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二版)
- 张芳枝 符策简主编
- 2172字
- 2021-11-05 19:46:27
第三节 渗透力和渗透变形
一、渗透力和临界水力坡降
(一)渗透力
水在土体中流动时,受到土粒阻力而消耗能量,引起水头损失。将渗透水流施加于单位土粒上的拖曳力称为渗透力(动水压力)。
如图2-7所示,设试样的截面积为A,渗流进口(1—1面)与出口(2—2面)两测压管的水面高差为h,它表示水从进口面流过L厚度的试样到达出口面时,必须克服整个试样内土粒对水流的阻力,该阻力所引起水头的损失h。于是土粒对水流的阻力应为
图2-7 渗透力计算示意图
由于土中渗透速度一般极小,流动水体的惯性力可以忽略不计。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渗流作用于试样的总渗流力J应和试样中土粒对水流的阻力F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即
渗流作用于单位土体的力(即渗透力)为
渗透力j是渗流对单位土体的作用力,其大小与水力坡降成正比,作用方向与渗流方向一致,单位为kN/m3。分析式(2-15)的推导,可知渗透力为均匀分布的体积力(内力),是由渗流作用于试样两端1—1面与2—2面的孔隙水压力差(外力)转化的结果。
由于渗透力的存在,将使土体内部受力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土体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图2-8中坝下渗流a点,由于渗透力方向与重力一致,渗透力促使土体压密、强度提高,因而有利于土体的稳定。b点的渗流方向近乎水平,使土粒产生向下游移动的趋势,对稳定不利。c点的渗流力与重力方向相反,当渗透力大于土体的有效重度,土粒将被水流冲出。
图2-8 闸基下渗流对土体的影响
(二)临界水力坡降
使土体开始发生渗透变形的水力坡降为临界水力坡降,它可以用试验方法或计算方法加以确定。但由于目前计算方法还不完善,故对重要工程宜以试验及实测方法来确定土的临界坡降。
对图2-8所示的闸基c点处的单位土体进行分析,在土颗粒即将向上发生移动的临界状态,其渗透力与有效重度达到平衡,即
又由于j=icrγw,所以
式中 icr——土的临界水力坡降。
已知土的有效重度γ′为
将式(2-17)代入式(2-16)得临界坡降icr为
式中 Gs、e——土粒比重及土的孔隙比;
γ sat——土的饱和重度,kN/m3;
γ w——水的重度,kN/m3。
在工程计算中,将土的临界水力坡降除以某一安全系数Fs(约为2~3)后,作为允许水力坡降[i]。设计时,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将渗流逸出处的水力坡降控制在允许坡降[i]内,即
二、渗透变形
渗透水流将土体的细颗粒冲走、带走或使局部土体产生移动,导致土体变形,这类问题称为渗透变形问题。按土体局部破坏的特征,将渗透变形分为流土和管涌。
研究渗透变形的目的是弄清变形的形式,确定濒临破坏时的临界水力梯度,从而合理地选择防渗措施。
(一)渗透变形的基本形式
1.流土
在渗流作用下,局部土体表面隆起,或某一范围内土粒群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称为流土。流土发生于地基或土坝下游渗流出逸处,而不发生于土体内部。开挖基坑或渠道时常常遇到的流砂现象,就属于流土破坏。细砂、粉砂、淤泥等较易发生流土破坏。
图2-9(a)为河堤下相对不透水层下面有一层强透水砂层。由于堤外水位高涨,局部覆盖层被水流冲溃,砂土大量涌出,危及堤防安全。
2.管涌
在渗流作用下,无黏性土中的细小颗粒通过较大颗粒的孔隙,发生移动并被带出的现象称为管涌。地基土或坝体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其细小颗粒被冲走,孔隙逐渐增大,慢慢形成一种能穿越地基的细管状渗流通道,从而掏空地基或坝体,使地基或斜坡变形或失稳。所以管涌既可以发生在土体内部,也可以发生在渗流出口处。它的发展一般有个时间过程,是一种渐进性的破坏。
图2-9 河堤渗流破坏实例
图2-9(b)表示河堤管涌失事的例子。开始土体中的细颗粒沿渗流方向移动并不断流失,继而较粗颗粒发生移动,从而在土体内部形成管状通道,带走大量砂粒,最后上部土体坍塌。
产生管涌的条件比较复杂,从单个土粒看,只要向上的渗透力大于土粒的浮重度,土粒即可被向上冲出。实际上管涌可能在水平方向发生,土粒之间还有摩擦力等的作用,它们很难计算确定。因此,发生管涌的临界水力梯度icr一般通过试验确定。
试验装置如图2-10(a)所示,抬高贮水容器,水头差h增大,渗透速度随之增大。当水头差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可观察到试样中细小土粒的移动,此时的水力坡降即为发生管涌的临界水力坡降。在试验中可测定出不同水力坡降i对应的渗透速度v,绘制出v—i关系曲线,如图2-10(b)。从v—i关系曲线可发现,在管涌前后分为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对应的水力坡降即为发生管涌的临界水力坡降icr。工程中对管涌安全性进行评价时,通常可取k=1.5~2.0。
图2-10 管涌试验
(二)流土与管涌的判别
渗透变形的形式主要与土的类别、颗粒级配以及水力条件等因素有关。在工程实践中,土的渗透变形判别分析如下。
黏性土由于粒间具有黏聚力,联结较紧,常不出现管涌而只发生流土破坏。一般认为不均匀系数Cu<10的匀粒砂土,在一定的水力梯度下,局部地区较易发生流土破坏。
对Cu>10的砂和砾石、卵石,分两种情况。当孔隙中细粒含量较少(小于30%)时,由于阻力较小,只要较小的水力坡降,就足以推动这些细粒发生管涌。如它们的孔隙中细粒增多,以至塞满全部孔隙(此时细料含量约为30%~35%),此时的阻力最大,便不出现管涌而会发生流土现象。
【例2-2】 某土坝地基土的比重Gs=2.68,孔隙比e=0.82,下游渗流出口处经计算水力坡降i为0.2,若取安全系数Fs为2.5,试问该土坝地基出口处土体是否会发生流土破坏?
解:临界水力坡降
允许水力坡降
由于实际水力坡降i<[i],故土坝地基出口处土体不会发生流土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