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工

01 裁缝工

裁缝工,是指专业从事裁剪、缝纫,进行服饰制作的技术工匠。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六》载:“成衣人曰裁缝……盖本为裁剪缝缀之事,后遂以名其人。”裁缝工匠,古代也叫“缝人”“针人”“针工”“针匠”“缝子”“成衣匠”“缝衣匠”,女裁缝称为“针女”“针线娘”。该行业所崇奉的宗师神为有巢氏、黄帝、嫘祖、秦母、薛夜来。

衣、食、住、行自古以来是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四件大事,“衣”字排于四字之首,可以看出它的作用和社会影响是巨大深远的。

服饰与人类的历史源远流长,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在距今约三百万年至一万年之间的旧石器时代后期,在欧洲、非洲及东方的许多岩洞壁画中,男女形象的下身已都有遮挡物的痕迹。屈原的《九歌·山鬼》载:“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被石兰兮带杜衡。”描述了在农业和畜牧业尚未出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把狩猎所获的野兽皮毛和采集所得的树叶草葛披裹蔽体,形成最早的服装。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中曾发掘出约1.8万年前的骨针,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有管状骨针等物出土,可以推断,这些骨针是当时缝制原始衣服所使用的。

我们的祖先在和猿人揖别之后,逐渐懂得了遮身蔽体,最初是把兽皮、羽毛和树叶披在身上。《礼祀·礼运》载:“未有丝麻,衣其羽皮。”到了五帝时期,开始制作了衣服,《易经·系辞》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乾坤之象不可颠倒,使人知尊卑,上下不可乱,则民志定,天下治矣。”《世本》载:“胡曹作衣”或说“伯余制衣裳”。人类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从而创造了最早的服饰文化。

古代服饰的起源,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归纳为四种观点:

1.遮羞说。即人类对裸身感到羞耻而产生了服装。

2.装饰说。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想创造性地运用服装把自己装饰得更加美好,满足精神上美的享受。

3.身体保护说。为了适应气候环境(主要是御寒)或是为了保护身体不受伤害。

4.标志理论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由蒙昧时期逐渐向高级阶段发展,服饰作为一种区分氏族与氏族之间的标志而形成。

我国发现最早和衣服有关的记载是殷商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和甲骨文,其中象形文字中就有与衣物有关的桑、丝、帛、裘、衣、袍、袴、裳、裾、袖等字样。从历史文献中我们了解到远古时代的伏羲时便开始有了围裹方式的服装及服饰佩件,黄帝时期形成了冕服制度以别尊卑,尧舜时期产生了十二章服制,从此衣服的形象从形、色及装饰方面都趋于完善。

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服饰之于人,其作用不仅在于遮身蔽体,同时还具备美化的功能。中国古代的服饰,沉积了生活习俗、地方风情、审美情趣、色彩爱好和种种文化心态以及宗教观念于日常生活之中,是历代社会文明和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古代的服饰制度首重元服,也即首服。首服的品种很多,从周代至明代的各主要历史阶段归纳可分为冠、弁[biàn]、冕、巾、帻[zé]五大类。

冠是指古代贵族所戴的首服,为硬质。冠的品类在历朝历代很多,但总的式样的共同点是由冠箍、展筒、术、山、缨五部分组成。弁是古代仅次于冕服的一种尊贵的首服。有爵弁、皮弁之分,爵弁是士的最高礼服,皮弁用白鹿皮制成,多用于狩猎战伐。冕是我国古代最具特色的首服之一。冠、弁冕都是和平时戴的,打仗时还要在冠上加冑[zhòu](也叫兜鍪[móu]、盔),古代男子不戴冠的有四种人:孩童、平民、罪犯、异族人。巾是裹头用的布帕,又称“头巾”“幅巾”。主要用于约发、护发、保暖。

古代衣服的基本形制从商周时代起是上衣下裳制。《说文解字》载:“上曰衣,下曰裳。”《诗经·邶风》载:“绿衣黄裳。”可见,衣在我国古代是指上身所穿着的服装,而下身所着的服装称裳。上衣下裳的形制几乎延续了中国服饰史的始终,所以至今民间尤常称服饰为“衣裳”。

古代上衣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大襟、右祍、续祍、钩边、宽衣大袖。上衣的种类依形制主要分为:深衣、袍、裘、襦、两裆、裤褶、半臂、褙子等。依用途分为祭服、朝服、玄服、革服、赐服、燕服、野服、戎服、丧服、歌伎乐舞服等。因古代的上衣较长,所以下裳从款式上相对简单,其主要类别有裳、绔、裈[kūn]。古代服饰用品中的鞋类则为覆、屐、鞮[dī]以及袜类。佩饰类则主要为佩玉、佩刀、佩剑、还有其他诸如香袋(香囊)以及官服中的佩绶、鱼袋、玉带等。

一、我国古代服饰演变概况

从北京周口店发现的距今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的骨针说明,我们的祖先从那时候起就已知道了缝制穿戴之物,在距今约5000年的仰韶文化陶器底部发现有粗麻布的印痕,并在彩绘陶器上有过穿衣服的人物图像。在距今约4000年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有葛布和绢,说明那时已经知道穿衣服了,但却无法知道他们穿的衣到底是什么式样。由于资料缺乏,关于这一时期的服装情况难以作详细的说明。但当时的服装随着实用功能的满足,衣着的制作技能和观赏功能逐步突出,人们开始注意对布帛的色彩处理,以及衣着与身体的比例处理、款式与时尚的变迁等。《韩非子·五蠹篇》载:“尧之王天下也,夏曰葛衣,冬曰鹿裘。”《史记·五帝本纪》载:“尧乃赐舜絺[chī]衣与琴。”可以从中得到佐证。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逐渐留下了一些有关服饰的资料。殷商时期的服饰已经除了遮身蔽体之外,还作为“分贵贱,别等威”的工具。从安阳出土文物的人像可以看到头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穿裙裳、腰间束带、着翘尖鞋的奴隶主和免冠着圆领衣的奴隶形象。古代华夏民族服饰的上衣下裳、束发右衽[rèn]的装束已在这时候形成。

