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青区水务志(1991-2010年)
- 天津市水务局 天津市西青区水务局
- 1681字
- 2024-12-21 05:17:11
第一节 自然环境
西青区是天津市环城四区之一,是连接市中心和天津周边省市的重要通道。东与红桥区、南开区、津南区接壤,南隔独流减河与静海相望,西及西北与河北省霸州市、天津市武清区相连,区政府所在地杨柳青镇是历史名镇之一。西青区东西宽11千米,南北长48千米,总面积570.8平方千米,距市中心16千米,交通方便。
一、地形
西青区由陆地形成,除退海生地之外,另一原因是黄河冲击。所以西青区一带属海积和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较厚,其地表多为黄土、沙土两种,土质略含盐碱,地面高程一般在2.5~5米,北高南低,西大洼地区地势最低,高程只有2米。
二、地貌
西青区属海积及河流冲积平原,经黄河、海河携带泥沙共同堆积而成,且主要由海积和冲积形成,境内地势平坦,河道纵横。长期引灌子牙河、南运河、卫津河水的土地,由于泥沙沉积,地面覆盖薄厚不一的红土,随河流平行分布,靠河越近越厚、越远越薄。
三、地质
(一)水文地质
区内主要分布为第四系松散岩层孔隙水,浅层淡水在东淀、莲花淀、张家窝及南运河两侧,咸水覆盖全区,咸水底板下分布孔隙承压淡水层,是区内农业及人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1972年以后,由于过量开采,加上地下水补给条件差,已产生了地下水降落漏斗,并引起地面沉降,恶化了环境条件。其下埋藏第三系孔隙水和中上元古界白云岩岩溶裂隙水。
区内地下水开采主要为松散地层中的孔隙水,浅层淡水(第一孔隙浅水)为全新统层,底板埋深40~60米,上部矿化度为2~5克每升。咸水层属上更新统上段多为冲积,海积的中细粉细砂层,呈透镜体分布,出水量为贫区,水位埋深浅,其矿化度大于5克每升,大寺镇、王稳庄镇咸水底板达70~130米,精武镇一带咸水底板130米。第二孔隙水承压含水层主要属上更新统至中更新统地层,含水组顶板埋深与咸水层底板一致,砂层以细砂粉细砂为主,单层厚为2~5米,总厚20~30米。含水层富水性与其岩性、导水性和补给条件有关,王稳庄镇—大寺镇—李七庄街—精武镇一线为弱富水区,精武镇以北为较弱富水区,深层地下水pH值大于7.8,含氟量为2~4毫克每升。第三孔隙水承压含水组属下更新统上段地层,底界埋深280~315米,矿化度0.5~1.3克每升,pH值为7.5~8.5,含氟量低于2~3毫克每升。第四孔隙水承压含水组主要属下更新统下段地层,底界埋深383~429米,矿化度0.5~1.58克每升,pH值为7.7~8.7,含氟量为2~5毫克每升。
(二)工程地质
区内地表以下至30米沉积物来源主要为黄河、永定河等各河系的冲积及海积及海相沉积,依其沉积环境和形成时间可分为3个单元。
高程2~-9米以上多为海相沉积土,褐黄色可塑,下部致密、可塑。
高程-9~-15米,为褐黄色,软塑,有砾砂,砂壤土,土质不均。
高程-15~-19米,为褐黄色,可塑,砂粒含量较高,厚度4~4.2米。
高程-19~-29米,为褐黄色,可塑,密实,土质均匀,均为良好的下卧层。
砂基和少黏性土可能发生液化土层为-9~-15米。
1976年唐山地震后,根据《京津唐地区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天津市地震烈度为Ⅷ度,区内水工建筑均采取抗震措施。
四、土地
西青区南北长48千米,东西宽11千米,总面积570.8平方千米。1991年西青区耕地面积16371公顷、园田5476公顷、林地1994公顷、果园1600公顷、水田2703公顷,另有淡水养殖面积4722公顷。
2010年西青区耕地面积14189公顷、林地面积7491.8公顷、果园面积1156.4公顷、菜田3465.3公顷、水田2766公顷,另有淡水养殖面积4096公顷。
五、气象
西青区地处中纬度,主要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光充足,年日照时数2818小时。春季干旱少雨多风,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常有春旱发生。夏季受大陆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东南风,高温高湿,炎热多雨,降水高度集中。秋季短促,气温下降快,降水少,晴天时数多,昼夜温差较大。冬季漫长,盛行西北风,气候干冷,雨雪稀少。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26.2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0摄氏度(1972年6月10日);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1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24.2摄氏度(1966年2月2日)。全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86.1毫米,1991—2010年多年平均年降雨量497毫米(表1-1-1),全年无霜期平均211天,最大冻土深度0.7米。
表1-1-1 1991—2010年西青区降水量统计表 单位: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