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巢氏茹毛饮血
旧石器时代初期,人类还未彻底摆脱野性,饮食停留在“茹毛饮血”的生食状态,还没有饮食文化。有巢氏教会人们猎取动物和采集野果为食,还发明了肉类处理方法。
人之初,饮食是生存本能的需要。当人类还处在蒙昧时期时,先民们的饮食方式和一般的动物无异,寻觅一切可以充饥的动物和植物,直接生食。后世把这种饮食状态称为“茹毛饮血”。在饮食文化史上,这是史前的蒙昧时期。
中国上古时期,生产力低下,填饱肚子成为了每个部族的生存大事,因此很多部族首领都为满足族内饮食需求而钻研饮食,旧石器时代的有巢氏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原始先民的饮食
中国很多史书中都记载有先民们在原始社会中的饮食状态。西汉《礼记·礼运》中记载:“昔者先王……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东汉班固在《白虎通义》中说:“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饥即求食,饱弃其余。茹毛饮血,而衣皮苇。”由此可知,那时的原始人还不懂得用火,所以只能是饿了生吃鸟兽的肉和草、木的果实,渴了喝动物的血和溪里的水,冷了就披上兽皮。在当时,由于吃生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的体质普遍比较差。
当时的先民们身上的动物特性并没有完全退去,因此在那段历史时期内不会有不适应生食的感觉。在《礼记·王制》中就曾经谈到了南方有不火食的“雕题交趾民”,人们认为当地气候较暖,虽没有火食,也没有大害。随着时间的发展,人类开始渐渐的学会用火烧烤食物。
有巢氏的传说
先秦古籍记载了有巢氏的传说,人们认为“有巢氏”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圣人。在《庄子·盗跖》中记载:“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在《韩非子·五矗》中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本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太平御览》中卷七八引《项峻始学篇》曰:“上古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有巢氏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也是原始巢居的发明者。人们认为,有巢氏帮助人们免受毒蛇猛禽的伤害,初步解决了人们的居住问题。从饮食的角度来看,他教会了先民们食用果实和猎取禽兽为食。
有巢氏的肉食发明
茹毛饮血的生活,常吃生肉,先民们的寿命一般都很短。为了让生肉便于食用和消化,有巢氏还发明了“脍”和“捣”的肉类处理方法。“脍”就是指用石刀把肉割成薄片食用,“捣”是用石锤把肉捣松散食用。这种饮食方法一直延续到了周代,“周八珍”中的“鱼脍”(生鱼片)和“捣珍”(松捣牛肉)即是此种饮食方法的体现。除此以外,有巢氏还发明了“脯”和“鲊”的肉食保存处理法,“脯”是把肉割成片风干,“鲊”是用盐和硝等化学原料揉制肉食并风干保存。
综上所述,有巢氏时代人们还没有懂得利用火来烧制食物,但他是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有巢氏教给了人们独特的取食途径,这对当时处于蒙昧状态下的人类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贡献。
延伸阅读
茹毛饮血风俗余韵
古籍记载,南方的生食习惯多出现于唐朝及以后。这是因为隋唐以前,中国经历长期的南北分裂,南方情况得不到详细的记载。隋唐统一后,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南方的情况便陆续得到记载反映。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保留饮血的风俗,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还保留有“白旺”的饮血方式。白旺即鲜生血,方法是把杀猪、羊时喷出的鲜血注入加有椒盐的盆中,用筷子搅拌,再加上适量的姜汁、蒜汁等调料,到血凝成块时,大家用勺一口一口送进嘴里,据说其味香软。中国一些地区在杀鸡的时候,会把血留下,同切细蒸熟的腌牛肉拌起来吃,称之为“血红”。一些地区的人还喜吃生猪血、鸭血或羊血,先把生血盛在碗、盆里,加盐搅拌,不使凝结,另将煮好的禽畜肝、肺及菜趁热倒入生血搅拌,凝结后就可以吃了。
燧人氏教民熟食
燧人氏钻木取火,教民熟食,完全改变了人类饮食的现状,使原始饮食向健康饮食文明迈进,标志着人类告别野蛮,走向文明,是人类健康饮食文化的开端。