殷商时期的服饰大体上可分为四种类型。

1.头戴卷筒式冠,身穿交领窄袖衣,腰束宽带,衣长过膝,腹部悬有一长方形“蔽膝”,下穿鞋。

2.头戴高巾帽,身穿右衽交领窄袖衣,腰束绅带,腰间佩带蔽膝。

3.头戴平箍式冠,身穿大翻领窄袖上衣,前面、肩部及背部都饰有变体纹样。

4.男子将头发束在头顶,将发辫垂于脑后,身穿紧袖圆领上衣,前面、领部及后背都饰有纹样。

周代是中国冠服制度逐渐完善的时期。这时有关服饰的文字记载已很多见,如铜器铭文中的“虎冕练里”(西周·毛公鼎)、“女裘宝殿”(周·伯蔡文簋)等;金文、《尚书》《诗经》等也有记载,并从文献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服饰已有玄衣、裘衣、黄裳、绣裳、绿衣、羔裘、锦衣等名目。

周王朝以“德”“礼”治天下,服饰造型、颜色、纹饰等很多方面都是运用了“德”“礼”的寓意,使服装成为等级身份的象征和提醒人们礼仪行为的符号。至此之后,中国各朝各代都有服饰制度。

周朝礼服中最尊贵和具有特色的是冕服。冕服均在祭典中穿着,是主要的祭服。其服饰主要由冠、衣、裳、蔽膝等部件组成。周朝弁服有爵弁、皮弁和韦弁之分。爵弁是臣、士助君祭祀时所穿,是士的最高礼服。皮弁用白鹿皮制成,诸侯群臣按等级嵌玉饰、配白衣素裳。韦弁是为战士出征时所穿用。玄端和深衣是日常生活中所用最多的礼服,自天子至士皆可穿着,也为儒者、贤士的礼服。

春秋战国时期服装上的重要变化是深衣和胡服的出现。深衣将过去上下不相连的衣和裳连属起来“披体深邃”,所以称为“深衣”。这种服装在战国时广泛流行。胡服则指我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服饰,他们为了骑马的需要,多穿短衣、长裤和靴。战国时期的男子着装,衣长不过膝,其衣有单衣、袍、裘之分,此时的袍为内衣,裘为外衣,但穿着是裘外面罩以裼[xī]。袍则有直裾袍、曲裾袍之分。

春秋战国时期的衣、袍、裘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衣的长度增加,宽度变窄;袖子除祭服外已很少见到整幅的矩形,其边也明显地窄于周代;外轮廓线、衽的走向和领形都出现了活泼自然和有变化的曲线。

秦王嬴政当上始皇帝之后,统一度量衡和刑律条令,其中也包括衣冠服饰制度。由于国祚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规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仍沿袭了战国时代的习俗。秦始皇迷信五行学说,认为秦克周是水克火乃为水德,颜色崇尚黑色。因此,在秦朝以黑色为尊,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同时由于秦亲法灭儒,自轻礼仪,因此秦没有繁琐的冕服制度,如遇祭祀活动,只穿冕服末端的元冕而已。

汉代时中国的服装服饰制度已完整确立。汉初服饰与民无禁。随着汉代的繁荣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服饰穿戴也逐渐丰富考究,形成了群臣百官和富商巨贾竞尚奢华、“衣必文绣”、贵妇服饰“穷极美丽”的状况。至文、景之时,农业、手工业得到长足发展,此时的服饰和整个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得到空前发展。

汉时祭服的首服有冕、长冠、爵、皮弁、建华、巧士、方山几种。朝服的首服有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法冠、鹖冠、却非、却敌等,常服的首服有巾、帽、帻等。

汉时朝廷对衣裳服饰有明确的制度,当时的服色有春青、夏赤、秋白、冬皂之分,与四季的气候特点相呼应,服饰风格古朴庄重,妇女上衣下裙的日常服装成为后世汉族妇女着装样式之模本。

袍服是秦汉时期的主要礼服。男子以着袍为贵重。汉朝的袍有四个特点:宽大、沿黑边、有里子、和中衣配穿。禅衣为袍的另一种形式,样式与袍略同,但形制与用途有别于袍。禅衣为仕宦平日燕居之服,禅衣为上下连属,但无衬里,长度略短于袍。

另外,汉时的服装根据衣裾绕襟与否可分两类,一是曲裾,一是直裾。古代深衣之裳计有十二幅,皆宽头在下,窄头在上,通称为衽,接续其衽而钩其旁边者为“曲裾”。直裾的单衣又称“襜褕”[chān yú],样式宽大且长,是直接穿用的衣式。直裾深衣不绕襟,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成了深衣的主要模式,并上升为礼服。

汉代妇女的衣裳基本上沿袭古制,深衣一直作为礼服并贯穿始终。汉代妇女深衣的主要特点是衣襟绕转层数增多,衣服的下摆增大。

另外,汉时妇女仍沿用战国时的襦裙配套穿着的习惯。汉代襦裙的主要特点是上襦较短,仅到腰间,而下裙很长,几乎从腋下至地面,上窄下宽,不饰边缘。此后汉宫中又出现了一种前后有裆的缚带裤,名为“穷裤”,至此有裆的裤子流行开来。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服装史上的大转变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两个变化:一个是汉装的定式被突破,另一个是胡服被大量地吸收融合进汉人的服饰之中。这时的男子服饰以衫代替了袍,衫袖比袍更加宽大,走路甩手时更显得潇洒。这个时期由于大量少数民族入居中原,胡服也就随之在社会上流行,原本服饰吸收了胡服的特点形成了此后唐代的“缺胯袍”“四䙆[guì]衫”等袍服。由于北魏孝文帝等相继帝王羡慕汉代帝王“峨冠博带”之威仪,于是宽袍大袖的衣裳冠冕之类在“法服”(礼服)中保存了下来。

