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小菊的公司

小菊大学毕业后,成功入职到一家小型的贸易公司做销售,这家公司成立还不久,主要以出口各种小商品为主。

近几年来,由于美元泛滥,造成全世界经济过热,外贸公司赶上了全球经济大繁荣,积累了不少财富,赚取了大量的外汇。

“现在国家的汇率政策是强制兑换,企业是不可以存留外汇的,必须兑换成人民币。”小菊在职公司的吴总看着公司账户上那静静躺着睡觉的大额资金,陷入了沉思,必须得想办法让资金保值增值。

如今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扩大加速,人民币对外升值预期强烈,美元则存在比较大的下跌预期,照这样下去,国外订单的那部分还没到账的尾款可就要贬值了,公司财富会加速缩水。

今年以来,国内金属、塑料等价格飞涨,公司的材料成本持续增加。从国外来看,经济的热度远没有中国高,到了2007年,本来还在温和增长的发达国家经济已现颓势,外贸尤其能够感受得到,那些拖欠尾款的国外经销商是越来越多啊!一想到这些,吴总忧心忡忡。

眼看公司往后的日子压力和隐忧越来越大,她想到了公司的合作伙伴包总,不妨探探他有什么保全与应对之道。

于是,吴总拿起电话,拨通了包总的手机:“喂,包总呀,最近忙什么呢?……你在做股票?那风险不是很大吗?万一赔了怎么办?……是啊,我这不是发愁嘛,也没什么好办法,想向你取取经……”

挂断电话后,从包总口中吴总得知她们做外贸的很多老板都在用公司账上的闲置资金炒股。她个人之前已经入市了一部分资金,知道今年以来股市确实很火,涨幅已经不少,但潜意识里她就认为做股票风险很大,自己是万不敢把公司账户上的钱投进去的,这些都是她这几年没日没夜辛辛苦苦打拼积攒下来的家业,万一赔了,自己承担不起后果,公司还有这么多员工要养活,她不像包总他们公司家大业大,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赔了也伤不到根基。

可是,还能有其他办法保值增值吗?虽然今年以来银行已经连续加了几次息,但和股市相比,也太没吸引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社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是理财渠道的缺乏却使得资金无处去,只好哪有热点就往哪里扎堆,投机性很强。要不配置点基金吧,专业的事就得交给专业的人,她决定赌一把。吴总最终把理财的事情交给了财务总监郑娟去办理。

郑娟和小菊是老乡,自己也在做股票,赶上大牛市赚了点小钱。在一次闲聊中,郑娟把公司买基金的事透露给了小菊。她还问小菊要不要跟着做点股票。

小菊的大学读的非常艰难,靠打工才顺利完成学业。在她看来,钱能不能生钱自己不是很在意,钱的安全性比一切都重要。

“股票的事我也不懂,只要咱们公司能按时给我发工资就可以了,家里还等着我还钱呢!”

“你呀,真是死脑子,买股票是投资,也是第二职业,它会让你更快地赚到钱。你看咱们吴总,都把钱投进股市了。”郑娟觉得小菊太过保守。

“吴总不是买基金了吗?”小菊不解地问。

“如今股市这么火,基金的钱难道还会全部都用来买债券、票据这些风险极低的产品吗?我听说基金有红线,不能低于某个仓位的,所以他们一定会去买股票。”郑娟对金融略懂一二,继续点拨着小菊道。

“哦。”小菊漠不关心地回了一句。

她才不会关心公司的钱投哪呢!她只要自己努力做好业务,出更多的贸易订单,能挣到更多的工资就很知足了。在她看来,没有什么比安稳更重要的事了。

看着买入的基金持续盈利,吴总的胆子大了起来,想着要继续追加基金资产。在她印象里,基金是专业的,也是稳妥的,可以放心地将自己的资产交给他们打理。

“喂,老冯啊,你看你那拖欠的尾款能不能提前给我结清一部分啊,你也知道,这人民币继续升值是迟早的事,我这卖给你货物,搞不好还得赔钱啊……”吴总在给她国外的经销商打电话。因为国外的经济不景气愈加显露,老冯已经拖欠尾款有一段时间了。

“容我再想想办法,我会尽快给您回电话的。”经销商老冯现在手头有点紧,让吴总再宽限几天。

没过几天,吴总接到了老冯拨过来的电话,这个电话让她喜出望外。原来最近老冯所在的欧洲国家经济疲软,而中国经济却持续增长,股市更是节节攀高。老冯说他们那边很多人都在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中国的股票,他有一些朋友也想通过吴总兑换人民币,进入中国股市捞一把。吴总可以在中间赚取一定的费用,老冯作为介绍人也能喝口汤,这样欠的尾款还能早日还上。吴总觉得这主意不错,她很乐意做掮客。

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数量庞大的国际资本正在加速涌向中国寻找避风港。

“喂,张总吗?我再追加100手中国铝业。”吴总给证券公司营业部张总打电话要求继续追加股票,这是她个人的股票账户。由于今年以来金属价格涨幅很大,原材料成本不断地在增加,这压得吴总有点喘不过气来。吴总想:既然金属成本在增加,那不如多买些和金属相关的股票,做个对冲。

小菊对公司的现状一无所知,她依旧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公司,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她在网上拼命地寻找着有意向的经销商,想多出几单业绩,多挣一些提成。

她并不知道,此时国外的经济状况正变得越来越糟糕,任凭她如何努力,公司的订单都很难再增长,业务也越来越难做,而此时公司的前景已经变得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