传说燧人氏钻木取火,火不仅把人类带入到文明时代,更是人类一切文化发展的始祖和渊源,也是文明所需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从原始人到现代人智慧产生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火。火的出现也是饮食文化和烹饪历史的开端。
燧人氏的传说
中国历史上,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广为传颂,一些历史典籍中也有记载。《周礼》中说:“燧人氏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韩非子·五蠹》中说:“上古之世,民食果、蔬、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后汉徐干在《中论·治学》中也说:“太昊观天地而画八卦,遂人察时令而钻火,帝轩闻风鸣而调律,仓颉观鸟迹而作书,斯火圣之学乎。”
在远古时代,人们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传说,当时有个燧明国,国内有一种树名字叫燧木。猫头鹰经常用嘴去啄燧木,燧木就发出火花。有一位圣人从中受到启发,就折下燧木枝,用燧木枝钻燧木,终于生出了火。后来,圣人把火种保存下来的同时,也把取火的方式传授给了大家,大家对他无比尊敬,称他为“燧人氏”。商丘是燧人氏生活、安厝之地,所以商丘的后人们尊称燧人氏为“火祖”。
据说,燧人氏还教会人类捕鱼,原来鱼、鳖、蚌、蛤一类东西,生的腥臊不能吃,懂得了取火的办法后,就可以烧熟来吃了。把猎获的禽兽鱼虾直接放到篝火上烧烤,是最原始的烹饪方法。这种烹制熟食的方式,至少持续了一百几十万年。
燧人氏不仅开创了饮食文明的新纪元,同时也创造了以“石烹”为标志的一系列烹饪方法。这些主要方法有:炮,用火来直接烤果子、肉类等食物;煲,用泥裹果子和肉类之后再进行烧烤;炙,把肉割成小片串起来烧烤;烙,用烧红的石子把食物烫熟;焙,指先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熟;奥,也就是“熬”,将石器盛上水,把食物放在水里再移到火上煮。这些方法,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人工取火点亮人类进化之路
在现代人看来,取火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对于先民来说,从懂得用火烧制食物到发明人工取火,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最早使用的是被称作“天火”的自然火。那时,原始人类在森林里群居,就经常会遇到雷电引起的大火。每次遇到大火时,人们就会发现在灰烬中的被烧熟的动物,当他们捡起来吃后,觉得熟食比生食好吃。于是,就把火种保留下来,用于烧制食物、照明和取暖。但是懂得使用火和保存火并不等于会制造火,只有当人类懂得制造火之后,先民们才真正进入到饮食的熟食阶段。
火的用途在原始时代是有局限性的。归纳起来,人类只有利用火来烧制食物和取暖。此外,在一些紧急情况之中,人们还可以用火来防御猛兽的袭击和猎取野兽,它既是武器又是工具。自从人类懂得了人工取火,就再也不怕篝火熄灭了,他们逐渐成为了熟练运用火的主人。人类自从有了自己造出来的火,开始有比较稳定的火化熟食,减少了生食对人类健康的侵害,人类体质上越来越接近现代人,进化的速度也在加快。人工取火点亮了人类进化之路。
延伸阅读
商丘火文化
燧人氏在商丘钻木取火,开启了中华文明,点燃了中华智慧之火。燧人氏以降,每一朝代都有管火的官员,掌管着全国火的使用,其中有名的有炎帝、祝融和阏伯。燧皇陵与火神台(阏伯台),燧人氏与阏伯,成为商丘独特的火文化景观。因此,商丘有“火都”、“火墟”的称谓,是火文化的源头。商丘人对“火源”、“火种”、“火神”的崇拜热情与中华“人间烟火”、“香火”的文化观念深深相连。商丘的“火神节”:人们怀着朝圣的心情,真情感激上苍对人类的恩典,是对人类生命生存的感恩,是对祖先几千年艰涩步履的追念。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化,“火”的不屈不挠、炽热滚烫的精神内涵,成为商丘人民世代传承的宝贵财富。燧皇陵、火神台、火神节庙会及火文化的习俗,这些体现火文化神奇魅力的载体,成为商丘庞大火文化的组成部分。
伏羲氏首创烹饪
伏羲氏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将驯服的牲口宰杀烧烤后摆上餐桌,启蒙了中国的饮食文化。用火烹饪的发明,改变了人类饮食结构和烹饪方式的变化,人的智力发育水准明显提高。
伏羲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对华夏文明作出过卓越贡献的神话人物。伏羲,又作宓羲、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伏羲本姓风,有圣德,像日月之明,故又称太昊。他始画八卦,造书契,在位十五年。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所在的时代是以狩猎、采集、渔猎等生产形式为主。
