍冬属植物普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耐热耐寒,可耐50℃高温和-46℃严寒;耐旱耐涝,大旱半年不死,水浸1月不亡;盐碱地、沙荒地上均可生长。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均有天然分布或人工栽培。
一、系统分类
忍冬科忍冬属,直立灌木或矮灌木,很少呈小乔木状,有时为缠绕藤本,落叶或常绿;小枝髓部白色或黑褐色,枝有时中空,老枝树皮常作条状剥落。冬芽有1至多对鳞片,内鳞片有时增大而反折,有时顶芽退化而代以2侧芽,很少具副芽。叶对生,很少3(~4)枚轮生,纸质、厚纸质至革质,全缘,极少具齿或分裂,无托叶或很少具叶柄间托叶或线状凸起,有时花序下的1~2对叶相连成盘状。花通常成对生于腋生的总花梗顶端,简称“双花”,或花无柄而呈轮状排列于小枝顶,每轮3~6朵;每双花有苞片和小苞片各1对,苞片小或形大叶状,小苞片有时连合成杯状或坛状壳斗而包被萼筒,稀缺失;相邻两萼筒分离或部分至全部连合,萼檐5裂或有时口缘浅波状或环状,很少向下延伸成帽边状突起;花冠白色(或由白色转为黄色)、黄色、淡红色或紫红色,钟状、筒状或漏斗状,整齐或近整齐5(~4)裂,或二唇形而上唇4裂,花冠筒长或短,基部常一侧肿大或具浅或深的囊,很少有长距;雄蕊5个,花药丁字着生;子房3~2(~5)室,花柱纤细,有毛或无毛,柱头头状。果实为浆果,红色、蓝黑色或黑色,具少数至多数种子;种子具浑圆的胚。
忍冬属约200种,产北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北部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亚洲南达菲律宾群岛和马来西亚南部。模式种为:轮花忍冬(Lonicera caprifolium)。我国有98种5亚种18变种,广布于全国各省(自治区),而以西南部种类最多[1]。
淡红忍冬L.acuminata
无毛淡红忍冬L.acuminata var.depilata
沼生忍冬L.alberti
截萼忍冬L.altmannii
狭叶忍冬L.angustifolia
异萼忍冬L.anisocaly x
西南忍冬L.bournei
短萼忍冬L.brevisepala
滇西忍冬L.buchananii
醉鱼草状忍冬L.bud dleioides
蓝果忍冬L.caerulea
蓝靛果L.caerulea var.edulis
阿尔泰忍冬L.caerulea var.altaiea
长距忍冬L.calcarata
海南忍冬L.calvescens
肉叶忍冬L.carnosifolia
金花忍冬L.chrysantha
须蕊忍冬L.chrysantha ssp.koehneana
长睫毛忍冬L.ciliosissima
灰毛忍冬L.cinerea
钟花忍冬L.codonantha
华南忍冬L.confusa
匍匐忍冬L.crassifolia
微毛忍冬L.cyanocarpa
水忍冬L.dasystyla
北京忍冬L.elisae
粘毛忍冬L.fargesii
葱皮忍冬L.ferdinandii
锈毛忍冬L.ferruginea
短柱忍冬L.fragilis
郁香忍冬L.fragrantissima
苦糖果L.fragrantissima ssp.atandishii
樱桃忍冬L.fragrantissima ssp.phyllocarpa
黄褐毛忍冬L.fulvotomentosa
短梗忍冬L.graebneri
蕊被忍冬L.gynochlamydea
倒卵叶忍冬L.hemsleyana
异叶忍冬L.heterophylla
大果忍冬L.hildebrandiana
刚毛忍冬L.hispida
矮小忍冬L.humilis
菰腺忍冬L.hypoglauca
净花菰腺忍冬L.hypoglauca ssp.nudiflora
白背忍冬L.hypoleuca
杯萼忍冬L.inconspicua
卵叶忍冬L.inodora
忍冬L.japonica
红白忍冬L.japonica var.chinensis
吉隆忍冬L.jilongensis
甘肃忍冬L.kansuensis
玉山忍冬L.kawakamii
柳叶忍冬L.lanceolata
光枝柳叶忍冬L.lanceolata var.glabra
女贞叶忍冬L.ligustrina
亮叶忍冬L.ligustrina var.yunnanensis
理塘忍冬L.litangensis
长花忍冬L.longiflora
卷瓣忍冬L.longituba
金银忍冬L.maackii
红花金银忍冬L.maackii ssp.koehneana
大花忍冬L.macrantha
异毛忍冬L.macrantha var.heterotricha
灰毡毛忍冬L.macranthoides
紫花忍冬L.maximowiczii
小叶忍冬L.microphylla
矮生忍冬L.minuta
细叶忍冬L.minutifolia
下江忍冬L.modesta
庐山忍冬L.modesta var.lushanensis
短尖忍冬L.mucronata
越橘叶忍冬L.myrtillus
圆叶忍冬L.myrtillus var.cyclophylla
红脉忍冬L.nervosa
黑果忍冬L.nigra
云雾忍冬L.nubium
丁香叶忍冬L.oblata
瘤基忍冬L.oiwakensis
垫状忍冬L.oreodoxa
短柄忍冬L.pampaninii
蕊帽忍冬L.pileata
条叶蕊帽忍冬L.pileata var.linearis
早花忍冬L.praeflorens
平卧忍冬L.prostrata
凹叶忍冬L.retusa
皱叶忍冬L.rhytidophylla
岩生忍冬L.rupicola
红花岩生忍冬L.rupicola var.syringantha
长白忍冬L.ruprechtiana
光枝长白忍冬L.ruprechtiana var.calvescens
袋花忍冬L.saccata
毛果袋花忍冬L.saccata var.tangiana
短苞忍冬L.schneideriana
藏西忍冬L.semenovii
贯月忍冬L.sempervirens
毛药忍冬L.serreana
齿叶忍冬L.setifera
细毡毛忍冬L.similis
峨眉忍冬L.similis var.omeiensis
棘枝忍冬L.spinosa
冠果忍冬L.stephanocarpa
川黔忍冬L.subaequalis
单花忍冬L.subhispida
唇花忍冬L.sublabiata
四川忍冬L.szechuanica
太白忍冬L.taipeiensis
唐古特忍冬L.tangutica
新疆忍冬L.tatarica
小花忍冬L.tatarica var.micrantha
华北忍冬L.tatarinowii
毛冠忍冬L.tomentella
察瓦龙忍冬L.tomentella var.taarongensis
盘叶忍冬L.tragophylla
毛果忍冬L.trichogyne
毛花忍冬L.trichosantha
长叶毛花忍冬L.trichosantha var.xerocalyx
毛萼忍冬L.trichosepala
管花忍冬L.tubuliflora
绢柳林忍冬L.virgultorum
华西忍冬L.webbiana
川西忍冬L.webbiana var.mupinensis
云南忍冬L.yunnanensis
根据花是否双生于总花梗之顶,忍冬属植物可分为双花类和单花类;又根据树体是直立还是缠绕,将双花类分为直立灌木和缠绕灌木(藤本)。单花类全为缠绕灌木(藤本)。在我国忍冬属98种5亚种18变种中,有双花类植物92种5亚种18变种,单花类植物6种。在双花类植物中,有直立灌木68种4亚种14变种,有缠绕灌木(藤本)24种1亚种4变种。单花类全为缠绕灌木(藤本),详见图1-1。
图1-1 忍冬属植物分类图
在我国忍冬属植物中,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根据《中国植物志》,花蕾药用植物有14种1亚种3变种,下面加以介绍。
(一)双花直立灌木
本类药用植物共1种:刚毛忍冬。
刚毛忍冬为落叶灌木,高2(~3)m;幼枝常带紫红色,连同叶柄和总花梗均具刚毛或兼具微糙毛和腺毛,很少无毛,老枝灰色或灰褐色。冬芽长达1.5cm,有1对具纵槽的外鳞片,外面有微糙毛或无毛。叶厚纸质,形状、大小和毛被变化很大,椭圆形、卵状椭圆形、卵状矩圆形至矩圆形,有时条状矩圆形,长(2~)3~7(8.5)cm,顶端尖或稍钝,基部有时微心形,近无毛或下面脉上有少数刚伏毛或两面均有疏或密的刚伏毛和短糙毛,边缘有刚睫毛。总花梗长(0.5~)1~1.5(~2)cm;苞片宽卵形,长1.2~3.0cm,有时带紫红色,毛被与叶片同;相邻两萼筒分离,常具刚毛和腺毛,稀无毛;萼檐波状;花冠白色或淡黄色,漏斗状,近整齐,长(1.5~)2.5~3.0cm,外面有短糙毛或刚毛或几无毛,有时夹有腺毛,筒基部具囊,裂片直立,短于筒;雄蕊与花冠等长;花柱伸出,至少下半部有糙毛。果实先黄色后变红色,卵圆形至长圆筒形,长1.0~1.5cm;种子淡褐色,矩圆形,稍扁,长4.0~4.5mm。花期5—6月,果熟期7—9月。
刚毛忍冬产河北西部、山西、陕西南部、宁夏南部(泾源、隆德)、甘肃中部至南部、青海东部、新疆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和南部。生于山坡林中、林缘灌丛中或高山草地上,海拔1700~4200m,在川、藏一带可达4800m。蒙古、苏联中亚地区至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花蕾供药用,功能清热解毒,新疆民间用以治感冒、肺炎等症。
这是一个具有广大分布区的多型种,过去有人把它分成好几个种和变种,现在看来都是不能成立的,因为这些分类群的性状都只表现为数量的差异,而且也都不同程度地在刚毛忍冬中表现出来。
(二)双花缠绕灌木
双花缠绕灌木或藤本,涉及药用植物共12种、1亚种、3变种。
1.淡红忍冬
淡红忍冬为落叶或半常绿藤本,幼枝、叶柄和总花梗均被疏或密、通常卷曲的棕黄色糙毛或糙伏毛,有时夹杂开展的糙毛和微腺毛,或仅着花小枝顶端有毛,更或全然无毛。叶薄革质至革质,卵状矩圆形、矩圆状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4.0~8.5(~14)cm,顶端长渐尖至短尖,基部圆至近心形,有时宽楔形或截形,两面被疏或密的糙毛或至少上面中脉有棕黄色短糙伏毛,有缘毛;叶柄长3~5mm。双花在小枝顶集合成近伞房状花序或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总花梗长4~18(~23)mm;苞片钻形,比萼筒短或略较长,有少数短糙毛或无毛;小苞片宽卵形或倒卵形,为萼筒长的2/5~1/3,顶端钝或圆,有时微凹,有缘毛;萼筒椭圆形或倒壶形,长2.5~3.0mm,无毛或有短糙毛,萼齿卵形、卵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或有时狭三角形,长为萼筒的2/5~1/4,边缘无毛或有疏或密的缘毛;花冠黄白色而有红晕,漏斗状,长1.5~2.4cm,外面无毛或有开展或半开展的短糙毛,有时还有腺毛,唇形,筒长9~12mm,与唇瓣等长或略较长,内有短糙毛,基部有囊,上唇直立,裂片圆卵形,下唇反曲;雄蕊略高出花冠,花药长4~5mm,约为花丝的1/2,花丝基部有短糙毛;花柱除顶端外均有糙毛。果实蓝黑色,卵圆形,直径6~7mm;种子椭圆形至矩圆形,稍扁,长4.0~4.5mm,有细凹点,两面中部各有一凸起的脊。花期6月,果熟期10—11月。
淡红忍冬产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安徽南部、浙江(龙泉、庆元、遂昌)、江西西部和东北部、福建(崇安)、台湾、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广东北部(乳源)、广西东北部至北部、四川、贵州、云南东北部至西北部和西部及西藏东南部至南部。生于山坡和山谷的林中、林间空旷地或灌丛中,海拔(500~)1000~3200m。喜马拉雅东部经缅甸至苏门答腊、爪哇、巴厘和菲律宾地区也有分布。
本种的花在四川部分地区和西藏昌都作“金银花”收购入药。
这个种具有很大的形态变异幅。从标本来看,它的形态变异可能有两个趋势:①植物体的毛被由密变稀以至完全无毛;②植物体的毛被变得稠密,且常出现开展的硬直糙毛,花冠(有时萼筒)也有毛。
2.无毛淡红忍冬
无毛淡红忍冬植物体完全无毛或仅叶柄有少数糙毛。叶下面常带粉绿色。
无毛淡红忍冬产浙江(龙泉)、江西(赣县、上犹)、福建(泰宁)、台湾、广东(乳源)、湖北(兴山)及四川中部和东南部。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宝兴。
3.卵叶忍冬
卵叶忍冬为藤本;小枝、叶柄和总花梗有时包括苞片、小苞片和萼筒均密被灰黄褐色弯曲短糙伏毛,夹杂少数几无柄的腺毛。叶厚纸质,卵状披针形至卵状椭圆形或卵形,长6~12cm,顶端急狭而渐尖或具短尖头或渐尖,基部圆至截形或浅心形,上面脉略下陷,疏被短糙伏毛,中脉毛甚密,下面各脉显著凸起,有弯曲的绒状短糙毛,脉上毛甚密,果时毛变稀;叶柄长5~12mm。双花数朵至10余朵集合成腋生或顶生的伞房花序,花序梗长1~2cm,很少单生于叶腋,有叶状苞;总花梗长3~15mm;苞片和小苞片外面被黄白色短糙毛,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1~2mm,短于萼筒,小苞片圆卵形、卵形、长卵形或半圆形,顶钝或圆形,长为萼筒的(1/5~)1/3~1/2;萼筒圆形或椭圆形,长2~4mm,外面无毛或有短糙伏毛及无柄的暗棕色腺,萼齿卵状三角形,长约1mm,外被疏或密的短糙伏毛,有缘毛;花冠白色,后变黄色,长1.5~2.5cm,稍弓弯,外被倒短糙毛,唇形,筒与唇瓣几等长或略较长,向上渐次扩张,内有小柔毛,上唇裂片长约3mm;雄蕊和花柱与花冠几等长,花丝基部有短柔毛,花药长3.5~4.0mm;花柱中部或2/3以下有短糙毛。果实近圆形,蓝黑色,稍有白粉,直径约6mm。花期8月,果熟期12月。
卵叶忍冬产云南西部(腾冲)和西藏东南部(墨脱)。生于石山灌丛或山坡阔叶林中,海拔1700~2900m。
西藏民间有用本种的花作清热解毒药的。
本种的萼筒外面有无毛被是有变化的,即使在同号标本中也是如此。
4.短柄忍冬
短柄忍冬为藤本;幼枝和叶柄密被土黄色卷曲的短糙毛,后变紫褐色而无毛。叶有时3片轮生,薄革质,矩圆状披针形、狭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10cm,顶端渐尖,有时急窄而具短尖头,基部浅心形,两面中脉有短糙毛,下面幼时常疏生短糙毛,边缘略背卷,有疏缘毛;叶柄短,长2~5mm。双花数朵集生于幼枝顶端或单生于幼枝上部叶腋,芳香;总花梗极短或几不存;苞片、小苞片和萼齿均有短糙毛;苞片狭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有时呈叶状,长5~15mm;小苞片圆卵形或卵形,长为萼筒的1/2~2/3;萼筒长不到2mm,萼齿卵状三角形至长三角形,比萼筒短,外面有短糙伏毛,有缘毛;花冠白色而常带微紫红色,后变黄色,唇形,长1.5~2.0cm,外面密被倒生短糙伏毛和腺毛,唇瓣略短于筒,上下唇均反曲;雄蕊和花柱略伸出,花丝基部有柔毛,花药长约2mm;花柱无毛。果实圆形,蓝黑色或黑色,直径5—6mm。花期5—6月,果熟期10—11月。
短柄忍冬产安徽南部(黄山、青阳)、浙江、江西西北部和东北部、福建北部、湖北西南部、湖南、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和东南部(陆川)、四川东南部、贵州东部至北部及云南南部(建水)。生于林下或灌丛中,海拔150~750(~1400)m。模式标本采自贵州平坝。
花可入药,贵州民间用来治鼻出血、吐血及肠热等症。
5.黄褐毛忍冬
黄褐毛忍冬为常绿藤本;幼枝、叶柄、叶下面、总花梗、苞片、小苞片和萼齿均密被开展或弯伏的黄褐色毡毛状糙毛,幼枝和叶两面还散生橘红色短腺毛。冬芽约具4对鳞片。叶纸质,卵状矩圆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3~8(~11)cm,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浅心形或近截形,上面疏生短糙伏毛,中脉毛较密;叶柄长5~7mm。双花排列成腋生或顶生的短总状花序,花序梗长达1cm;总花梗长约2mm,下托以小形叶1对;苞片钻形,长5~7mm;小苞片卵形至条状披针形,长为萼筒的1/2至略较长;萼筒倒卵状椭圆形,长约2mm,无毛,萼齿条状披针形,长2~3mm;花冠先白色后变黄色,长3.0~3.5cm,唇形,筒略短于唇瓣,外面密被黄褐色倒伏毛和开展的短腺毛,上唇裂片长圆形,长约8mm,下唇长约1.8cm;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无毛;柱头近圆形,直径约1mm。一般于3月初大量抽生春梢,5月上旬萌发花芽,5月下旬可见幼蕾,6月中旬至6月底为花期;第二次开花期为9月;11月偶有枝条仍有花开。花、果期性状如图1-2所示。
图1-2 黄褐毛忍冬(贵州安龙)
据贵州省黔西南州林业科学研究所观测记载[1],幼果为绿色,直径在1.5mm左右,卵形和卵圆形,在9月下旬左右果实增大较快,直径可达到5mm以上,10月下旬果径达7mm,果实大小定形,果为坛形或卵圆形,果皮由绿色产生黑色线纹,种子开始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果皮变为黑色,浆果已发育成熟,此时果实具1~18粒种子。果实成熟后有的裂果,有的不裂,有的宿留在果枝上,有的很快脱落于地面。单个果穗含浆果多者达135个,果径达7~8mm。浆果内种子为褐色,种子扁椭圆形,长约3mm,宽1.5~2.0mm,具纵沟2条,种子有光泽,具脑状纹饰。
黄褐毛忍冬产广西西北部、贵州西南部和云南。生于山坡岩旁灌木林或林中,海拔850~1300m。模式标本采自贵州安龙。
黄褐毛忍冬比较接近锈毛忍冬,但锈毛忍冬双花下面不具苞状叶,苞片和花冠均较短,萼齿短于萼筒,花丝下半部有毛,与本种迥然不同。
本种的花入药,为贵州、云南等地“山银花”的主要药材来源。
