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电厂运行值班技能培训手册
- 孙勇主编
- 1222字
- 2021-10-29 21:18:15
第三节 国内水电厂主要运行管理模式
我国的水电事业相对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虽然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于1912年投产,但真正意义上的水电事业大发展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的。1960年,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己施工建造的水电站浙江新安江电站投产发电,经过几代人不断努力,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水电大国,水电装机居全球第一,现正在朝着水电强国不断迈进。
水电厂的运行管理模式,也伴随着水电厂技术设备、人员素质、管理理念等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多人值班”模式,时间大致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
受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以及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所限,在较长一段时间,我国水电厂实际上是按照“有人值班”的要求指导工程设计和实际运行的。
“多人值班”是指除了电厂中央控制室外,在主机室等机电设备集中的场所也有值班人员,为此当时的电厂还存在具有一定监视设施的主机室机械值班室供现场值班人员使用。
第二阶段:“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模式,时间大致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电力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了提高“双效”(工作效率、经济效益),改变电厂用人多、管理落后的局面,随后又发了484号文件,即《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若干规定》。484号文件对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定义规定比较明确,即“指水电厂厂内不需要全厂24h内都有人值班,机组开、停、调相等工况转换操作,有功、无功功率调整以及运行监视等工作,由上级调度所(包括梯调以及网、省、地调等)或集中控制的值班人员及有关自动装置完成;但在厂内仍有少数全天24h都在的值守人员,负责现场看守和特殊处理以及上级临时命令交办的工作”。并先后在一些电厂开始试点,如浑江、葛洲坝二江、龚嘴、隔河岩电站等,通过不断地完善,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各项技术都趋于成熟,现在设计和投产的电厂基本都是按照“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模式运行的。
在这种模式下,各电厂根据实际情况,又探索了多种不同的现场管理方式,例如运行和维护相互独立的模式、运行和维护合一的模式。每种方式各有特点,运行、维护独立更有利于专业化的技术管理,如长江电力、清江流域电厂多采用此种方式,运维合一更有利于人员安排、节约员工成本,如大渡河流域电厂等。
第三阶段:“无人值班”模式。
“无人值班”是指水电厂在全天24h内总有相当一段时间,厂内没有一个运行值班、值守人员。当然无人值班也和有人值班相同,定期巡视检查以及检修管理等值班任务仍然需要有人去做,只是定期(一般在白天)派员进厂完成,发生故障则临时派人前往处理。国外很多电力企业由于发展较早,设备可靠性较高以及不同管理理念,已经有较多应用,如法国电力公司下属的一些水电厂。在国内,一些电力企业也已在探索“无人值班”模式,如五凌电力公司。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设备可靠性也逐步提高,现场“无人值班”的运行管理模式必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流域电厂也会逐步向“无人值班、流域集控”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