根据《易·系辞》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由此可知,伏羲氏对人类饮食方面的贡献一是织网捕鱼,创立了渔业;二是驯养牲畜,创立了畜牧业。不仅如此,伏羲还推广燧人氏用火加热食物的方法,让熟食逐步成为了中国饮食的主体组成部分。传说,伏羲曾去雷神那里借火,教人们用火来加热食物,并将燧人氏的那些炮、烙等方法普及。
伏羲的传说
历史上很多典籍上都有关于伏羲的传说,其中他的出生和成婚都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相传,伏羲是人面蛇身,他的母亲华胥在一个名叫雷泽的地方踩到了一个巨人的脚印而怀孕十二年后才将他生出。后来,一场洪灾吞噬了整个人类,只有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娲幸存下来。为了使人类不遭遇灭绝,他俩就必须结为夫妻。但他们对兄妹成婚都有些抵触情绪,于是他们决定由天意来决定这件事。兄妹俩各自找来了一个大磨盘,并且分别爬上了昆仑山的南北两山,然后同时往下滚磨盘,如果磨盘合在一起,就说明天意让他俩成婚。结果,磨盘滚到山下竟然神奇般的合二为一了。于是,他俩顺天意成婚,人类从此得以延续。
教民结网渔猎
相传,伏羲的很多发明都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推动作用。他非常同情终日依靠采集野果度日且营养不良的人们,他发现河里、湖泊里有很多鱼,但是人们没有捕捉鱼的有效办法。人们经常采取的办法就是手提棍子等在水边,看鱼游来就打一棒,但是靠这种办法捕到的鱼很少。
一天,伏羲在大树下躺着,但是脑海里却依然苦思冥想着捕鱼的办法。正在此时,树上一个大蜘蛛正在树枝之间吐丝结网。等蜘蛛把网结好后,它就伏在中间等候着,不大一会儿,有几只虫子飞过来,撞在网上被捉住了。伏羲看到这种景象,立刻受到了启发,他采了一些野麻,晒干了搓成绳子,然后用细绳编织成渔网,用粗绳编成网,教人们用网捕鱼捉鸟。从此,人们的食物不再是单一的野果和野菜,人类可以非常轻松的捕捉鱼类和鸟类为食了。
发展远古畜牧业
伏羲教民用网狩猎,人们利用网捕获了大量的猎物,摆脱了大自然造成的歉收之虞,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有了保障,人类的历史也由此揭开了新的篇章。由于捕获量的持续增大,于是人类开始将消费不完的渔猎品加以驯养,从原始的狩猎状态进入到初级的畜牧业生产。
网的发明,促进了畜牧业的产生,肇始了远古文明,伏羲也就成了畜牧文化的代表。直至近代,渔猎行业还流行奉伏羲为祖师爷的习俗。伏羲养六畜以为牺牲,用最原始的佐料烹调食物,堪称上古时代第一代厨师。
伏羲的众多发明创造不仅属于他本人,也更属于他所在的时代。伏羲是那个时代的杰出代表,并且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伏羲不仅是中华各族人民的祖先,还是是中华民族心智的先启者,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祭祀他的伏羲庙、伏羲陵。
知识小百科
龙图腾的创始者
龙图腾的形成,最初起源于伏羲,而并非炎帝、黄帝。根据唐代司马贞《补三皇本纪》中记载,前面说伏羲是蛇身人首的形态,最后却言伏羲氏“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这种记载其实是对伏羲氏在龙图腾形成中所起主导作用的暗示。蛇在生肖中叫小龙,人们认为,蛇如果有了灵性,就变成了龙。汉代纬书中讲,伏羲氏首德于木,为百王之先。伏羲氏即是青龙,青帝。炎帝神农氏以火德为王,为赤龙;黄帝轩辕氏以土德为王,为黄龙。按照五行始终说所持的观点,最先出现的是木,而非火、土。同理,青帝也应该是远古第一帝,青龙也是中华民族第一龙,伏羲氏自然也就是当之无愧的龙图腾的创始者。龙的传人,在知道炎黄为老祖宗的同时,也不应该忘记,在炎皇之上还有一位更伟大、更古老的始祖,开创了华夏民族的文明。
神农氏发掘草蔬
神农氏遍尝百草,利用亲身实践验证了诸多植物的食用性质。他教民耕种五谷,制作陶器作为炊具,促进了农耕业的发展,开创了人类饮食文化新的篇章。
在伏羲之后,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个对中华民族贡献巨大的传奇人物神农氏。据考证,神农氏是与轩辕黄帝一样的圣人。“神农氏尝百草”是中国史书上记载最多、流传最广的传说。此外,神农氏还是中国农业的伟大开创者。
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中记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神农氏始教民播种五谷……”唐初令狐德棻《周书》中云:“神农耕作陶”。唐代司马贞《三皇本纪》中记载:“炎帝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民,始教耕。故号‘神农氏’。”南宋郑樵《通志·三皇纪》记载:“炎帝神农氏起于烈山……民不粒食,未知耕稼,于是因天时,相地宜,始作未耜,教民艺五谷。故称之为‘神农’。”由此可见,神农氏在饮食方面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农业,发明了陶器炊具,开创了人类饮食文化新的篇章。
