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礼器文化篇

礼器的产生及渊源

礼器是在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使用的目的是表明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和等级权力,即“明贵贱、辨等列”。在礼仪中使用何种礼器,以及礼器如何组合,都传达着礼义的信息,所以古人说“藏礼于器”。

礼器,是中国古代贵族用于祭祀、朝聘、宴飨、丧葬、征伐等礼仪活动中的器物,又称“彝器”。

礼器并不是随着人类的出现就出现的。人类诞生后便摆脱了仅仅利用天然“工具”的出于动物本能的“劳动”形式,跃进到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劳动阶段。人类最初制造的器物,首先是生产工具。当然,这些生产工具也兼为日常之用。后来,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生产有了发展,人类自身的体质、智力也有了提高。于是生活器用方面的某些需求日益迫切而且器物的制作也有了可能。可以说,日用器物的产生为礼器的出现做足了准备。

礼器是伴随着礼仪的出现而出现的。作为上层建筑一种构成部分的礼,是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逐渐形成的。《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汗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古代人类认为必须借助一定的活动来表达对鬼神的敬意。对他们来说,吃饭保命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们认为食物对自己很重要,那么,对神来说也一定很重要,所以,礼仪就从饮食开始。饮食所用的器物也便成了礼器。当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和器具的精工制作,礼仪和礼器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礼器方面,种类丰富了很多。礼器最初用陶土烧制而成,上面有刻画或彩绘的图案,形、色简单,种类单一。后来出现了玉质的礼器,形大工精,种类也日益丰富起来,玉璧、玉琮、玉斧、玉铲、玉刀等形制皆进入礼仪活动之中。进入西周,青铜器成为重要的行礼器物,类型繁多、数量巨大、造型庄重华丽、纹饰优美精湛、铭文内容丰富。此外,礼器在组合方面也逐渐礼制化了。《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何休解诂说:“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而且各级鼎的盛放物品也各有规定。如天子的第一鼎盛牛,以下盛羊、猪、鱼、肉脯、肠胃、肤、鲜鱼、鲜腊。诸侯的鼎内则去掉后两味。卿大夫的第一鼎盛羊,以下有猪、鱼、腊、肠等。士则仅有猪、鱼、腊。关于此,《孟子梁惠王下》中记载了孟子做士的时候,父亲去世,用三鼎祭奠。后来孟子晋升为大夫,母亲去世了,就用五鼎祭奠。从中可见古代的等级、尊卑观念在礼仪上的表现是非常严格的。

礼器的主要作用是祭祀,但礼器对于维护各级奴隶主的统治地位,以及内部的统治秩序,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从青铜礼器的纹饰看,经常使用的是各种变形的兽面,以及幻想的龙、凤等。这既保留着早期自然崇拜、鬼神崇拜或图腾崇拜的遗风,保留着礼的起源的某些迹象,同时又对那些遗风加以很大程度的改造与发展,使它们具有高贵、神圣、诡奇、神秘甚至令人恐怖的气氛,这一方面是奴隶主的自慰与自卫,另一方面则是对奴隶的震慑。从礼器的铭文看,字数较多的,大多在宣扬奴隶主的统治受命于天,或者宣扬祖先的功绩,或者记述自己受封、受赏的事迹,或者是他们对于奴隶、土地的所有权。祭祀是奴隶主阶级的头等大事。所以,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宗教形式,为自己筑起一道保护的屏障,并希望对被压迫者的精神世界产生威慑力量。

礼器包括的器物很多,种类也很多,概括起来有玉器、食器、酒器、乐器、水器等几种。

延伸阅读

“问鼎”的由来

由于礼器在祭祀中具有特殊作用,所以,先秦时期的奴隶主贵族就把在祭祀中最常用而且特别重要、特别宝贵的礼器,视为祖宗和社稷的化身。夏禹就曾铸九鼎,用来象征九州。夏灭后,鼎归商所有;商灭后,鼎又归周所有,鼎就成了传国重器。据说,春秋时楚庄王路过周地,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前来表示慰劳,楚庄王乘机向王孙满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暗示了觊觎周室政权的意思,王孙满当即驳斥他说:“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此后,“问鼎”便成为“企图夺取政权”的同义词。