魏晋南北朝时的冠冕制度在承袭汉代的基础上,也有其特点。当时的首服流行的主要有小冠、笼冠、幞头、帽、纶巾几种。小冠,比以往的冠形制小,称为平巾帻或小冠,非常流行,上下层人士皆可戴之。笼冠,在小冠上加笼巾,称为笼冠,用黑漆细纱制成,故又称漆纱笼冠,由于戴在头上显得很挺拔庄重,故当时的文官皆戴之。后世的乌纱帽就是由此演变而成。幞头,自北周武帝用幅巾之制,并加裁四角带,叫作幞头,又名折上巾。帽,古时顶成圆状、内无骨架的首服称为帽。魏晋之时帽的形制已在帻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另外还有卷荷帽、纶巾等样式。纶巾,是幅巾的一种,为古代丝做的头巾,又叫“诸葛巾”。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所创。

魏晋南北朝时的衣裳以宽衣博带为这一时期文人儒士追求“精神、格调和风貌”的体现。这时的衣裳最具特色的有三种:大袖衫、裤褶与两裆、不拘仪表的宽袍。

魏晋时期妇女服饰明显的特点是样式由上长下短变为上俭下丰,由宽衣博带变为窄袖紧身,一般妇女服饰还是以襦、衫、裙为主。南朝仍流行细小、窄瘦的衣裳,北朝女装流行穿两裆,并常与裤配穿,整个形制与男子一致。另外还有一种在深衣下摆接上多层三角形装饰布,在腰上围裳下伸出很多长飘带的“杂裾垂髾[shāo]服”,穿上使妇女充满灵动、飘逸的气质。

隋代时秦汉的服饰制度逐渐得到了恢复。隋朝将“日月、星辰”等纹饰放到皇帝的冕服上,从此“肩挑日月,背负星辰”成为后世历代帝王冕服的基本形式。起初隋文帝时服装方面崇尚节俭,隋炀帝即位后骄奢淫逸,追求奇丽,制定了严格的服饰等级制度,并规定黄色服装百姓不得使用,乃为皇帝专用的服色。由于隋朝国祚不长,其服饰没有太多的创新,主要承袭汉、魏之旧制。

唐代时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穿圆领袍、裹幞头,着长靿[yào]靴,叫作“常服”。唐代皇帝服饰的颜色为柘黄,官僚自一品至九品的服色以紫、绯、绿、青为差别。平民多穿白衣,士兵为皂衣

唐代的品官服饰总的来说有祭服、朝服、公服、章服。男子首服服饰的主要品式有“幞头”,也叫“袱头”,又叫“折上巾”,分“软脚幞头”“朝天幞头”“硬脚幞头”“展脚幞头”等数种。男子首服还有“角巾”,“角巾”包括白角巾、乌角巾两种。另外,还有纱帽以及祭服中保留汉魏时期的一些冠式和男子的帷帽、浑脱帽等帽式。

唐代庶民男子的袍衫除了在结构形式上与前朝各代有很大的变化外,这一时期的袍衫又有襕[lán]袍、襕衫和缺胯袍、缺胯衫、铭袍与铭衫之分。

唐代妇女的首服,初行幂蓠[lí],又行帷帽,再行胡帽。女子的衣着在初唐时基本上沿袭南北朝形制,短襦胡服和传统袍衣并存,大多窄小细瘦,紧身,袖子细窄紧口。到了盛唐时期,社会审美以胖为美,因此女子服装日益趋向宽肥。隋至盛唐时期的女子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的风格:窄袖衫襦、胡服,女着男装。晚唐时期妇女仍以体态丰满为美,所以服饰形式肥大,裙子的宽度要比隋代时肥大得多。并且女子衣着裸露,尤其是上身不穿内衣,仅以轻纱蔽体,这种装束为整个封建社会所罕见,为唐代服饰的又一大特色。

宋代服饰大体同唐制。官府并有明文规定。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众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宋代男子的首服主要为幞头、幅巾、帽几种。这时首服中的幞头、帽子的式样是身份的重要标志。人们把单上衣叫作“衫”,下摆加接一件横襕的“襕衫”是男子的常服。夹衣和棉衣叫“襦”或“袄”,也是平民的常服。还流行在衣衫外罩一件不加横襕的宽大外衣,斜领交裾的叫“直身”;直领对襟的叫“鹤氅”。至于在野的官僚士大夫,多为穿“直掇”或“衫子”(即对襟长袍),戴方顶重檐的桶形帽子(又叫“东坡巾”)。

宋朝的品官服饰分为祭服、朝服、玄服、时服、戎服几类。女子的服饰上衣有襦、袄、衫、褙子、半臂、背心等形制;下裳除裙子外,也有穿裤的。不只穿在袍裙间,也可穿在外面。当时裤的形制有二:一是穿在裙内无裆,二是穿在外边的合裆裤。

辽代服饰自辽太宗入晋以后,其服饰制度分为两种,北官仍用契丹本族服饰,南官则承晚唐五代遗制。常服也分为二式:皇帝及南班臣僚着汉服,皇后及北班臣僚着国服,以示区别。

辽代(契丹)的巾帽制度与历代有所不同。除皇帝臣僚等具有一定级别的官员可以戴冠外,其他人一律不许私戴,其巾裹制度也是如此。契丹族的男女服装以长袍为主,上下同制。其特征主要为左衽、圆领、窄袖。

金代(女真族)代衣饰以袍为主,左衽、圆领、小窄袖。服饰等级不甚分明,没有严格的规定制度,服饰简练朴实。自金进入黄河流域以后,开始注意服饰礼仪制度,吸取宋宫模式,一改过去的朴实,从此衣着锦绣。

金代男子的常服可分为四个部分:头裹皂角巾,身穿盘领衣,腰系吐骼带,脚蹬马皮靴。女子则多着团衫,直领左衽,腋缝两旁作双折裥,下穿襜裙,前长至地,后裙拖地尺余,腰系红黄巾带,并在襜裙中衬以铁丝圈,使裙摆蓬起丰满。金代服饰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多用环境色,即喜爱穿着与周围环境相同颜色的服装。