开创农耕历史
神农氏成为首领之后,不仅教给人们制作农具的技能,还教会人们在土地上种植五谷。他让人们把坚硬的树枝削尖成叉形,用来翻整土地;还教导人们在耜上装一根弯曲的长柄,称为“耒”,用来提高翻土的效率。他亲自考察各地土地的干湿、肥瘠等性质,让人类播种各种谷物。人们在他的带领下逐步告别了饮食不足的状态,生活也渐渐的开始富足起来,人类的饮食也丰富起来了,越来越多的谷类走进了人们的餐桌。
关于神农氏种植五谷的故事有一个传说。据东晋王嘉志怪小说集《拾遗记》记载:相传,有一天,一只全身通红的鸟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翔在天空中。等到它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了地上。神农氏见了,马上拾起来埋在了土里。后来,这些谷子竟长成一片。神农氏把谷穗放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嚼,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神农氏从中也得到了启发,他想:谷子可以每年都种植,如果能有更多的草木能够被人食用,并且增加种植量,那么大家的吃饭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但是在当时,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神农氏一样一样的尝,一样一样的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的菽、黍麦、稷、稻五谷,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
确立蔬菜食物种类
随着五谷的大量种植,人们的温饱问题渐渐解决,但人类的生存依然受到了各种疾病的威胁。传说,神农氏亲自前往各地,品尝百草的滋味,水泉的甘苦,研究这些对治病的效果。在采集各种植物的茎、叶、果实等亲自品尝的过程中,他发现有些东西味道鲜美,可以食用;有些东西苦涩难咽;有些东西味道很好,但吃下去会让身体很不舒服。于是,他把这些实践结果都记录了下来,并且形成了中国最早的一部有影响力并且对现在仍然有实用价值的食材志——《神农本草》。神农氏不仅扩展了饮食食材的范围,还确立了食物中的植物种类。
开创食物器具历史
相传神农氏还是中国治陶业的开创者,为先民们提供了实用的饮食器具。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关于神农氏“耕而陶”的故事,神农教人治陶,让人类拥有了制作饮食的炊具和保存食物的容器,这些食器为后来对食品的保存、加热、制作提供了可能。自从人类拥有了适合的食材,并有了相应的盛食陶具后,酿酒、制酱、制醋也就开始逐步出现了。很多需要饮食器具配合而完成的饮食制作方法,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也渐渐产生了,这是神农氏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另一贡献。
知识小百科
神农氏的降生
传说神农氏是远古时代的部族领袖炎帝。相传炎帝的母亲任姒在外玩耍时,忽然看到天空金光闪闪,一条巨龙随之腾空而下,之后她身体马上有了怀孕的感觉。在怀孕20个月后,任姒生下一个红球。红球裂为两半,中间坐着一个胖乎乎的男婴长着人的体形,龙的容颜,头上还长着两只青龙角。与此同时,村口的石窟夹缝中也突然涌射出了九眼泉水,泉泉相通,甘甜无比。大家都认为此泉水是土地神为炎帝诞生献上的一份厚礼。炎帝神农氏小的时候,他母亲和人们一起去狩猎或采集时,就让他在旁边玩耍。饿了会有仙鹿奔来为他哺乳;遇到雨天,神鹰飞来张开翅膀为他退风挡雨。由于受到了神灵的保佑,炎帝出生三天后就能说话,五天后就会走路,九天便长齐了牙齿。长大后,他身材魁梧,浓眉厚唇,具有非凡的智慧和过人的胆识。
黄帝兴灶作炊
黄帝改灶坑为炉灶,制造出最早的蒸锅陶甑,教民蒸谷为饭,烹谷为粥,从此,“吃饭”的概念产生了。“蒸谷为饭”给中华民族饮食结构带来的新变化,这种饮食构成一直延续到现在。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因统一华夏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相传黄帝为少典之子,本姓公孙,因长居姬水,又改姓姬。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中华文明的先祖。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将轩辕黄帝列为帝王本纪之首。几千年来,中国的汉族一直自称为黄帝子孙,可见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之显赫。