6.水忍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1977年版(第三版)至2000年(第七版)中,称“毛花柱忍冬”。藤本;小枝、叶柄和总花梗均密被灰白色微柔毛;幼枝紫红色,老枝茶褐色。叶纸质,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长2~6(~9)cm,茎下方的叶有时不规则羽状3~5中裂,顶端钝或近圆形,有时具短的钝凸尖,基部圆形、截形或有时微心形,两面无毛或疏生短柔毛和微柔毛,上面有时具紫晕,下面稍粉红色,壮枝的叶下面被灰白色毡毛;叶柄长4~10(~13)mm,两叶柄相连处呈线状凸起。双花生于小枝梢叶腋,集合成总状花序,芳香;总花梗长4~12mm;苞片极小,三角形,长1~2mm,远比萼筒短;小苞片圆卵形,极小,疏生微缘毛;萼筒稍有白粉,长2.0~2.5mm,萼齿宽三角形、半圆形至卵形,顶端钝或圆;花冠白色,近基部带紫红色,后变淡黄色,长2.0~3.5cm,唇形,筒长14~17mm,外面略被倒生微柔伏毛或无毛,筒内沿上唇方向密生短柔毛,上唇与筒几等长,裂片矩圆状披针形,长约5mm,两侧裂的裂隙深逾1/3,下唇长条形,比上唇长;雄蕊与花冠几等长,花丝基部有疏柔毛,花药条形;花柱伸出,下方1/3有柔毛或无毛。果实黑色。花期3—4月,果熟期8—10月。
水忍冬产广东(肇庆鼎湖山)和广西。生于水边灌丛中,海拔300m以下。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本种的花蕾、茎和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花蕾在广西扶绥县作“金银花”收购入药。
7.忍冬
忍冬为半常绿藤本;幼枝暗红褐色,密被黄褐色、开展的硬直糙毛、腺毛和短柔毛,下部常无毛。叶纸质,卵形至矩圆状卵形,有时卵状披针形,稀圆卵形或倒卵形,极少有1至数个钝缺刻,长3~5(~9.5)cm,顶端尖或渐尖,少有钝、圆或微凹缺,基部圆或近心形,有糙缘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小枝上部叶通常两面均密被短糙毛,下部叶常平滑无毛而下面多少带青灰色;叶柄长4~8mm,密被短柔毛。总花梗通常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与叶柄等长或稍较短,下方者则长达2~4cm,密被短柔毛,并夹杂腺毛;苞片大,叶状,卵形至椭圆形,长达2~3cm,两面均有短柔毛或有时近无毛;小苞片顶端圆形或截形,长约1mm,为萼筒的1/2~4/5,有短糙毛和腺毛;萼筒长约2mm,无毛,萼齿卵状三角形或长三角形,顶端尖而有长毛,外面和边缘都有密毛;花冠白色,有时基部向阳面呈微红,后变黄色,长(2~)3.0~4.5(~6)cm,唇形,筒稍长于唇瓣,很少近等长,外被多少倒生的开展或半开展糙毛和长腺毛,上唇裂片顶端钝形,下唇带状而反曲;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果实圆形,直径6~7mm,熟时蓝黑色,有光泽;种子卵圆形或椭圆形,褐色,长约3mm,中部有一凸起的脊,两侧有浅的横沟纹。花期4—6月(秋季亦常开花),果熟期10—11月。花、果期性状如图1-3所示。
图1-3 忍冬(河北巨鹿)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自然分布。生于山坡灌丛或疏林中、乱石堆、山脚路旁及村庄篱笆边,海拔最高达1500m。日本和朝鲜也有分布。在北美洲逸生成为难除的杂草。
本种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具有大形的叶状苞片。它在外貌上有些像华南忍冬,但华南忍冬的苞片狭细而非叶状,萼筒密生短柔毛,小枝密生卷曲的短柔毛,与本种明显不同。
这个种的形态变异非常大,无论在枝、叶的毛被、叶的形状和大小以及花冠的长度、毛被和唇瓣与筒部的长度比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所有这些变化看来较多的同生态环境相联系,并未显示与地理分布之间的相关性。
忍冬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上品。“金银花”一名始见于李时珍《本草纲目》,在“忍冬”项下提及,因近代文献沿用已久,现已公认为该药材的正名,并收入我国药典。此外,尚有“银花”“双花”“二花”“二宝花”“双宝花”等药材名称。目前,全国作为商品出售的金银花原植物总数不下17种(包括亚种和变种),而以本种分布最广,销售量也最大。商品药材主要来源于栽培品种,以河南的“南银花”或“密银花”和山东的“东银花”或“济银花”产量最高,品质也最佳,供销全国并出口。金银花的产区正日见扩大。
金银花商品以花蕾为佳,混入开放的花或梗叶杂质者质量较逊。花蕾以肥大、色青白、握之干净者为佳。5—6月采收,择晴天早晨露水刚干时摘取花蕾,置于芦席、石棚或场上摊开晾晒或通风阴干,以1~2天内晒干为好。晒花时切勿翻动,否则花色变黑而降低质量,至九成干,拣去枝叶杂质即可。忌在烈日下暴晒。阴天可微火烘干,但花色较暗,不如晒干或阴干为佳。
忍冬的适应性很强,对土壤和气候的选择并不严格,以土层较厚的沙质壤土为最佳。山坡、梯田、地堰、堤坝、瘠薄的丘陵都可栽培。繁殖可用播种、插条和分根等方法。
金银花性甘寒,功能清热解毒、消炎退肿,对细菌性痢疾和各种化脓性疾病都有效。已生产的金银花制剂有“银翘解毒片”“银黄片”“银黄注射液”等。“金银花露”是金银花用蒸馏法提取的芳香性挥发油及水溶性溜出物,为清火解毒的良品,可治小儿胎毒、疮疖、发热口渴等症;暑季用以代茶,能治温热痧痘、血痢等。茎藤称“忍冬藤”,也供药用。据报道,金银花的有效成分为绿原酸和木犀草苷。这是植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次生物质,其含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植物的种类,而且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土壤等生态、地理条件以及物候期的影响。
8.红白忍冬
红白忍冬幼枝紫黑色,幼叶带紫红色,小苞片比萼筒狭,花冠外面紫红色,内面白色,上唇裂片较长,裂隙深超过唇瓣的1/2。
本种产安徽(岳西)。生于山坡,海拔800m。江苏、浙江、江西和云南等地有栽培。
9.华南忍冬
华南忍冬为半常绿藤本;幼枝、叶柄、总花梗、苞片、小苞片和萼筒均密被灰黄色卷曲短柔毛,并疏生微腺毛;小枝淡红褐色或近褐色。叶纸质,卵形至卵状矩圆形,长3~6(~7)cm,顶端尖或稍钝而具小短尖头,基部圆形、截形或带心形,幼时两面有短糙毛,老时上面变无毛;叶柄长5~10mm。花有香味,双花腋生或于小枝或侧生短枝顶集合成具2~4节的短总状花序,有明显的总苞叶;总花梗长2~8mm;苞片披针形,长1~2mm;小苞片圆卵形或卵形,长约1mm,顶端钝,有缘毛;萼筒长1.5~2.0mm,被短糙毛;萼齿披针形或卵状三角形,长1mm,外密被短柔毛;花冠白色,后变黄色,长3.2~5.0cm,唇形,筒直或有时稍弯曲,外面被多少开展的倒糙毛和长、短两种腺毛,内面有柔毛,唇瓣略短于筒;雄蕊和花柱均伸出,比唇瓣稍长,花丝无毛。果实黑色,椭圆形或近圆形,长6~10mm。花期4—5月,有时9—10月开第二次花(我们11月在广西忻城调研时仍发现有零星开花),果熟期10月。花期性状如图1-4所示。
图1-4 华南忍冬(广西忻城)
华南忍冬产广东、海南和广西。生于丘陵地的山坡、杂木林和灌丛中及平原旷野路旁或河边,海拔最高达800m。越南北部和尼泊尔也有分布。
本种花供药用,为华南地区“山银花”中药材的主要品种,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藤和叶也入药。
10.红腺忍冬
红腺忍冬为落叶藤本(但在忻城种植区调研时,当地农民介绍到,冬季只有部分老叶凋落,而且很快在早春就有新叶长出,不会出现整株落叶的情况);幼枝、叶柄、叶下面和上面中脉及总花梗均密被上端弯曲的淡黄褐色短柔毛,有时还有糙毛。叶纸质,卵形至卵状矩圆形,长6~9(~11.5)cm,顶端渐尖或尖,基部近圆形或带心形,下面有时粉绿色,有无柄或具极短柄的黄色至橘红色蘑菇形腺;叶柄长5~12mm。双花单生至多朵集生于侧生短枝上,或于小枝顶集合成总状,总花梗比叶柄短或有时较长;苞片条状披针形,与萼筒几等长,外面有短糙毛和缘毛;小苞片圆卵形或卵形,顶端钝,很少卵状披针形而顶渐尖,长约为萼筒的1/3,有缘毛;萼筒无毛或有时略有毛,萼齿三角状披针形,长为筒的1/2~2/3,有缘毛;花冠白色,有时有淡红晕,后变黄色,长3.5~4.0cm,唇形,筒比唇瓣稍长,外面疏生倒微伏毛,并常具无柄或有短柄的腺;雄蕊与花柱均稍伸出,无毛。果实熟时黑色,近圆形,有时具白粉,直径约7~8mm;种子淡黑褐色,椭圆形,中部有凹槽及脊状凸起,两侧有横沟纹,长约4mm。花期4—5(—6)月(我们11月在广西马山调研时仍发现有零星开花),果熟期10—11月。花期性状如图1-5所示。
图1-5 红腺忍冬(广西马山)
红腺忍冬产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北部和中部,湖北西南部,湖南西部至南部,广东(南部除外),广西,四川东部和东南部,贵州北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及云南西北部至南部。生于灌丛或疏林中,海拔200~700m(西南部可达1500m)。日本也有分布。
本种的花蕾供药用,在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等省区均作“山银花”收购入药。
这个种可凭其叶下面具明显的无柄或具极短柄的蘑菇状腺(由橘黄色变为橘红色),而与同亚组的其他种区分开。
注意,本种在中国药典中称作“红腺忍冬”,故此后文中皆以“红腺忍冬”出现。
11.净花红腺忍冬
净花红腺忍冬花冠无毛或仅筒部外面有少数倒生微伏毛而无腺体。
净花红腺忍冬产广东北部和西部、广西、贵州西南部及云南东南部至西部和西南部。生境和海拔高度同菰腺忍冬(在西南地区海拔可达1800m)。模式标本采自广东乳源五指山。
本种的花蕾供药用,在广西、广东、湖南和贵州等省区均作“山银花”收购入药,也是广西地区所产“山银花”中药材的主要来源。
12.灰毡毛忍冬
灰毡毛忍冬为常绿藤本;幼枝或其顶梢及总花梗有薄绒状短糙伏毛,有时兼具微腺毛,后变栗褐色有光泽而近无毛,很少在幼枝下部有开展长刚毛。叶革质,卵形、卵状披针形、矩圆形至宽披针形,长6~14cm,顶端尖或渐尖,基部圆形、微心形或渐狭,上面无毛,下面被由短糙毛组成的灰白色或有时带灰黄色毡毛,并散生暗橘黄色微腺毛,网脉凸起而呈明显蜂窝状;叶柄长6~10mm,有薄绒状短糙毛,有时具开展长糙毛。花有香味,双花常密集于小枝梢成圆锥状花序;总花梗长0.5~3.0mm;苞片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2~4mm,连同萼齿外面均有细毡毛和短缘毛;小苞片圆卵形或倒卵形,长约为萼筒之半,有短糙缘毛;萼筒常有蓝白色粉,无毛或有时上半部或全部有毛,长近2mm,萼齿三角形,长1mm,比萼筒稍短;花冠白色,后变黄色,长3.5~4.5(~6)cm,外被倒短糙伏毛及橘黄色腺毛,唇形,筒纤细,内面密生短柔毛,与唇瓣等长或略较长,上唇裂片卵形,基部具耳,两侧裂片裂隙深达1/2,中裂片长为侧裂片之半,下唇条状倒披针形,反卷;雄蕊生于花冠筒顶端,连同花柱均伸出而无毛。果实黑色,常有蓝白色粉,圆形,直径6~10mm。花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果熟期10—11月。花、果期性状如图1-6所示。
图1-6 灰毡毛忍冬(重庆秀山)
灰毡毛忍冬产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西北部、湖北西南部、湖南南部至西部、广东(翁源)、广西东北部、四川东南部及贵州东部和西北部。生于山谷溪流旁、山坡或山顶混交林内或灌丛中,海拔500~1800m。模式标本采自湖南武冈云山。
灰毡毛忍冬花入药,为“山银花”中药材的主要品种之一,主产湖南和贵州。
本种可凭其叶下面具有由稠密的短糙毛所组成的、通常呈灰白色的毡毛,网脉隆起呈蜂窝状,以及幼枝通常不具开展长糙毛而与近似种大花忍冬、细毡毛忍冬和红腺忍冬区别开。大花忍冬的幼枝有开展的长糙毛,叶下面有糙毛而不具毡毛。细毡毛忍冬的叶下面被由细短柔毛组成的毡毛而无腺毛。红腺忍冬的叶下面具短柔毛,并有无柄或具极短柄的蘑菇状腺。
本种内有一个类型,其叶往往宽短(长3~6cm),卵形或矩圆形,顶端圆而具短凸尖,萼筒常全部密被倒生短糙伏毛。它分布于本种分布区边界的南部(广东北部和湖南南部)和西部(自四川南部、贵州东北部和西南部至广西西北部和云南东南部)。这一现象似乎表明这个种正处在地理分化的阶段。
13.滇西忍冬
滇西忍冬为藤本;幼枝、叶柄和总花梗均密被灰白色卷曲短柔毛。叶皮纸质,卵形,长达5cm,顶端有短尖头,基部圆形,上面有光泽,除基部中脉外几无毛,下面灰白色,被由短柔毛组成的毡毛,网脉隆起而呈蜂窝状;叶柄长3~5mm。双花单生于叶腋;总花梗纤细,长8~15mm;苞片条形至披针形,叶状,有柄,长4~6mm,毛被与叶相同;小苞片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约1mm,顶端稍尖,外面被灰白色毡毛和短缘毛;萼筒卵形,长1.5~2.0mm,上半部连同萼齿均疏生短柔毛,萼齿三角形,顶端尖,外面和边缘都有短糙毛;花冠长2.5~5.0cm,唇形,筒纤细,长2.2~3.2cm,外面密被倒生短糙伏毛,内面密生短柔毛,唇瓣长约1.8cm。其余性状同灰毡毛忍冬。
滇西忍冬产云南西部(盈江)。生于海拔200m左右的山地。缅甸北部也有分布。
本种的花供药用。
14.皱叶忍冬
皱叶忍冬为常绿藤本;幼枝、叶柄和花序均被由短糙毛组成的黄褐色毡毛。叶革质,宽椭圆形、卵形、卵状矩圆形至矩圆形,长3~10cm,顶端近圆形或钝而具短凸尖,基部圆至宽楔形,少有截形,边缘背卷,上面叶脉显著凹陷而呈皱纹状,除中脉外几无毛,下面有由短柔毛组成的白色毡毛,干后变黄白色;叶柄长8~15mm。双花成腋生小伞房花序,或在枝端组成圆锥状花序,总花梗基部常具苞状小形叶;苞片条状披针形,长2~3mm,与萼筒等长或稍超过,连同小苞片和萼齿均密生短糙毛和缘毛;小苞片狭卵形至圆卵形,顶稍尖,比萼筒短或近等长;萼筒卵圆形,长约2mm,无毛或有时多少有短糙毛,粉蓝色,萼齿钻形,长1~2mm,顶稍尖;花冠白色,后变黄色,长2.5~3.5(~4.5)cm,外面密生紧贴的倒生短糙伏毛,并多少夹有具短柄的腺毛,唇形,唇瓣内下方和筒内有柔毛,上唇直立,下唇反折;雄蕊稍超出花冠,花丝无毛或内侧有一行稀疏白毛,花药长2.5~3.0mm;花柱伸出,无毛,柱头粗大。果实蓝黑色,椭圆形,长7~8mm。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皱叶忍冬产江西西南部、福建中北部和中南部至西部、湖南南部、广东及广西东北部。生于山地灌丛或林中,海拔400~1100m。模式标本采自江西宁都莲花山。
本种花供药用。
本种的整个植株几乎都为黄褐色或黄白色毡毛所覆盖,显得非常突出。
15.细毡毛忍冬
细毡毛忍冬为落叶藤本(但在南川种植区调研时,花农介绍说冬季只有部分老叶凋落,而且在早春会很快生长新叶,不会出现整株落叶的情况);幼枝、叶柄和总花梗均被淡黄褐色、开展的长糙毛和短柔毛,并疏生腺毛,或全然无毛;老枝棕色。叶纸质,卵形、卵状矩圆形至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10(~13.5)cm,顶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圆或截形至微心形,两侧稍不等,有或无糙缘毛,上面初时中脉有糙伏毛,后变无毛,侧脉和小脉下陷,下面被由细短柔毛组成的灰白色或灰黄色细毡毛,脉上有长糙毛或无毛,老叶毛变稀而网脉明显凸起;叶柄长3~8(~12)mm。双花单生于叶腋或少数集生枝端成总状花序;总花梗下方者长可达4cm,向上则渐变短;苞片、小苞片和萼齿均有疏糙毛及缘毛或无毛;苞片三角状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约2(~4.5)mm;小苞片极小,卵形至圆形,长约为萼筒的1/3;萼筒椭圆形至长圆形,长2(~3)mm,无毛,萼齿近三角形,长约达1mm,宽近相等;花冠先白色后变淡黄色,长4~6cm,外被开展的长、短糙毛和腺毛或全然无毛,唇形,筒细,长3.0~3.6cm,超过唇瓣,内有柔毛,上唇长1.4~2.2cm,裂片矩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2.0~5.5mm,下唇条形,长约2cm,内面有柔毛;雄蕊与花冠几等高,花丝长约2cm,无毛;花柱稍超出花冠,无毛。果实蓝黑色,卵圆形,长7~9mm;种子褐色,稍扁,卵圆形或矩圆形,长约5mm,有浅的横沟纹,两面中部各有1棱。花期5—6(—7)月,果熟期9—10月。花期性状如图1-7所示。
图1-7 细毡毛忍冬(四川南川)
细毡毛忍冬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浙江西北部和西南部,福建,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广西(都安),四川北部、东部至西南部,贵州西部至北部和云南东部至北部。生于山谷溪旁或向阳山坡灌丛或林中,海拔550~1600m(川、滇可达2200m)。缅甸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宜昌。
本种花供药用,是西南地区“山银花”中药材的主要来源,收购以野生品为主,近年来有些地区已引种栽培。
在20世纪60年代初,细毡毛忍冬这一品种通过四川南江药农从深山采挖野生品种进行栽培比较,通过科研人员的指导,1997年复旦大学徐炳声教授将川产金银花定为细毡毛忍冬从而确定了其药用地位,由于在不同产地迅速栽种,产量不断增加,1987年被收入《四川省中药材质量标准》(1987年版),作为四川银花主流品种使用,定为“川银花”,确定了其合法性。通过多年来的栽培研究,发展到目前在四川南江等产区种植面积达23.9万余亩的生产规模,绿原酸平均含量在4.2%~6.9%。
本种的叶下面有一层薄薄的、由细短柔毛组成的毡毛,明显不同于灰毡毛忍冬和异毛忍冬的由短糙毛组成的毡毛,故易与后两者区别开来。
16.峨眉忍冬
峨眉忍冬的叶下面除密被由短柔毛组成的细毡毛外,还夹杂长柔毛和腺毛。花冠较短,长1.5~3.0cm,唇瓣与筒几等长。