礼仪中的食器

“食”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就好像食物盛放在容器中,与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相比较,食器的发明就是饮食的进化,食器也就成为了饮食的符号。祭祀礼仪从饮食行为中发端,所以盛放饮食的食器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礼器。

从古人的生活可以推出“礼器”的起源,从“礼”字的成型也可溯源到食器,据王国维在《观堂集林释礼》中考证:“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谓之丰,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在食器中盛放玉,是“礼”字的原初形态,所以普通的日用品食器,在古代社会也就成为至尊至荣的礼器了。

用作礼器的食器包括烹煮食器和设食器,主要有鼎、鬲、颇、甑、簋、盟、敦、豆、铺、盂、俎、匕等器物。这里具体介绍以下几种。

烹煮食器鼎

鼎是进入奴隶社会后最重要的礼器。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有三部分,即鼎耳、鼎足、鼎身,从脚的数量看,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从用途上又分镬鼎、设食鼎、羞鼎三类。镬鼎,用来煮牛、羊、豕、鱼等牲肉。设食鼎,又称“正鼎”“升鼎”。镬鼎内煮熟的肉食用匕(一种头部尖锐的取食器)取出来,放入设食鼎,并对它们进行再次加工。羞鼎,又叫“陪鼎”。羞鼎内放有配以作料的滋味鲜美的肉羹,食用牲肉前须将其放入羞鼎内入味裹汁。作为礼器使用时,鼎与俎配套使用,数量相等。三种鼎作用不同,不同地位的贵族在鼎的使用上,又有不同的组合。如天子九鼎,配镬鼎七。

作为贵族专用的盛食器和礼器的鼎,原本应该非常典雅庄重,但奇怪的是,鼎上却往往铸有“有首无身”的饕餮。如1959年出土于湖南宁乡的商代大禾方鼎,腹部四壁纹饰着四个大的人面像,高鼻阔嘴,面目凶恶,两额旁有小曲折角,腮边还有两个爪子。其像有脸无身,学者们认为,这就是饕餮。据说,饕餮原是黄帝时代夏官缙云氏的儿子,他非常贪吃,崇尚奢侈,搜刮聚敛,没有止境。学者猜测,鼎上雕铸饕餮形象或花纹,可能想告诫进食者,饮食不要放纵,要有所节制,勿蹈饕餮之覆辙。

烹煮食器甗

甗的造型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个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中间可烧火加热。商代甗多为圆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商早期花纹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除实用外,甗在西周末春秋初期作为礼器使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的随葬品。

设食器簋

簋,是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簋在商周时作为重要礼器使用,战国后就极少见到了。商代簋形体厚重,多为圆形,侈口,深腹,圈足,两耳或无耳。器身多装饰兽面纹,有的器耳做成兽面状。宴享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上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只有一鼎时则不配簋。

设食器豆

豆与簋同是盛放煮熟饭食以奉神的器物,为表虔敬必须整洁。所以,古人用“簠簋不饬”来斥责为官不廉洁的人。豆,是盛放腌菜、肉酱等和味品的器皿。使用时,按尊卑长幼,也有数量规定。《仪礼公食大夫礼》中明确规定“上大夫八豆、八簋、六铡、九俎,鱼腊皆二俎”。《礼记乡饮酒义》中说:“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可见,年龄越高,面前摆放的豆就越多,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与关爱。

延伸阅读

青铜食器为什么有腿?

商周时代的贵族大都使用青铜制成的食器。他们的食器或者有三条长长的腿,如爵、鬲、鼎;或者有高高的圈足,如觚、豆;或者干脆接一个器座,如簋、簠。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因为商周时代吃饭时既没有桌子,又没有案,人们总是席地而坐,食器也就直接放在地上,所以必须用高高的腿把食器支撑起来。此外,鼎、鬲既是食器,又是煮肉、烧水、温酒的炊器,它们的三条高腿下的空当可以用来烧火。如司母戊鼎那样的大鼎就是放在庭院广场上烧煮牺牲祭祀用的。