黄帝的传说
相传,一天晚上,轩辕黄帝的母亲附宝看见一道电光环绕着北斗枢星。随即,那颗枢星就掉落了下来,附宝由此感应而孕。怀胎24个月后,生下一子,就是后来的黄帝。黄帝一生下来,便能说话,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后来他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
《淮南子》中说:“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帮助)后土(管土的神),执绳(法)而制四方”。由此可见,因为黄帝是管理四方的中央的首领,他专管土地,而土是黄色,故名“黄帝”。
另据史料记载,黄帝曾发明一种车战法,打仗的时候,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将战车连接起来,围成一圈,指挥员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作为出入的门,起到了保护指挥员的作用。古人把带有布幕的战车叫“轩”,把两辆战车中间的空当叫做“辕”,因为黄帝是这种车战法的发明者,所以后人便又把黄帝叫做轩辕氏。
教民蒸谷为饭
原始社会后期,人口渐增,现成的食物原料渐少。黄帝率领臣民,刀耕火耨,发展原始农业,在黄河流域广袤的土地上,开拓了一块块平畴绿田。黄帝倡导的“艺五种”,就是广种黍、稷、菽、麦、稻五种谷物;他躬行的“抚万民”,倡导关心民食。
黄帝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之一在饮食方面。据西汉刘安《淮南子》载,“黄帝作灶,死为灶神”;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艺五种,抚万民”,“黄帝作釜甑”;三国谯周的《古史考》载,“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在黄帝以前,先民虽有用火,但火是在灶坑烧的,烹饪受到制约。黄帝改灶坑为炉灶,并按蒸气加热的原理制造出最早的蒸锅——陶甑。从此,蒸饭煮粥,“吃饭”的概念产生了。古籍《大戴礼记》上说“稷食菜羹”,是指主食稷食加菜汤组成的一餐饭。这是黄帝时“蒸谷为饭”给中华民族饮食结构带来的新变化,这种饮食构成一直延续到现在。
制盐、用盐与烹调
据相关史料记载,黄帝时的诸侯宿沙氏首创用海水煮制海盐,即所谓“宿沙作煮盐”,这是中国关于食盐制作的最早的记载。说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已经懂得制盐和用盐来调味了。盐的出现,又是人类饮食史上的一个飞跃。在此之前,有“烹”而无“调”。有盐之后“烹调”这个概念才算完成。盐不仅使食物更加的美味可口,而且更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因此,在黄帝时期中国饮食状况已有了突出的改善。
延伸阅读
黄帝之死传说
据说黄帝活了110岁,死于荆山。《史记·封·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关于黄帝之死,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有一天,黄帝正在巡视,忽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歇息吧。”黄帝不愿离开自己的臣民,但自知天命难违,只好恋恋不舍地骑上龙背,黄龙腾空而起。当黄龙飞越黄帝的故土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但黄帝还是走了。人们把从黄帝身上拽下来的衣物、弓箭埋葬于黄帝生前曾经久居的桥山之巅,撮取黄土,起冢为陵。
后稷教民稼穑
古代周人始祖后稷教民稼穑,庄稼品种日趋丰富,来源充足,食品的烹调方法也更加完善。周人的食物更能代表农业文明,是中国后来饮食文化的正源。
在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一位“教民稼穑”的周人始祖——后稷。他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对农业做出巨大贡献,后人尊崇他为农业之神或谷神,从而享受后世的祭祀。他的农业方面的种种创举也为中国古代提供了丰富的饮食原料,对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后稷的传说
传说,后稷的母亲姜嫄是帝喾元妃。一次姜嫄出游野外,踩了巨人足迹身怀有孕。到了产期,生下一个像羊胞胎样的圆肉球。姜嫄以为这是怪胎,害怕招致灾祸,决计把他往外丢弃。先是把他丢弃在狭窄的路边,牛羊经过时不践踏,还庇护他,为其喂乳。接着把他放到森林里,又碰上森林里有很多人,将他收留。最后,将他放到寒冰上,又有鸟飞下来,用翅膀温暖他。姜嫄以为他神异,就继续收养抚育。因初生时几次欲弃,故名为“弃”。