特产四川西南部、北部、东北部和东部。生于山沟或山坡灌丛中,海拔400~1700m。模式标本采自峨眉山伏虎寺。
此变种的花在四川旺苍、江油等县收购入药。
(三)单花缠绕灌木
单花缠绕灌木或藤本,涉及药用植物共1种:盘叶忍冬。
盘叶忍冬为落叶藤本;幼枝无毛。叶纸质,矩圆形或卵状矩圆形,稀椭圆形,长(4~)5~12cm,顶端钝或稍尖,基部楔形,下面粉绿色,被短糙毛或至少中脉下部两侧密生横出的淡黄色髯毛状短糙毛,很少无毛,中脉基部有时带紫红色,花序下方1~2对叶连合成近圆形或圆卵形的盘,盘两端通常钝形或具短尖头;叶柄很短或不存在。由3朵花组成的聚伞花序密集成头状花序生小枝顶端,共有6~9(~18)朵花;萼筒壶形,长约3mm,萼齿小,三角形或卵形,顶钝;花冠黄色至橙黄色,上部外面略带红色,长5~9cm,外面无毛,唇形,筒稍弓弯,长2~3倍于唇瓣,内面疏生柔毛;雄蕊着生于唇瓣基部,长约与唇瓣等,无毛;花柱伸出,无毛。果实成熟时由黄色转红黄色,最后变深红色,近圆形,直径约1cm。花期6—7月,果熟期9—10月。
盘叶忍冬产河北西南部、山西南部、陕西中部至南部、宁夏和甘肃的南部、安徽西部和南部、浙江西北部和南部(龙泉)、河南西北部、湖北西部和东部(罗田)、四川及贵州北部。生林下、灌丛中或河滩旁岩缝中,海拔(700~)1000~2000(~3000)m。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巴东。
本种花蕾和带叶嫩枝供药用,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花在贵州印江收购入药。
陕西和甘肃产的部分标本,叶下面完全无毛,也和过去文献所载不同。
二、药典收录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已编订了1953年、1963年、1977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版10个版次,现执行版本为2015年版。
(一)第一、二版
1953年版(第一版):《中国药典》1953年版中,仅收载植物药与油脂类65种,动物药13种。没有收录金银花。
1963年版(第二版):首次收载金银花时,根据本草考证结果和药材的道地性,规定“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植物来源只此1种。
(二)第三至第七版
1977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分别出版了《中国药典》第三版至第七版,在金银花项下收载了4种植物来源: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毛花柱忍冬。这种多来源的金银花在全国使用了28年。
1977年版(第三版):由于受特定历史环境的干扰及影响,增收了红腺忍冬(菰腺忍冬)、山银花(华南忍冬)和毛花柱忍冬(水忍冬)3个植物来源,造成金银花一味药材多个来源的局面,但主流商品及公认的道地药材仍为忍冬的干燥花蕾。经查当年的药典技术档案,由于刚刚结束“文革”,药典工作属恢复初期,新增的3个来源未能找到支持其收载入药典的相关研究资料。
1985年版(第四版):延用前版。
1990年版(第五版):延用前版。
1995年版(第六版):延用前版。
2000年版(第七版):延用前版。
药典中对收入4种药典植物的叙述如下(以2000年版为例说明)。
金银花
【拼音名】Jinyinhua
【英文名】FLOS LONICERAE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 D C.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 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性状】
忍冬: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储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个,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红腺忍冬:长2.5~4.5cm,直径0.8~2.0mm。表面黄白至黄棕色,无毛或疏被毛。萼筒无毛,先端5裂,裂片长三角形,被毛。开放者花冠下唇反转。花柱无毛。
山银花:长1.6~3.5cm,直径0.5~2.0mm。萼筒和花冠密被灰白色毛,子房有毛。
毛花柱忍冬:长2.5~4.0cm,直径1.0~2.5mm。表面淡黄色微带紫色,无毛。花萼裂片短三角形。开放者花冠上唇常不整齐,花柱下部多密被长柔毛。
【鉴别】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5mL,放置12h,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醋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总灰分:不得过10.0%。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4μg的溶液,即得(10℃以下保存)。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50%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1.5%。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用法与用量】6~15g。
【储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三)第八版
2005年版(第八版):将金银花和山银花分列进入药典目录。金银花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山银花有3种,即“红腺忍冬”“华南忍冬”“灰毡毛忍冬”。删除了前5版药典中的毛花柱忍冬(水忍冬),山银花种名修订为华南忍冬,新增了灰毡毛忍冬。该版对木犀草苷含量的要求为达到0.10%,事实上金银花产区大部分达不到这一标准。2005年改名,是按照“一物一名”的原则来做的,之所以把金银花和山银花分列,是考虑将药物更细致地分类和命名,不等于否定山银花在历史上同样作为金银花入药的事实。
第八版药典中对金银花、山银花的叙述如下。
1.金银花(《中国药典》2005年版)
金银花
【拼音名】Jinyinhua
【英文名】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性状】本品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储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个,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鉴别】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5mL,放置12h,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测定,不得过12.0%。
总灰分:不得过10.0%。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含量测定】
绿原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置棕色瓶中,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10℃以下保存)。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5kHz)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10μL,注入液相色谱议,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1.5%。
木犀草苷: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5%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内容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50nm。理论板数按木犀草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木犀草苷对照品适量,加70%乙醇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细粉(过四号筛)约3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5kHz)1h,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木犀草苷(C21H20O11)不得少于0.10%。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用法与用量】6~15g。
【储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2.山银花(《中国药典》2005版)
山银花
【拼音名】Shanyinhua
【英文名】LONICERAE FLOS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 Hand.-Mazz.、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或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a DC.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性状】
灰毡毛忍冬:呈棒状而稍弯曲,长3.0~4.5cm,上部直径约2mm,下部直径约1mm。表面绿棕色至黄白色。总花梗集结成簇,开放者花冠裂片不及全长之半。质稍硬,手捏之稍有弹性。气清香。味微苦甘。
红腺忍冬:长2.5~4.5cm,直径0.8~2.0mm。表面黄白至黄棕色,无毛或疏被毛,萼筒无毛,先端5裂,裂片长三角形,被毛,开放者花冠下唇反转,花柱无毛。
华南忍冬:长1.6~3.5cm,直径0.5~2.0mm。萼筒和花冠密被灰白色毛,子房有毛。
【鉴别】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5mL,放置12h,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测定,不得过15.0%。
总灰分:不得过10.0%。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4%磷酸溶液(12∶8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置棕色瓶中,加50%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5kHz)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1.5%。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热发病。
【用法与用量】6~15g。
【储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中国药典》2005版含金银花或山银花成分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已将金银花和山银花两种药材分开列项,在该药典中有29个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以金银花为生产原料,而以山银花为生产原料的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没有列出。
3.忍冬藤(《中国药典》2005年版)
忍冬藤
【拼音名】Rendongteng
【英文名】CAULIS LONICERAE JAPONICAE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茎枝。秋、冬二季采割,晒干。
【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多分枝,常缠绕成束,直径1.5~6.0mm。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有的灰绿色,光滑或被茸毛;外皮易剥落。枝上多节,节间长6~9cm,有残叶及叶痕。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气微,老枝味微苦,嫩枝味淡。
【检查】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测定,不得过12.0%。
总灰分:不得过4.0%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4%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0kHz)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5~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0.10%。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段,干燥。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用法与用量】9~30g。
【储藏】置干燥处。
(四)第九、十版
2010年出版《中国药典》第九版,基本保持了2005年版对金银花的规定,且金银花与山银花依然分开,山银花的基源植物由3种调整为4种: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和黄褐毛忍冬。新增了黄褐毛忍冬。本版药典在修订时,就把木犀草苷含量此标准降低,改为0.05%,大部分金银花产区因之都达到了此标准。
《中国药典》2010年版含金银花或山银花成分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有60个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以金银花为生产原料,如清开灵注射液、银翘解毒丸等;有14个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以山银花为生产原料,如口炎清颗粒、维C银翘片等。
1.金银花(《中国药典》2010年版)
金银花
【拼音名】Jinyinhua
【英文名】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性状】本品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储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个,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鉴别】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5mL,放置12h,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检验标准操作程序》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不得过12.0%。
总灰分:不得过10.0%。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含量测定】
绿原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标准操作程序》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10℃以下保存)。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5kHz)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1.5%。
木犀草苷: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标准操作程序》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苯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Agilent ZORBAX SBphenyl 4.6mm×250mm,5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5%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50nm。理论板数按木犀草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木犀草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70%乙醇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细粉末(过四号筛)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5kHz)1h,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回收溶剂至干,残渣用70%乙醇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木犀草苷(C21H20O11)不得少于0.05%。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用法与用量】6~15g。
