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京冀郊区雨水利用

一、河北地区雨水利用

(一)集雨节灌工程的结构型式、技术要点和砌筑材料

河北省大量修建的集雨节灌工程,属于微型水利工程,主要适用于地表水或地下水缺乏、多年平均降水在250~550mm的旱作地区。工程主要包括径流场(集流面)、集水槽、输水管、过滤池、储水池及附属工程几个部分。降落在径流场上的雨水,汇集到集水槽,通过输水管(沟)拦污栅、沉淀池、过滤后流入储水池备用,还有雨后出露泉水集水等。

径流场一般为山场、屋顶及院落等,用于承接雨水径流;集水槽一般为铁皮或塑料槽,经济条件较差的地方也可用砖砌成地槽;输水管一般为塑料管、陶瓷管、胶管等。

过滤池多用砖石砌成,M10水泥砂浆抹面,池内分成三个格区,内填不同粒径滤料:第一格区投放1~8mm的粗砂和砾石,第二格区投放8~17mm的砾石,第三格区投放15~20mm的卵石。池底留有排水孔,用于排泄池内沉积的污水。

储水池的位置根据蓄水难易、径流场周围环境状况、取水条件等确定,要尽量远离房屋、大树、厕所、粪堆(一般2~3m以上)。型式选择根据用水量和庭院的大小、地基的软硬、开挖的难易程度而定,一般为圆形或长方形水池、地下式水窑或水窖等。水窖容量根据每人日用水15L、每头大牲畜日用水量30L、每头猪或羊日用水量10L的额定,按每户四口人、一头大牲畜、一头猪或羊计算,以5个月为缺水期考虑,年需水15m3,如满足一年储水两年用的标准,则每户建水窖、水窑容积应为30~50m3。水池容积应根据用水量、径流面积确定。全省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00mm。一般水池、塘坝蓄水百余m3,水窖、水窑30~60m3。储水池用块石和3ϒ1黄土白灰砌四壁和仓底,砌至离地面50cm时,用土或木架制成拱形土胎,采用料石水泥浆砌筑拱圈,砌完后用加细泥抹平四周,池顶留50cm×50cm的取水口。

附属工程包括自来水装置、手压泵或微型水泵等。

(二)集雨节灌模式与投入产出分析

1.焦家垴模式

焦家垴位于井陉县辛庄乡,海拔800m,山场面积1.5万亩,为裂隙发育的裸露岩石集雨区,有足够的山场径流,可充分利用。按照由坡面到田间统一规划的原则,因地制宜,以需求供,高蓄低用,配套节水灌溉技术的原则,将全村山场土地划分为7个集雨区,利用山坡坡面作为集雨场,达到“七沟、七池、七片地”。

自1991年以来,利用房舍院落修建40m3左右的小型高标准全封闭式砌石水窖120个,改造旧有井窖90个,建成高标准大水窖6个,并配套截引水渠6000m,总蓄水能力2.7万m3

为了充分利用好集蓄的降水,配套了先进的节水灌溉新技术和旱作农艺措施,发展大棚滴灌0.5亩,自压喷灌70亩,小型喷灌机组2套,可控制面积260亩,灌溉面积200亩,总计节水面积530亩。焦家垴村自实施集雨截灌工程以来,累计总投资57.1万元,其中物料费15.9万元,除解决人畜饮水外,粮食产量由1991年的亩产218kg逐年递增到1997年的650kg,年增经济效益37.5万元,人均纯收入由1991年的460元增加到1998年的2491元。村民除解决自己的吃菜问题外,种植的高山错季蔬菜还打入了县城菜市场。

2.胡仁模式

胡仁村亦属辛庄乡,全村山场面积1.2万亩,人口506人,耕地627亩,林地5000亩。针对该村片麻岩特点,制定了具体方案:山沟建谷坊坝,山下兴建蓄水池和塘坝,层层拦蓄天然径流。

经过几年的项目措施,全村建谷坊坝36道,建蓄水池和塘坝6个,总蓄水量可达1.8万m3。经济林、用材林年收入达到105万元,在特大暴雨时,山洪推迟32h,且无悬移质携带。由于小流域水土保持好,在平水年随处可见山泉出流。

3.割子岭模式

割子岭村位于井陉县东南部,全村山场面积1.4万亩,人口1952人,耕地2779亩。该村为丘陵区,河沟穿村而过。土地在村边,土壤肥沃,由于干旱缺水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经过认真的实地勘察研究分析,制定了“远山集雨引用,河沟集径扬用”的集雨工程方案,如图3-2所示。在远山通过截引工程利用输水管道引至农田区使用或储存,在河沟建成截流工程扬至农田区使用。在农田四周建了9个蓄水池,其中6个为2500m3,3个为1500m3,总蓄水量可达2.0万m3,用于农田灌溉。

通过几年的集雨截灌工程技术研究与推广,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北京郊区雨水利用

1.截流、塘坝工程

截至2003年,京郊山区共完成水利富民截流、塘坝工程1258处,截流、塘坝工程新增蓄水能力752.06万m3,具体工程统计见表3-1。截蓄雨水溢流坝结构如图3-3所示。

img

图3-2 集雨工程形式(单位:cm)

表3-1 北京山区水利富民塘坝工程统计

img

2.雨洪利用工程

利用山区地形地势修建各种雨洪利用工程来收集雨水和融雪径流,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解决果粮需水问题、改善人畜饮水困难的重要举措。其优点是降水水质好、工程简单、易于建造和维护,有利于边远山区使用。

img

图3-3 截蓄雨水溢流坝

截至2003年,北京山区县共完成雨洪利用工程9300处,其中坡面集雨2602处,道路集雨4266处,沟道集雨1203处,其他集雨1229处(庭院集雨等)。雨洪利用工程增加蓄水量203万m3,实际蓄水量达到205万m3,解决山区果粮抗旱灌溉面积1.71万hm2。详情见表3-2,图3-4和图3-5。

表3-2 北京山区水利富民雨洪利用工程统计

img

注 其他集雨方式指庭院、屋面集雨。

img

图3-4 北京山区雨洪利用工程年度对比

img

图3-5 北京山区雨洪利用工程增加蓄水量对比

从表3-2、图3-4、图3-5可以看出,自1998年开始,雨洪利用工程建设数量逐年递增。在不同雨洪利用类型中,尤以利用道路路面集蓄雨水为最多,其次为沟道集雨和坡面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