弃小时候就有远大的志向。他看到人们追逐动物,采食野果,终日过着飘泊不定的生活,心想,如果能有一个固定供应食物的地方就好了。他通过仔细观察,把野生的麦子、稻子、大豆、高粱以及各种瓜果的种子采集起来,种在自己开垦的小片土地里,定时浇水、除草,悉心照料。等到它们成熟了,结的果实非常饱满,而且比野生的味道好。为了更有效地培育这些野生的植物,弃还用木头和石块制造了简单的工具。
弃长大成人,在农业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所种的庄稼因耕作适宜,取得丰收,《诗经·生民》记载:“实方实苞,实种实裒,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粟”,很受人们称赞,许多人都向他学习种植技术,弃也因此而远近传名。帝尧听说了后,就聘请弃为农师,让他管理与指导天下农业各方面的事情。弃在任期间,大力推广耕种技术,农业发展相当迅速,使人们告别了半饥饿的生活。由于弃发展农业有功,帝尧就封弃于邰地。人们把弃尊称为“后稷”,“后”是至高伟大之义,“稷”就是粟。
对饮食文化的贡献
在后稷的带领下,人们逐步摆脱了仅靠打措、捕鱼和采食野果的生活,庄稼品种日趋丰富,食物的烹调方法也更加完善,这对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后稷学会种植五谷,史称后稷“功崇平地,德大配天”,被帝王奉祀为五谷之神。如今,后稷已成为中国农耕文明的象征,农业精神的象征,农业丰收的象征,农业经济的象征。
由此可见,后稷对当时农业发展及饮食的进化立下了汗马功劳。后稷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劳,将他葬在山环水绕的“都广之野”。《山海经·内经》称:都广之野“有膏菽、膏稻、膏黍、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相群爱处。此草地,冬夏不死。”可谓世间的一方仙国乐园,并且古神话传说的“天梯”“建木”就在附近。可见后稷在人们心目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延伸阅读
后稷变槐为豆的传说
相传,把槐变成豆是农业始祖后稷的功劳。古语讲:“豆出于槐。”因为槐树的叶、荚和豌豆的叶、荚相差不大。于是后稷把槐树种移到自己的住房附近。之后每月就换动一个地方,一年总共移栽了12次,槐树变成像现在田野里的野绿豆一样,豆荚特别的小,里面也有小颗粒,就像绿豆一般大。到了第二年,后稷再把这些像野绿豆的槐树移栽12次,豆荚变大了一些,就成了现在山上那种野豌豆。到了第三年,野豌豆经过后稷12个月的移栽,就变成了豌豆。豌豆前后经过36次移栽,不仅产量提高了,营养也变得很丰富。
尧制石饼创面食
尧帝时,人类经过神农尝百草,后稷教稼穑,已进入农耕文明。但人类吃五谷仍是与树叶煮着吃或烤着吃,还没有像现在的面食。人类最早对面食的追溯,现在只能从尧制石饼的传说中寻找些许痕迹。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尧帝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著名的尧制石饼传说,记录着这一古代帝王的俭朴与勤勉。
尧制石饼传说
一次,尧的五谷遭受到墙倒的重压,有的破碎,有的变成了碎粉,又遇上一场雨,重压后的五谷变成了浆。按当时的习惯,五谷只有和着树叶煮着吃,现在破碎又被雨浇,应该扔掉了。但是非常俭朴的尧,还是一把一把地将谷浆用手捧到光滑的石板上,想用太阳将它晒干后收藏。雨后的太阳如火,烤得石头发烫,时间一长使得青石板上的谷浆变干变黄,并散发出奇异的香味。尧拿来一块放在嘴里嚼,非常好吃。于是尧便叫来百姓,教他们用石将谷砸碎,然后用水、树叶和成浆,薄薄地铺在青石板上,并在青石板下点燃木柴,用石板将谷浆烤熟食用。于是石烹的时代从尧开始了。
这种以石制饼的做法,经过了五千年的岁月沧桑流传到了今天。现在尧都临汾与运城一带,人们将这种饼叫做尧王饼或石子馍。现在的尧王饼以细面做成,有的还要加上些花椒叶、盐糖和蛋糊,吃起来香脆可口。石子饼这一山西古老的风味小吃,因传承远古烹饪技术,被专家称为“活化石”,同时因其深厚悠久的民俗传统,又被誉为“远古华夏第一饼”。
“华夏第一饼”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山西石子饼可追溯到石器时代。1959年发现的山西芮城西侯度人遗迹,说明180万年前我们祖先在河东就学会了取火,开始了熟食。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形成,烹饪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焙熟,出现了石鏊(一种经过打磨制成的能在下面用火烧热的薄石片),被烹饪界称之为“石烹时代”。《礼记》有“燔黍捭豚”,东汉郑玄注曰:“中古未有釜甑,释米擘肉,加于烧石之上而食之”。