【储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2.山银花(《中国药典》2010年版)
山银花
【拼音名】Shanyinhua
【英文名】LONICERAE FLOS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 Hand.-Mazz.、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a DC.或黄褐毛忍冬Lonicera fulvotomentosa Hsuet S.C.Cheng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性状】
灰毡毛忍冬:呈棒状而稍弯曲,长3.0~4.5cm,上部直径约2mm,下部直径约1mm。表面绿棕色至黄白色。总花梗集结成簇,开放者花冠裂片不及全长之半。质稍硬,手捏之稍有弹性。气清香。味微苦甘。
红腺忍冬:长2.5~4.5cm,直径0.8~2.0mm。表面黄白至黄棕色,无毛或疏被毛,萼筒无毛,先端5裂,裂片长三角形,被毛,开放者花冠下唇反转,花柱无毛。
华南忍冬:长1.6~3.5cm,直径0.5~2.0mm。萼筒和花冠密被灰白色毛,子房有毛。
黄褐毛忍冬:长1.0~3.4cm,直径1.5~2.0mm。花冠表面淡黄棕色或黄棕色,密被黄色茸毛。
【鉴别】
(1)本品表面制片。
灰毡毛忍冬:腺毛较少,头部大多圆盘形,顶端平坦或微凹,侧面观5~16细胞,直径37~228μm;柄部2~5细胞,与头部相接处常为2(~3)细胞并列,长32~240μm,直径15~51μm。厚壁非腺毛较多,单细胞,似角状,多数甚短,长21~240(~315)μm,表面微具疣状突起,有的可见螺纹,呈短角状者体部胞腔不明显;基部稍扩大,似三角状。草酸钙簇晶,偶见。花粉粒,直径54~82μm。
红腺忍冬:腺毛极多,头部盾形而大,顶面观8~40细胞,侧面观7~10细胞;柄部1~4细胞,极短,长5~56μm。厚壁非腺毛长短悬殊,长38~1408μm,表面具细密疣状突起,有的胞腔内含草酸钙结晶。
华南忍冬:腺毛较多,头部倒圆锥形或盘形,侧面观20~60~100细胞;柄部2~4细胞,长50~176(~248)μm。厚壁非腺毛,单细胞,长32~623(~848)μm,表面有微细疣状突起,有的具螺纹,边缘有波状角质隆起。
黄褐毛忍冬:腺毛有两种类型:一种较长大,头部倒圆锥形或倒卵形,侧面观12~25细胞,柄部微弯曲,3~5(~6)细胞,长88~470μm;另一种较短小,头部顶面观4~10细胞,柄部2~5细胞,长24~130(~190)μm。厚壁非腺毛平直或稍弯曲,长33~2000μm,表面疣状突起较稀,有的具菲薄横隔。
(2)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5mL,放置12h,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5.0%。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4%醋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页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绿原酸检测波长为330nm;皂苷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绿原酸对照品、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对照品、川续断皂苷乙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绿原酸0.5mg、灰毡毛忍冬皂苷乙0.6mg、川续断皂苷乙0.2m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40kHz)4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μL、10μL,供试品溶液5~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外标两点法计算绿原酸的含量,以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川续断皂苷乙的含量,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2.0%,含灰毡毛忍冬皂苷乙(C65H106O32)和川续断皂苷乙(C58H86O22)的总量不得少于5.0%。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用法与用量】6~15g。
【储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3.忍冬藤(《中国药典》2010年版)
忍冬藤
【拼音名】Rendongteng
【英文名】LONICERAE JAPONICAE CAULIS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茎枝。秋、冬二季采割,晒干。
【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多分枝,常缠绕成束,直径1.5~6.0mm。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有的灰绿色,光滑或被茸毛;外皮易剥落。枝上多节,节间长6~9cm,有残叶及叶痕。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无臭,老枝味微苦,嫩枝味淡。
【鉴别】
(1)本品粉末浅棕黄色至黄棕色。非腺毛较多,单细胞,多断碎,壁厚,表面有疣状突起。表皮细胞棕黄色至棕红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常有非腺毛脱落后的痕迹,石细胞状。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簇晶,常排列成行,也有的单个散在。棱角较钝,直径5~15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50%甲醇10mL,超声处理30min,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忍冬藤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马钱苷对照品,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顾品溶液。照顾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65∶35∶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水分:不得过12.0%。
总灰分:不得过4.0%。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5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4.0%。
【含量测定】
绿原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4%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0kHz)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5~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0.10%。
马钱苷: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马钱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500W,频率40kHz)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2~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马钱苷(C17H26O10)不得少于0.10%。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段,干燥。
本品呈不规则的段,表面棕红色(嫩枝),有的灰绿色,光滑或被茸毛;外皮易脱落。切面黄白色,中空。偶有残叶,暗有绿色,略有茸毛。气微,老枝味微苦,嫩枝味淡。
【含量测定】同药材,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小于0.070%。
【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马钱苷)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用法与用量】9~30g。
【储藏】置干燥处。
2015年出版了《中国药典》第十版:有关金银花、山银花、忍冬藤内容基本沿用前版。
(五)金银花、山银花有关争议
《中国药典》2005年版、2010年版、2015年版将“金银花”与“山银花”明确分列为两种中药材,但对二者的表述却完全相同,“性味与归经”均为:甘,寒。归肺、心、胃经。“功能与主治”均为“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金银花、山银花二者植物基源不同、性状各异、成分及其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二者的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是否会有所区别呢?对此,在2013年3月的全国“两会”期间,部分医药界的人大代表向会议递交了“关于修改现行《中国药典》相关内容的议案”。
2013年6月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此议案做了书面答复,相关内容原文如下:“金银花为我国常用中药材,《中国药典》自1963年版开始收载;山银花作为法定中药材名称,《中国药典》自2005年版开始收载。《中国药典》2005年版编制过程中,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专家对金银花和山银花的本草考证、药用历史及现代药用物质基础研究等进行反复研究论证,认为二者基原不同,性状各异,成分及其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中国药典》2005年版开始将金银花和山银花的标准进行了分别收载;但是金银花、山银花的药用历史、中医临床用药经验以及各地用药习惯形成,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在临床应用中并未区别,故《中国药典》未对其功能主治等项明确区分;而且,因相关研究数据不充分,尤其缺乏传统中药材的性味、功能与主治与其基原、现代药用物质基础的相关性研究数据,故目前《中国药典》暂未修订金银花、山银花的功能主治等项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有研究人员依据微量元素含量及不同元素的相对比例,对金银花、山银花及其他同属近缘种植物的药性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在论文中提到,有关金银花与山银花的药性“仅仅依据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尚缺乏其他方面的证据,建议有关专家从临床和药理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2]。
1.官方说明
国家药典委员会关于金银花、山银花分类有关问题的说明[2]摘要如下。
(1)为什么要区别金银花和山银花。金银花、山银花同属中药材。金银花是忍冬科植物忍冬初开的花及花蕾,南北均有分布,主要种植产区在北方数省;山银花是忍冬科植物红腺忍冬、华南忍冬、灰毡毛忍冬和黄褐毛忍冬的花蕾或初开的花,主要种植产区在南方几省。
尽管二者在一些功效方面存在着相同性,国家药典委员会在关注药用历史、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上存在着差异的同时,更应关注其内在化学成分的差异。大家知道,吃饭是论碗吃,而“是药三分毒”,药物要精确到克,甚至到毫克。药物起作用的是其内在化学成分,既能治病也会有副作用,有时稍有差池,就会带来疗效和安全风险的巨大差异,即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只有认识这些差异,并加以区分,才能使药物更加对症,同时又能尽量减少对人体的副作用。发现差异、科学分列,是药典工作的一个原则,也是药典越分越细的原因所在。正因如此,把金银花和山银花在药典中分列出来,只会更有利于药品安全。
一是两者化学成分整体表征上的具体差异,如图1-8所示。
二是药材性状的差异,如图1-9所示。
我们于2015—2016年,对忍冬属药典植物干花蕾取样进行测定,结果见表1-1。表中显示出,灰毡毛忍冬干花蕾最长,平均长度36.2mm,黄褐毛忍冬干花蕾最短,长度19.0mm,前者为后者的1.9倍。
表1-1 忍冬属药典植物干花蕾长度对比
三是植物形态的差异。详见前述有关文字、内插照片及书前照片。
(2)是什么因素促成2005年版药典把金银花、山银花分列。我国地域辽阔、中医药历史悠久,其在传承过程中曾出现一名多物的药材混用现象。由此带来的药品安全事件,时刻提醒药学研究和药品监管必须不断对种类繁杂的中药材进行正本清源、科学界定。如2000年前后国内外先后报道的马兜铃酸和“龙胆泄肝丸”事件,就是将“关木通”混成“木通”使用,由于前者含有的马兜铃酸具有强烈的肾毒性,一字之差,导致一些患者使用后出现肾损害甚至肾衰竭,从而引发了严重的药害事件。
我国药典每5年一修订。由于金银花、山银花在药用历史、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化学成分等方面存在差异,特别是山银花中含有大量皂苷类成分,如用于生产中药注射剂,则可能存在溶血等安全风险。为了保护公众用药的安全,减少药害事件的发生,国家药典委员会在制定《2005年版中国药典设计方案》时,对包括金银花在内的葛根、黄柏、金银花、前胡、紫草、土木香等十几种药材,按照“中药材内含成分差别较大的多来源品种逐步分列”的原则,分列到药典之中。
鉴于忍冬与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黄褐毛忍冬区别较大,而后4种成分更为相近,结合本草考证的历史用药情况,决定将金银花恢复至1963年版药典的一种来源,其余归为山银花。
图1-8 忍冬属药典植物化学成分整体表征
C1—5-咖啡酰奎宁酸;C2—绿原酸;C3—咖啡酸;C4—异绿原酸;C5—4,5-双咖啡酰奎宁酸;IG1—獐牙菜苷;IG2—7-epi-vogeloside;IG3—断马钱苷;IG4—centauroside;F1—芦丁;F2—槲皮苷;F3—木犀草苷;F4—忍冬苷;S1—akebiasaponin F;S2—灰毡毛忍冬皂苷乙;S3—灰毡毛忍冬皂苷甲;S4—川续断皂苷乙;S5—木通皂苷IV;S6—28-O-[β-D-Glc-(1→6)-β-D-Glc]hederagenin;S7—灰毡毛忍冬次苷乙;S8—灰毡毛忍冬次苷甲;S9—3-O-[α-L-Rha-(1→2)-α-L-Ara]hederagenin
图1-9 忍冬属药典植物花蕾性状对比
(3)为什么2005年版《中国药典》初次收录灰毡毛忍冬。山银花项下的红腺忍冬、华南忍冬始载于1977年版药典。而这次反映受损失较大的产在湖南的灰毡毛忍冬在2005年版药典之前,未曾收录国家药典,而只是地方药材标准,属地方习用药材。
2000年前后,当地政府为解决贫困山区农民的致富问题,组织农民大面积种植灰毡毛忍冬。由于是地方习用药材,其使用的地域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为解决这个问题,地方政府积极推动灰毡毛忍冬上药典工作。
国家药典专业委员会在审评起草单位提交的灰毡毛忍冬的相关研究资料时发现,该地方药材从药用历史、植物来源、药材性状、化学成分等方面与金银花(忍冬)相比存在一定区别,但与已分列在山银花项下的红腺忍冬、华南忍冬接近,经过专业委员会讨论,同意将灰毡毛忍冬收入药典山银花项下。因此,灰毡毛忍冬是首次列入2005年版药典,并不存在从国家药典中对其更名的问题。
(4)2005年版《中国药典》颁布后,山银花产业发展状况如何。在2005年之前,灰毡毛忍冬由于未列入《中国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仅作为地方习用药材,在当地使用,且不能用于国家标准的中成药生产,其产业发展较为缓慢。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其归在山银花项下,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价格上涨,用量也大幅度增长。
一种药材的产业发展,决定性因素是其药用价值和市场适销对路的状况。鉴于山银花具有其相应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目前经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批准使用山银花的药品有35个,500多个批准文号。
反映2013年山银花销量下降的情况,同比对应的应是2012年的销量,而把其下降原因追溯到2005年的药典修订(更何况灰毡毛忍冬在此版药典中刚列入),显然不合逻辑。关于南方部分地区山银花产业这些年的发展情况,欢迎媒体等进行实地明察暗访。