礼仪中的酒器

酒的发明,是中国古代的一大成就。有礼必有酒,可以说,礼器作为统治阶层身份地位的象征,其中最主要的可以说是酒器,尤其是青铜酒器。

在中国,酒的发明非常早。原始社会的古人类就已从谷物和剩余熟饭的自行发酵中认识了“酒”。后来陶器的发明与广泛应用,为酒的酿造提供了重要条件。据现有文献与考古资料表明,我国很可能最晚在夏代就已掌握了酿酒技术。《说文解字》中有“少康造酒”的说法。少康就是杜康,即夏朝第六代王。

在号称“礼仪之邦”的古代中国,不仅酒文化源远流长,礼文化也源远流长。“礼”字的本意就是以“醴(酒)”举行的仪式。所以,古代的礼仪活动中一定伴有饮酒礼。酒礼器是酒文化乃至它背后的礼仪制度的重要载体。夏、商两代的礼器,以酒器觚、爵为核心。周代鉴于商代酗酒误国的教训,就发布了禁酒令,所以它们的礼器组合也逐渐转为以食器鼎、簋为核心了。

青铜酒礼器主要有饮酒器爵、角、觚、觯、觥,以及盛酒器尊、卣、瓿、方彝和壶等。

饮酒器爵与角

爵,是古代饮酒必备之物。青铜爵的常见形制为深腹,圆底或平底,三锥状长足;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端则上翘,形成一个尖尾;一侧有把手;流与口之间还分立着两个蘑菇状的立柱。爵的整体造型如同凌空飞翔的麻雀。于是古人取雀的形状和鸣叫之义,将这种礼器取名为“爵”。角与爵相似,前后皆为尾,而无流,尾上无柱,较少见。

饮酒器觚

觚的形状像两个喇叭组合,中间细小。觚与爵的组合使用是夏、商两代的礼器共同点。在商王武丁64个妻子之一的妇好墓中曾出土有亚其觚10件,形制高大,是将军亚其进献给妇好的礼物。妇好曾主持祭祀,并作为军事统帅征伐土方、羌方和夷人,是中国有史可考的首位女军事统帅。

饮酒器觥

觥出现于商代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前面有流,下面有圈足,上面有盖。山西石楼桃花者村出土过一件龙形觥,器身呈长条玉米状,头部为昂起的龙形头,有嘴,牙齿外露,龙头有双角突出,全器饰有龙纹和鼍纹,造型也十分奇特。龙形觥可能是用来罚酒的器具。

饮酒器觯

觯的形状是圆腹,侈口,圈足,像葫芦状小瓶,大多数有盖。山西灵石旌介村出土了一个商代晚期的铜觯,没有盖。

盛酒器尊

尊,在礼器中的地位仅次于食器鼎。尊有两种,一种是侈口,敛颈,圆腹,圈足,是从陶尊演化而来的,形状像现在的坛子,另一种是方腹,如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就是方侈口,腹四面转角是羊头,突出器外,是商代最大的一件尊。

盛酒器卣

卣是专门用来盛香酒的,它上面有提手。最著名的卣是传说出自湖南安化的虎食人卣,属商代晚期器物,形状像一只蹲踞的老虎,两只前爪抱着一人,口大张,作吞食的样子,但是人脸上并无惧色,手抓虎肩,足踏虎爪,显得十分神奇,通体都装饰着虎纹、龙纹、兽面纹。

盛酒器壶

壶是青铜礼器的重要种类之一,主要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壶的造型多种多样,有方壶、扁壶、圆壶、瓠形壶等。

总体看来,青铜酒器形制多样,纹饰奇异,充满了神秘感,体现着古人类丰富多彩的思想。

延伸阅读

赐爵引发了叛逆?

爵是中国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酒礼器,古代诸侯如果能得到天子赏赐的一尊青铜爵,那就是受到了莫大的恩宠。但有时候,天子如果赏赐不当就会引发不可预料的灾难。

2700多年前,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招来杀身之祸,郑国国君会同其他各路诸侯勤王救驾,保护周平王迁都洛阳,立下了汗马功劳。

100多年后,周惠王在位。郑国国君厉公设宴招待周惠王,惠王就将王后使用的鞶鉴(一种有带子的铜镜)赏赐给郑厉公。不久,另一个诸侯国虢国的国君向惠王要赏赐时,惠王竟然赏给虢公一件青铜爵。郑厉公听说后勃然大怒,怨恨惠王背恩负义。后来,郑国就开始不听从周王的命令,甚至敢于扣押周王派来的使者。由此看来,天子赏赐什么不是随心所欲的,要综合考虑的内容非常多。