元代(蒙古族)时由于民族矛盾尖锐,长期处于战乱,经济、生产都遭到很大破坏,手工业落后。宫中服制长期沿用宋式,平民男子服装以长袍为主,蒙古人的袍服汉人被称为“团衫”或“大衣”,形制宽绰,多为左衽,大袖而小袖口,袍长可曳地。当时的男子服装主要为质孙服,辫线袄,比甲、比肩数种。元代的汉族女子仍穿襦裙或背子,元朝贵族妇女则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式样多为宽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宽肥。平民妇女穿汉族的襦裙,半臂也颇为流行,汉装的样式常出现于舞蹈伴奏人身上,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所保留,都城的贵族、后妃们有模仿高丽女装的习俗。蒙古人的首服中为姑姑冠(又称故故、顾姑、固姑等),鞋类则分布靴和皮靴两种。

明代吸取前朝治国方针,整顿恢复礼仪,并根据汉族传统制定了新的服饰制度,明代的服饰是中国古代服饰艺术的典范。明代恢复唐朝的衣冠制度。皇帝穿龙袍,大臣依照等级穿绣有飞禽走兽的宽大袍服,头蓄发绾髻,戴由幞头演变而来的乌纱帽,腰束玉带。

明代品官服饰规定一品至九品的祭服为青罗衣、白纱中单,俱用黑边缘;赤罗裳用皂缘蔽膝,方心曲领,冠带、佩绶同朝服。祭大庙、社稷时则着大红便服,朝服之制为文武官员凡遇大祀、庆成等重要礼节,不论职位高低,都戴梁冠,穿赤罗裳。公服乃为职官所穿之袍,恢复为右衽,其上纹样颜色因级别而异,所绣团花纹样品高则径大,位低则径小。补子缀于各级文武官员袍服的前胸和后背,以别官级品位。公、侯、驸马、伯用麒麟、白泽,其余文官绣禽、武官绣兽。赐服是官品未达到某品级,被皇帝特许赏赐之服饰。乌纱帽则为以乌纱制成的圆顶官帽。其形制是前低后高,两旁各插一翅,通体皆圆。帽内另用网巾以束发。

一般男子的首服有网巾(又叫一统山河)、四方平定巾(又叫方巾、四角方巾)、六合一统帽(又叫小帽、圆帽、瓜拉冠)等数种。衣裳有褡护、直身、罩甲、程子衣、裤褶数种。儒生都穿镶黑边的蓝色直身,戴有黑色垂带的软巾,又称儒巾。

明代女子的服饰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裙子等,其基本式样大多仿自唐宋,在色彩上有明显的贵贱等级之分。明代命妇所穿的服饰有凤冠、霞帔、常服等数种。一般女子的服饰有褙子、比甲、水田衣。女子下裳变化大,花样多。其中著名的有月华裙、凤尾裙、百褶裙等。

清代朝廷对服饰制度有明确规定:官员的礼帽分夏天戴的凉帽和冬天戴的暖帽,帽上顶珠随品级的高低不同而颜色质料各异。清朝的礼帽上有翎管,用以安插翎枝,翎枝分蓝翎和花翎两种,乃为昭明等级、赏赐军功之用,分一眼、二眼、三眼,以三眼最为尊贵。官吏袍服的色彩和绣纹图案也象前朝各代一样,因品位高低而各有不同。

古代官服(礼服)上还绘绣有十二种纹饰,即十二章纹,也就是十二种图案,大约在周代之时形成后延用到明清。这十二种图案是:一是“日”,即太阳,太阳当中常绘有乌鸦;二是“月”,即月亮,月亮当中常绘有蟾蜍或白兔;三是“星”,即天上星宿;四是“山”,即群山;五是“龙”,为龙的造形;六是“华虫”,即鸟类;七是“宗彝”,即宗庙彝器;八是“藻”,为水草形;九是“火”,为火焰形;十是“粉米”,为米粒形;十一是“黼”[fǔ],为黑白相间的斧形,刃白身黑;十二为“黻”[fú],是黑青相次的“亞”字形。这十二种图案极具意义象征:日月星辰,“取其明”;山,“取其人所仰”;龙,“取其能变化”;华虫,“取其文理”;宗彝,“取其忠孝”;藻,“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取其“养人”;黼,取其“割断”(做事果断);黻,取其“背恶向善”。

清代一般男子的常服有袍、褂、衫、裤等,其中袍与褂为主要的礼服。当时的袍是否开衩和开衩多少是由穿着者的身份而定。皇族宗室袍开四衩,一般官吏袍开两衩,平民则无衩,也叫“一裹圆”。清代男子服饰中主要为袍衫、马褂(坎肩、背心)、号衣等数种。

清代女子服饰满族命妇大体与男服相同,所不同的主要在冠饰、霞帔和足饰。女子首服最尊贵者为朝冠,乃为皇太后及皇后所戴,霞帔为命妇所戴。满族妇女时兴外观头顶像一字的平髻,又叫“一字头”“两把头”“把儿头”“如意头”等。还有一种在变化之后在两把头基础上戴一种扇形的冠饰“大拉翅”。

清代汉族妇女有“男从女不从,官从隶不从”之说,所以多沿用明末的服装,后期也有汉满结合的。汉族女子除穿着褙子、裙子、“一裹圆”外,还喜穿百裥[jiǎn]裙,最多的可达160裥。咸丰年间还流行一种精细制作、展开形似鲤鱼鳞甲的“鱼鳞百褶裙”。妇女还在礼服上饰有一种用四方云纹装饰,以彩锦绣制而成的“云肩”,是女子的主要服饰配件和汉服的一大特色。汉族妇女南北服饰不同,南方多系裙,北方多着扎脚裤。后来满汉服饰慢慢合流,衣衫形制趋于短小,女装特别讲究用花边来装饰衣边,于是花边越滚越多,形成宽宽的衣缘。晚晴之时,百姓已开始流行穿裤子,渐渐没有人穿裙子了。