在此也要指出,坚持药品标准的严谨、科学,是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前提,是药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也不能动摇。在此原则基础上,我们也会像2005年将灰毡毛忍冬纳入药典一样,充分考虑和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2005年版以来药典以本草考证为基础,以现代科学研究理论为支撑,将金银花、山银花分列,并将灰毡毛忍冬、黄褐毛忍冬等山银花收载,乃至相继批准一系列使用山银花的药品品种,这些其实都是维护山银花药农利益的具体举措。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这一原则,统筹药品科学严谨管理和农民增收,最大限度地实现广大群众用药安全的整体利益和不同地区药农的具体利益。
2.专家众说纷纭
药典委首席专家钱忠直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过去一些多来源的药材其所含成分差别较大。如,民间习称“金银花”的品种有很多,来源于忍冬科忍冬属的不同种植物。《中国药典》1963年版首次收载金银花时,根据本草考证结果和药材的道地性,规定供药用的金银花只有1种,即忍冬科植物忍冬。
钱忠直说,1977年版《中国药典》由于受特定历史环境的干扰及影响,增收了红腺忍冬、山银花和毛花柱忍冬3个植物来源,造成金银花一味药材多个来源的局面,但主流商品及公认的道地药材为忍冬的干燥花蕾。
从化学成分研究结果来看,忍冬有效成分以木犀草苷为主,其余品种木犀草苷含量甚少,主要以绿原酸为主,两者成分差异较大。为保护传统道地药材,新版药典对金银花药材来源进行了修订,将忍冬作为金银花药材的唯一来源,其余品种包括新增的灰毡毛忍冬均并入山银花项下,与药材名金银花分开。
20世纪60—70年代,国家一直在提倡中草药运动,为了响应这个号召,药典委也在新一版的药典上“多收录一些草药”。中国中医科学院周超凡教授坦承,那时候条件艰苦,所以在一些细节上处理得并不严谨,现在看来,1977年版的药典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原则上,药典应该5年整体修订一次,但第二次的修订却到了1985年。“中草药运动的浪潮过去了,考虑问题也冷静了,所以1985年版相对成熟一些。”周超凡说,这一版的修订大家都很用心,有些不常用的、副作用反应不良的、反应比较多的药没有再收录在药典中。
专家介绍说,在很长时间内,我国有18个种用作民间药典的来源,如,四川省可供药用的主流品种为灰毡毛忍冬、细毡毛忍冬和淡红忍冬;浙江省的主流品种为忍冬、红腺忍冬、灰毡毛忍冬;甘肃省主流品种为盘叶忍冬、细毡毛忍冬和淡红忍冬;湖南省主流品种为灰毡毛忍冬。此外,各地区还有广泛分布的野生忍冬植物,只是其有效成分达不到药典标准,因而没有实际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目前全国市场上,真正的金银花和假冒金银花之名的山银花产量各占一半。”2013年5月22日,中国金银花协会会长刘锋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3]。据刘锋介绍,2012年,全国金银花产量约2.8万t,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平邑县、河北省巨鹿县、河南省封丘县。另一方面,全国山银花产量约2.6万t,主要集中在湖南、重庆等地。
刘锋称,目前湖南省隆回县山银花产量有1万多t,品种全是山银花品种之一的灰毡毛忍冬。在黔西南地区,号称有30万亩“金银花”,实际上为山银花植物类中的另一品种黄褐毛忍冬。有业内人士还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他在重庆调研时,发现10万亩的“金银花”种植区,竟然有8万亩是“山银花”(灰毡毛忍冬)。
澳利达医药集团董事长周有财认为,目前金银花和山银花市场混乱,两者药用成分和药效都存在差异,现实情况是生产企业混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栽培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徐常青博士说,在上游种植环节,南方的湖南、重庆、贵州、四川等地把山银花当金银花种植,甚至宣传山银花和金银花功效一模一样。在流通环节,由于地方保护问题严重,监管不够。有的地方政府明明知道是山银花假冒金银花生产销售,也进行保护。
徐常青介绍,在流通环节,掺假现象严重,其环节是金银花主产区的一些企业或收购商从外地买来山银花后掺入金银花,然后通过本地物流集散地发向全国。因为价格便宜,一些药房、超市乐意购买,这导致一些消费者在生病后拿着医生的处方,从药房买了“金银花”后起不到治病的效果,还耽误病情,对医生的诊疗、甚至对中医的作用产生怀疑。“一些制药厂、凉茶企业明目张胆地购买掺假的金银花原材料,使下游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最终受损害的是消费者健康和金银花产业发展。”徐常青说。
自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金银花和山银花分开,已经出了2010年、2015年两个版本,但对金银花、山银花功能、主治却一模一样,显然很有问题。徐常青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从病理、药理等方面做基础性工作,解决人民生命健康问题和产业发展问题。他还说,“山银花冒充金银花,如果是口服,风险还要小些。如果用山银花作针剂,将对消费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一些专家认为,用山银花代替金银花生产的药,实际上就是假药。前些年在全国接连发生患者注射“双黄连注射液”(药物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致人死亡的事件,就是山银花替代金银花制药造成的恶果。
此外,2014年8月12日,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通过其名为“御史在途”的实名认证微博账号,实名举报事件,更让金银花、山银花之争显得扑朔迷离。
金银花和山银花到底有无区别?在药品、保健品、食品中能否通用?没有国家权威部门的科学认定是不能轻易定性,也无法轻易定性的。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对金银花、山银花的“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等,从药理到临床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对比研究,探求真相,得出结论。
根据我们调研,2005年以来,持续十余年的金银花、山银花之争,并不仅是对山银花类植物种植造成冲击,价格降低,种植面积停滞不前甚至下降;对金银花类植物种植也造成了冲击,价格虽然横比较山银花高,但同植物纵比也下降很大。究其主要原因:一是价格下滑的跟风效应;二是用途单一,综合开发不够;三是资源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
我们认为,药典委出发点是好的,但在没有理清楚金银花、山银花药理、药学等特性的前提下,就仓促划分为两类,略显仓促。特别是用于区分金银花、山银花的主要指标—木屑草苷,其要求标准仅为0.05%,量太少,且与常规认为金银花主要作用来源于其绿原酸这一成分也不相同,难以服众。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山银花类植物种植多为灰毡毛忍冬的新品种“金翠蕾”“渝蕾1号”,产花量大(平均亩产干花300kg左右),花蕾期普遍较长(20天以上),采摘效率高(手工一次可采摘20~30朵花蕾),绿原酸含量一般为金银花类植物含量的2~3倍,即使不能在一些针剂类药品中应用,在其他药用方面还是挺有潜力的,特别是在食用方面,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反观金银花类植物,除“北花1号”挺好、但推广面积还不太大外,其余选育良种,普遍具有产花量较小(平均亩产干花100kg左右,相当于主要山银花类的1/3),花蕾期普遍较短(一般1天,仅相当于主要山银花类的1/20),采摘效率很低(手工一般一次采摘2朵,相当于主要山银花类采摘效率的1/10~1/15),绿原酸含量较低(一般为主要山银花类的1/2~1/3)的问题,但是其优点也十分明显,大部分中成药中均可利用,食用方面也有很好的市场,而且原料价格较高,单价为山银花类的2~3倍以上。从上述调查资料来分析,金银花、山银花各有优劣,金银花生产成本较高,山银花生产成本较低;金银花高价低产,山银花低价高产,亩收益也相差较小,而且由于山银花价格低,在食用业的利用机会更多。我们认为,在市场竞争中,金银花、山银花两类会逐渐利用各自的优势,体现其各自的独特功能,同时,更多地发挥协同作用,共同繁荣忍冬属药典植物资源建设及开发利用市场。
总之,金银花、山银花之争,处理好了,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这方面,有关方面要抓紧多做基础性研究工作,通过分析数据,来圆满解决这一争端。
三、优良品种介绍
植物品种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主要经济性状符合生产和消费市场的需要,生物学特性适应一定地区生态环境和农林业技术的要求,可用适当的繁殖方式保持群体内不妨碍利用的整齐度和前后代遗传的稳定性,以及具有某些可区别于其他品种的标志性状的栽培植物群体。品种不是植物分类学中的分类单位,而是属于栽培学上的变异类型,实际上为栽培植物的变种或变型。金银花/山银花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中药材,有适宜于不同类型区的自然种与栽培种,可供生产实践选择运用。
(一)选育概况
我国忍冬属药用植物野生资源较为丰富,并且在长期栽培条件下,各地均不同程度地选育出一批地方农家品种,为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以前对这些资源的系统搜集和整理工作开展得较少,对其适应性、产量及质量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更少。近年来,各地纷纷在开展或业已完成了忍冬属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保存、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的研究工作,旨在经过系统整理分析,查明各品种的优缺点,从中挖掘出尚未被人们重视和利用的优良品种,加以繁殖保存,这对忍冬属药用植物优良品种选育有重要意义。
1.种质资源
在忍冬属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调查时,许多专家、学者深入到药材传统产区,对种植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农家品种等相关类型开展调研,同时调查了各地区的野生植物资源,因为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基因,不乏优质高产品系,且往往具有栽培种所缺少的抗性。
(1)种植调查。据调查,忍冬虽然自然分布区域遍布大江南北,但人工栽培区域中心却主要位于山东、河南和河北三省。近年来由于金银花相对于山银花价格更高,南方许多地区开始引种忍冬,进行规模化种植,如贵州绥阳忍冬属植物种植面积已达到21万亩,其中过半面积(11万亩)为引自北方的巨花1号、北花1号等忍冬良种资源。
灰毡毛忍冬在南方栽培区域很大,栽培区域中心为湖南、重庆。在灰毡毛忍冬栽培实践中,湖南隆回的贡献最大,本省及周边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栽培用苗多引自该地区。黄褐毛忍冬主要在贵州黔西南地区广为栽培。而红腺忍冬、华南忍冬传统种植区在调查时,已经不见规模种植,只有自然分布或零星栽培,只在广西见有规模种植。
周凤琴等[4]对山东、河南、河北三大主产区的忍冬属药用植物种质进行了调查,基本查清了主产区的主流种质,采集了50余份资源,分别进行了形态标记与迁地种植,并在山东平邑建立金银花种质资源圃,完成了初步的整理鉴定与分析。
李林等[5]对原产浙江乐清、永嘉以及文成引种的忍冬属药用植物进行调查后发现,其原植物分别为红腺忍冬、灰毡毛忍冬以及引自河南的忍冬。
蓝云龙等[6]则对浙江西南地区的6个野生忍冬属药用植物种质形态、有效成分、遗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评价,发现野生种与栽培种间形态差异和有效成分差异较大,其中包含有性状优良的野生种质。
(2)育种方法。忍冬属药用植物在生产上主要利用扦插等无性繁殖方法进行繁种,因此,直接利用忍冬属药典植物的自然变异培育无性系品种,是目前最有效的育种方法。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通过科学筛选,从野生忍冬中选育出性状优良的新品种中花1号,就产量而言,两年生植株单产干花比对照大毛花增产66.30%,3年生单产干花比对照增产69.90%;有效成分上,绿原酸与木犀草苷含量分别为2.60%和0.16%,远超《中国药典》规定水平。湖南省隆回县从灰毡毛忍冬孕花败育的植株中,选择出了花蕾不开的金翠蕾、银翠蕾等优良品种,产品档次提升很大。
作为育种更为重要的手段,杂交育种是通过人工杂交,将2个或2个以上亲本的优良性状综合到一个个体上,继而从分离的后代群体中经人工选择培育,从而创造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子代通常具有杂种优势。山东省平邑县用本地忍冬与野生芽变品系采取多元杂交技术,培育出新品系懒汉金银花[7]。
多倍体育种,通常是用秋水仙素等诱变剂处理愈伤组织胚状体或丛生芽,获得多倍体植株的一种手段。与普通植株相比,加倍后的植株的细胞和器官会表现出巨型性的显著特征,能增大植株的营养器官,且多倍体植株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对逆境的抗耐性,某些药用活性成分提高。目前研究者通过人工诱导已成功获得忍冬的多倍体植株。山东省平邑县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采用多倍体育种技术,以二倍体忍冬传统品种大毛花(2n=18)为亲本,经过秋水仙素茎尖处理加倍选育而成的四倍体金银花新品种“九丰1号”[8],相比亲本大毛花,绿原酸含量提高30%,每亩增产干花83.6kg,增产率达58.79%。
(3)品种归类。忍冬属药典植物中,以忍冬种下的民间品种最为繁杂。在主产区,特别是在山东、河南、河北,几乎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品种,十分混乱。南方地区的灰毡毛忍冬,也出现了较多的种下品种。
张芳[9]在山东临沂广泛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形态特征具有明显差异的忍冬植株,观察其生长发育特性,特别是记载不同器官的外观形态特征,包括枝条长度、枝条粗度、花枝上1/3与下2/3的节间长、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长宽比、叶片干重、花枝上花蕾数量、花蕾重量、苞片长度、苞片宽度、苞片长宽比、苞片叶尖夹角等具体指标,并依据这些指标对搜集到的21个种质进行了聚类分析,发现不同种质间的最大距离系数为0.551,最小距离系数为0,说明不同种质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近。当距离系数为0.126时,所有种质可聚为毛花系、鸡爪花系和野生花系3大品系。
孙稚颖等[10]在金银花道地产区山东省平邑县、费县和河南封丘等地,收集了忍冬18个农家品种、野生品种和引种的灰毡毛忍冬共36个样品,选用ISSR标记技术,探讨忍冬属不同农家品种在DNA水平上的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发现,36份样本被分成了7支,第1支为大毛花和小毛花;第2支包括大鸡爪、青鸡爪、麻针、大麻叶、红梗子、米花子和四季花;第3支包括小鸡爪、红鸡爪、红裤腿、线花、大麻叶、巨花2号、米花子和牻牛儿腿;第4支包括小鸡爪、巨花1号、四季花、中金1号、河北花和采自封丘的栽培忍冬;第5支为九丰1号;第6支为野生忍冬;第7支为灰毡毛忍冬。从聚类过程中发现,忍冬与灰毡毛忍冬是2个种,所以灰毡毛忍冬首先被分离出来;其次,野生忍冬与栽培品种差异也很明显,起因于长期的人工选择,使得栽培品种在遗传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异;忍冬传统品系包括毛花系和鸡爪花系,大毛花和小毛花聚为一独立支,但毛花系培育出的九丰1号已独立分化出来,形成遗传较稳定的一个品种;鸡爪系所含农家品种繁杂,包括大鸡爪、小鸡爪、红裤腿、麻针、大麻叶等,品种间有交叉,新培育出的品种,四季花也嵌于其中。
2.存在问题
忍冬属药典植物在良种选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11]。
(1)种质混乱,缺乏系统的搜集与整理。我国金银花地方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农家品种很多,但经认定的优良品种较少。各地栽培品种混杂,分类不清;名称不规范,同种异名、同名异种现象常有发生。如山东平邑的北花1号与银花王、鲁丰1号、鲁新1号等即为同一品种;山东的蒙花1号与平花1号等,河南封丘的金丰l号与豫封1号、封花1号,也是指同一品种;湖南隆回的金翠蕾、银翠蕾、白云与湘蕾1号、2号、3号等之间,又是两套不同的命名系统,实际上一回事。而且多数改良品种均没有明确的来源鉴定,缺乏系统的搜集和整理。