礼仪中的乐器

在中国古代,乐器的社会功能已经远远超出音乐演奏本身,自商周起,它就已经集奏乐、施法、行礼于一身,即兼备乐器、法器和礼器的功能。在各种礼仪活动中,以其使用种类、数量的不同来表达不同的礼仪。

“礼”和“乐”是构筑中国传统社会的两大柱石。《礼记》曰:“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周王朝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经过总结、继承和完善,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这种等级秩序表现在礼乐制度上,则如《周礼》中说,王享用的钟磬分四面悬挂,诸侯、大夫、士享用的钟磬依次为三面、二面、一面悬挂。1978年在湖北随州发掘的曾侯乙墓中的编钟、编磬是分三面悬挂的,属于诸侯悬制,符合周礼规定。

除了将“乐”作为一种治国的辅助方式外,古代在举行礼仪活动时都要奏乐,以使“礼”显得更加隆重庄严,文质彬彬。于是,乐器也就具有了礼器的性质。作为礼器的乐器大概包括以下几种。

钟,是一种打击乐器,除用于军乐及“钟鸣鼎食”的宴乐之外,还用于祭祀、祈福等。钟一般呈扁圆形,上有柄,钟口两端尖角下垂。钟的正常放置状态为口朝下,凭借柄的环悬挂在钟架上。青铜钟有钮钟和甬钟两种形式,在祭祀或宴飨时成编悬挂,用木槌打击乐钟的鼓部和鼓右的鸟图案,就能产生两个音频。钟最早见于西周,最初是二、三枚一组,以后渐多起来,如曾侯乙编钟多达64枚。

铃,是一种似钟却比钟小的乐器,形体较小,器壁薄,顶部有半环形钮,是单翼铃。《周礼春官巾车》说:“大祭祀,鸣铃以应鸡人”。可见铃也是重要礼器之一。

铙,是一种打击乐器,主要用于祭祀和宴乐。铙的形体似铃但是稍大,口部向上呈凹弧形,体部截面呈阔叶形,两侧角尖锐,底部置有一个中空圆管状的短柄,与体腔内相通,柄中可置木段。

钲,它的形体类似铙,但比铙高大和厚重,主要在南方一带非常流行。

铎,是撞击乐器,形制似铙但小一些,中间有舌,振舌发音,据文献记载,铎可用于军旅和田猎。

钩,是打击乐器,它的形制似铙而长,横截面呈椭圆形,纵向长度稍大于横向的尺度,器壁较厚,口向上,有很浅的凹弧口,底部置一柄,或作扁平,或为圆柱形。

錞于,是一种打击乐器,圆筒形,上大下小,头似椎,中空,顶部有纽,以便悬挂。除作军乐,也用于祭典。

鼓,是打击乐器,青铜鼓传世和出土的极为少见。它形如横置的筒形,上有一个枕形座,用以插杆饰,下为长方形圈足。古代的鼓有单面、双面之别,又有蟒皮、鼍皮、牛皮等鼓面的不同。商代还有通体皆用铜铸的铜鼓,上面饰有鸟形,下面有四足。

《礼记乐记》说:“钟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此所以祭先王之庙也,所以献酬酯酢也,所以官序贵贱各得其宜也,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也。”显然,在祭祀中,各种乐器按一定的规制配合使用,可起到“序贵贱”,明尊卑长幼顺序的作用。同时,不同乐器所演奏出来的音乐又有不同的作用。“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众君子听竿笙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等。

延伸阅读

乾隆年间的金编钟

在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中,陈列着一组由纯金铸成的金编钟。它雍容华贵,尽显帝王气象。自乾隆年间铸成后,每逢重大典仪,便被置于太和殿旁,与琴、瑟、鼓、钹共奏雅乐。

这组金编钟不但用金量世所罕见,铸造工艺也极为复杂。乾隆皇帝八十大寿之时,伴着金编钟古朴悠扬的乐声,他接受百官朝见,万国来贺,真是风光无限。此后,金编钟被藏于太庙,每逢重大庆典才被启用。在《光绪大婚图》中,还可看到放置在太和殿东檐下的这组金编钟的身影。在末代皇帝溥仪的大婚典礼上,这组编钟最后一次在故宫盛典中奏响。