这个时期南方广大平民兴起一种简单适用的服饰,男式为矮领小袖、对襟、七粒布扣、三个口袋的汉服;女式为右衽、六粒布扣、一个口袋的汉服。这种服式穿着流行非常广泛,一直到后来的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从古代向现代转变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清代制度的废除冲击和动摇了数千年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基础,当然也包括服饰制度。这个时期中西合璧的服饰和纯西式的服饰逐渐进入到中国人的生活领域,民众开始抗议女子缠足、男性留辫子。这一时期的服饰不再有等级差别,有的只是行业之间、工作性质之间的着装差别。1912年政府规定了男女礼服的形制,男子礼服为两种,即大礼服和常礼服。大礼服即西式的礼服,分昼礼服和晚礼服两种;常礼服分西式和中式两种,西式的与大礼服略同,中式的即传统长袍马褂。

民国时期男子服饰品式主要有长袍、马褂、西服、礼服、中山装、学生装、西服裤、礼帽、皮鞋等几类。着长袍马褂,戴瓜皮小帽,穿中式裤子,蹬布鞋或棉鞋,这是民国时期中年人及公务人员交际时的装束。着西服,戴圆顶礼帽,穿皮鞋,这是青年或从事洋务工作者的装束。中山装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男式礼服的代表性服装,据说因孙中山先生率先穿用而得名。学生装是清末引入的日本制服,是在欧洲西服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般为资产阶级进步人士、市民阶层和青年学生所穿用。

民国时期的女子服饰主要有袄裙、旗袍、衣裤、连衣裙等几种。袄裙是为短袄配短裙,使女子愈加显得修长美丽。旗袍由满族(旗人)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故称“旗袍”。后又出现了改良旗袍,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服装,并进入了中国的千家万户。衣裤则是指在不着裙子时就只穿的上衣下裤,其形制长短随时变化,这种衣式以年轻姑娘、劳动妇女为多,亦多作为家居之服。连衣裙则为20世纪20年代初期留学生及文艺界、知识界女性所着的一种服装样式,其形制由上身的衣和下身的裙相连而成,款式丰富。

二、裁缝工行业知识与技艺

历朝历代千变万化的服装,显示了独特的民族性,凝聚着它的制作者——裁缝们的智慧和辛勤劳动。由此可见裁缝行业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历史悠久的实用技艺工种,它不但是我国古代“百工”的主要工种和“人工开物”中的“九工”之首,同时也是我国传统的古老民间工艺“三缝”之一。

在传统习俗男尊女卑的古代,女子不宜抛头露面,所以裁缝一业皆由男性操持,虽偶有妇女从事缝纫的,也多是官府或富豪之家备以自用或百姓之家自用,一般不接纳外界业务,更不会走家串户去做“上门工”。官府曾设有这种专门的机构和管理官员。《周礼·天官·缝人》载:“缝人掌王宫内缝线之事。”又载:“女工八十人。”汉·郑玄注:“女工,女奴晓裁缝者。”在这些“晓裁缝”的“女工”中,有的技艺高超达到了非常精湛的程度,得到当时社会的赞誉。如明·王志坚《表异录·帝王》载:“魏文帝所幸美人薛夜来妙于针功,虽处深帷之内,不用灯烛,裁制立成,宫中号为针神。”这样的手艺,可以说是出神入化了。

当时民间也有妇女从事缝纫之事以备自家生活之助。宋·周邦彦《齐天乐·秋思》:“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元·陈高《种橦花》:“缉治入机杼,裁剪为衣裳。”年轻女子一般也爱好这种行业,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见母作衣履,便代缝纫。”至于老年妇女,虽一般不能精熟缝纫技巧,但多能缝缝补补,以为家庭日常生活之助。大家最为熟悉的情景、最为感人的莫过于唐·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因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很多传统技艺立下规矩只传男不传女,所以过去的很多工匠包括裁缝都是男性。只在清末民国之时才偶尔见到夫妻共同操业或做上门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妇女从事缝纫的状况骤变,至后来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男性。

裁缝行业看起来轻松,但要学好也不是简单的事。过去学裁缝正式进师学艺期限一般要三年,有的规定为三年零一节才能出师(有的三年出师后还不一定能够动剪刀裁料,只能缝缝缀缀,这多是师傅保守之故)。裁缝学徒也并不容易,根据一些地方的习俗,学艺进师要送礼、办酒席请客参拜师傅。学艺期间逢节日喜庆,还要给师傅“搭节”“送礼”。平时还有很多的讲究和规矩。如做上门工时,不许乱说话,不许和主人或他人闲扯攀谈;开饭时,不许先入座,不许比师傅先吃饭,更不能坐在上方(传统习俗以进门正壁有神龛方为上方),只能坐左右方或下方;坐的时候凳子只能坐半边;吃每顿饭必须坐在原处,不得随意变动;每餐吃饭时要给师傅盛饭,夹菜时要让师傅先下箸,夹菜时只能夹自己眼前碗边的,不能夹到别人的一边去,更不得挑选和翻动;收工时徒弟要清扫场地,收拾工具,俗称“收场”;平时还要打水给师傅洗脸、洗脚,帮师傅洗衣服,等等。没做上门工在师傅家学徒,有的还要替师傅挑水劈柴或做家务甚至农活。

大市镇的裁缝行业有的还具有一定的场所和规模,除了有固定的店铺和加工制作作坊外,还设有祖师堂甚至帮会。为了扩大业务、势力和知名度,有的还联合多家会行形成有规模、章程的行业组织——缝纫帮会。如老上海早期的成衣铺都制作中式的服装,被叫作“本帮裁缝”。自从上海开埠后,洋人不断涌入上海,西服也就流传到上海,因此出现了一批为洋人制作西服的裁缝,业务红火,收入颇丰,被称为“红帮裁缝”。后来洋人中的女性逐渐增多,又出现了一种专门制作西式女装的裁缝,人们称之为“时装裁缝”。有段时期,浙江奉化人为了谋生,离乡背井到处寻求生活出路,有的游荡海外,学会了做西装,归来开设“西服号”。这些西服店既有工场、裁缝师傅,又有商场、职员,还有经销人员,被称为“奉帮裁缝”。