第二阶段: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原始社会到尧帝时代,山西民间就有“尧制石饼,面食流芳”的传说,这个时期是山西石子饼的第二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远古石烹技术跨越2000多年的陶器、青铜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到西汉初年,随着铁器的广泛普及和石磨技术的发展,铁鏊在民间逐渐代替了石鏊而被使用,形成了平底铁鏊上放河汾石子以烙饼的方法,山西石子饼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幸河东,祀后土,欢宴于汾河之舟,即以民人敬献的石子饼为美食,并作《秋风辞》。
在唐代,石子饼还被称为石鏊馍,作为奉献给皇帝的贡品。《名食掌故》载,永济民间相传,崔莺莺避难普救寺,与张生相爱,受到老夫人的阻拦不能见面。莺莺托红娘每日买石子饼送给张生,以表情达意。因此爱情圣地的蒲坂人还将这种石子饼称为“莺莺饼”。明代,据《繁峙县志》载,正德年间,明武宗曾出京巡视,品尝疤饼(因石子饼有凹凸疤痕,当地人故又称疤饼)。到了清代,石子饼有了“万德昌”、“三和堂”等三晋专业作坊经营,并在大江南北流传,《隋园食单》著者袁枚赞其为“天然饼”。
延伸阅读
石子饼的做法
在制作的前一天就先调好酵母;将麻油倒入瓷盆内,按比例(0.2公斤麻油、加入两酒盅碱汁)将碱汁加入其中,搅拌匀,随即倒入开水,再搅拌;将油碱水晾冷后才可倒入面粉(倘油碱水不够使用,可用凉开水代之)。用手搅匀呈棉絮状时,把面和好,软硬程度类似于干饼。面和好后,等10钟,再制作。
制作前,先将石子淘洗干净,倒入砂鏊,擦点油(以防石子粘在面饼上),然后反复搅拌,使石子升温均匀。制作时,先揪一块面团,反复揉之,使之看似光滑即可。然后,把揉好的面团擀成圆状薄饼。将烘热的石子向鏊子的四周摊开,中央留下薄薄的一层,将圆状饼胚置于其上,再将四周的石子覆盖于上。一般每公斤面可制作15个左右。
彭祖饮食养生
彭祖烹羹提高了食物的营养利用率,开创了用药膳与养生的新天地,主张因时而食,因人而食,因气而食,因体而食,协调阴阳,调和诸味,食有节,并以素食为主。中华饮食养生由生吃、熟食到健康美食发生了革命性飞跃。
史料记载,彭祖姓筏名铿,是上古颛顼的玄孙。相传他历经唐虞夏商等代,活了800多岁。关于彭祖有许多争论,但有两点是确凿无疑的:其一他高寿,其二他深谙养生之道。《庄子·刻意》曾把他作为导引养形之人的代表人物,《楚辞·天问》还说他善于食疗。
彭祖的传说
民间传说,彭祖活到767岁,仍无衰老迹象,耳不聋,眼不花,背不弯,腰腿不疼。商朝君王派人询问彭祖长寿秘诀,彭祖回答:“欲举行登天,上补仙宫,当用金丹。其次,养精神,服草药,可以长生。”那人又问他的身世,彭祖唉声叹气地说:“我遗腹而生,三岁丧母,又逢战乱,流落西域,几百余年。”又说“一生丧49妻,亡54子,屡遭忧患。”谁知又过了70年,有人发现他还在流沙国游玩,直至800多岁才死。
这些民间传闻虽然极具神话色彩,但也反映了人们对彭祖长寿的羡慕之情。实际上,彭祖高寿的秘诀在于他创制的引导术、房中术、吐纳术、烹饪术和摄生术,其中烹饪术和摄生术就属于饮食文化范畴。
精于烹饪术
彭祖十分精通烹饪术,他因献雉羹(野鸡汤)给尧帝,治好了尧帝的厌食与体虚症,为尧帝所赏识,遂封他为大彭氏国(今江苏省徐州市)国主。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写道:“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这反映了彭祖在推动中国饮食文化进步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汉代楚辞专家王逸注曰:“彭铿,彭祖也。好和滋味,善斟雉羹,能事帝尧,帝尧美而飨食之也”。
羹在中国烹饪菜点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烹饪术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靠它佐餐下饭,是日常不可缺少的食品。彭祖的“雉羹之道”后来逐步发展成为“烹饪之道”,雉羹也是中国典籍中记载最早的名馔,被誉为“天下第一羹”,彭祖也被尊为厨行的祖师爷。现称“天下第一羹”的汤以鸡代雉,古风犹存。
彭祖的烹饪之道被人称为“爨(音cuàn)阵八法”,流行于淮海地区。“天灶、地灶、红案、白案、生案、水案、凉菜案、配菜案”八法技术,把烹饪技术形象化,是打开烹饪技术之门的钥匙。
饮食养生之道
彭祖创建了中国最早的营养学理论。上古时代,五味还未进入烹饪领域,当时人们运用调味品还是有困难的,所以人们吃的羹还是清水煮制。彭祖烹羹的价值就在于他发明了食物的水解法,提高了食物的营养利用率,继而开创了用药膳与养生的新天地。彭祖主张因时而食,因人而食,因气而食,因体而食,协调阴阳,调和诸味,食有节,并以素食为主。这是彭祖对中国养生学的一大贡献。
后人景仰彭祖,撰写养生著作也常托名彭祖,如《彭祖养性经》、《彭祖摄生养性论》、《彭祖养性备急方》等,由此可见彭祖在中国营养学上的影响。
延伸阅读
彭祖养生宴