礼仪中的玉器

玉有着丰富的人文含义,所以古代贵族将它制成各种形状、大小用于礼仪活动中,它不仅区别着礼仪活动的规模,还区别着主人身份地位的贵贱高低。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解释说:“玉,石之美者。”接下来他提出了玉的五种美德:仁、义、智、勇、洁。可见,玉蕴涵着丰富的精神含义,这其实也就是古人认为玉之美的所在。不仅如此,许慎对“玉”字本身又解释说:“象三玉之连,其贯也。”其含义是“玉”是象形字,本义是三块美玉用一根丝绳从中间穿起来,“三玉之连”还隐含着天地人相融通。正因为玉被人们赋予如此丰富的内涵,所以玉器在中国古代礼仪中被广泛使用着。

但并非只要是玉就是礼仪中的玉器。礼仪玉器主要指璧、琮、圭、璋、琥、璜六种,被称之为“六器”。《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古人认为天圆地方,“以苍璧礼天”,那是因为天是圆的,又是苍色(青色)的缘故;“以黄琮礼地”,那是因为地是黄而方的。古人用玉的颜色和形制,来配合阴阳五行之说,就产生了祭祀天地四方的礼仪玉器。

璧,是一种有孔的圆形板状玉器,也有不是正圆而呈扁圆形的。在玉器中,璧是用于祭天的玉器。玉璧最早出现在新时期时代,考古发现最早的玉璧是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也有出土的玉璧。玉璧在商周时期比较兴盛,汉以后逐渐式微。玉璧除了作为礼器,还是权力的象征,用作佩戴和墓葬。

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有的器型高大、有的比较矮小。琮在新石器时代非常流行,到了殷代也常出现,汉代已很少见。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琮既是礼器,也作为葬器而被贵族使用。

圭,是一种下端平直,上端尖锐或平整的长方形玉片,上端是平头,与石斧之形相近,称“平首圭”。上端尖锐呈三角形的叫“尖首圭”。在古代,圭作为礼器,一方面是天子和大臣身份地位的象征,同时也是朝会典礼时的必带之物。圭依其大小,来区别主人身份地位的尊与卑。

璋,把圭的上端斜着削去一道斜边,剩下的便是璋的形状,所以《说文解字》称:“半圭为璋”。璋在古代朝聘、祭祀、丧葬、发兵中用来表示瑞信。它的形制大小、厚薄、长短,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而有大璋、中璋、边璋、牙璋等。瑞信用大璋,祭大山川用中璋,祭中山川用边璋,发兵用牙璋,首部似刀,而旁无刃。

琥,是一种刻有虎纹或雕成伏虎形状的玉器。与“六器”中的其他五种礼仪玉器相比,“琥”是最写实的,其他玉器都是抽象化了的几何图形,只有“琥”,即使经过图案化也依然能够看得出虎的造型。琥是以白虎的身份来礼西方;以虎符的身份来发兵。但目前的考古发掘中还没有出土琥的实物。

璜,是一种弧形的玉器。一般认为半璧为“璜”,但大多数璜只是璧的三分之一,有的甚至只是四分之一。璜虽为弧形,也呈现多种形制,有扇形、半环形、半月形、拱桥形等。一般说来,大型璜作礼仪玉器,中小型璜为佩玉。玉璜作为礼器开始使用,是在商周以后。

除了以上六种礼仪玉器之外,在重要场合中还有一些玉制的玉斧、玉戚、玉钺、玉戈、玉刀等,这被称为“仪仗器”,主要是用来保持统治者的威严,增强威仪的器具。挖掘出来的仪仗器都没有被使用的痕迹。

延伸阅读

标明身份地位的玉

古人在穿着礼服的同时也需要按照一定规制佩戴玉器,以标明自己的身份地位。《礼记·玉藻》中记载有天子要佩白玉、公侯佩山玄玉、大夫佩水苍玉、世子佩瑜玉、士佩玟。也就是说,玉的颜色、质地成了古代贵族明尊卑的凭借。另外,《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的说法。镇圭,长一尺二寸;桓圭长九寸;信圭长七寸;躬圭长七寸。玉的形制也是辨别等级的凭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