(2)质量评价技术滞后,缺乏比较研究。由于缺乏系统的定向选育,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忍冬属药典植物种内产生较大变异,被划分为不同的种质,而种质间的适应性、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情况,以及如何采用化学和生物指纹图谱技术,进行全面评价种质质量等,尚缺乏全面科学的评价和跟踪体系。
(3)选育方法落后,选育过程不规范。现有忍冬属药典植物良种,多为野生种质人工驯化而成,选育方法相对落后,选育程序不规范,习惯于割条砸花的传统选育方法,往往会将其他品种的枝条混入,无法选育出真正品种纯正、性状优良的种质来。而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刚刚起步,大量优质种质资源尚未在育种中得到充分应用,限制了生产实践中的推广运用。
(4)良种退化,盲目引种现象严重。在忍冬属药典植物的传统产区,由于种苗生产技术不规范,品种混杂现象普遍,良种退化现象严重,存在遗传稳定性、一致性差等问题,通常表现为生长势低下,二茬花少,产量低,质量差,病虫害易侵,采摘困难等现象。而在新产区,由于产业快速发展,种苗供应紧张,盲目调苗现象普遍,严重影响药材质量和产量。金银花/山银花产业发展过程中,缺乏合理的品种提纯复壮手段,也没有规范良种获取渠道,限制了开发企业的发展步伐。
(二)主要优良品种特性
目前,生产实践中推出的忍冬属药典植物优良品种,特别是忍冬种下品种,数不胜数,不胜枚举。下面按5种药典植物,分述其主要优良品种。
1.忍冬
在忍冬主产区,种植户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良种选育经验,制定了一些地方或行业标准,逐渐得到了一系列忍冬优良品系;并在忍冬盛花期,利用割条扦插,分株移栽进行良种扩繁。还有一些品种,是近年来利用多倍体诱导技术等培育,并经有关机构登记的新型良种。忍冬良种多产自山东、河南、河北3个主产区。
(1)大毛花。大毛花(L.japonica“pubescent”),传统品种,是目前忍冬种下许多选育优良品种的“原种”。产于山东省平邑县郑城镇至流域镇之间,面积较大。花墩大,生长旺盛,深绿至黄绿色;枝条粗壮,密丛生,中部以上或自中下部缠绕或极度缠绕,密被毛。叶绿色,质厚,手感绵软;叶片长椭圆形、狭长椭圆形至狭卵形,密被毛茸。花疏生叶腋;花蕾细长,中上部弯曲,密被毛,大白期上部空泡;苞片卵形至狭卵形,密被毛。二茬花较少。花期如图1-10所示。
图1-10 大毛花(山东平邑)
大毛花名字听起来很土,不那么吸引人。但是,金银花最古老的品种就是这种。山东省平邑县种植的金银花,大部分都是大毛花或来源于这一品种。适合于瘠薄山岭地种植,大毛花的产量也比较高,亩产干花75~100kg。农民种植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通过多年来的选优去劣,逐步更新,品质越来越好。大毛花耐干旱、耐瘠薄,不需要大肥大水,基本靠自然降雨,管理简单,当地农民种植最多。
大毛花的主要缺点,一是藤本植物,匍匐在地,采摘不方便;二是在土地肥沃、雨水充足、立地条件好的地方极易生长徒长枝,争夺养分,导致减产;三是花期短(大白期至银花期只1天),采晒时间集中,难度大。
(2)北花1号。北花1号(L.japonica“No 1 beihua”),审定品种,是目前忍冬种下首屈一指、综合评价最高、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品种。产于山东省平邑县。该优良品种系采用系统育种方法,优选山东道地金银花主产区传统品种“大毛花”的自然变异种,经过长期定向选育而成的一种树型金银花。其突出优点是:花蕾期超长,大白期花蕾10天以上不开花,彻底颠覆了数千年来正品金银花2~3天即开花凋谢的传统特性,解决了当前制约正品金银花发展的最大难题—鲜花采摘难、成本费用高、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图1-11)。北花1号绿原酸含量3.20%,木犀草苷含量0.096%。该品种徒长枝少,两年以上花墩基本都是结花枝,而且花蕾硕大、花针长,头茬花千蕾鲜花重310g左右;密植丰产园盛花期亩产干花可达120~150kg。2016年1月19日,由山东北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平邑县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金银花新品种北花1号的选育研究与开发”成果,通过了山东省临沂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图1-11 盛花期的“北花1号”(山东平邑)
北方金银花传统品种都是花蕾进入大白期后1~2天即开花绽放,而且是从枝条基部到梢部渐次开放,在采花期需要每天采摘一遍大的花蕾,稍有耽搁便会开花凋谢,产量和质量大幅度降低。即便是金银花主产区采摘能手,每人每天仅能采摘鲜花10~15kg(晒成干花2~3kg),金银花密植园盛花期每天每亩需要4~5人采摘。因此,人工采摘费用已成为影响金银花收益的最大成本,采花难题也成了制约金银花大面积发展的最大障碍。而北花1号大白期呈花蕾状天数长达10~15天不开放,极大地延长了最佳采摘期,再也无需担心采摘稍晚就要开花凋谢的问题;在采摘时间上更具灵活性,一般每茬花季集中采收两次便可,如遇到阴雨天可以不采摘,等待天晴后再采摘晾晒,避免了雨天采摘不便,弃采减收,晾晒不便,霉烂变质等弊端。北花1号金银花节间短,叶片下垂,花蕾大,花蕾集中外露,集中簇生于叶腋和枝顶,人工采摘方便,并为今后推广机械化采摘提供了可能,可像南方“金翠蕾”“渝蕾1号”一样大把采收(每次8~10朵左右),每人每天可采鲜花40~50kg(晒成干花8~10kg),采摘工效提高3~4倍,大大节省了人工采摘成本,提高了金银花种植收益。按亩产干花100kg计算,仅采摘成本一项便可比普通品种每亩减支3000元。此外,由于花蕾期长、开花头少,所采鲜花几乎全是花蕾,既可自然晾晒干花,又可机械杀青烘烤,干花整齐洁净外观好,提高了干花质量和销售价格。
北花1号既保留了传统品种大毛花的抗旱、耐寒、耐瘠薄、耐盐碱等优点,可在山区旱地、沟边地埂,甚至西北荒漠化地区栽植;又具备主干直立性好、易培育成树形金银花的优点,方便了田间管理和鲜花采摘,提高了通风透光性和采花量,非常适宜平原地区建立密植丰产园。
北花1号花蕾期超长(大白期至银花期10~15天),采摘方便,工效高,这是这一品种最大的特点。目前选育的忍冬优良品种,也就这一品种具有这一特征。正由于其闪光特征,市场上同物异名品种也挺多,必须乘早进行品种保护等工作。北花1号不仅是经济种植首选材料,而且也是生态绿化、城镇美化、观光采摘的当选植物。
(3)四季金银花。四季金银花(L.japonica“semperflorens”),审定品种,是目前忍冬种下产量最高的品种。四季金银花,是山东省平邑县道地传统品种“大毛花”金银花的自然变异种,经过长期的人工定向培育选育而成。花期图如图1-12所示。其主要特点如下所述:
图1-12 四季金银花(山东平邑)
一是主干直立性强,易培育成树形,管理方便。四季金银花改变了传统金银花品种枝条匍匐在地的习性,单株栽植,当年便可长到80~100cm高,大水大肥也不徒长,解决了平原地区栽植传统品种金银花匍匐在地管理难的问题,而且一次栽植长年受益,其寿命可长达30~40年。
二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旱耐寒耐瘠薄。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种植,无论山区丘陵,还是平原地区,无论肥沃土壤,还是荒山沙地,基本都能适应。其耐寒性强,一般金银花在秋季温度低于15℃时,枝叶便停止生长并逐渐落叶;而四季金银花在气温不低于7℃时,还能保持青枝绿叶。
三是花期多次,产量均衡稳定,丰产丰收。一般金银花花期分为3~4茬,产量逐茬递减,其中头茬花约占总花量的70%左右,以后几茬花因花量小、开花时间分散、不便采摘,很难形成经济产量。而四季金银花花期分茬不明显,一般从5月开始到秋季落叶前持续产花,在山东省金银花主产区花期从每年5—10月,集中开花有4茬,且每茬花量较大,采摘方便,丰产丰收效益高。该品种栽植后当年每亩一般可产干花15~20kg,第2年可达50~100kg,3年后盛花期亩产可达150~200kg。
四季金银花生命力强,栽植后生长快,生长期长(每年3—10月),当年栽植即成树型。具有作为经济开发、生态绿化、城镇美化、景观盆景、观光旅游等多种用途,市场广阔,前景远大。
该品种最大缺点是花期短(大白期至银花期只1天),采摘压力大。
(4)九丰1号。九丰1号(L.japonica“No 1 jiufeng”),审定品种。产于山东省平邑县郑城镇、保太镇,由大毛花培育而成的四倍体。单株需搭架,茎上部缠绕。枝条粗壮,节短,幼枝绿色,密被粗硬长茸毛。叶深绿色,质较厚,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基部略心形,密被毛。花着生于叶腋,花蕾长,有二茬花。篱架式九丰1号花期性状如图1-13所示。
图1-13 九丰1号(山东平邑)
九丰1号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徐常青博士,历经13年研究,以平邑县主栽的传统品种二倍体金银花“大毛花”为亲本,采用多倍体育种技术而培育出的同源四倍体。2004年12月5日,该成果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省级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鲁科成鉴字〔2004〕第813号),认为“达到了金银花育种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2006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国科发计字〔2006〕377号)。九丰1号具有明显的多倍体植物器官巨型性特征,茎枝粗壮,叶片厚大,叶色浓绿,绒毛多,节间短,徒长枝少,结花枝多。
九丰1号花蕾平均长4.91cm(最长达6.50cm),花蕾基部直径2.52mm、花蕾顶部直径6.27mm,花瓣厚0.32mm。其花药长、宽及柱头直径、蜜腺直径等均较大。密植园丰产期亩产干花可达150~200kg,绿原酸含量达3.9%,木犀草苷含量达0.16%。
该品种最大缺点:一是花期短(大白期至银花期只1天),采摘压力大;二是藤本,篱架投资增加了种植成本。
(5)中花1号。中花1号(L.japonica“No 1 zhonghua”),审定品种。中花1号是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通过科学筛选,从野生忍冬中选育出的性状优良的新品种。2014年通过了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良种编号为:鲁S-SV-LJ-023-2014,如图1-14所示。
图1-14 中花1号省级林木良种证
与传统金银花(大毛花、鸡爪花、秧花子)相比,在形态上,中花1号具有直立性强,茎枝粗壮,花枝节间短,有效花枝多等特点;一年内从5—10月可开花5次,具花蕾大、花针长、顶端结蕾等优势;在生理特性上具有适应性、抗逆性强,生长快,易管理,耐干旱,耐严寒,通风、光合作用好,采花管理容易,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种植等特征。中花1号已在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古、新疆、宁夏等地广为推广种植。
中花1号茎枝粗壮,叶片宽厚,叶色深绿,节间短。结花枝多,徒长枝少,开花量大,花枝比例达92.7%,两年生植株单株花蕾数达7624个,比大毛花多85.7%;两年生亩产干花(440墩,1000株,下同)达到69.7kg,比大毛花增产66.3%;3年生单产干花119.5kg,比对照大毛花增产69.9%;干花千蕾重28.26g,产量优势明显,经济效益较高。
经临沂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对中花1号送检样品检测显示,绿原酸含量为3.5%,木犀草苷含量为0.089%。
该品种最大缺点是花期短(大白期至银花期只1天),采摘压力大。
(6)树型金银花。树型金银花(L.japonica“arbor”),选育品种,是目前忍冬种下绿原酸含量最高的品种。亦称“封丘树型大毛花”,产于河南省封丘县。花期图如图1-15所示。
图1-15 树型金银花(河南封丘)
封丘县栽培金银花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封丘古属魏地,西晋《博物志》中有“魏地人家场圃所种,藤生,凌冬不凋”之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有“忍冬在处有之,封丘较佳”的字句。其优良的品质被清廷列为贡品。北京中药名店同仁堂把封丘金银花列入首选用药。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药公司确定封丘为全国金银花生产基地。20世纪90年代,封丘已成为金陵药业、哈药二厂等国内知名大型制药企业的药源基地。2003年3月,封丘金银花荣获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原产地标记注册证。自此以后,封丘金银花在世贸组织成员国内受到了等同于知识产权级的保护。
封丘金银花独特的性能可归纳为4个方面:一是直:直立生长,养分上下通畅,花蕾的有效成分自然高;直立生长便于通风透光,利于光合作用,同时减少金银花病虫害的发生,减少泥浆的迸溅、污染;直立生长方便通行、便于管理,从内、外两个方面保证了金银花的优良品质;二是大:封丘金银花一般株高1.5~2m,鲜花肥大厚实,干花碧绿鲜亮,孕育了比较多的药用成分。亩产干花达100~150kg;三是高:封丘金银花药用成分高且分布均匀。据中国药科大学和河南中医药研究所测定,封丘金银花绿原酸含量在5.6%~6.5%,明显高于一般的金银花;木犀草苷含量也在标准值0.05%以上;总黄酮含量2.14%;四是碧:封丘金银花,还是上好的茗茶,常饮金银花茶,清热解毒,减肥健身。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封丘金银花久服轻身”的记录。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有“魏地金银花,芬芳透碧澄”一说。
该品种最大缺点是花期短(大白期至银花期只1天),采摘压力大。
(7)密二花。密二花(L.japonica“xinmi”),选育品种,是忍冬种下曾经知名度最高的品种。产于河南省新密市尖山乡、牛店镇。成墩,全株黄绿。枝条短,斜升,上部缠绕,毛密。叶片长卵形、卵状椭圆形至狭长椭圆形,质厚,毛浓密,手感绵软。花蕾粗短,三青期先端微膨大,二白期至大白期中部以上显著膨大,密被毛。苞片卵形,毛密。如图1-16所示。
图1-16 密二花(河南新密)
密二花产区光照时间长、花期长、花量大,每年5—9月为开花期,可摘3~5茬。所产金银花以其色泽佳、骨花硬、质地纯、味浓清香、沸水冲泡、垂而不倒闻名于世。早在1914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首次展出,就受到世界医药界的欢迎,被誉为“密二花”并获得金奖。1980年,国家医药总局在北京召开的金银花评比会上,参评专家认为全国同类之冠,被评为特色银花。1984年,国家医药总局以国药科字第431号文件通知,把密县金银花即“密二花”列入第一批保密项目。2011年8月,“密二花”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获批。2012年7月,密二花被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原贡品”。
密二花虽然质量最佳,绿原酸含量、木犀草苷含量均可达到国家药典要求,但产量较低,亩产干花仅40kg。密二花作为道地中药材,已开发有金银花含片、金银花口服液等多种产品,同时,以浮戏山五指岭密二花为原料加工制成“密二花茶”“金银花茶”畅销海内外,密二花也将在地标品牌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
该品种最大缺点:一是产量不高;二是花期短(大白期至银花期只1天),采摘压力大。
(8)巨花1号。巨花1号(L.japonica“No 1 jvlv”),审定品种。产于河北省巨鹿县堤村。巨花1号是巨鹿金银花1号的简称,于1973年由河北省巨鹿县高级农艺师解凤岭利用亚变原理对巨鹿原有金银花改良培育,经过多年不懈的栽培、研究,培育出的优良品种,目前已有30多年的栽培历史。1982年被河北省科委命名为巨花1号。该品种叶片大,叶毛多而长,色浓绿,徒长枝少,植株直立,花枝粗壮,花蕾紧凑,干花产量高,药用成分含量高,耐盐碱、抗旱和抗病能力强。花期图如图1-17所示。
图1-17 巨花1号(河北巨鹿)
丰产期巨花1号在河北巨鹿年产4茬花,平均亩产干花150kg,最高达到250kg。绿原酸含量超过4.2%,木犀草苷含量达0.10%。巨花1号已经远推至贵州绥阳等地栽培。
该品种最大缺点是花期短(大白期至银花期只1天),采摘压力大。
此外,忍冬种下优良品种还有金花3号、亚特金银花、中银1号[12,13]等选育或审定品种。
以上介绍的8个忍冬选育品种,优点是产量较传统品种高,年内开花一般在2~3次以上。缺点:一是手工采摘困难,一次只能采2朵花;二是从大白期到银花期,一般也就1天最多2天时间,因此采摘压力太大。不过,北花1号例外,这一品种几乎具有与南方灰毡毛忍冬优良品种渝蕾1号、金翠蕾等相似的特征:一是花蕾期长达10~15天,然后才由大白期变为银花期,因此减轻了采摘压力,保证了花蕾质量;二是花穗上花蕾密度高,一次可采10朵左右花蕾,相当于忍冬其他品种的5倍,采摘效率明显提高。北花1号是目前国内最好的忍冬种下优良品种。
2.灰毡毛忍冬