彭祖倡导美食、养生、药膳,创出了天下名宴彭祖养生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烹饪先师。彭祖养生宴历经千多年演变、发展、充实,最终成为中国历史悠久、品种较丰富的特色养生宴。此宴重在养生、滋补,在菜肴配制过程中,参阅了《黄帝内经》、《本草纲目》、《饮食正要》等大量典籍,并以选料丰富、烹调方法多样、菜肴口味多变、滋补养生功效显著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好评。彭祖养生宴共有28道菜,分10道冷菜、12道热菜和6道点心。宴席始终贯穿“健康养生”的主线,以一杯开胃清茶开始,“二菜”同桌,同时品尝古代养生名菜“彭祖雉羹”、“羊方藏鱼”、“彭城鱼丸”、“大彭扎肴”等和现代养生名菜“灵芝皮肘”、“吊地瓜”、“滋补皮狗”、“蟹黄艳菊”等,将彭祖文化、饮食文化和养生文化等“三种品味”精妙地融合在一桌宴席中。
伊尹精研美食
伊尹是中华食文化的鼻祖,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厨之首,是古今唯一一个由厨入相的人,其“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治国格言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被民间尊为“厨神”。
在中国历史上,伊尹是一位治国大师,辅佐商汤赢得天下。除此之外,伊尹还是中国最早的烹饪大师。伊尹弘扬中华烹饪艺术,传承民族美食技艺之精粹,为中国的饮食文化做了卓越贡献。
伊尹的传说
伊尹的身世极具传奇色彩,他的父亲是个既能屠宰又善烹调的家用奴隶厨师,他的母亲是居于伊水之上采桑养蚕的奴隶。相传采桑女在生伊尹之前梦到神人告诉她:“如果看见石臼中冒出水来,就往东跑,千万别回头。”第二天,她果然发现臼内水如泉涌。于是采桑女赶紧通知四邻向东逃奔20里,之后她不禁回头遥望陷于一片汪洋之中的村庄。由于她违背了神人的告诫,所以身子化为空桑。因为当时采桑女已经怀有身孕,所以孩子便在空桑树的洞中。
据说,男婴在空桑树洞中饿得哇哇直哭,老虎跑来为他喂奶,老鹰飞来为他扇风去暑。后来一采桑女听到哭声,把他抱走献给了有莘国国王,国王以伊水为姓,给孩子起名伊尹,命他的厨师抚养。
伊尹从小聪慧好学,不仅学会了耕种、烹饪,还精通尧舜之道。之后他学贯古今,而且犹善以烹饪技艺比喻治国之道,所以深得汤王赏识,身为奴隶的他一跃成为了商相,从此辅佐商汤,伐夏兴商,奠定了商朝600多年的基业。
烹调美味的研究
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上,伊尹是中华美味饮食的开创者。据《吕氏春秋·本味》记载:成汤聘请伊尹,在宗庙里举行祈福的祭祀,在朝堂以隆重的礼节接见伊尹。伊尹向成汤讲述天下美味的精妙,说烹调美味,第一,要认识原料的自然性质,如动物原料:“水居者腥,肉矍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皆有所以。”第二,要使这些肉成为美味,水是第一重要,他认为最好的水应该取自“三危之露,昆仑之井,沮江之丘”,“白山之水”以及翼州之原的“涌泉”。第三,用甜、酸、苦、辣、咸,臭的、恶的、莸草、甘草五种味道多种调料,它们的先后顺序,要放多少量,都很有讲究。第四,火候也很关键,快慢缓急掌握好,能很好去除腥味,去掉臊味,减少膻味。第五,还要注意鼎中的变化,“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掌握了其中的奥妙,制出的肉就会熟而不烂、香而不薄、肥而不腻,五味恰到好处。由于伊尹率先把知与行进行完美的融合,在烹饪实践和理论上产生的突出贡献,成为中国烹饪界公认的鼻祖。
伊尹对烹饪学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从原料的特性、产地、选用,到火候的掌握、调料的搭配,都具体而实用。如对原材料的产地上,肉之美者、鱼之美者、菜之美者、和之美者、饭之美者、水之美者、果之美者,他都是了如指掌。由此可见,伊尹道出了中国文明早期阶段烹饪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夏商之际人们饮食的区域性已经逐步被打破。因此,他在烹饪理论与实践方面具有首开先河的历史地位。
延伸阅读
伊尹与开封菜
“五味调和,口味适中”源于中州,是开封菜独有的特点。《吕氏春秋·本味篇》中烹饪之圣伊尹提出“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要做到“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开封菜调味的尺度一直承袭这一宗旨,形成了不可过咸、过辣、过甜,要求亦甜、亦咸、亦辣,不偏不倚,不藏不露。所以,开封菜适应性强,男女老少适口,四面八方皆宜。另外,开封菜选料严谨,取材广泛。长期以来,厨师把平时的选料经验总结成民谚,如“鸡吃谷头、鱼吃四(月)十(月),鲤(鱼)吃一尺、鲫(鱼)吃八寸,鞭杆鳝鱼、马蹄鳖,每年吃在三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