清代最具盛名的“同义昌”缝纫坊(主人张方景,其子张天云,其徒张仁昌),就是很有规模讲究和影响的裁缝行业帮派,曾号称“上海第一招牌”。“同义昌”招收徒弟要经过严格测试,学习期间要像学习武术一样苦练各种缝制基本功。如学徒要在烧烫的火盆中快速探手捞针,通过在生牛皮上缝针、拔针等练习手法和韧劲。另外,还要学习理论和技法诀窍,如三功(刀功、针功、烫功)、六法(推、门、归、烫、摆、缝)、十二秘诀,等等,并由名师身传口教,且将各种服饰的制作规格要求、技法要点、操作程序等画成图像挂在墙上,还制作了很多人体模型,让学徒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缝纫知识。而且,学徒们出师时要经过严格的考核,要学徒们能将测量、裁剪、缝纫、熨烫等技术完全掌握纯熟,其质量和速度都达到合格的要求,才准予出师。

辛亥革命时期,上海滩有位西服业领袖名叫王才运,他自幼随父学习西服裁剪,由于其父曾留学日本学艺,加上他聪明勤学,长大后成为上海滩著名的西服裁缝。他在南京路开办了一幢三层楼的西服店,取名叫“荣昌祥呢绒西服店”。由于他的手艺精,从不偷工减料,来料按顾客的要求设计制作,工作严谨精细,制出的服装在洗涤了很多次之后仍可丝毫不走样。同时,他又采用各种规范的面料制成西服,经过精算细裁,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所以售价比别人低,加上顾客可以当场试衣、立即取货,所以生意越做越兴隆,成为上海西装行业的领头羊。由于店名享誉上海滩,孙中山先生曾慕名在该店定做过几套西服,并参与设计,该西服后来被称为“中山装”。

民间乡村普通的裁缝带学徒,起手都是做些零碎的杂活(俗称“下手”),如揪布扣、锁扣眼(过去是用布扣)、撬衣边、烧熨斗等,至于裁剪技术,一般师傅都较保守,不肯轻易传授,要等三年期满,徒弟听话,师傅才会真传。有的即使期满师傅也没教给什么,只靠徒弟在日常工作接触中自己去领悟。其实,服装裁剪的技术并不是非常复杂,只是人的身体各有不同,如果技术不熟练、尺码不准确,制出的衣服不但不合身、不美观,而且还会要赔布料、损名声,所以就有点神秘慑人了。

正常的缝纫制作程序一般是首先测量顾客的身段尺寸,接着用划粉、灰线包、裁尺在布料上按量得的尺寸画出线条和记号,然后按所画的线条(并适当进行变化加减)剪裁出衣服的各个部件(如衣领、托肩、前页、后页、袖筒、口袋等),再用针线将各部件缝纫拼合起来(有的要进行熨烫),即成一件完整的服饰。

裁剪服饰的规矩是一定要裁直布,这样制成的衣服既牢固不走形,又纹饰美观,裁剪时先计划裁剪出正身的前页,然后依次是背页、袖子、袋子、衣领,最后裁衬布等用布。缝纫时则是将衣身先缝好,再缝衣领,上口袋,上袖子(袖子上早了不好拿,制作不方便),然后锁扣眼,钉扣子。男装一般为七扣,女装为六扣。完成后用嘴衔水均匀喷在其上,让其湿润后,用烙铁(熨斗更佳)将其熨烫服贴平整即为成衣。

古代以袍服为主,到明清之际兴起了汉装,汉装分男便装和女便装。男便装也叫“对缝衣”(对襟衣),女便装也叫“披缝衣”(披襟衣)。而所着的裤都是“扎头裤”。

过去广大平民百姓的衣服布料多以土布(棉布)为主。社会上常见的布料还有夏布(也叫生布,为苎麻织成)、丝、罗、绸、缎、锦、绫、绢等。但凡棉布之类,在缝制之前要用水浸湿后予以晾干,俗称“缩水”,之后方可进行剪裁使用,否则缝制成衣物后,一经洗渍就会缩小变形。到了清末,民间又多出了很多新布料,如洋布、平江布、纺绸、香薷纱、毛毕叽等。

裁缝上门做工的工价与其他工匠是一样的,只是到了解放时期的前后阶段开始使用了缝纫机。工价的算法是:师傅准一个工,每个徒弟准半个工,缝纫机准半个工。除了正常的工钱,若是缝制嫁奁[lián](姑娘出嫁的服饰)和蚊帐,主家还会赏赐“红包利市”,不过这些都是师傅的。师父宽厚的,在学徒期间有时也会给徒弟一些工钱或一点零花钱。在雇主家做上门工缝制寿衣(老人预备死后装殓或给已逝世者穿用的衣服),都是按双工来计算的。姑娘出嫁之日早上去装钉衣服(原先裁缝的规矩,嫁衣缝好后特地留下扣子不钉),将扣子钉上会有红包赏赐,叫作“钉扣礼”。

过去裁缝从业主要有两种形式:做上门工和开店营业。店铺有的是自已的,有的是租赁的,财力有限开不起店铺的,就在街头巷尾摆上两条凳子,架上一块大门板,撑起遮阳棚,也就算是铺开了营业台面。裁缝师傅的一条软尺(布制的尺,一般长度为五尺)经常挂在脖子上,身上系着围裙,上面有好几个口袋,口袋里装着笔、小本子、划粉、别针等物。工作的案台上通常摆着裁尺(竹或木制,个别的也有铜制的),还有烙铁(或熨斗)、一脚短一脚长的大剪刀以及灰线包、针线盒等。开设店铺的往往还在门口悬挂一根竹竿,这是一种营业幌子,叫作“挂竿营业”,一经挂竿,就表示本店正规定点营业,不外出受雇于人。乡村的裁缝工匠的从业形式则多为做上门工,没有人请的时候就等顾客送布料到家里来做。

过去没有机器,一针一线纯靠手工操作,缝纫之事又是很细致的功夫,所以加工速度很慢,往往一堂喜事(有红白两种:红喜事一般指做寿、婚嫁、生小孩、新居搬迁、荣调升迁等;白喜事指丧葬)做下来,所需缝制的服饰、用品之类(床上用品,厅室仪式、装饰物等),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一般情况都要好几天、十几天,多的几十天甚至几个月,一年或几年的都有。还有的大户人家及官宦之家,有时还会同时请几拨裁缝班子和很多的裁缝师傅,他们还各自带着多个徒弟。