20世纪90年代,通过科研单位和药农的多年筛选,灰毡毛忍冬主要种植区陆续选育出了一些优良品种。
1996年7月,湖南省隆回县小沙江镇邹百荣种植的1.3hm2的金银花大面积严重感染白粉病,隆回县林业局等单位在调研时,发现有一株4年生植株感染白粉病极轻,单株干花产量2.1kg,且盛花期花冠半开裂,确定为抗白粉病较强的变异植株。第二年仍表现抗白粉病,当年干花产量2.5kg。1998年春,从母株上采取枝条高接在4株4年生的灰毡毛忍冬大树上,每株嫁接了20个芽,共计80个株,成活43个芽,其中9个芽当年孕育花蕾,花蕾仍表现出花冠半开裂的特性。经过连续3年观测,抗白粉病较强和花冠半开裂的特性一直保持,高接后第3年单株干花产量仍达1.9kg。此品种被命名为白云。
1997—1998年,隆回县林业局对该县金银花种质资料进行全面调查时,在小沙江镇白马山林场和本省溆浦县温水乡茶园亭村各发现一株树,其花期中的花蕾一直不开放(花冠不开裂),与周围树相比,还表现连年高产,抗病能力强,定为变异优株。1999年隆回县林业局与湖南省林业科学院联合开展研究,于当年春,从变异母株采取枝条高接在4年生灰毡毛忍冬大树上,每个变异株高接5株,每株嫁接20个芽,即两个变异各嫁接100个芽,分别成活38个和51个芽,各有7个和9个芽当年孕育花蕾,花蕾仍然表现出花冠不开裂的特性,分别被命名为金翠蕾(温水乡)和银翠蕾(小沙江镇);对照普通灰毡毛忍冬嫁接成活69个芽,当年有12个芽开花,花期花冠全开裂,先白色,后变成金黄色。经连续3年观测,花冠不开裂的特性一直保持,高接后第3年单株干花产量分别为:金翠蕾1.63g,银翠蕾1.46g,对照0.6g[14]。
金翠蕾、银翠蕾、白云这3个新品种(图1-18),于2009年通过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荣获国家级林木良种证书(图1-19);此成果于2006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图1-18 金翠蕾、银翠蕾、白云的花蕾对比
图1-19 金翠蕾、银翠蕾、白云所获国家级林木良种证书
(1)金翠蕾。金翠蕾(L.macranthoides“golden-green”),审定品种。产于湖南溆浦。花冠不开裂,无毛,长4cm,上部直径2.5mm,下部直径1.3mm,花蕾顶部突然膨大较明显;平均30朵花聚合成伞状花序或团状花序,1~3簇生于叶腋或枝顶上。花蕾呈含苞未放的棒状(图1-20),花冠一直不开裂,花期15~25天。花蕾整齐,金黄色,千花蕾鲜重73.39g,千花蕾干重17.62g,出干花率24.01%。定植第3年,鲜花产量为937.5kg/亩(折算干花产量为225.1kg/亩),比普通灰毡毛忍冬的产量高出77.9%;定植第4~5年,可产干花250~350kg/亩。干花绿原酸含量5.92%。根系发达,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南方山区、丘陵与平原均可栽培,沙土、黏土、偏酸偏碱土都能生长良好,耐旱涝、耐寒热、耐土壤瘠薄,抗病性较强,虫害较少。
图1-20 金翠蕾
图1-21 银翠蕾
(2)银翠蕾。银翠蕾(L.macranthoides“silver-green”),审定品种。产于湖南隆回。花冠不开裂,无毛,平均长4.2cm,上部直径2.5mm,下部直径1.5mm,花蕾顶部渐渐膨大;平均31朵花聚合成伞状花序或团状花序,1~3簇生于叶腋或枝顶上。花蕾呈含苞未放的棒状(图1-21),花冠一直不开裂,花期15~25天。花蕾整齐,白色,千花蕾鲜重61.46g,千花蕾干重14.21g,出干花率23.12%。定植第3年,鲜花产量为750kg/亩(折算干花产量为173.4kg/亩),比普通灰毡毛忍冬的产量高出61.3%;定植第4~5年,可产干花200~300kg/亩。干花绿原酸含量5.83%。根系发达,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南方山区、丘陵与平原均可栽培,沙土、黏土、偏酸偏碱土都能生长良好,耐旱涝、耐寒热、耐土壤瘠薄,抗病性较强,虫害较少。
(3)白云。白云(L.macranthoides“white-cloudy”),审定品种。产于湖南隆回。花冠半开裂,无毛,平均长3.9cm,上部直径2.5mm,下部直径1.6mm;平均27朵花聚合成伞状花序或团状花序,2~3簇生于叶腋或枝顶上,花期7~10天(图1-22)。千花蕾鲜重58.92g,千花蕾干重14.62g,出干花率24.81%。定植第3年,鲜花产量为1068.8kg/亩(折算干花产量为265.2kg/亩),比普通灰毡毛忍冬的产量高出102.8%;定植第4~5年,可产干花300~400kg/亩。干花绿原酸含量高,达6.97%。根系发达,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南方山区、丘陵与平原均可栽培,沙土、黏土、偏酸偏碱土都能生长良好,耐旱涝、耐寒热、耐土壤瘠薄,具较强抗白粉病能力。
图1-22 白云
图1-23 渝蕾1号(重庆秀山)
(4)渝蕾1号。渝蕾1号(L.macranthoides“No 1 chongqing”),审定品种。产于重庆秀山。该品种分枝多密,节短均匀,坚挺优美,叶面光滑,叶肉厚,叶质硬脆,花冠不开裂,无毛,平均长4.2cm,花蕾顶部渐渐膨大;平均40朵花聚合成伞状花序或团状花序,花蕾为含苞未放的棒状,花期20~30天(图1-23)。花蕾整齐,千花蕾鲜重81.52g,千花蕾干重23.32g,出干花率28.60%。单株产量高,据清溪镇盛达公司基地测产:山上基地1年单株产量为0.25~1kg(鲜重,下同);2年为0.8~2.0kg;3年3.2~6.5kg;4年亩产6.1~8.2kg。山下基地1年单株产量为0.25~1kg;2年单株产量为0.5~1.5kg;3年单株产量2.2~4.5kg;4年单株产量6.1~8.2kg。亩产干花250~350kg左右。干花绿原酸含量5.16%~7.37%。该品种适应性强,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抗病力强、抗风抗雨、采收省工省时等特点。
以上介绍的灰毡毛忍冬4个优良品种,其最大的特点:一是花蕾孕花败育,因此造就了花期特长,一般15~25天呈花蕾状,即使凋零也不开放,药农可以灵活安排采摘时间,缓解了劳动力安排的压力;二是平均约30朵花聚合成伞状花序或团状花序,1~3个花序簇生于叶腋或枝顶上,因此花蕾密度很大,人工采摘效率很高,极大地降低了劳动成本。
3.红腺忍冬
红腺忍冬从资料上看,东自浙江,西至四川,有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但在我们历时两年的实地考察中,仅在广西马山见到规模化种植地块。
(1)早丰1号。早丰1号(L.hypoglauca“No 1 early-bumper”),审定品种。从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古零镇栽种的山银花普通品种中,通过单株选育而成,属红腺忍冬。花蕾早熟丰产,在南宁地区3月中、下旬成熟,呈棒状,略弯曲,长3.0~4.5cm,上部直径0.25~0.30cm,下部直径0.15~0.20cm,干花千蕾重13.8~14.0g,盛产期亩产113.9kg(单株产干花325.5g)。适宜于桂南、桂中、桂西等向阳丘陵或石山地区引种试栽[15]。
(2)雷雨1号。雷雨1号(L.hypoglauca“No 1 leiyu”),审定品种。产自贵州省道真县。其砧木为灰毡毛忍冬,接穗为红腺忍冬。雷雨1号山银花、砧木亲本、接穗亲本的干燥花蕾绿原酸含量(为阴干样和烘干样品绿原酸含量平均值)分别为7.01%、4.75%、12.58%,均高于对照药材的4.43%;叶片样品绿原酸含量分别为1.7%、3.79%、2.97%,与对照药材叶片的绿原酸含量(2.24%)相近[16]。该品种继承了接穗亲本高绿原酸含量,但改变了接穗亲本藤本性状为灌木状,产量超过其选育接穗亲本3倍。烘干花蕾绿原酸含量要比阴干样品高1.36%,说明快速烘干与常规阴干法相比,更有利于减少山银花有效成分损失,有利于药材的规模化加工。
4.华南忍冬
华南忍冬与红腺忍冬类似,在我们两年来的考察中,仅在广西忻城发现有规模化种植。资料中介绍华南忍冬种植较多的广东省湛江市,曾经建有金银花GAP基地,调查时已荡然无存。据有关报道[17],华南忍冬选育品种有尖叶银花、毛叶银花等。
5.黄褐毛忍冬
贵州省黔西南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邓朝义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已在该州初步选育出黄褐毛忍冬种下品种,计有蔓金、金蕾、大叶金花等,目前资料正在整理中。
需要说明的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下面这些概念,只代表一个特定种植区域里的栽培种群体,是一个区域概念,并不是选育品种,不应与栽培“品种”相混。
东银花:又名济银花。主产于山东省平邑、费县、兰陵等县。产量较大,品质亦佳。销往全国,并供出口。目前是全国区域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
南银花:又名密银花。主产于河南省新密、登封、荥阳、尉氏等县。品质最优,但产量较小,主供出口。目前主要在新密种植,面积较小。
怀银花:又名淮银花。产于河南省温县、博爱、沁阳、武陟、盂县一带(旧时怀庆府)。品质亦佳,销往全国,并有出口。但2016年6月调查时,发现温县仅有50亩,博爱等地已无种植。
豫封银花:产于河南省开封市、新乡市,以封丘县等周边区域,品质最佳,产量较大。销往全国,并供出口。目前封丘实有种植面积,已较历史最高期大为下降。
(三)品种鉴定
下面对金银花、山银花两大类植物(包括所含种),从外观性状、显微结构、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性状对比。
1.外观性状
金银花和山银花原植物均为忍冬属缠绕灌木(藤本),叶纸质或革质,对生。花成对而生,即每2朵花同生于一总花梗上,习称“双花”。双花的基部有2对小苞片和2个苞片。双花单对或多对组成花序生于叶腋处或枝顶。叶质地及被毛情况、叶腋处双花花序类型、苞片的形态等特征是分类鉴别的重要依据。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原植物主要鉴别特征比较,详见表1-2和表1-3。
表1-2 金银花与山银花原植物形态特征比较[18](1)
表1-3 金银花与山银花原植物形态特征比较[18](2)
续表
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植物来源不同,其花在性状上也呈现出明显差异(表1-4和表1-5)。
表1-4 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性状差异比较表(1)
表1-5 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性状差异比较表(2)
续表
2.显微结构
金银花与山银花,从显微结构来看,也存在着一些差异(表1-6)。
表1-6 金银花与山银花显微鉴别特征比较[18]
续表
(1)金银花。腺毛多见2种,一种头部呈倒圆锥形,顶部平坦,侧面观约10~33个细胞,排成2~4层,直径48~108μm;腺柄2~5个细胞,长70~700μm。另一种头部呈类圆形或扁圆形,侧面观约6~20个细胞,直径24~80μm;腺柄2~4个细胞,长24~80μm。单细胞非腺毛也有2种,一种厚壁,长约45~990μm,直径14~37μm,壁厚5~10μm,微具疣状突起,有的具角质螺纹。另一种为薄壁非腺毛,极多,甚长,弯曲而皱缩,花粉粒类球形,直径60~92μm,黄色,表面有细密短刺及圆颗粒状雕纹,具3个萌发孔沟[19]。
(2)山银花。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各品表面制片如下:
灰毡毛忍冬:腺毛较少,头部大多圆盘形,顶端平坦或微凹,侧面观约5~16细胞,直径37~228μm;柄部2~5个细胞,与头部相接处常为2~3细胞并列,长32~240m,直径15~51μm。厚壁非腺毛较多,单细胞,似角状,多数甚短,长21~240μm,体部直径8~19μm,壁厚3~10μm,表面微现疣状突起,有的可见螺纹,呈短角状者体部胞腔不明显;基部稍扩大,似三角状。草酸钙簇晶,偶见。花粉粒直径54~82μm。
红腺忍冬:腺毛极多,头部盾形而大,顶面观约8~40个细胞,侧面观约7~10个细胞;柄1~4个细胞,极短,长5~56μm。厚壁非腺毛长短悬殊,长38~1408μm,表面具细密疣状突起,有的胞腔内含草酸钙结晶。
华南忍冬:腺毛较多,头部倒圆锥形或盘形,侧面观20~60(~100)个细胞;柄部2~4个细胞,长50~176(~248)μm。厚壁非腺毛,单细胞,长32~623(~848)μm,表面有微细疣状突起,有的具螺纹,边缘有波状角质隆起。
黄褐毛忍冬:腺毛有2种类型,一种较长大,头部倒圆锥形或倒卵形,侧面观约12~25个细胞,柄部微弯曲,3~5(~6)个细胞,长88~470μm;另一种较短小,头部顶面观约4~10个细胞,柄部2~5个细胞,长24~130(~190)μm。厚壁非腺毛平直或稍弯曲,长33~2000μm,表面疣状突起较稀,有的具菲薄横隔。
3.化学成分
研究表明,金银花与山银花的化学成分,均可分为挥发油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等几大类。
(1)挥发油类。金银花中的挥发油含有芳樟醇、双花醇、棕榈酸、二氢香苇醇、二十四碳酸甲酯、十八碳二烯酸乙酯、棕榈酸乙酯等40多种化合物。金银花鲜花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芳樟醇,其中山东金银花中芳樟醇含量高达19.95%[20],湘西金银花芳樟醇含量为19.82%[21]。金银花干花挥发油化学成分以棕榈酸为主,其中山东鸡爪花中棕榈酸含量为26.36%,河南密县金银花中棕榈酸含量高达39.35%[22]。
山银花挥发油包括芳樟醇、棕榈酸、亚油酸、香叶醇、一松油醇以及辛烯醇等。何兵等[23]发现,四川泸州地区山银花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芳樟醇,占挥发油总量的24.51%;其次是棕榈酸,占总量的12.28%。
(2)黄酮类。金银花中目前鉴定出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木犀草素、忍冬苷、木犀草素-7-O-α-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金丝桃苷和5-羟基3′,4′,7三甲基黄酮。
目前从山银花中分离得到黄酮类成分12个,分别是木犀草素、槲皮素、苜蓿素、苜蓿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8-D-半乳糖苷、芦丁、金圣草素-7-O-新橙皮糖苷、苜蓿素-7-O-新橙皮糖苷、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
木犀草苷是金银花中的标志性成分之一,而是否含有木犀草苷,从中国药典来看,是区别正品金银花和同科山银花的主要化学指标。但木犀草苷是否为正品金银花与山银花在疗效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还需要做大量相关试验研究工作。而且,我们在分析样品时,发现了山银花(灰毡毛忍冬、华南忍冬、黄褐毛忍冬)含有微量木犀草苷,平均为0.05%。
(3)有机酸类。绿原酸类化合物是金银花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绿原酸、异绿原酸和咖啡酸,其他有机酸还有肉豆蔻酸及棕榈酸。
山银花中所含有机酸成分主要为咖啡酰奎宁酸类(包括绿原酸、异绿原酸、新绿原酸等)和咖啡酸等。
虽然金银花与山银花中都存在挥发油类、黄酮类和有机酸类等化学成分,但是这些成分的含量存在着差异;同时,同一类化学成分的种类不尽相同。作为《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材,它们在有效成分上的差异,也就成了两类主要的区别特征。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记载,按金银花的干燥品计算,其绿原酸含量不得少于1.5%,而木犀草苷含量则不得少于0.05%;按山银花干燥品计算,其绿原酸含量不得少于2.0%,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的总量不得少于5.0%。
4.DNA指纹图谱
目前,在国内中药材市场上作为金银花流通使用的品种复杂,各地又在长期生产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金银花品系。有研究发现,不同产地、不同品种金银花药材品质差异较大,因此如何保证金银花药材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目前,指纹图谱为品种鉴定提供了较好的手段。
由于不同品种药材性状及原植物形态比较相似,因而亟须新的技术鉴别不同品种。目前,关于该项研究已有报道,如细胞学(包括核型和染色体多态性)和RAPD、ISSR等DNA分子标记方面的研究[24,25]。近年来,DNA条形码技术发展较快,直接利用DNA序列进行物种的鉴定,具有过程简便、结果可靠性强等特点,为药用植物的鉴定提供了新的机遇[26-28]。众多学者推荐的psb A-trn H序列在扩增成功率和物种识别率方面也有优良的表现,尤其在有花植物中展现了较好的种间鉴别价值,已被用于芍药属、薯蓣属等植物的种间鉴别研究[29-31]。