裁缝行业的工作是民间工匠行业中最轻松、干净的,工具也很简单轻便。他们的工具不多,一般为两尺(一条裁尺,竹制或木制,也叫“轩辕尺”;一条布尺,早期为5尺,现代为4.5尺,也叫软尺或皮尺,此尺最早没有,大概古人是在用绳子量好之后再以裁尺照量而获得长度的)、一剪、一熨斗、一灰线包、数块划粉、数口针、数束线而已,有的线是主家自备。裁缝所使用的工具之中,要数剪刀最为重要,造型颇具特色。裁缝剪刀简称“裁剪”,其形状要比一般家用的剪刀大得多,样式是一脚缩一脚伸,其总长度在33~35厘米(即一尺至一尺零五分)之间。这种大剪刀伸着的长脚有两个主要用途:第一,用以勾划布料上的记号;第二,在锁好的扣眼里穿插转动几下,可以使扣眼光滑而容易入扣。

三、服饰制作基本程序

(一)衣类

(1)备料:面料、口袋料、夹衣底料、布料的缩水(如绸缎之类还要用米泔水浸渍后晾干备用,以免滑软而不便裁剪和缝制)、缝布扣。(2)测量身体部位尺寸:胸围、腰围、领围、身高、衣长、衣摆、背宽、袖长、袖围、袖口等。(3)画线。(4)剪裁。(5)缝纫:其一般顺序为前页、后页、衣领、袖子、口袋、扣子。(6)熨烫。

(二)裤类

(1)备料:面料、底料(夹裤料)、袋料、棉絮(棉衣棉裤类)。(2)测量身体部位尺寸:腰围、臀围、裤长、裤脚口。(3)画线。(4)剪裁:前页、后页、裤头、口袋。(5)缝纫:上口袋、前后页、上裤头。(6)熨烫。(如做棉裤则参照棉衣制作方法)

(三)棉衣类

(1)备料:面料、底料、口袋料、棉絮、布扣。(2)测量身体部位尺寸:胸围、腰围、肩宽、身高、袖长、袖口。(3)画线。(4)剪裁:面子前页、后页、袖子、口袋、衣领、底子。(5)缝纫:先将内外层布料相叠,面子朝里缝合,再缝上袖子,安好口袋后留下衣领口不缝。(6)铺棉絮:将缝好的衣料铺满棉絮后,从未缝合的衣领口将底面的面子翻过来,把棉絮翻进去后用针线将衣内的棉絮钉住(俗称“行[héng]花”,且必须是行直线)后再安上衣领,一般袖子是另行单独铺花后再予以“翻花”与衣身缝合。汉装式棉衣则是同时一起铺棉花。

四、服饰裁缝工艺

多种服装裁剪的具体操作程序大致是相同的,只是在裁剪制作工艺上因人的体型及服装式样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必须针对具体情况灵活对待。现以有袖马褂裁剪工艺和汉装为例,作一说明。

马褂一般需要布料六尺,底子布尺寸略同,或稍在袖口及下衣边少一点吊边。旧时的布料多为土布即棉布,规格多为2.4尺宽。一般人的身长(从肩到胯)为2.1尺,前后襟相加尺寸为4.2尺。裁剪时先从6尺长的布料上剪去1.8尺作为袖子的用布,其余的4.2尺对折成为2.1尺的双层。再将其2.4尺的宽幅又对折为1.2尺的四层。将折线一端置于左端,然后铺平予以画线。在布料左上端留袖根,袖根宽6.4寸,从6.4寸处至下端画出弧形腋窝线;在右上端画出领口,领口直径为5.5寸左右的圆形。领口的圆形全部在前襟的上端正中。所以剪领口时只剪第一、四层,折在里面的第二、三层是后页,不需剪裁。

根据画好的灰线剪去腋窝多余的布料和入扣的圆形,然后将袖筒折叠处的四层全部剪通。因2.4尺宽的布横折后只有1.2尺,袖长不够,就用预先剪下的布料补足。袖根一般宽度为6.4寸,袖口为4.5寸。另外剪出领子,领子长一般为9寸,宽为8分~9分。一般前襟下部有口袋,口袋尺寸一般长为3.6寸,宽为3寸。准确剪好布料后,将其缝合连接起来,钉上布扣,就成了成衣。

布扣看起来是小功夫,可是要打出好布扣却不容易。布扣乡里俗语叫“桃疙瘩”扣环,是用细布(太粗厚的布不能打扣子,打出来的布扣粗大难看)裹紧成细长的布带子,用针线缝紧,再编结成圆球形扣头(公扣)和扣套(母扣),将其左右对称缝钉在衣襟的两侧,其所缝钉的布扣一般每件衣布扣的数量为男七女六。

裁缝制作服饰时缝纫的手法常用的是“排针子”“开针子”和“揪针子”。“排针子”是指缝纫衣服时两面都现针迹,针距均匀。“开针子”是将针线反复回环缝之,此针法多作锁扣眼和缝衣边之用。揪针子则是在衣底可见明显针迹,衣面只挂一两根纱即隐入而不见针迹。

20世纪40年代民间开始逐渐出现了缝纫机,由机械代替了手工劳动,加快了工效,提高了质量,很受欢迎。后来连布扣也不用了。服饰式样也开始崇尚新式潮流,向简便新颖发展,汉装慢慢减少,社会上开始流行中山装、青年装、学生装等衣着款式。服饰加工行业另一大变革是:民间由原来历代的男性从事裁缝逐渐转变为妇女从事这种行业。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时期,由于妇女地位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穿用的增加导致社会对缝纫行业的需求增加,又加上“裁缝”这种行业相对比较干净轻松,使女性学习裁缝的数量大增,并形成一种潮流和风气。有一段时期,很多地方的年轻姑娘们要学好裁缝这门手艺后才同意出嫁,且以能有缝纫机作陪嫁为荣。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大发展,工业突飞猛进,到处兴办工厂和企业,服装由很多企业和工厂大批量加工后转入市场销售。服饰的款式、面料、颜色既新潮、美观,又耐用、便宜,人民都乐于购买穿用,民间的手工裁缝行业从此一落千丈,急骤衰退。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除了一些零星小店还在继续开业外,做上门缝纫工的几乎没有了。原先在集市上不可少、引人注目的、妇女们最喜欢光顾的、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的布匹店也不见了。