自从DNA条形码技术被提出以来,由于它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稳定等优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物种鉴定。理想的条形码应具有足够的种间差异,同时种内变异足够小,易于扩增,且引物通用性好,能够通过双向测序得到高质量的序列。目前,国际植物学界推荐的植物条形码序列主要是ITS2、mat K,rbc L、psb A-trn H、rpo B等,其中mat K的PCR扩增成功率较低,引物通用性较差,目前仍没有找到合适的通用引物,且mar K在忍冬科植物中几乎无法扩增成功;rbc L易于扩增,扩增和测序成功率都较高,但其差异主要存在于种以上的水平[32],种内和种间的差异较为保守,更适合于物种科属级别的划分;rpo B因具有较大的种内变异也不利于分类和鉴定;而ITS2和psb A-trn H则显著弥补了上述片段的不足之处。Selig C等,Dassanayake R S等在研究中发现,ITS2序列在鉴别金银花方面具有如下的优势:序列长度较短,易于扩增,引物通用性较好。ITS2序列能与5.8S和26S形成特定的颈环二级结构,更加有利于ITS2序列的处理和分析[33,34]。同时,也有研究发现ITS2序列在鉴别忍冬属植物时,无法将极为相近的灰毡毛忍冬和黄褐毛忍冬区分开来,而psM-trn H序列在忍冬属植物中有着很高的扩增效率和鉴定成功率,可以显著弥补ITS2在鉴定忍冬属物种水平上的不足,起到相互辅助作用[35]。
基于国外先进理论技术,崔志伟等主要选择ITS2和ps M-trn H序列进行不同品种金银花评价[36],以扩增及测序成功率、变异位点数和K-2-P距离等指标评价各序列的鉴定能力,此外,基于MEGA 4.0分析不同品种金银花序列种间K-2-P遗传距离并构建NJ树。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金银花ITS2和psbA-trn H序列的扩增及测序成功率均较高,扩增成功率为100%,ITS2和psb A-tm H的测序成功率分别为72.7%、91%,且两者均存在较多的变异位点,可以有效地区分金银花不同品种:四季花、大毛花、鸡爪花、密银花、红银花、九丰1号、巨花1号、亚特等。说明ITS2和psb A-tm H可以作为鉴定金银花不同品种的优势条形码组合。采取的2个片段在鉴定水平上各有所长,既能准确地区分物种,又可研究系统发生和亲缘关系的远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于燕莉等采用RAPD标记方法[37],对金银花两品系(大毛花、鸡爪花)的DNA指纹图谱进行分析,从DNA分子水平上为两品系的鉴别提供了依据。李萍等[38]用SDS法提取忍冬不同居群、外类群细毡毛忍冬和华南忍冬的总DNA,进行5S-r RNA基因间区的PCR扩增和测序,结果不同居群的忍冬碱基序列有所差别,通过测序发现,华南忍冬和忍冬间遗传距离较大。杨飞等[39]运用RAPD技术,对5个金银花品系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并构建了这5个金银花品系的DNA指纹图谱。向增旭等[40]利用RAPD技术对金银花6个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金银花种源问的RAPD条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说明运用RAPD技术建立金银花品系的指纹图谱是可行的,同时DNA指纹图谱的建立,则为金银花的品系鉴定提供了分子生物证明。
赵东岳等对国内金银花主产区的栽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了解不同产区金银花栽培品种的亲缘关系以及金银花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41]。他们利用RAPD技术,分析国内不同产区采集的11份栽培金银花和1份山银花样品,用NTSYS 2.10e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12份供试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其中:忍冬属山银花(灰毡毛忍冬)与其他金银花种质的遗传差异较大,为单独一类;山东平邑的大毛花与九丰1号遗传背景接近,聚为一类,证实九丰1号确由大毛花经染色体加倍而成;山东临沂四季花为单独一类;其余8种聚为一类。豫封1号与豫新1号的遗传相似度较高,两者是河南封丘的金银花主栽品种。
根据聚类结果,赵东岳等认为,河南封丘、河北巨鹿的金银花品种遗传差异较小,品种较为单一;山东平邑的金银花种质资源相对丰富。研究还发现,不同金银花种源间的遗传关系与地理分布存在相关性。大针花(山东平邑)与巨花1号(河北巨鹿)的遗传背景最接近,而豫封1号(河南封丘)与豫新1号(河南封丘)的遗传关系最紧密,形态学观察发现,4份金银花均呈直立树型。他根据有关记载,认为河南封丘、河北巨鹿种植的金银花均应源自山东平邑。由此推测,河北巨鹿种植的巨花1号以及河南封丘的豫封1号、豫新1号可能均源自山东平邑的金银花种质。上述4个品种又与山东平邑的地方品种鸡爪花(山东平邑)聚为一类。山东平邑的野生金银花与当地一种观赏性强的红色金银花聚为一类,据此推测,红色金银花可能源自当地的野生金银花。
赵东岳等的研究结果还表明,作为金银花主产区之一的河南封丘存在较严重的种质单一问题。巨花1号与大针花的遗传相似系数高达0.89,与源自封丘的豫新1号和豫封1号的遗传相似系数也分别高达0.78和0.82。研究发现,河北巨鹿1970年前后曾从山东、河南等地引种金银花,由此推测,巨花1号可能以山东平邑和河南封丘的金银花为基础材料选育而来。
(四)地理标志及新品种权保护
地理标志是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规定的7种独立的知识产权之一,为多哈回合知识产权谈判的3大议题之一,是当今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普遍关注的一大热点,主要是针对传统名优特产(如农产品、酒类、食品、工艺品、纺织品等广义的特产)的知识产权保护。
地理标志和原产地命名制度发源于法国,在欧洲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该制度被引进到了《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制止商品来源虚假或欺骗性标记马德里协定》《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里斯本协定》《发展中国家原产地名称和产地标记示范法》,特别是WTO的TRIPS协议等一系列国际公约。
地理标志和原产地命名等思想很早就出现在我国中药学中,如有“道地药材”这种中药学术语。所谓道地药材,是指一定的药用生物品种在特定环境和气候等诸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高、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它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古代药物标准化的概念,它以固定产地生产、加工或销售来控制药材质量,是古人对药用植物资源疗效的认知和评价。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我国具有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然而国际上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面临挑战:①将中医药名称“去中国化”,除了韩国已立法将“汉医学”更名为“韩医学”,将“汉药”改称“韩药”外,日本也正在酝酿更名问题;②真正体现中医药特色的中药复方,难以通过缘起于西方的专利制度获得有效保护;③中药材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使我国中药出口贸易的高附加值大多流向国外竞争对手。
显然,应对中医医疗中具有核心价值的中药复方,进行特殊保护或技术秘密保护;对于中药材采用地理标志保护,对中草药新品种提供植物新品种保护,从而利用WTO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来促进我国中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42]。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始于1995年,实施时间还不太久,并存在严重的冲突与高度的重复,先后主要有5个地理标志保护系统。目前,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还存在其中的3个主要系统:一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二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三是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1.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1999年8月,中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正式将保护措施运用到国内的生产和贸易活动中去。2000年1月,政府批准了第一项(也是当年唯一一项)原产地域产品即绍兴酒作为试点。2001年起,这项制度开始全面推行,并成长迅速,在2001年、2002年、2003年和2004年,分别有6项、23项、31项和60项产品成为原产地域产品。
2005年7月起,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条例》,替代原先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而之前已批准的原产地域产品也全部自动转成地理标志产品。在这份规定中,明确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官网(http://www.aqsiq.gov.cn)公告,涉及金银花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
(河南)封丘金银花-豫封牌(2003年第20号)。
(湖南)隆回金银花(2005年第25号)。
(四川)南江金银花(2005年第77号)。
(山东)平邑金银花(2007年第138号)。
(广西)忻城金银花(2007年第186号)。
(湖北)罗田金银花(2011年第174号)。
(贵州)绥阳金银花(2013年第167号)。
(河南)密二花-豫密五指岭、羲、豫密岭、田间情等4个商标(2013年第516号)等。
2.地理标志商标注册
国家工商总局的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工作始于1995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总局注册了国内外地理标志商标数千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所称地理标志商标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并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目前国际上保护特色产品的一种通行做法。通过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可以合理、充分地利用与保存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地理遗产,有效地保护优质特色产品和促进特色行业的发展。
经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网站中国商标网(http://sbj.saic.gov.cn),发现已注册或初步审定地理标志商标名录中,涉及金银花的有:
(四川)南江金银花(注册号3197889)。
(湖南)隆回金银花(注册号6576019)。
(山东)平邑金银花(注册号7128692)。
(重庆)秀山金银花(注册号7482051)。
(河北)巨鹿金银花(注册号7956322)。
(山东)博山金银花(注册号8249574)。
(贵州)绥阳金银花(注册号8758276)。
(山东)日照金银花(注册号11466415)。
(湖北)柏树湾金银花(注册号11631145)。
(山东)小康金银花(注册号13098978)等。
从网络上[3]查到,重庆江津东胜金银花于2012年也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3.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始于2008年。依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规范》,农业部登记了产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种。
《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中所称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
经查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办的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http://www.aqsc.agri.cn),发现已经审核批准的金银花类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有:
(重庆)秀山金银花。
(山东)郑城金银花。
(广西)马山金银花。
(河南)尖山金银花。
(江西)临川金银花等。
4.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的命名的植物新品种。完成育种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授权的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即拥有植物新品种权。植物新品种权与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地理标志权一样,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最终目的,是鼓励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向植物育种领域投资,从而有利于育成和推广更多的植物新品种,推动我国的种子工程建设,促进农林业生产的不断发展。
早在1961年12月,在巴黎缔结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简称UPOV公约),并在此基础之上成立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简称UPOV)。1999年4月23日,我国成为UPOV公约第39个成员国,执行该公约1978年文本。1997年3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农业部于1999年6月16日,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2007年修订过)。1999年8月10日,国家林业局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
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农业与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分别由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这两个部门来进行。农业植物新品种包括粮食、棉花、油料、麻类、糖料、蔬菜(含西瓜、甜瓜)、烟草、桑树、茶树、果树(干果除外)、观赏植物(木本除外)、草类、绿肥、草本药材、食用菌、藻类和橡胶树等植物的新品种。林业植物新品种包括林木、竹、木质藤本、木本观赏植物(包括木本花卉)、果树(干果部分)及木本油料、饮料、调料、木本药材等植物的新品种。
自1999年以来,农业部分8批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农业部分)》,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范围包括80个属或种(26个属、54个种);国家林业局分4批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林业部分)》,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范围包括78个属或种(64个属、14个种)。
中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2004年10月14日,国家林业局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林业部分)》中有忍冬属(Lonicera Linn.);然而在林业植物新品种授权方面,忍冬属仅有一种绿蕾一号(品种权号20150021),由大田县自然源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品种权人)申报,于2015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植物新品种权。
建议传统金银花/山银花种植地区,特别是中国金银花之乡(表1-7),应积极主动向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申报新品种,以保护金银花/山银花的植物新品种权。
表1-7 中国金银花之乡(截至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