但是,从整体服装行业状况来看,因工业的发展而推动手工业的发达,加之社会的繁荣使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更讲究穿着,服装这个行业整体形势是更加繁荣兴盛的,到处都兴办服装加工企业,各地时常开展大规模的各种时装表演,到处都有五彩缤纷的服装市场和满街的时装店、成衣摊……,真是“不见裁缝满街衣”了。

正是:一代文明成服制,四时花样具身装。

表一:男女服装横度加放表

表二:男女服装加放松度表

表三:童装加放松度表

表四:各种服装裁剪部位尺寸表

表五:各种衣长部位比例表

●○裁缝工歌谣

乡土民俗歌谣

(一)

轩辕黄帝制衣衾,遮身蔽体增仪容。

人生穿戴是大事,工匠名称叫裁缝。

(二)

过去百工不移官,宗族延嗣相传承。

沉淀积累成经验,精工秘技得延伸。

(三)

裁缝事业受欢迎,本来干净又轻松。

学徒规矩三年满,工价自与百工同。

(四)

从业形式为两种,开店或做上门工。

若是店门悬竹竿,一经挂竿不雇人。

(五)

裁缝工具简而轻,一尺一剪常携身。

烙铁划粉针线包,几束纱线数口针。

(六)

服务男女与官民,剪裁布帛与绸绫。

真是人巧手也巧,式样别致又新颖。

无吾《传统乡土行业风情俚歌集》

裁缝工歌

轩辕黄帝制衣裳,传与弟子手艺强。

王母娘娘钉木尺,剪刀烙铁老君打。

这把剪刀不算轻,一脚勾来一脚伸。

玄女赐给灰线包,白线黄灰本领高。

赐了灰线又赐针,各色衣服裁得成。

昔日衣裳样子多,士农工商各不同。

赤橙黄绿青蓝紫,按照品位把色分。

清代衣裳来改制,长袍马褂出时兴。

男的头戴缎壳帽,女的下穿百褶裙。

自从民国到如今,衣服式样时常新。

中山装衣为国服,一般穿的是对襟。

学生装衣三只袋,有的还穿大胸襟。

衣裤镶起韭菜边,还用机器扣累针。

自从出了缝纫机,缝衣很少用手工。

裁缝手艺学得精,狮被龙被缝得成。

和尚衲衣与袈裟,能缝道袍把伞蒙。

只有布袜最难缝,缝好才算裁缝工。

《中国歌谣集成》

裁缝赞

(一)

裁缝手艺好又快,剪刀烙铁随身带。

裁衣裁裤随手出,盘花绣朵你挂帅。

(二)

花开锦绣显芳菲,精剪巧缝龙凤飞。

银线牵动玉龙舞,裁缝祖师敬轩辕。

(三)

喜气洋洋闹沉沉,今把裁缝赞一声。

神农教民种五谷,轩辕嫘祖制衣衾。

(四)

太上老君赐剪刀,伶伦赐尺到如今。

土主仙人赐灰线,裁成衣服都合身。

踏庄金门村老艺人李翠炎《舞狮赞断》

裁衣下剪歌

说起吉日缝衣裳,感谢先师轩辕皇。

发明衣衾传后世,而今世人有服装。

主人喜期把布量,请我裁布缝衣裳。

先师神位今拜上,良辰下剪大吉昌。

民间流传土本子《四言八句》

●○诗词对联

诗词

要之襋[jí]之,好人服之

《诗经·魏风·葛屦》

掺掺女手,可以缝裳

《诗经·魏风·葛屦》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汉·佚名《孔雀东南飞》

裁用笥中刀,缝为万里衣。

南朝·宋·谢惠连《捣衣》

缝制虽女功,尺度手自持。

唐·于鹄《寄卢俨员外秋衣词》

候惊蚕事晚,织向女工裁。

唐·张何《织鸟》

裁缝长短不能定,自持刀尺向姑前。

唐·张籍《白纻歌》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唐·白居易《寒闺怨》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褧[jiǒng]褧

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

唐·崔国辅《子夜冬歌》

欲将鬐鬣[qí liè]重裁剪,乞借新成利铰刀

唐·曹唐《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

两心不语暗知情,灯下裁缝月下行。

行到阶前知未睡,夜深闻放剪刀声。

唐·无名氏《杂诗十五首》

列屋闲居曳绮罗,霜刀裁剪竞新磨。

宋·袁燮《织妇》

念著破青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

宋·戴复古《木兰花慢》

自愧昂藏七尺身,裁红剪翠费精神;

纵教金线年年压,衣锦还归袖手人。

《缝人》

剪征衣,亲手作。君身长短何须度,肥瘦定然不如昨。新衣为君裁,旧泪为君落,还将铜斗细熨灼。莫使衣上沾猩红,君见泪痕不肯著。

清·毛先舒《裁衣曲》

对联

金针凤舞,玉尺龙飞。

尺量神韵,剪裁风流。

服物从新制,行装改旧观。

欲制彰身服,全凭妙手裁。

缝得天孙锦,穿来月姊针。

敢谓金针能度世,莫夸玉尺可量才。

银针度处功夫密,钢剪裁来体制新。

肥瘦短长皆有度,细精表里尽其能。

刀尺寒生朝剪锦,篝火光照夜缝裳。

一剪喜成百家愿,寸尺巧量万客身。

截长补短求经济,剪锦裁云有神奇。

寒衣熨出春风暖,彩线添来瑞日长。

针脚紧密夸工巧,技艺高超出样新。

机轴有心劳女手,衣裳无缝夺天工。

制作维新开眼界,裁量有度合时宜。

男添庄重女增俏,夏透风凉冬御寒。